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网络谣言:国外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2-01-27 12:55:32

整治网络谣言:国外经验与启示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等社会问题,既有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对公共事件的捏造。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也污染了网络环境,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令各国深受其害。整治网络有害信息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防止网络谣言的滋生和蔓延,各国普遍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网络信息管控体系,其成功经验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尊重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虽然被列入大多数国家宪法,但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言论不受制约。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他人声誉或公共安全,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就会受到法律制裁。网络不只是虚拟空间,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

一、国外网络谣言整治经验

1.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管控力量

美国有着当今世界最成熟和最有效率的互联网监控和管制措施,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等部门均设有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白宫还成立了网络安全办公室。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则通过社交网络监控中心对网络论坛、博客、留言板等进行监控,政府还鼓励并资助一些社会团体和志愿团队维护网上秩序。?英国的网络信息管理机构是“网络观察基金会”,该机构成立于1996年,负责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治理工作,不仅全天候接受对有害信息的投诉,并安排专人对被投诉的信息进行评估,违法信息交给警方处理。2003年,英国政府成立通信办公室,负责网络、广播以及通信的监管工作。另外,英国从城市到社区的一些民意机构也具有网络信息管理的话语权,在辖区内若发现“不合适”信息会建议网站删除。澳大利亚网上有害信息治理是政府主导,政府将原有的广播管制局和电信管制局合并,成立了传播和媒体管理局,全天候监控网络不良信息,并鼓励公众举报投诉。该机构逐户发放过滤软件,故澳大利亚垃圾邮件相对较少。新加坡在互联网信息管理中,通过立法约束、行业规范、打击封堵、舆论引导、公民自律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理,探索出一套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措施。新加坡的传媒发展管理局专门负责网络管理,政府制定的《广播法》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和其他拥有的网站,都必须向传媒发展局申请许可证,保证遵从政府颁布的《互联网操作规则》。政府还要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互联网内容供应商负有屏蔽、封堵某些特定网站、信息和言论的义务。对网络谣言会及时查处,严重造谣的还会被以诽谤罪。德国政府对待“破坏国家民主秩序”的网络言论从不手软。德国政府主要是内政部下属的联邦刑警局和家庭部下辖的“青少年有害媒体审核署” 负责网页内容审核。2009年,德国政府要求谷歌公司提供网络用户资料或屏蔽特定网页达到了199次,在全球数量仅次于巴西。日本通过行业协会防止谣言传播指令。日本是注重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各企业都要加入到行业所在的协会之中,并听从各行业协会的指令,行业协会大都归总务省管辖,总务省通过对行业协会通知,从而间接管理电话、电视、网络等,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该办公室负责维护网络信息内容标准,加强对非法内容的监管,并推动建立分级和过滤系统,以帮助网络终端用户选择网络内容。

2.完善网络立法,净化网络信息

各国均制定了较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以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对网络谣言予以惩处。美国是最早为互联网立法的国家,其有关互联网立法的重点是规范互联网管理中的版权、域名管理、管理和儿童互联网权利保护、垃圾邮件、电子邮件骚扰、对公民互联网通信监控等。在联邦立法方面,主要有《电脑犯罪法》、《电信法》、《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反垃圾邮件法》、《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美国各州、市也相继通过相关法规,对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制。法国法律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种族歧视、损害他人名誉、侵害他人隐私、鼓动和推介道德、不实广告宣传等行为,均要受到法律制裁,最高可被判处3年徒刑和4.5万欧元的罚款。问责制是德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理念,德国自1997年起在《民法典》和《刑法典》框架内逐步建立了涵盖11类法律的互联网法规体系,以规范互联网秩序。德国《信息自由和传播服务法》明确规定,网络服务业者对非法内容传播负有法律责任。在普通法律延伸适用方面,德国《刑法典》、《民法典》、《信息自由法》、《公共秩序法》、《电信服务法》、《电脑服务数据保护法》、《防止对青少年有害信息传播法》等多部法律,均有与网络言论问题相关的条款,直接适用于网络谣言管制。在印度,颁布的《信息技术法》内容涉及刑事诉讼、行政管理等。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对该法进行了修订,规定对在网上散布虚假、欺诈信息的个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韩国《电子通讯基本法》严惩危害公共利益的虚假信息散播者。该法规定,以危害公共利益为目的,利用电子通讯设备公然散播虚假信息的人,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缴纳5000万韩元以下罚款。新加坡以法治严肃著称,在打击惩处恶意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也毫不姑息手软,除了针对互联网行业设立专门法律外,原有的《诽谤法》、《煽动法》、《维护宗教融合法》、《刑法》等相关内容也适用于互联网管理,形成了有效的法律威慑。

