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导入方法

时间:2022-01-31 08:44:09

浅谈初中数学导入方法

一个巧妙而又正确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联结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但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起始,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绝不能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套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要选用不同的类型。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现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温故导入法

《论语》道“温故而知新”。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头脑里要具备与之有关的准备知识,它们是支撑新概念形成的依托。所以可以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引入新知识。例如:学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先复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等分线段即两线段的比为1,如两线段的比不等于1,结果会怎样呢?

二、趣味导入法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趣味导入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例如:在研究“视图”时,可引入游戏。先在桌上放一个茶壶,各小组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试着去解释。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趣味式引入新课,必须符合数学本身的科学性。违背科学性的引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有趣也不足取。

三、悬念导入法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和疑问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青少年好动好奇又好胜,我们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其求知欲。

如:讲“圆周角”一节时,可首先准备好一张事先画好一个圆(但无圆心)的方纸提问:谁能不用任何工具准确找出圆心,学生感到不用尺规无法可解时,老师点出:学了本节知识后就可解决这个问题;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先复习一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等腰三角形ABC,AB=AC,倘若一不留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黑了,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你怎样将原来的等腰三角形画出呢?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如此悬念的设置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带着好奇心去学,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效果。

四、历史故事导入法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利用历史上笛卡儿在梦中见到蜘蛛网上蜘蛛的爬动,受其启发发明解析几何的故事来设计教学情景。这样设置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强的教学内容,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学生会感到格外亲切、自然、现实。由常识性、经验性的东西逐渐上升为科学知识,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

五、游戏导入法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坐标”时,可以设计一个玩坐标的游戏:用两根绳子构成坐标,让一个同学做原点,学生对应坐标、象限、直线y=x等都可以体现。原点可以变动,坐标也就随着变化。这一游戏活动简便易行,数学内涵丰富。

六、实物导入法

导入也可用展示物品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展示的物品可以是一张图、一幅画、一张表、一件实物教具等,只要运用得当都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有一次,我在寒冷的冬天拿着一把扇子走进教室,同学们感到很惊奇,大热天教师上课从不带扇子走进教室,为啥今日严冬一反常态,带扇子上课?这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老师把扇子打开倒挂在黑板上,点明今天授课的内容――求扇形的面积。这样的导入虽朴实却不乏新意。

七、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种导入类型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图形的相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国歌,伴随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两面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五星红旗,从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为课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八、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

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

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

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不论以哪种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都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统一;都要简明扼要,紧扣课题,不拖泥带水,不影响正课进行。通过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上最终达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明确学习任务,达到学习期待的目的。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8-23

上一篇:一个叫穆伦·席连勃的蒙古女孩 下一篇:谁证明了地球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