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文字刻字艺术探索

时间:2022-01-30 06:27:42

纳西东巴文字刻字艺术探索

一、古老象形文字的魅力

在中国西南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字,自纳西族东巴经手抄稿于19世纪叶被发现以来,其原始而独特的文字样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故作为当今世界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活化石的世界记忆文化遗产被保留着,东巴象形文字约1400个常用单子,加上脱胎于象形文字的标音文字格巴文,总计2000多个。这些象形文字就像古老的玉龙雪山的冰川一样,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融化,奇迹般的传承至今,还残留着较为浓厚的原始图画意味,纳西族东巴象形字还不能完全的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一部分是口耳相传保留下来,因此也不能完全排挤掉非文字的图画式表意手法,往往跟图形混在一起使用,纳西族先民在一千多年前,以观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飞禽鸟兽的物象造型,又以组合、变形、形声和转换等方式创制出来的原始文字,所有事物都可以用东巴文字描绘出来,并直接当做文字使用,没有学过东巴文字的人也可以根据大意解读出来。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处于用图画记事和表意文字中间发展的阶段文字,是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二、历久弥新的刻字艺术

1957年,在江苏连云港海州锦屏山南麓发现了被称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画”,这些刻画符号形似一张张人的脸谱,生动有趣味,代表一定的意义,可称为最早的刻字,至今无人能破译。从这种刻划符号开始,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代刻石、汉碑、魏碑、唐碑、宋代刻帖、明清兴起的在木、竹、陶等材料上刻字,轮番上演着书法史的一幕幕精彩。这些书刻的作品,构成了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部分,材料和刻工的差异,包括岁月的侵蚀,形成了新的美感:甲骨的天真烂漫、金文的质朴端庄、汉碑的风格多样、魏碑的雄浑天成、唐碑的严谨工整、宋代刻帖的精致细腻、明清刻字的装饰实用美,和书法墨迹相比,不可替代的种种美感蕴含其中:书法美,精致的刻划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书写的笔法,保留了大量历史上的经典书法作品;工艺美,书和刻联系但有区别,最精到的刻划也难免失真,而这种失真,却造就了另外的一种美,甲骨文单刀刻划的爽利、金文铸造的浑厚、石鼓文历经岁月侵蚀的浑朴、魏碑劣刻却滋生出新的情趣、宋代各种刻帖由于刻工不同审美趣味的不同都是这种工艺美的体现;材质美:象牙色的甲骨上古锈的铁线、斑驳的青铜文字、青黑色的刻石、以及拓片“乌金拓”、“蝉翼拓”、“朱拓”展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清代崇碑书家包世臣曾写到“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康有为也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歌颂了北魏碑刻的自然,虽出自穷乡僻壤,却血肉丰厚,稚拙却趣味十足,由刻画形成了新的审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刻字艺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用途,不再是传统的记录文字,而将美术化的构图、设计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三大构成融入其中,构思新颖、色彩多样、强调刀痕,不能再像传统的拓片那样复制,制作成牌匾、屏风、雕塑及现代装置等可广泛应用于现代室内外空间的装饰,全国刻字研究会、刻字艺术展、全国书法展中刻字艺术作品的逐年增加,为刻字艺术的大展拳脚增加了机会,刻字艺术正成为传统书法艺术的新宠。

三、东巴文字和刻字艺术的联系

东巴文字常以墨写在纸或木头上,涂饰颜色,形似绘画。在东巴艺术中有一种以木头为材质的木牌画,其内容多是宗教习俗、占卜祭祀的记录,木牌分尖头牌和平头牌两种,尖头牌一般画神明和山神龙王之类的,平头牌画各种鬼怪魔妖,但也有只用尖头牌一种的。原始纳西族东巴木牌画都是用自制竹笔作画,不着色,近代多用毛笔线描造型,不打草稿,再用红、黄、蓝等颜色入色,使画面更加鲜艳、夺目。

东巴木牌画有专门的《课本》木牌画画谱,东巴木牌画纳西语叫“课标”,是一种最古老的原始绘画艺术,木牌画用松木制作,是人类早期生活在森林中取材方便的缘故。木材优点很多,给人以温暖、舒适、柔和的亲切感,它具有一定是吸水性,便于颜色的附着、可塑性强、易于受刀,适应造型设计的需要、艺术语言的表达和刀刻趣味的体现,且利用率高、简单易刻,还有各种不同的木纹肌理,其缺点是较石刻材料易腐烂、变形、易蛀虫等。

纳西族东巴木牌画方法独特、形貌古朴,不打草稿,一气呵成,线条粗犷、笔法豪放,在创作作品中充分展示了其情感联想等元素,将东巴画和东巴文字书法艺术相结合,可以看出东巴文字将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另一种魅力和神韵。

四、东巴文字刻字艺术的前景

1、发展的前景。随着丽江旅游的持续发展,东巴文字渐渐为世人瞩目,这种文字生动有趣,保留了人类原始时期象形符号的童趣,书写的材料也经过了以竹、毛笔书写在石、木、东巴纸、宣纸的阶段,书写的内容从东巴经延伸到了纳西吉祥用语并结合汉字释文书写,可以看出东巴文字书法在发展中的思考。

将东巴文字和刻字艺术结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东巴文字早期一般用竹杆制成的竹笔撰写,在运笔方面又没有毛笔那么轻松自由,表现手法也相对单一,后期经过学者们的改进,开始用毛笔撰写东巴字,但视觉效果单一。东巴文字中的绘画成分,颇具工艺美术的民族特色,刻字艺术不仅能构成东巴文字的形式美,还可以更直接的展现作品的内涵。

2、东巴文字刻字的适应性。东巴文字的率性、随意、天真无疑是刻字艺术的良好载体,我们在木板上刻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都可以自由处理,如在木板上会碰到结疤、虫蛀、开裂、木纹粗糙、松软腐烂等现象,遇到这些问题可以采用边缘刻画或顺着纹理开裂的裂痕两头丛刻一个小刀痕,使木纹两端不再伸延,然后在顺着纹理刻画出刀痕效果。如果一副作品刻好后,觉得有些地方不满意,可以再次修改,细加粗增补新线条就行了,粗改细就要首先选择好同样纹理的木料,按所需长短、薄厚刻好,注意边缘要与原笔画结合紧密,然后用粘合剂粘上,有些不理想的部位可以挖去或打磨,然后重新撰写、刻画。这种处理的方式,更适合于表现东巴文字。

3、东巴刻字艺术与书法的区别区别。东巴刻字艺术与书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毛笔书写之后装框即可完成,而东巴刻字艺术创作的书写只完成了创作的第一步,尚需凿刻,进行深度的创作,作者由东巴象形文字用毛笔书法撰写完成,再由凿刻刀在木质材料上进行雕刻,将刀法融入作品中,把原来的笔意转化为刀意,呈现在作品之中。

当今东巴文字刻字作品的市场尚未打开,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市场空间,否则就难以在市场中生存,东巴文字书法艺术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就必须适应广大消费者审美的需求,结合刻字艺术,在作品中要掺入工艺美术的成分,即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即把不同书体,不同颜色,不同画笔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刻字变形规则在平面上组合起来,合理安排,勾画轮廓,绘制形象,进行艺术设计的规律性处理,使满足社会大众的感官审美,否则就不会被广大消费者欢迎,纳西族东巴刻字艺术如何在满足作品本身的民族文化的意义上面又与满足市场需求,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责任编辑:刘小红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讲坛构建 下一篇:宜州壮族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