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时间:2022-01-27 09:02:15

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摘 要] 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 22%噻虫・高氯氟ZC22%噻虫.高氯氟ZC对小麦蚜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其防治效果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并有较好的速效作用和一定的持效期。推荐使用剂量每公顷105~135ml,应用时可根据当时虫量和防治要求适当调整用量。

[关键词] 22%噻虫・高氯氟ZC 蚜虫 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78-02

22%噻虫・高氯氟ZC是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治蚜虫有新型药剂,为了验证其田间防效及安全性,姜堰区植保站选择在小麦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为大面积生产正确使用该产品提供可靠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试验对象: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扬麦13,春性小麦。

1.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田设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联盟村, 试验田前茬为水稻,当茬小麦为散播麦,肥力及管理水平中等。试验地各小区均为自然虫源,以禾缢管蚜为主。

1.3 试验设计和安排

1.3.1 药剂

1.3.1.1 试验药剂

22%噻虫?高氯氟ZC 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1.3.1.2 对照药剂

2.5%功夫EW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市售;25%噻虫嗪(阿克泰)WG 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产品,市售。

1.3.2 药剂用量与编号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3.3 小区安排

1.3.3.1 小区面积.小区面积:30m2。

1.3.3.2重复次数.重复4次。

1.3.4 施药方法

1.3.4.1 使用方法.每公顷药量对水900kg喷雾。

1.3.4.2 施药器械.新加坡利农16升背负式喷雾器。

1.3.4.3 施药时间和次数.本试验在小麦穗部蚜虫增殖期(5月2日)施药一次。

1.3.4.4 使用容量.每公顷喷施药液量900kg。

1.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4.1调查时间和次数.本试验于施药前1天调查各小区小麦穗部蚜虫量,施药后1、3、5天调查3次穗部蚜虫残留情况。

1.4.2 调查方法

本试验在施药前先查虫量基数,方法是在每个小区内定5个点,每个点标记5个麦穗,查记总蚜量。施药后的各次调查,仍查施药前标记的麦穗上的残留虫量,计算防治效果。

1.4.3 药效计算方法.校正防效(%)=(处理区活虫减退率±对照区活虫减退率)÷1±对照区活虫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Duncan's法差异显著性分析。分析显示, 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小麦蚜虫其防治效果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高剂量处理后1、3、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01%、97.89%、99.41%显著优于对照药剂;中剂量的防治效果高于CK差异不显著;低剂量的防治效果与CK相仿,详见表2、表3。

2.2 穗蚜残留结果分析。在药后3次田间穗蚜的残留量进行调查,结果分析,22%噻虫?高氯氟ZC对小麦穗蚜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有较好的速效作用和一定的持效期。推荐使用剂量每公顷105~135ml,应用时可根据当时虫量和防治要求适当调整用量。

3 结论

3.1 22%噻虫・高氯氟ZC22%噻虫・高氯氟ZC对小麦蚜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其防治效果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并有较好的速效作用和一定的持效期。

3.2 推荐使用剂量每公顷105~135ml,应用时可根据当时虫量和防治要求适当调整用量。

表2 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小麦蚜虫试验结果

表3 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麦蚜田间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3 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麦蚜田间试验结果统计表(2013)

表4 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或设施栽培条件)表(2013)

表5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表(2013)

上一篇:晋中市无公害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