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探讨

时间:2022-02-04 12:59:3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探讨

一、发展社区养老的背景

(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控制人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计划生育。同时,伴随着医疗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龄化国家。至2005年初,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约占7%;至2013年初,年龄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已突破1.94亿,老龄化程度达到14.3%。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因此,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

(二)我国老龄社会的特点

1、“未富先老”日渐凸显。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出生的人群步入夕阳阶段,老年人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年龄超过60q的老年人口数达到了将近两亿。其中,收入微薄和生活贫困的老年人数量较多,截至2012年大约有0.23亿人。从现在起到未来十年的时间内,平均每年将有将近100万人跨入老年人队伍。由于人口老龄化明显超前于现代化,我国尚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方面却已跻身发达国家的队伍。物质财富积累相对不足,因此“未富先老”现象日渐突显,老年人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2、老龄人口地域与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类似,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地域之间呈现出由东向西梯次分布的特征。从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7,935.44万人,中部地区5,910.22万人,西部地区3,913.78万人,分别占我国老年人口的45%、33%和22%,占东中西部地区人口比重分别为13.32%、13.22%和13.51%,可以显示出东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很明显;另一方面从城乡方面来看,城镇7,829.11万人,农村9,930.33万人,分别占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为44%和56%,占城乡人口比重分别为11.68%和14.98%,由此看出农村老龄化较城镇程度更高。城乡人口迁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

3、社区服务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根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社区服务处在城镇有7,899个,便民服务中心有62.3万处,而在农村,有高达50%的社保网络覆盖率,这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在社区中,定期为老年人看病和做家务的现象非常普遍,社区文体设施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精神健康,还给予了他们多方面的优惠待遇。

二、我国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极其讲究孝道。“养儿防老”的思想自古以来根深蒂固,儿女理应成为养老责任承担者。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目前还是有很多家庭选择传统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另外,我国老年人无论是城乡还是农村,“叶落归根”思想极其严重。老年人认为,晚年和家人在一起才是天伦之乐。其次,在外人看来,若他们去养老院接受服务,则会有无儿女赡养,儿女不孝等误会产生。因此,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区养老发展水平。

(二)资金投入不足。事实上,社区养老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支撑性条件就是金钱。目前,我国在筹资方面,有政府贴补、社会集资、私人捐助、适量收费四种形式。但从当前的事实状况来看,资金收入其实并不多。政府的拨款虽然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社区养老在发展的初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就形成了较大的资金缺口。另外,社会捐献和个人集资的收入有限,无法真正弥补资金的缺陷。

(三)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差。养老服务方面并不完善,如服务人员紧缺、专业化水平低等。这些从业人员本身对这方面的了解就很少,又没有接受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因此,当他们在工作中出现挫折时容易产生意外情况,例如工作懈怠、侮辱老人甚至殴打老人等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除此之外,老人面对身体功能的不断弱化,除了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外,还需要更多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陪伴和关怀。因此,加强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心理技能方面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养老从业人员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尤其要加强临终关怀技能的培训。

(四)服务形式单一,功能不完善。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不方便,需要有人专门照料,但绝大部分老年人只是依靠退休金解决日常生活需要,无力支付更多的项目,所以他们宁愿去选择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社区服务。事实上,只有一半的社区能有完整的健身设施配备,更不用说更高级的服务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之间有较大差距。老年人对助老服务的需求范围广,包括医疗救助、生活照料、文体娱乐、心理辅导等,老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各异,因此照顾老年人的服务人员也要尽可能的多样化,才能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质量。但现在社会大众一般都注重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享受多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忽视设施配套的强大作用,再加上专业服务人员质量难以保证,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五)运行模式落后。传统的社区养老形式,主要以实体养老院为主。对老人的个人信息管理、医疗服务等活动都是采取人工操作,既影响工作效率,又不能对老人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无法进行针对。另外,传统的模式把子女和老人分割开来,子女与老人的接触很少,影响了感情交流,不利于老人的精神生活。传统社区养老发展模式与当前的互联网发展脱轨,导致信息闭塞,发展落后,养老服务水平降低。

三、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观念。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想转变并不容易,需要从宣传与教育上下工夫。首先,政府有义务把责任担当起来,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有关常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其优势和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其次,各种媒体资源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如报纸的专访以及新闻媒体报道,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人们对社区养老的认识;最后,政策方面可以给予相关机构一定的政策优惠,这是一种激励,能促进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想使资金来源不再单一,要做到:第一,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使社区养老发展道路更加畅通;第二,施展宣传功效,通过大众传媒发动社会成员的力量,开展慈善捐赠,发动慈善捐赠,这既能解决社区养老资金短缺的问题,又能减轻政府的包袱;第三,根据老人享受的服务质量不同,可以适当的收取服务费用。

(三)建立社区养老服务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一方面加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岗位知识进行的培训。首先,到高校进行宣传,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其次,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服务能力。还可以制定相应资格标准,只有拿到资格证的人才能从事社区工作;最后,加强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有志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当中去,年轻人热情开朗积极向上,能给老年人的心态带来积极影响,可谓益处无穷。这样就可以在老人弥留之际减少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也得到心灵的安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四)丰富服务内容,完善配套设施。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必须以他们自身的需求特点为导向。社区养老内容概括起来有生活关照、物质供应、心理关注。同时,很多资料显示,老年人更喜欢日常生活照顾、医疗救助、文娱活动与心理辅导。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菜谱,丰富、广场舞、健身等娱乐形式,开展老人课堂,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真正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保证老人健康安全。因此,社区乐园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集衣、食、娱、学于一体的老人乐园。最后,辅以相关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引入文体设施更要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老年人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下降,为保证其安全,要增加特殊设施,使他们安全地享受健身娱乐,充实心灵。

(五)发展“互联网+社区乐园”。利用实体店和线上营销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网上的宣传、互动、产品展示和接受订单(此部分可由其子女操作),也可直接到实体店享受服务。同时,子女可以通过社区乐园APP随时关注父母的动态,了解父母的最新状况并与父母进行在线沟通,增强老人的情感生活。另外,每个老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包括姓名、血型、联系方式、健康情况等信息,以便在走失时,方便及时找回,并能进行快速的救治处理。通过互联网,家庭、社区、医院、养老院可以达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不出家门就可以预约挂号、网上咨询、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实现科学健康管理,使“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变为现实。

四、小结

我国人口老龄化局势十分严峻,限制社会发展。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形式,“未富先老”的状况出现,高龄、空巢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增加,家庭养老出现许多问题,而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制约,机构养老也难以发挥其功能。因此,全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的关注度激增,成为养老服务的最佳选择。囿于我国国情和社会环境,社区养老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但只要准确把握社会需求,拓宽思路,统筹协调,社区养老模式一定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社区养老体制将会日臻成熟和完善,优势也将尽显无疑。这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使“老有所依,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成为现实。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瑞乐,石岩涛.我国社区养老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3.

[2]梁爽.打造互联网+社区养老的新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

[3]王盛,白雨晨.关于发展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J].科学发展,2014.3.

上一篇:国有产权交易期间损益的界定 下一篇:京津冀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