3.严格审查制度,信息公开透明

信息透明、审查严格是遏制网络谣言的重要手段。澳大利亚为打击、防范谣言动用屏蔽、过滤、审查、分级、黑名单、实名制等各种手段。澳大利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与政府传播和媒体管理局签署协议,保证不传播谣言、垃圾邮件等。传播和媒体管理局还通过向网络服务商提供过滤软件来保证协议的执行。澳大利亚规定互联网用户必须年满18岁,并用真实身份登录,未成年人上网必须由其监护人与网络公司签订合同,从而实现对网民的监管。为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各级政府部门多数非档案均对社会开放,联邦主要机构和各州都有信息官员随时公布有关信息,并就社会热点问题阐述官方立场。同时,联邦和州政府均设有独立的申诉专员办公室,随时接受公众投诉。美国政府三管齐下管理网络有害信息。一般性有害信息由政府资助的社会团体处理,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等国家机构处理反恐、网络色情、煽动等犯罪行为,法院则受理针对个人和公司的互联网公诉及自诉案件。法国主流媒体的不成文“行规”即不传播谣言,如遇有不确定的热点事件,一定要公开信息来源,没有信息来源决不刊发。一些网民和记者还自发成立了“停止传谣”等辟谣网站。印度2011年再次修订《信息技术法》,规定印度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查封可疑网站和删除内容。2010年9月起,印度政府对黑莓邮件、即时通讯等通讯软件,以及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站进行监控,并多次要求上述网络运营商删除涉嫌违法网络内容。韩国从2002年开始强制性实行网络实名制。网民在网上发言和跟帖,包括上传照片、撰写博客、玩网络游戏、下载软件资源等活动,必须提供身份证明等个人信息。政府要求网站详细核查和验证网民的身份信息,发现漏登的网站会被处以高额罚款。如果网民匿名虚假信息造成不利后果,而政府又追踪不到源头,由网站代替网民接受处罚。新加坡传媒发展局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监管和审查,以防止非法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新加坡还专门设立了网络警察,负责对网络论坛、社交网站和博客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非法信息可要求网站采取关闭论坛、封禁网站账户等措施,封堵网络谣言传播渠道。

4.强化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监督

与政府机构依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相比,社会监督具有无时无处不在、低廉的成本、有利于网民自律等特点,使申请和投诉的方式更具针对性。因此,各国对网络非法信息的管控普遍重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在美国,对各种专业协会政府鼓励通过行业规范、公约等促进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则代表整个行业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如美国“电脑伦理协会”制定了包括使用电脑不许影响他人工作、伤害他人、偷盗等在内的“十诫”,美国“互联网保健基金会”也制定了八条行业准则,各类论坛和聊天室也都有各自相关的服务规则与管理条例。英国政府鼓励互联网行业加强自律,由专业协会通过行业规范、公约等共同认可的条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鼓励公众参与对互联网的监督也是各国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高民众自我保护和网络监督意识,通过热线电话和监督网站引导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目前各国基本都建立了投诉举报机制,如欧盟的“欧盟网络热线”,公众可通过该热线投诉举报,由热线将其收集整理后交由各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欧盟网络热线”不仅覆盖了24个欧盟国家,资源数据共享,并吸引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美国、南非等非欧盟国家的加盟。由英国网络服务商成立的“互联网监督基金会”是社会监督平台,不仅负责网络非法信息的搜寻,并且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举报。互联网用户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的方式,向网络监察基金会举报他们认为不合法的互联网内容,基金会接到举报后先对其内容是否违法进行评估,若认定为非法内容则通过网络IP地址确认其信息来源,并移交相应执法机构处理,同时通知网络服务商删除非法内容。韩国也建立了“违法和有害信息报告中心”等投诉渠道来监督网上信息传播,任何人都可拨打热线电话或在网上举报。巴西政府则鼓励从事网络业务的公司、网站或个人相互监督、举报。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和传播流程,强化内部监管机制;积极利用网站技术管理条件,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甄别和处理,对明显的网络谣言应及时主动删除。

