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对策

时间:2022-02-03 02:46:55

校园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对策

一、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无论在层次结构上还是在总体素质上都较以往有所改善,但教学管理人员的建设仍是高校人员建设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相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建设的速度、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较多的问题。

1.人员来源复杂,流动性大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所以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那些教不了书、搞不了科研的人才去搞管理,导致目前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来源构成十分复杂。另外,在主体定位上,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学管理工作则处于为教学服务的辅助地位,因此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教学管理工作的价值偏低。同时,由于教学科研人员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其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的价值容易得到体现和认同,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辅、服务性、事务性的特点,管理人员多为“幕后英雄”,其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价值相对难以得到显现和张扬。因此很多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人员不能安心工作,增加了教学管理人员的流动性。

2.学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

因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认识不足,认为教学管理是纯粹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在管理上只要求按章办事,而不要求太高层次的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很重要,所以目前大多数的基层教学管理者,多为不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其总体文化层次不高、能力不强,缺乏现代教育管理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够重视,只能机械执行上级命令,属于事务执行者,对本职工作缺乏创新,不具备开拓能力。

3.教学管理人员待遇偏低

首先表现在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政策、经费等诸多原因,难以得到进一步进修深造的机会。新上岗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与培养,既没有岗前培训,上岗后也很难得到培训的机会,有时即使自己找到了进修深造的机会,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和支持。其次岗位发展空间小。与教师、科研人员相比,教学管理人员由于每天忙于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少了许多科研时间,科研成果少,评定职称难特别是评定高级职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没有专项奖励,获得荣誉机会少,被提拔重用机会少。

4.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

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人员配置及其工作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很大。有的高校无论是大系还是小系都是配备教务员,致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极不平衡,而且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考核细则,影响到其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

1.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有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要严于律已,作风正派。

2.扎实的业务素质

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者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要完成工作职责,就必须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和基本功,能够领会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熟悉并掌握各项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工作职责内的工作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主次关系,还是层次关系,达到各教学单位相互协调和配合。还应具备现代化的办公能力,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操作技术,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掌握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的先进技术,熟练使用一些常见的办公操作软件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准确高效地处理各项公务。

3.良好的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具有处理问题、解决矛盾、调节和改善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使教学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善于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平衡各种力量。

4.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总称。是指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意志、性格、体能等身心现象的总体。教学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记忆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坚强的意志、温和的性格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才能胜任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人员每天在工作中要处理很多琐细的问题,涉及到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还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情况,工作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要求管理者应有平和的心态,任何浮躁、急躁情绪都会干扰工作,也会影响自身素质和业务的提高。

5.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善于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力量组合起来,为实现教学管理要求的既定目标而做好工作的一种能力素质,主要包括贯彻执行方针、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能力,实施计划的能力,进行事务处理和方案最优化的决策能力,教学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科学组织能力,是关系到教学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

6.出色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性格和风度等,无不与表达能力有关。在管理工作中经常要做一些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汇报情况、贯彻精神等工作;经常起草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文件、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而这些都离不开表达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地、及时地传递信息,反映问题,搞好教学管理工作。

7.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素质。没有创新能力就不可能使工作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就不能使工作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了使教学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化,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1.提高认识,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搞好教学管理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做好服务育人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稳定等方面下功夫,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使用、培训、晋升、待遇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教学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教学管理人员努力有方向,工作有奔头。要像重视建设教学科研队伍那样重视建设教学管理队伍,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和计划,把学历高、思想素质好、敬业奉献、年富力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员充实到教学管理岗位上,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

2.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是教学管理人员提高素质的前提。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指导教学管理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局面。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转变教学管理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树立可持续管理、管理现代化等思想观念,用先进、科学的思想观念引导素质修养,以达到快速提高教学管理素质的目的。

3.注重培训,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

针对部分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现实,学校可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培训应突出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益性。通过继续教育促使其学习相关专业,使他们了解各自教学管理的特点,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一些有培养前途的教学管理人员参加系统教育理论学习。如定期举行管理研讨活动,对当前教学管理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专题研讨,也可到上级培训学校进修学习或到教学管理搞的较好的院校调研学习、考察交流,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学习好的管理经验,使他们掌握教学规律,提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逐步提高人员的整体水平,这对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很大帮助。

4.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提高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人员应从教学管理实践中发现和提出课题,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管理研究,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课题来对待,时时进行研究,并在教学管理中实践、分析和探索,做好信息、资料的积累和总结;结合工作实际,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动态、趋向,及时吸收好的经验和成果,并应用于工作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理论水平。开展教学管理研究对于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学校为了更好地担负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而且还必须建设一支具有敬业奉献、开拓进取、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真正地担当起高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重任,才能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思考 下一篇:临床医学妇科课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