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移位 灵犀相通

时间:2022-01-31 07:06:12

我国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各尽其妙,异彩纷呈。有直抒胸臆之呼唤,有借景抒情之婉转,有托物言志之蕴藉,有比兴用典之含蓄,还有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依依不舍、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难舍或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就是“对写法”。

试看下面五首诗,分析一下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不难看出,这五首诗都运用了对写法。第一首,本要表现作者自己对湖上亭一草一木的深情,却从柳条、藤蔓、黄莺落笔,写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第二首,本要表现自己的惜别之情,凄凉之意,但诗人却以“忆”字推想,从对面生情,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他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第三首,本要表现自己冬至佳节,孤身一人远在邯郸的客店里抱膝枯坐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在实写了自己的处境之后,又宕开一笔,转写家里人坐在灯前,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第四首,本要表现除夕之夜,诗人远离家人,客居旅舍的凄然苦寒。倾吐心绪后,却又撇开自己,反写故乡的亲人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第五首,本要表现诗人自己月夜思家的痛苦,但只字不写自己,而直从对面着笔,写妻子月夜思念自己的凄凉。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代为之思,其情更远”,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笔以曲而欲达,情以婉而欲深”。“对写”手法,由眼前情景、人事,转为设想对方,穿越时空,虚实结合,主客移位,物我交融,灵犀相通,忧乐与共,彼此两忘,极大地扩展了意境的广度,更含蓄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心中的情感,增强了朦胧之美,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

上一篇: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与win7组网与程序传输 下一篇:自主写作 易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