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 第1期

时间:2022-01-29 11:18:21

一日跟母亲去菜场,见一壮汉与一卖葱姜老太太为一棵葱而发生争执,有旁观者嗤笑道:“真是抠门,小家子气啊!”众人都明白指的是那汉子而非老太太。母亲则说,是啊,做人不可太过精细。

又一日,在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上,忽闻一浑厚男中音发出一声夸张的“啊唷哇——”,继而是“你眼睛瞎掉了”之怒斥,而另一个男高音竟也应声而起,唇枪舌剑正酣,一女乘客很不耐烦地夹进一句评点:“烦煞人!一对娘娘腔!”引发同车人一片赞同的笑声。公众对过于精明、过于狭隘、锱铢必较的男人的鄙薄是显而易见的。此时我想,做人不妨粗糙些,脚被踩就踩了嘛。粗枝大叶一些,许多事也就过去了。

同桌女生有一天郁郁寡欢,似怅然若失。问之,方知是丢了一块橡皮,我还以为遇到什么大不幸呢。我便对她说,还是豁达些吧!

有句古语说“量米而舂,数米而炊”,生活中不乏如此精细的人,但古人也说“泥于小事者,何能有鸿鹄之志哉?”

老实说,对于粗枝大叶的人来说,米粒般的小事是不太会放在心上的,更不会耿耿于怀,所以做人有时不妨粗枝大叶些。

从小到大,“粗枝大叶”是老师和父母对我最多的批评,可惜始终没有多大改变。粗枝大叶固然使我吃了不少苦头,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君不见,生活中那些粗枝大叶的人大都总是嘻嘻哈哈的,他们似乎比那些精于算计者要多些快乐。

粗枝大叶的生活要轻松得多,因为不是那么精确,很快便能做出选择与决定,而优柔寡断往往就是因为患得患失,思虑太多。现在的人们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像绷紧的弦,粗枝大叶一些,有利于身心的放松。

粗枝大叶地生活,可能会出点差错,难免吃点亏,走点冤枉路。可是不要紧,很快就忘记了。行走于弯曲的路上,也许能见更多风景。

精打细算过日子,同样的钱,可能会吃得好一点儿,穿得好一点儿,不过算来算去,很伤脑细胞,精疲力竭反而丧失了生活的情趣。粗枝大叶者在精明之人躺在床上盘算、纠结而难以入眠之时,早已开始打呼噜,沉入美妙梦乡去了。

粗枝大叶的人不会苛求最好的,差不多就行了,因而更加随和包容。他们似乎更加谙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古训。他们宽厚待人,就像古人所说“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 。

粗枝大叶的人做事情简单、干脆,一下就搞定了,而精确的人呢?要周密计算,刻意营谋,伤神费时,其实世上的事情,往往是人算还不如天算,粗枝大叶的人做事喜欢“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粗枝大叶的人少遗憾,因为不太计较,伤口更加容易愈合,不像一些精确的人,容易伤感。

粗枝大叶的人放得下,因为放得下,所以睡得着,吃得香,他们脸上的皱纹少,他们头上的白发出现也迟。粗枝大叶,没心没肺。没往心里去,又怎么会心事重重、难以入眠呢?

粗枝大叶的人容易忘事,也容易忘记烦恼。粗枝大叶的人考虑不周全,说错了话,比较尴尬,他们傻笑几声,这事就过去了。

人与人的关系盘根错节,最是复杂。世上最难的学问就是人际关系,有的人一辈子也捉摸不透,粗枝大叶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粗枝大叶的,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就不会跟他往深里追究,粗枝大叶的人正好落得个省事,做错了事更容易被原谅。

你别太在乎,他不是有意的,被粗枝大叶的人伤了心,旁边的人就会这样安慰。

粗枝大叶的人有时不会把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常常会浪费一些时间,但正是在这浪费的时间中得到了身心的调整。不是有句话说“浪费的时间最美吗”?

如此想来,粗枝大叶的好处还真不少。

我多少有点鄙夷那些处处精明、工于算计之人,因为这样很容易成为“明(眼睛)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鼠目寸光者。

凡事有失有得,失即是得,得即是失,要想得开,所以要拿得起放得下。在生活中,大事认真,小事糊涂,生活会更加从容。战略上大体正确,战术上不够精细,人生就不会输到哪里去了。而因小失大者,往往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生苦短,一切为了功利,就会失去人性,而为了快乐,就不能在细微之处在乎得那么多,与其在小事上花去太多的精力,还不如姑且粗枝大叶,快活快活吧。

不过,我说的粗糙,不是粗陋,不是粗俗,更不是粗暴。我说的粗枝大叶,也不是邋遢男人的落拓不羁,马大哈式的心不在焉。在该精细处还是要精细,该严谨处还是要严谨。

也许是习性难改吧,写作此文聊以。

点 评

这篇《粗枝大叶》的观点有点另类,却能言之成理,内容上也很贴近生活。“粗枝大叶”原本是个贬义词,在作者眼里却有其褒义的一面。

叶圣陶先生在教他子女写作时,要求他们学会赏玩词语。他说,一个语感好的人,一个词语就能展现一种美好的意象,还能产生种种联想和丰富的感受,各种想法纷至沓来,甚而至于思如泉涌。所以,他常让孩子们各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练练笔,长短不拘。据其长子叶至善先生回忆说,他们很喜欢这种练笔,既培养了语感,又把生活和词语联系了起来。

此文开头部分列举的三则事例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不仅自然地引出观点,也使文章有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此文看似写得随意,却有相当的深度。我尤欣赏“战略上大体正确,战术上不够精细,人生就不会输到哪里去了”这句话,讲得很有辩证法。引入了“战略”和“战术”这两个哲学概念,把问题就讲透了。“精细”二字如果只是停留在战术层面而未上升至战略层面,很可能只是小聪明,小计谋,终难成就大事。而世上鲜有能从战略上规划人生、作出选择者。

另外,“有句古语说‘量米而舂,数米而炊’,生活中不乏如此精细的人,但古人也说‘泥于小事者,何能有鸿鹄之志哉?’” “他们宽厚待人,就像古人所说‘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他们似乎更加谙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古训。”这几句话中的引文也很为文章增色。

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是修改时才加上去的。有了这一段,文章就变得更严谨了。这些细处说明作者并非是完全的粗枝大叶,可以说是粗中有细,疏中有密。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过的词语难计其数,可是却很少细细地品味过,赏玩过。在许多人的眼里,词语似乎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符号而已,当然也就无从激发联想和体验。

赏玩词语,需要把自己的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融进语言,沉浸其中,领略其意境。

赏玩词语,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由眼前的词语生发遐思妙想,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赏玩词语,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读书越多,越能深入体悟它的潜藏信息和独有内涵。

有的词语本身就很值得一写。自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为作文题,完全可以写出血肉丰满,甚至是富有趣味和新意的作文来。可以说,一个词语就是一扇窗子,它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一方世界。通过赏玩词语,我们进而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它绝不仅是被动的工具和僵死的形式,而是饱含着思想情感的精灵。写写这类作文,可以使我们和语言真正地亲近起来,培养我们对语言的喜爱和敏感,激发我们的写作兴趣。

平时我们何不常写写这类词语作文呢?

(指导、荐评老师:毛荣富)

上一篇:考场作文加分篇 下一篇:兄弟们,跟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