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时间:2022-01-27 07:05:17

高职公共英语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摘要】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主性,促进英语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开阔他们的眼界与学习空间,改善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因此,研究性学习与公共英语教学的结合是科学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89-02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就是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控制性教学”轻“开放性教学”,重“统一化教学”轻“个性化教学”,重“接受式学习”轻“探究式学习”。而这种五“重”五“轻”现象严重阻碍了新时期以能力培养为取向、以自主学习、开放学习、探究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大力创新大学英语教育观念,极力倡导高职英语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定义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自己选择确定研究的课程或项目设计,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在目前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研究性学习”有两个实施渠道:一个是作为学习方式活动贯彻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一个是专门设置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的研究型课程,使之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

(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开放性

这个开放性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空间是开放的,是让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2.学习途径是开放的,可通过检索报刊、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电视等途径,走访社会有关部门、单位,采访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等;3.学习结论是开放的,就是鼓励学生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中也可以获得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因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个学生所研究课题是不同的,所收集的信息储量、信息的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结果必定会有很大差别,打破了过去为了应付考试而形成的一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他们的思想就不会被束缚,那么他们可以任由想象的翅膀在他们负责的研究领域内翱翔。这样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方式,正是学生产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

2.实践性

这个是研究性教学与现有学科教学最根本的区别。现有学科的课程都是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教学的,主要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而这个过程是在老师掌握、控制下系统进行的。开设研究性学习就会有所不同,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加以运用,同时还会去自学必须的知识,沿着深广两个方向拓展。在研究性教学中,实践性更看重的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让他们亲自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

3.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往被动式地接受性学习方式,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接触社会实际,关心社会,关注祖国的命运,培养对国家、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他们所要研究的课题,从选、收集资料开始到撰写报告、答辩成果的全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决断过程的体现,而老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协助者、指导者。

二、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研究性学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因为英语教学内容广泛,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亲身体验,培养自己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努力求知的良好品质。现代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与否,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例如,在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可以通过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向学生提出问题,目的主要是刺激学生回忆学过的单词或词组,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文章中有关该单词或词组的新词组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思考问题,不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训练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作为学生的小课题,让他们查寻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组织学生预习,激活他们的思维。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前首先由老师根据内容设置问题进行预习,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利用问题去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营造氛围调动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在开展英语研究性学习之前,应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一种尊重、平等、友好、信任与合作的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和探究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与合作。英语研究性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讨论一个课题,也可以是同一个课题由两个以上小组讨论。总之,要使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

(三)深化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的选择和设置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就确立课题的角度来说,不同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同一个内容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每个问题的研究价值却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教材中的核心内容挑出来,再选出联系社会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难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问题,指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课题选定后,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性学习;指导他们课后如何利用社会调查、网络资源等去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过程是一个跨学科学习的过程,学生运用的不仅是英语知识,还可能涉及其它学科知识。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英语教材有许多课文都是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Savingtheearth(拯救地球),Feedingthe wold(世界粮食问题),No Smoking(禁止吸烟)等涉及日常生活、身体健康、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各方面。

三、总结

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潜能和个性。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要求学生发挥灵活的创新精神。只有学生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才能获得更充实、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同时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今日的学生能够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自己的任务。它将引起传统的“教的文化”和“学的文化”震荡和革命,进而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路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是把小课堂变大、变活、变新,把语言学习、研究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激活了创造欲望,培养了创新能力,并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构建知识。有助于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下一篇: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