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力

时间:2022-02-03 06:44:53

也谈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力

摘 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标准的态度体验,学生对于科学的情感差异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如何引导学生的科学情感发展呢?发挥学科吸引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尝试成功教育体验等举措可以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力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兴趣;成功体验

心理学研究显示:情感因素的不同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向上的情感意识能够使学生的认识过程、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帮助学生缔结科学情缘,认识科学魅力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刚接触科学课程时,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是很感兴趣的,能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乐于学好这门学科,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学生的学习逐渐变为被动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对科学学习失去兴趣。

其原因有学习难度的增加,有学生智力的差异,但更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时过分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因此,科学教育者应该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带领学生动手操作一个个科学实验,课余活动中交流科学趣闻、最新科技话题、未来科学的憧憬,动手制作小发明等,让科学热情常留学生心中。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二、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师生教学相长

教者、学者、文本三者之中,教师和学生是鲜活的交流主体,共同面对内容丰富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构成了科学学习两个重要的方面。事实上,学生的学科情感往往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感受到的是真诚的关爱、期待和希望,就会喜欢相关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门学科学好,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学生会对教师、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产生讨厌的对抗心理,这时候,心灵的窗户已经关闭,讲得再多都只是做无用功了。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差异,主动寻求恰当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培养积极的学科情感,体验成功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被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概念多、思维要求高,有些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作业经常出错、考不出好成绩,往往会产生自卑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公平对待,因材施教,正确、合理地设计教学层次和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跳一跳,摘果子。例如,在制作水果电池实验时,引导学生尝试:(1)请你试验一下,把铜丝、铁丝插到菠萝中,能不能成为一个“水果电池”?哪个是正极?(2)换用其他不同的金属或水果再做一个水果电池,怎么得到更高电压?你还有什么发现?在一次次的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力量,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情感好比土地,学生的智力就像种子。“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学习主体情感因素的研究,必然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艾森克.认知心理学.基恩,高定国,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初级中学)

上一篇:巧妙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下一篇:浅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