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结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1-30 05:19:56

图文结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也高兴地看到,许多教师因此积极行动起来,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但我们也看到,许多教师将课改的重点放在了现代文的教学上,对文言文的教学改革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将文言文的意思搞清楚、弄明白就差不多了,结果造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越来越沉闷,也造成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所遇到的两个困境:一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二是教师教学文言文缺乏创造性。

针对此现状,我们要解决的文言文的教学问题,本人觉得文言文的教学也应该重实践、重生活、重体验,对写景抒情的文言文(占初中文言中近三分之二)采用“图文结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尝试。

一、“图文结合”课堂模式的课文选择

“图文结合”课堂模式尤其适合写景状物抒情的文言文,这类文言文内容以写景为主,蕴涵作者的感情;感性的内容较多,适合图片展示;并且主题并不深奥,注释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文结合来读懂文章、理解文章、感悟文章。如八上的《三峡》《观潮》,八下的《满井游记》《小石潭记》等一半以上文言文的课文都可以实施“图文结合”式的课堂模式。

二、“图文结合”课堂模式的设计思路

1.设计核心

师生借用图片理解、分析、感悟课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实施学生自主、师生合作、引导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写景状物的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2.具体步骤

第一步:图片准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找好符合课文每一处景色的图片;

第二步:读懂课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前)理解文章,读懂大致的意思;

第三步:感性结合。教师依次出示图片,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对应的文字(即用课文中的语句为每一张图片配解说词),并解决较难字、词、句意思;

第四步:理性体味。师生图文结合,分析其中写景的手法和妙处,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主旨;

第五步:实践拓展。教师出示其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仿照古人的手法进行写景抒情,以深刻领悟,提高能力。

在这里,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对应的文字,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去理解课文,理解文言文的字面意义。而图文结合之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所写景状物的好处,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教师可借此请学生分析其中的妙处,分析作者所运用的一些手法,提高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写景状物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上述设计思路,其实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三、“图文结合”课堂模式的师生地位

设计这种课堂的模式,其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在课堂上要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把课文与图片有机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而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是起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分析课文、疑难探究,通过精选图片、巧设问题、适当点拨、有效引导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入理解课文。

四、“图文结合”课堂模式的教学策略

1.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每一环节

将这种课的模式定性为“图文结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本人认为这种模式的最大亮点是设计了“为美图配解说词”环节。这样可以把文言文最枯燥的字词句,放到图片结合处进行讲解,同时通过图文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因此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为美图配解说词”这一环节要精心设计,要做到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只有这样,图文结合才会使学生学得轻松,使教师教得轻松,让课堂在愉悦中更加高效。

2.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美的享受

图文结合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不怕文言文,因此教师要积极通过配乐朗读、美图美景、适当的笑料,让学生感触到原来文言文也这么有趣、这么容易;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表达美、享受美,让学生在探究之中提高自身能力。教师特别要注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更精一些,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图片享受,让学生感受美景的魅力,让学生领悟到神奇力量。

3.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充满激情,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知,提高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的、合作的、平等愉快的知识殿堂这一目标。因此在文言文课堂中听音乐、看图片、配解说词、探究、作业等都要含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课堂氛围活泼生动,才会使学生愿意学习文言文,才会使学生会学文言文,才会改变学生对文言文所固有的成见。

五、“图文结合”课堂模式应重视的三个问题

1.要重视字词句的落实。图文结合的模式,也要注意不能将全部的时间放在欣赏图片上,否则那就变在美术课了。教师课前或课堂上要加强对语句的引导和解释,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字词方面还可适当指导。

2.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实践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将对美图的观察与课文的内容有机结合,提高感悟课文的能力,教师切忌包办,让学生进行实践;二是学生将所学生能力和技巧用在自己的实践上,教师一定要挤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尝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要重视对图片的选择。图片的选择是这种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图片的选择首先要“像”和“美”,要符合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其次图片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要体现层次性;最后欣赏图片的时间可以适当宽余一些,这样与文本的结合就会更紧密。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齐贤镇中学

上一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创新\编排\改革探索 下一篇:初中化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