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 第1期

时间:2022-02-03 12:44:58

教练:替罪羔羊

如果八年换五位教练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五年换八位只能说俱乐部高层太喜欢折腾,不是高层喜欢换教练玩,而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管理层只能通过草草换帅来平息民愤。当初被迫放弃阿贾克斯技术总监一职的范加尔还耿耿于怀:“有些人还呆在那个位置上,真正要走的是他们才对。”其实早在马丁・约尔辞职之前三周,克鲁伊夫就预测:“如果再有一两场糟糕的比赛,约尔就会被当做替罪羊解职了,而俱乐部高层不会有任何变化。”不想此话一语成谶,见母队几近无药可救,克鲁伊夫也不单单只是在专栏口诛笔伐,他已经开始介入管理层,用实际行动拯救阿贾克斯。

2008年2月科罗内尔在震惊荷兰的《阿贾克斯重返辉煌路》报告中就提到,俱乐部不应该选用那些没经验的前阿贾克斯球员当教练,这自然包括接替科曼的布林德和之前的沃特斯,但这仍然没有阻止范巴斯滕随后接过球队的教鞭。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俱乐部甚至还撤销了技术总监一职,将转会事宜全权交给这位没有任何俱乐部执教经验的菜鸟。结果范巴斯滕也不客气,用1625万欧元的荷兰联赛史上最高价买下苏莱曼尼、700万买下茨维塔尼奇、400万买下艾萨蒂……范巴斯滕在2008-2009赛季净支出为3800万欧元,买下七名球员,但只有免费签下的喀麦隆中场埃诺算是成功的。

汤姆森路透集团执行副总基隆撰文评论道:“虽然范巴斯滕还没有买人的经历,但是愚蠢的俱乐部却给了他无限的权力,结果买了一堆水货之后,俱乐部仅有的一些资金储备也用得差不多了……他买苏莱曼尼的钱相当于俱乐部年收入的1/4,这就像弗格森花了曼联7000万!”

把钱托付给不会花钱的教练,责任应该在于教练?另一方面,把球队托付给不符合阿贾克斯精神的教练,责任也应该在于教练?

奥维马斯说过:“假如全荷兰只剩一家俱乐部使用边锋,那绝对会是阿贾克斯。”但本赛季的约尔却完全摈弃边锋战术,县沿有边锋可用?当然不是,阿贾克斯史上的传奇边锋斯瓦特说道:“教练根本不愿重用他们,只有当3:0领先后,约尔才会派边锋出场,而这样做根本没有锻炼的价值。”“疯子”贝尔萨说他也是阿贾克斯球迷,原因只在于“他们的风格永远都不会改变”。阿贾克斯各级梯队都是清一色的“433”阵型,你无法想象在这样一个攻势足球的圣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所以即便上赛季约尔带着他的球队场均打入惊人的3.1个进球,但也无法阻止他本赛季被轰下台的命运,这个赛季前半段阿贾克斯的场均进球数下降为2.1个。

高层:不懂足球

在炮轰高层时,克鲁伊夫最不齿的是,当他的前队友杜文・博德离职之后,阿贾克斯24名董事中竞没有一位在阿贾克斯踢过球的人。杜文博德为何离职,只是因为他对青训和转会方面的意见均被这些“门外汉”所忽视。自1998年上市后,阿贾克斯已逐渐成为一家贸易公司,而非昔日那座万人敬仰的足球殿堂。当然,阿贾克斯也不是家好公司,他们投资海外训练基地的惨败说明了问题。

在选帅的问题上,他们并没有进行科学的筛选,所以他们始终未找到真正适合阿贾克斯的教练。13年忠臣布林德接替科曼算是人心所向,毕竟当时也只有这位老队长最有可能治愈满目疮痍的阿贾克斯,即便最后证明他的战术变通能力和使用边锋的技巧实在不敢令人恭维。布林德下课之后,滕卡特和范巴斯滕的到来则是阿贾克斯高层重名气不重实力的结果。前者的确是巴萨2006年夺取冠军联赛的股肱之臣,但其坏脾气坏人品却是世人皆知,之前几乎每次执教都会闹出队内矛盾,荷甲维特斯俱乐部主席查尔斯说道:“我当初只能解雇他,因为他和球员的关系太恶劣了,他是一名顶级教练,但也是一座火山。”

