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

时间:2022-02-02 11:04:45

探讨对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

摘要:公路路基是公路建设的根本之所在,公路的建设的质量好坏与否与路基施工是有直接关键的,所以,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根本,如果质量达不到标准,将给整个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提高施工技术,从而促使路基达到稳定和坚实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

Abstract: Highway roadbed is the foundation of highway, which has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highway, so if the roadbed is unqualified, there would be a huge loss in the entire project and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iton of highway roadbed, the quality must be strictly controlled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construct a stable and solid roadbed.

Key words: high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U41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道路路基做为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体的工程结构中起着极为关键的承载作用。道路行驶车辆对于道路的荷载力垂直传递到道路表面,由道路路基主要对其进行分化和荷载;其次路基的存在还有助于降低地下水和地表水对于道路整体的侵蚀与破坏,为维护道路的稳定新和行驶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路基的建设应严格控制其施工的质量,保证路基的强度和刚度。

公路路基一般主要包括了路堑和路堤两个方面,它的基本的操作就是通过挖、运、填三个方面的工序,并且较简便,然而在施工中的条件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由于在进行公路建设施工中一般主要是在外面操作,所以条件较差,施工作业较为艰难,并且交通运输也不方便,对施工建设的供应条件比较困难。同时,在进行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都是较分散的,相对工作面也比较狭窄,很容易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所以,如果在遇到这种复杂的状况时,注重施工的质量,以高效、快速、安全施工为主,同时也要注重路基施工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的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配备具有稳定性的施工专业队伍,而且要具有一定技术力量与机械设备,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及操作规范制度,从而确保完善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手段。

一、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1.路基沉陷。路基沉陷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填方路基由于压实不足而下沉;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由于所用填筑材料不当或碾压时比较困难而无法充分压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软土地基未加处置或方法不妥当造成路基沉降;路基施工时,土壤含水量过大,填土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从而给路基沉降留下隐患。

2.纵向裂缝。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在补边时,没有按规定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镶边下沉,产生纵向裂缝;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有1 ~ 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处未按规定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也易产生纵向裂缝;路基边缘压实不到位,也易致使路基产生纵向裂缝,在路基施工中,应适当加宽填土,一般每边需加宽碾压50cm左右。

二、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控制

1、路基填料的控制

路基础一般是用自然土修筑的,在路基填筑之前应对自然土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以便指导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成品的检测。从有关试验结果分析:土质颗粒越细,其相应的回弹模量越低,要因地致宜选择继配良好的填筑材料。对于土质较差或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在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达到填筑路基的要求;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办法。

2、施工环节及压实度控制

(1)清表压实。在路基施工范围内,对树根或有树根的表层土必须挖除;对含有地表水、淤泥等地基必须排除清理。选用好土回填,分层碾压;地下水高的地区,可采用掺灰、抛片石、铺砂砾等处理方法。对于软地基,则要进行特殊处理。

(2)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应不小50cm。

(3)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4)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应及时检测含水量,使填土大最佳含水量±2%范围时碾压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1/2。同时碾压遍数要达标准,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5)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过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并重新检测压实度。

3、强度控制

路基工程,压实度反映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弯沉值反映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两者都达到合格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弯沉检测反映路基整体强度,每段路基施工完成后要采用BZZ-100标准车分车道检测弯沉值。弯沉检测完毕后,按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时应将超过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对舍弃的弯沉值过大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当代表值小于设计值时,应返工处理。

三、把握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由于路基要承受来自路面行车产生的荷载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施工时,要各建设主体要不断提高路基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施工,使路基达到应有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基质量。

上一篇:宝应县玻璃水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浅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监理的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