二、国外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

倡导网络文明,自觉抵制谣言,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难度,净化网络空间,确保我国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是一种公共行动,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法律是遏制网络谣言编造和传播的主要手段。为净化网络信息,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专门针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相比,我国在网络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形势的需要,完善立法势在必行。一是政府要加快完善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使对网络谣言的界定,对编造、传播谣言行为的界定及相应法律责任的判断有法可据。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一旦违反同样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二是依法管理。通过依法严惩违法者来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网络世界不是法治盲区,解决网络谣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法治。要在网络信息的发送、传递、转发、存储等方面,给予用户充分的权利和保护,并明确用户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是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互联网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执法部门要履行职责,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法,对在网上制造、散布谣言且触犯法律者,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而当公民个人或者组织受到谣言的伤害时,也应该勇敢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维护正常有序的网络环境。

2.管理创新,优化环境

网络以其不可比拟的覆盖率和快捷性,正成为政治参与、民众交流、商业合作、信息服务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网络监控管理,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积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努力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与政府、网民形成合力,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化引导,也要自觉遵守信息传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维护正常有序的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更健康更干净。在净化网络环境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重视和监控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网络谣言等负面信息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尽最大努力对违法信息进行审核,对虚假信息有效过滤,对网络谣言及时删除。而且在谣言出现的情况下,必须积极辟谣消息,遏制谣言的放大和传播。完善网络违法违规处理机制,对于恶意制造、传播网络谣言者违法必究,并公布于众。

3.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网络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真实信息模糊,网络谣言传播的原因,与部分政府机关信息公开程度不够透明及时有一定关系,信息公开程度滞后或者模糊,为网络谣言的肆意传播提供了土壤。治理网络谣言,最有效的办法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转起来,谣言就会消失在“阳光信息”下。因此,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能力,增强社会透明度是治理网络谣言的关键。制度性的及时政务信息,及时回复网民问题并履行职能解决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更主动向社会提供信息,及时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从根本上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社会信息的公开程度越高,谣言的生存空间就越小。如果在引发谣言的公共事件发生初期,政府等权威机构就能够将事实真相及时、公开、准确地出来,往往能够很好地遏制谣言的蔓延。

4. 企业自律,担当责任

网络虽然虚拟的,但网络使用者必定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因此,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要像管理现实世界一样加强互联网管理,使其不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温床。网络的运营和服务商,他们作为网络的主办者和维护者,应当积极担当责任,成为良好网络环境的守护者。不能仅有表面的那些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来阻止网络上肆意传播的那些虚假信息,重点监控论坛、聊天室、微博等平台,防止其利用网络的漏洞广泛传播。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发挥谣言过滤器的功能,确保这些信息的无害性、合法性,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恶意网络谣言的产生。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不得并任意地引用和转载,从而把好信息关,筑造防范网络谣言的第一道“防火墙”。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的创新,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监测,提高网站识别、管理、惩戒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微博客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制度值得肯定和推广。各类互联网企业都要履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依法办网,不能为网络谣言传播提供平台。互联网企业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和传播流程,强化内部监管机制,积极利用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甄别和拦截,切实履行好法定责任和义务。

5. 网民自省,共同参与

抵制网络谣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作为网络受众,网民在享受网络科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守法更该是网络发言者的底线。网民要增强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意识,在接收到信息时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辨别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包括进行相关搜索进行求证,不盲目转发。打击网络谣言,加强网络行为自律,自觉遏制网络谣言。文明上网,号召广大网民自觉抵制假新闻、假消息,自己不提供假图片、假事件,对出现的有疑问的网络谣言积极举报。网民作为传播者也要有职业道德,既不造谣,又不信谣,更不传谣。在信息和观点的时候要认识到信息后的社会影响,在传播信息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评论和转帖,诚信发言、抵制谣言,自觉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借鉴韩国、澳大利亚的经验,实施网络实名制。?许多网民认为在网络中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这种匿名心理使得一些人在网上肆无忌惮。要强化监管,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热线等形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参考文献:

1.柴野.国外如何治理网络谣言 网络世界也受法律约束[N].光明日报,2012―04―20.

2.张慧中、孙天仁等.各国多管齐下严打网络谣言,严厉打击,决不手软[N].人民日报,2012―04―17 .

3.王莉、周月琴.国外如何治理网络谣言:美国严惩网上造谣[N].光明日报,2012―04―18.

上一篇:刍议检察机关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下一篇:强化社会监督,实现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