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比喻手法在熟语中的运用

时间:2022-01-30 05:00:46

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它内容丰富,形式精炼,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熟语一般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三个部分。熟语不寻常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喻手法的运用,大部分熟语都恰当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

比喻 熟语 成语 惯用语 歇后语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炼的形式,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是词汇宝库中的重要成员,通常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熟语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同词是一样的,是造句单位,但不同的是熟语有较强的修辞功能。熟语多言简意赅,在一般的语境中,适当地使用熟语通常会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还会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熟语的这种超强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常常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下面我们就以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为例简单分析比喻手法在熟语中的运用情况。

一、成语中的比喻手法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往往是隐含于表面意义之后的,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成语实际意义的实现通常要借助比喻手法。根据比喻与整个成语意义的关系,可以把成语中的比喻手法分成两个类型,喻在语中,喻在语外。

第一,喻在语中,是指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在词典中常用“形容……”来解释其意义,可以分为有比喻词和无比喻词两类。

有比喻词的成语,例如:

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柔情似水 如虎添翼 归心似箭

这类成语含有比喻词,不管本体是否出现,但多是直陈其事,具有描写性,虽然用比喻手法构成,但整个成语一般没有比喻义,通常意义容易理解。

无比喻词的成语,例如:

人老珠黄 事危累卵 车水马龙 枪林弹雨

蚕食鲸吞 狼吞虎咽 铁石心肠 牛毛细雨

这类成语中只出现喻体和本体,不用比喻词连接,通常需要我们稍加揣摩,才能知晓其意义所指。

第二,喻在语外,成语本身不含有比喻,但成语的真正意义要靠字面意义通过比喻手法产生,在词典中常用“比喻……”来解释其意义。例如: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丧家之犬 粗枝大叶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豺狼当道 愚公移山

这类成语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具有超常的表现力,原因就在于它以精妙的手法体现了深刻的含义,它的字面意义常是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潜藏的深层意义是字面意义的升华,是成语真正的意义。由于这种成语的意义比较隐讳婉转,所以使用时需要仔细推敲,切不可望文生义。

二、惯用语中的比喻手法

惯用语是一种多在口语中运用的固定词组,以三音节为主,结构没有成语稳定,但修辞色彩同成语相比,毫不逊色,是词汇中极富生命力的一部分。惯用语的字面意义与其深层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字面意义常用来说明一个事物或现象,而真正意义却是一些事理或行为,带有强烈的感彩,有的讽刺意味特别浓。惯用语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字面意义是通过比喻手法得到升华和深化的。

惯用语本身不含有比喻,是喻在语外,即通过比喻手法形成转义,转义才是惯用语真正的意义。惯用语有的是整体用于比喻,例如:

球 炒鱿鱼 吃小灶 穿小鞋 白日梦

半边天 绊脚石 保护伞 抱佛脚 背黑锅

有的是部分用于比喻,例如:

鱼水情 桃花运 一边倒 芝麻官

刀子嘴 豆腐心 钉子户 风凉话

上面所列举的惯用语,字面语义一般不用,深层次语义几乎成了基本语义。在一般语境里,大概不会有人去使用它们的字面语义,而是用它们的深层意义。

另外,还有一些短语,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在语言中都被使用,如“打预防针”在流行病多发期,易感人群都往往要打针预防,这是它的字面常用语义;与此同时,也常用它去比喻让人防止坏的风气或思想意识的浸染而采取的措施,常用“打预防针”来描述这种行为。类似的还有,像“白开水”、“寄生虫”、“财神爷”、“红眼病”、“及时雨”等短语的意义都具有双层性,但这丝毫不影响比喻手法在惯用语意义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当“打预防针”这种类型的短语取其表层意义时,它只是一个自由短语,而只有运用其深层意义时,它才是一个惯用语,其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之间联系的纽带正是比喻手法,所以,比喻手法在惯用语语义生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歇后语中的比喻手法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常见的人、物、事或现象,像谜面,称作歇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十分自然、贴切,像谜底,称作歇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底一般通过音或义两种形式与歇面形成互应,即谐音喻义、事理喻义两种类型。例如:谐音喻义:

邮包掉到水田里——半信半疑(泥)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恶狗咬天——狂妄(汪)

事理喻义:

竹篮打水——一场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歇后语歇面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借助形象的比喻唤起人们的思绪,引发人们的想象,与歇底部分紧密相联,顺理成章表达本意。大部分歇后语都是通过比喻创造出来的,比喻使歇后语具有了无穷的魅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比喻在熟语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既有外在形式的比喻,也有内在意义的比喻。熟语中的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洁、化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浅显、化艰涩为通俗。比喻让熟语别具一格,比喻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喻使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熟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使用熟语时,我们要正确理解其中的比喻,弄清熟语的意义,即字面意义与深层意义,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比喻带给熟语的附加色彩,比如感彩、语体色彩等,注意熟语的使用场合和环境,灵活运用熟语,增加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

[3]孙维张.汉语熟语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4]孙云,王桂华.比喻构词刍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2,(6).

上一篇:遏制投机行为 促进社会和谐 下一篇:试论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