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背后飘荡着“虐弱”的黑色魅影

时间:2022-02-01 02:12:40

前段,最让人愤怒与痛心的,无疑是浙江温岭颜艳红虐童事件了。然而,颜艳红虐童事件尚未走出舆论旋涡的时候,山东东营又爆出类似事件:据媒体报道,山东东营海培金色摇篮幼儿园的老师李玲(化名),因用针扎和胶带封嘴多名幼儿,已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

短时间内,竟然有两起极端恶劣的虐童事件浮现于世。公众难免要问,为什么这些年轻的老师,竟然会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施以如此暴行?

年龄相仿的颜艳红及李玲,虽然相隔千里,工作的幼儿园也是差距甚大――一个是以打工子弟为主的低价幼儿园,另一个却是年收费两万多的高价幼儿园,但他们却不约而同选择了“虐待”。

由此不难看出,虐童的行为,其实与虐待者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果说,颜艳红所在的幼儿园,是低门槛、低质量的幼儿园,那李玲所在的年收费两万,并在当地颇有口碑的幼儿园,则是不折不扣的优质幼儿园,老师的待遇,即便不会优厚,但也不会太糟糕。

从这一点来看,虐童并非是简单的由职业状况带来的病态行为,而是如有人所言,这是一种“虐弱”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两个幼师的虐童行为,同此前沸沸扬扬的年轻护士虐待新生婴儿,及父母虐待子女、个人虐待动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这些虐待者,未必就是存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是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压力之下,将人性之中的魔鬼之恶,以此种方式释放了出来。

严格来说,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是存有一个“魔鬼”的。只不过,有人可以用法律的规范、道德的驯养、丰富的学识,将“魔鬼”压服,而有些人则将“魔鬼”放出了笼子。为什么每一个社会都在强调法律的完善,都在竭力杜绝道德的沦丧,都在普及人的尊严及价值?就是因为,人们试图以此种方式,将人性之中潜藏的“恶”压制下去,从而让人能够成为真正的人。

更能说明这一点的是,颜艳红在虐童之后,不但没有恐惧,反而充满了一种“快乐的无所谓”。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对于公众来说,幼儿园就是一片封闭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之中,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无疑就是“无所不能的国王”。所以,当教育主管部门及幼儿园管理疏漏的时候,种种病态及畸形的心理,就可能以各种或轻或重的虐待方式爆发出来。

调查显示,中国约四成的儿童曾受到过不同形式的虐待,有4.4%受到过多种严重虐待。颜艳红虐童事件后,警方甚至只能以“寻衅滋事罪”将其刑拘,这未尝不是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对孩子这些天然弱者的呵护是何其孱弱。

由于虐童案遭遇的法律尴尬,建议“虐待罪”入刑的呼声是越来越高了。应该说,这样的主张是极其必要的,但是,一个“虐待罪”,显然无法纾解所有的罪恶,倘要从根本上杜绝这样的恶劣事件,一方面要完善法律,重申道德;另一方面,则必须将重视他人的价值与尊严及呵护弱小的理念,浸透到这个社会的骨髓里。

只有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能够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及尊严,才能最大程度遏制那些潜藏在心灵幽暗处的“魔鬼”。

(小不点摘自《燕赵都市报》2012年10月31日)

上一篇:“雪姨很忙”的网络狂欢 下一篇:探望局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