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市场论文

时间:2022-01-25 05:43:20

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市场论文

一、高等教育和人才市场: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两大基本依托

创新型人才的三要素从何而来?答案显而易见。创造性素质作为人才之潜能的储备,必定来自于学习实践;创造性工作表现及其业绩成果作为人才之潜能的释放,必然来自于工作实践。从实践来看,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之培养,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功能是才能的储备,作为工作机构的工场之使用,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功能则是才能的释放。显然,就创造性才能的储备和释放而言,前者集中指向的是教育,主要依赖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以及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院校,后者集中指向的是劳动力市场,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以及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进一步而言,创新型人才的涌现,既需要培养创造性素质并具有创造性工作潜能的前提条件,也需要拥有创造性工作条件并进而取得创造性业绩的过程和结果状态,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从实践中来看,培养和使用构成了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两大实践机制。如此则意味着,无论是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造性潜能储备所依赖的主体单位———高等教育及高等院校,还是作为创新型人才使用和创造性工作条件提供所依赖的主体部门———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在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创新型人才涌现难的问题,需从两方面找原因而非仅仅指责某一方,更不能简单地以为只要改进了其中一方就能解决问题。当然,这并非是在为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涌现方面开脱责任,反而提醒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创新型人才涌现对于高等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

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型人才的市场需求

在创新型人才涌现中肩负着重要责任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若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没有“应当承担的过失”,[3]则既要有相应地责任意识或目标追求行动,还要有相应地责任能力或目标达成效果。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创新型人才涌现难的原因之一来自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自身,没有能够大规模、大批量地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素质的人才(准人才)。一项基于用人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显示,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甚满意。[4]就此而言,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首先受到来自于创新型人才涌现的需求压力,需要进行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5]譬如,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大力开展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管理、教学激励、教学保障等教学资源配置、教学制度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提高和效益提升方面的发展。[6]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不仅受到来自于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一般性需求压力,而且还受到来自于作为创新型人才使用主体(单位)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现实的具体性需求压力。人才市场在广义上指的是包括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毕业生组成的供给方和用人单位组成的需求方在内的人才交易的场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7]人才市场特别是作为其主体的用人单位基于自身特殊的条件状况,而对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存有特殊需求。能否考虑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这种实际需求,直接影响着后者对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培养的(准)创新型人才的接收、认可及使用状况,最终影响到创新型人才能否涌现的结果状况。就此来说,人才市场状况对于高等教育所提出的现实需求,构成了后者进行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8]正是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人才市场现实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就不能是关起门来孤立式的自我改革和发展,而要是服从并服务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开放式的改革和发展。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对大学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关系进行反思,并着力开展各类学术性、实践性的教学改革。[9]正视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人才市场现实需求,意味着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及时关注和了解人才市场的现实状况,准确理解和把握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适应和满足人才市场实际需求。譬如,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而着眼于现实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之数量、结构、质量,基于动态地预测管理而进行必要的适时调整,达到合适的教育规模、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合需的教育质量。

