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而为 第2期

时间:2022-01-27 01:20:28

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据传这句话是股神巴菲特说的。这句话的含义与上学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些相像,无非都是要求逆势而为,这样才能获取更丰厚的收益。

巴菲特似乎一直是这么做的。1987年的股灾前市场已经狂热了近乎半年多,该年1月1日到8月间,道琼斯指数增长了44%,8月份时,甚至有人说,连利空的消息都不能阻止股价继续上涨,这个时候巴菲特却清仓了,除了三种“永久持有”的股票外,其余的统统清空了;股市“崩盘”后的1988年秋,可口可乐的股价相比“崩盘”前的最高点已经跌去了25%,但是分析师仍觉得其股价太高,鲜有人问津,但是巴菲特开始大规模的建仓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持股比例达到了7%,之后可口可乐股价的走势大家也能看到,股价翻了几倍。

但实际情况有时也有些不同。曾有一个职业做投资的朋友跟我提到过一点,他们在操盘看技术面时,首先就是研究盘面上的大趋势。当能判断出一个趋势时,才会按照相应的思路来操作;而当行情的趋势有些不明显,或者说盘面进入了一个盘整的局面时,观望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样,顺势而为,在市场上赢的概率就比较大。

那么,到底要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为?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势并不是同一个意思。顺势而为的“势”指的是市场的趋势,是从技术面分析的大盘走势;而逆势而为的“势”指的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趋势,以巴菲特的那句话而言,就是指当大多数人的心理趋势是贪婪的时候,就要选择恐惧,选择逆势而为。

逆势而为,逆的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趋势。约翰・保尔森运作其旗下的对冲基金时的思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6年,当人们都还沉浸在次级债带来的丰厚收益的喜悦中时,保尔森已经开始选择做空次级债了。不过,做空次级债一开始并没有带来收益,相反,在狂热的金融市场中,多头依旧占上风,空头得到的只有损失。但是这种逆势而为的做法最终还是成功了,在哀鸿遍野的华尔街中,当大家相继因为亏损而纷纷破产的时,他至少赚了120亿美元。而现在,当大家都有些畏首畏尾的时候,他却有意向开始在市场上做多,而他的研究团队也正在做这方面的调研。

逆势而为,就是不从众。人们都疯狂的开始进行投资的时候,市场可能就成了一个“搏傻”的地方,如果从众,你可能就是下一个接盘的“傻子”;大家都在抛盘的时候,玉石俱下,如若从众,丢弃的“潜在收益”可能就永远不属于你了。

但是逆势而为,并不是说当大家都在买的时候,你就拼命卖,这种逆势不如顺势,因为在行情初起时出手,你有可能并不是那最后一个接盘的“傻子”。逆势而为也是要建立在你对投资标的的研究上的,像上文谈到的保尔森,他之所以做空,是因为在大家都以为房价会持续上涨的时候,他通过调研看到了次贷市场中的“地雷”。

当做投资有些困惑的时候,看看市场上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吧,然后换个角度,研究一下,是否该逆势而为?

上一篇:保险行业机会仍然大于风险 下一篇:牛年理财“保为主投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