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华的《活着》解读生命的意义

时间:2022-02-04 12:28:16

【摘 要】作为人,活着是自然本能,是对生命的惟一要求。生命本身是没什么意义的,我们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意义,那么如何活出价值和意义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活着》这本书裸地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期人们“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状态。作为新时代的新人类,我们不要赖活要乐活,活出精彩活出自我,冲着老天大喊一句:我的人生,我作主!

【关键词】活着;现实;命运;死亡;残酷

在《活着》这本书当中,余华将生死看得很透,这使每个读者的心中都不由对他产生一种神圣感,但是否因为那一句“好死不如赖活”我们就非得绝对性的赞成这种观点呢?我认为不是,也不应该是。

余华在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或许余华说得并没有错,他以一个作家特有的深邃点出了现代人所渴望的活着,也是直刺人心的一笔,让人对自己的活着进行了反思!

这本书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剧风格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观,乍听也确有道理。而尼采曾经说过:生命敢于承受生命的无意义而不低落消沉,这就是生命的骄傲。胡适也曾说过: “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会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作为人,求生是自然本能;活着,是生命惟一的要求。活着是美丽的,尽管常有许多痛苦,但和死亡相比,却无疑是一种幸福。死亡犹如飘零的枯叶,没有了生机,没有了梦想,再也无法散发鲜活的清香,而活着还可以感受温馨的阳光,编织各种绚丽的梦幻。

福贵命硬,经历了这么多不幸也没崩溃,受了这么打击,也只是笑笑。不管怎样,他都活了下来,不是他死不了,是他自己想活。但他的活着确有一个“赖”的意思。福贵认为活下来就行,活下来之后就破罐子破摔了,就这样活着,重复着该重复的动作。只在生死之间体现顽强,而过了生的界限,福贵便自动成为行尸走肉,迷醉在自己的回忆里,失去前面的路,这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是一种痛心的自我放弃。痛什么?痛心,痛他明白什么是活着,却又不知道怎样活着,好死不如赖活,但假如一直赖活呢?那还不如死的明白和痛快。

余华有时候真的是很残忍,他给我们一个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疯了的福贵。他几乎是将所有的灾难施加于福贵一人身上,借此营造一个极端的悲剧色彩,可以说是血淋淋的将一个人打到在地上,逼着他对生活微笑,那绽放在血肉模糊之上的微笑!

看着眼前的这本静静躺在我面前的红色封皮的书,脑子里却是不停运动着的画面。我在猜想这红色封面又会有什么含义呢?大概那代表了血吧,这本书真的可以说是血淋淋的,有时候觉得它恐怖也并非没有道理。它真的太惨了,福贵的生活状态与我们这些90后的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真的相差太远,远到我们无法想像,远到让我们有一种害怕,恐慌的感觉。

余华真的是一个懂得把握读者们情感的高手。他很少以泪写哭,相反一直是在用笑来写哭,笑着的福贵给我们演绎了一段悲凉的人生故事。为什么他心中是悲的,脸上却是笑的?我想那一定不是伪装,我想福贵根本就不会伪装。他笑着,或许是在笑他自己明明不想要那样的生活状态而实际上却又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吧。有时无声胜有声,福贵那平静的叙述更像他的哭诉,以笑的方式去哭,最后泪干了,再也哭不出了,只能用干瘪的嘴唇说一些糊涂话了。

福贵是坐在树下讲述往事的。他讲述时很平静,甚至微微带着笑容。是他对生与死的麻木吗?当然不是。他对往事记得如此清晰,他是在饱含深情地回忆他的每一个亲人。当他谈到他的孙子时,“他的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我分不清是悲凉,还是欣慰。”也许在福贵的意识里,随着亲人的一个个离开,生和死早已没有了界限。福贵骗那头牛,未必不是在骗自己。

“争什么争啊?争来争去把命都争没了,还争什么啊?”福贵在经历大大小小的不幸之后,他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人活着就是面对苦难的,人就该平淡一些。平淡是美。不管是福贵,还是余华,他们不希望卷入所谓的社会,不希望卷入所谓的纷争,在他们眼里,他们更愿意成为一颗默默不倒的小树。但或许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无视现实其实就是无视了作为人的价值。

活着是本灰色的小说,我们则是亮色的,这就是我们与他的不容,也正是它对我们最大的“伤害”。我们有朝气,有活力,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应该追求乐活,而不是安逸于赖活,因为我们这代人有梦想和责任。

余华的小说过早的为我们揭示了现实的冷酷,残酷,他逼迫我们对“活着”进行思考。我们资历尚浅,当人不会有过深的体会。但是我们都明白,在与命运的对决中,人也许不会是占优势的一方,但同时人也并非注定会输。这里的输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输赢,当你真正活着,体会到什么叫活着,可以以一种广大的胸襟包容一切时,也便是懂得了活着的真正含义了。当然这些若不是经历了在命运的缝隙间不断冲撞翻滚,是万万得不到的,这是在经历过歇斯底里的呐喊之后,回归到最本质的隐忍。

这世上到处都是规律,可能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一切已是定数,冥冥中都已安排”。你的命运顺利,那是安排,你的命运坎坷,那也是安排!老天冥冥中和我们大家都开着玩笑,更像是一个赌局。你气馁,怨天尤人了,那他就是赢家;你坚强,乐观向上了,那你就是胜者,这其中的关键便是一个态度!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更应该知道怎么精彩的活下去。“好死不如赖活”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下确有他的道理,但如今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跟在余华的身后,而是与他并肩思考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冲着老天叫一句:这把我来坐庄!

上一篇:高中生物实验中学生不良心理特征浅析 下一篇:浅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对教师培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