阿贾克斯签下范巴斯滕,更多是考虑到他在阿贾克斯球迷心中的地位。而且他们的签约是在2008年2月,当时荷兰少帅没有大胜意大利和法国的荣光,有的只是2006年世界杯后荷兰媒体对他铺天盖地的责骂,在2008年欧洲杯预选赛中,荷兰队12场比赛仅入15球,是16强中进球最少的球队。此外,本来那个赛季克鲁伊夫是准备辅佐范巴斯滕的,但由于两人在青训问题上的分歧,导致“球圣”最终改变了主意。

关于阿贾克斯主帅的任免,克鲁伊夫早有不满:“当你需要任命一名主教练或是技术总监时谁来决定?通常来讲,应该由俱乐部管理层向董事会提出意见,而现在的问题是,俱乐部管理层竟然没人有职业足球背景!”这样外行选内行的模式,和曾经中国足协倒有几分相似,所以克鲁伊夫一心想将奥维马斯、穆伦纳尔这样的前阿贾克斯球员招入管理层,“不是说候选人一定要自己培养的球员,只是在注重经济、市场和公关的同时,也要考虑专业足球知识方面的比例。”

帅位:烫手山芋

阿贾克斯主教练的压力,丝毫不比瓜迪奥拉和莫里尼奥等豪门名帅小,这也是为何滕卡特一有机会就跑去切尔西当助教,约尔在2010年夏天差点去了富勒姆,范巴斯滕不收任何违约赔偿主动申请离队。对于一家曾29次夺得荷甲联赛冠军、四夺冠军联赛锦标的老字号来说,没有冠军便意味着赛季的失败,这是那些迷恋过去辉煌的球迷的期待,也是阿贾克斯对投资人的许诺。1997年上市之前,俱乐部给投资入的许诺是每年打入冠军联赛;2004年,俱乐部定下的目标是每年打人冠军联赛淘汰赛并且每五年进一次四强,但是这六年间,阿贾克斯甚至一次16强都没进过。假大空的目标,不是随便报一个亩产多少斤就可以达到的,球队的成绩,做不了假。

在阿姆斯特丹竞技场这块攻势足球的圣地,你不但要赢球夺冠,而且还要赢得漂亮,这样的理念,已经不仅仅被传统所束缚着,更有球迷的要求。作为一家上赛季亏损超过2000万的俱乐部,由于转播收入仅有可怜的700万欧元(英超任何一家球队都至少进账3500万),阿贾克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门票,上个赛季门票收入占据球队总收入的44%,这一比例仅次于有着全世界第一门票价格的阿森纳。所以说球迷是球队的衣食父母,面对挑剔的阿贾克斯拥趸,教练的压力可想而知。

球队需要赢球,还要赢得漂亮,但是教练们却发现没有足够的人才。约尔在输给海牙后说道:“给我1000万,我能解决所有问题。”在范巴斯滕败了一次家后,负债的阿贾克斯自然不能同意他的要求。但买人就能解决问题吗?荷兰杂志《国际足球》曾做过一项统计,阿贾克斯过去10年间买了71人,成功的也就寥寥13人,而且靠买人解决问题的阿贾克斯,就不是那支以“星工场”驰名足坛的阿贾克斯了。

不论是高层还是教练,他们都已经丧失了对青训的耐心,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他们对转会市场乐此不疲。托科姆斯特的优势虽然已不及当年,但是依然是欧洲顶尖的青训营,上赛季他们的A1(18岁以下)梯队便夺取了全国联赛冠军和超级杯冠军,B1(16岁以下)梯队更是包揽联赛冠军和未来杯冠军。教练在巨大的压力下不愿花费时间打磨这些璞玉,而高层则更痴心于在转会市场做转手贸易,亨特拉尔等人的成功让他们以为找到了赚钱的捷径。2006年1月,从海伦芬引入亨特拉尔花了阿贾克斯900万欧元,但是三年后他们卖给皇马时已经上涨到2700万。偶尔的惊喜,让他们冲昏了头脑。

罗马城并不是一天建成的,拉马西亚的成功也经历了数十年的耕耘。15年前博斯曼法案让阿贾克斯从欧洲足坛迅速滑落,而近几年俱乐部内部的混乱却让球队在荷兰足坛抬不起头,别怪自己钱少,也别怪核心被人挖走,作为非主流联赛的球队,谁又不是这样的命运。作为青训楷模的阿贾克斯,为何也到了不相信自己培养的新人,却相信其他球队球员的地步了呢?在这个商业足球无孔不入的时代,回归本我,才是真正的阿贾克斯。只有在经历一段剧痛之后,才能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无法无天 第1期 下一篇:克雷斯波七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