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的影响力

时间:2022-02-02 09:34:31

“疯子”的影响力

汪 浩

人应该聪明,不该说的话就不要多说。但聪明也要适当,该傻的时候傻一下也无妨。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陈阿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后来狠狠心拿出了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风风光光地出了一趟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问的那种。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的时候大声说道:“Good mor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心想,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时,每天都大声说道"Good morning 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这让陈阿土十分生气。这个服务生怎么这么笨,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名字,都告诉他这么多遍了还问。他终于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 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他是:“早上好,先生!”陈阿土立即觉得应当找个地洞钻进去。于是他开始反复练习“Good morning sir!”这个短语,以便能体面地应付服务生。

第二天早晨,当服务生照常来敲门的时候,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 sir!”

与此同时服务生脱口而出:“我叫陈阿土!”

每次看这个故事,我都忍不住哑然失笑。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相互影响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关键在于谁比谁更疯狂,更强势。

马云在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非常艰难,因为当时许多人都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大家都把马云当成了街头骗子。但是马云根本没有心思去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只知道他要做的事情,只知道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地讲他的互联网。即使别人不相信,他每天依然故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照着镜子鼓励自己,然后出门见人就侃互联网,唾沫乱飞地讲自己“伟大”的互联网计划,说服客户。

他走到哪儿讲到哪儿,走得马不停蹄,讲得口若悬河。慢慢地,奇迹开始生根发芽,业务也在艰难中慢慢开展起来了。后来,他把自己讲得越来越有名,他的中国黄页也越做越大,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元。

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上线后,马云继续挥舞着他那双大手,到世界各地讲互联网,因为在他的思想中,除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这股疯狂的劲儿使得跟互联网有关的事物,全都被他吸引了过来。日本软银等多家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向他的阿里巴巴投入了巨额资金,他的阿里巴巴立即崛起。

天才大都具有疯子的劲头,正因为有这股不顾一切的疯劲儿。这股源自于理想主义的霸气,最终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其他人都是傻子,相反,跟着他的人、支持他的人都相当精明,只是在事情还未清晰之前,并不能一眼看出结局的成败,失败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马云最独到的一点就是,在作出了天才的判断之后,无论别人怎么看,他都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们大多数人缺少的不是聪明,而是这股有点儿傻帽的疯劲儿。

放弃你人生的7%

侯拥华

美国保险巨头法兰克・毕吉尔刚从事保险业的时候,几乎一帆风顺。出色的推销能力让他在这个行业里如鱼得水。当他充满激情地渴望在行业里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却遭遇了自己从业以来的第一个“瓶颈”。

他想有所突破,于是起早贪黑地出去跑业务,使出全身解数与客户谈判,还对有意向客户几次三番登门拜访。可令他沮丧的是,这一切的努力却收效甚微,业绩并没有多大提高。那段时间,他整天郁郁寡欢,对前途几乎丧失了希望,甚至想要放弃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

一个周末的早晨,从噩梦中醒来的他,仍然有些沮丧,不过他很快就平静T下来。他在内心不断诂问自己:为什么最近自己会这么忧郁?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时,平日里工作的情景,闪现在他的脑海里:很多时候,在他多次登门拜访和百般劝说下,客户终于答应购买他的保险,但在最后关头,客户又反悔了,并推辞说需要再考虑。之后,他便就此打住,再花时间去寻找新的业务。

他一边想,一边随手翻阅一年来的工作笔记,并细致深入地研究,希望从中找到答案。很快,他发现了症结所在。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令他自己都有些震惊。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改往日的工作思路,并因此创造了工作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迹――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把平均每次赚2.70美元的成绩,迅速提高到了4.27美元。当年,他新接的保险业务,第一次突破百万美元大关,引起了业界的轰动。就这样,凭着自己出色的智慧和独特的推销策略,法兰克・毕吉尔迅速成长为保险业内的巨头。

后来,他公开了自己成功的秘诀。原来,当年他在工作日志中发现了这样一组奇特的数据:在他一年所卖的保险业绩中,有70%是第一次见面成交的,有23%是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7%是在第三次见面以后才成交的。而他实际上花费在那7%业务上的时间,几乎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于是,他果断放弃了那70%的利益,从而可以腾出大量时间用于新业务的拓展,最后,他成功了。

上一篇:疫苗,打还是不打 下一篇:再活一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