三、人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路径

诚然,创新型人才涌现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进行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又适应人才市场现实需求的改革和发展。然而,高等教育因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譬如信息交流上的相对封闭性,信息获取上的相对被动性,以及改革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发展成果上的后发性等,使得仅单方面依赖高等教育适应人才市场,结果往往是难以保证其对人才市场现实需求的满足度和满意度。这意味着,高等教育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反过来又需要人才市场的支持。惟有获得后者的必要而充分的支持,才能更好地适应并满足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就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并且可能获得的人才市场支持,有四个基本路径:一是及时地方向性引导。即人才市场以及作为其主体的用人单位基于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已有人才的使用情况,向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及时表明自身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总体性需求状况),提供明确的市场预期需求信息,以便引导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向及方式方法。固然,从逻辑上来说,应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从包括人才市场在内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出发,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在大量和系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但从实现来看,由于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衡量指标是毕业生就业状况(包括就业数量和质量),而人才市场并没有及时提供前者所需的相关信息,致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也正因如此,迫使“中国许多大学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进行就业能力跟踪研究,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使用评价进行跟踪研究,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需求方信息和培养质量反馈。”[10]二是尽量地匹配性接收。即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基于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招聘和接收按照创造性模式培养而具有创造性潜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在招聘过程中,要明确亮出并始终坚守这一基本标准而非替代以其它标准。进而在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专业相关性等方面,尽可能予以照顾。同时,作为人才流动的交易场所或从事人才流动开发配置服务的组织机构,人才市场在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充分合理地择业、就业和创业以及可能出现的再择业、再就业,或者说在人才的有效进入、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等方面,应提供有力、有效的组织保障、制度保护和机制保证。对于适应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来说,改善其毕业生就业状况(首要的就是保障其就业率),正是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对其最明确的肯定和首要的支持。三是充分地创造性使用。即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尽可能地按照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去使用,敢于并善于充分使用,鼓励和支持其创造性工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潜能,助力其取得创造性业绩成果,从而使得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够从潜在的、可能的创新性人才转变为现实的、真正的创新性人才。在此方面,钱学森本人即是一个成功典例,[11]“两弹一星”的功臣群体和航天工程的科研团队即是两个鲜活群例。这是对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证明、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用支持。但从实际来看,一项对于2011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大规模调查显示,他们认为自己刚毕业时实际拥有的创新能力水平仅为50%,但与其初始岗位工作所要求水平相比的满足度为81%,这表明用人单位所提供给新进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的创新性要求是比较低的。[12]因而,这种充分使用或是创造性地“放手使用”,扬长避短,使得人尽其能,才尽其用,或是创造性“手脚并用”,取长补短,使其边干边学,干中成才。这意味着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在人才的使用培训、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要有一整套适应于创新性人才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安排。四是主动地反哺性同馈。即人才市场及其主体用人单位基于既有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未来的人才使用需求,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合情化建议,无论肯定还是否定、积极建议还是消极建议,只要是出于真诚、真实的善意,对于后者都意味着一种正向的支持。进一步而言,围绕创造性人才培养乃至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人才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或财力支持,譬如提供实习、实训、实践的机会,共建实习、实训、实践的基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训)和合作研究,则是对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最直接有力的支持。在这方面,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式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及其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部分高校的成立和运行,已经展示了部分可行的实践路径并提供了初步成功的实践例证。

四、人才养用一体化:人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机制

作为创新型人才涌现的两大必要条件,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发生关系的连接点是人才。与此相应地,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院校与作为人才市场(广义)主体的用人单位发生关联的连接点是人才市场(狭义)。由此,以人才为连接的中心点,形成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关联体。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构成了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系统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系统之间的连接线,人才养用成为了两大系统之间关联互动的基本纽带,人才养用一体则成为了人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逻辑要求和实践机制。作为拥有各自发展演变规律的两大相对独立系统,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引领和适应的密切关系。[14]从动力机制上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直接源于政治决策的推动,但在根本上源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引领。这种引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经济性回报产生的教育激励;通过人才的合理配置(初次配置和再配置)来促进高等教育收益率的不断提升;通过人才评价实现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反馈性引导。[15]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人才市场的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也离不开人才市场的支持。人才市场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领与支持,则是建立在人才市场的地位特点以及人才养用一体的实践机制上的。就创新型人才涌现过程中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关系来说,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对于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支持,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成果性支持,即从创造性行动的条件提供和创造性业绩成果的取得上,用强化或固化养。二是效用性支持,即从创造性才能的进一步发展上,用深化或升华养。三是舆论性支持,即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满意度等就业状况上,用检验肯定或反馈激励养。四是倒逼性支持,即从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规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上,用引领或指导养。这种支持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在于人才市场的地位和特点。仅仅就狭义上的人才市场来说,作为资源配置场所,可为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进行合理、高效的匹配;作为信息传递渠道,可为高等教育与用人单位之间在人才养用关系上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作为对话协调平台,可为人才养用主体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质量标准、结构比例、模式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提供达成共识的条件;作为合作共建基地,可为人才合情、合理地培养和使用提供更为便捷的路径。这种支持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有赖于养用一体化的人才涌现机制。

就作为创新型人才涌现两大实践机制的培养和使用来说,养用一体化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实践意涵:一是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之间联系渠道畅通、反馈信息联通、互惠合作贯通,从而在围绕创新型人才涌现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实现双方之间对话和对接全通。二是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开展适应于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传统的教育本位的理论性培养走向市场取向的使用性培养,实现一般性培养和专门性培养(如定单式或定向式培养)、理论性培养和应用性培养(如实训性或实践性培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式培养,从而走出一条人才的创造性培养之路。所谓创造性培养,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培养目标、创造性培养模式、创造性学业评价等方面。三是人才市场(用人单位)进行适合于创新型人才特点的人才使用模式改革,从传统的纯粹消费性使用走向开发取向的培养性使用,按照创新型人才成长和成功的规律和要求,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做学一体”,实施训养性使用、开发性使用的人才使用新模式,从而走向一条人才的创造性使用之路。所谓创造性使用,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工作任务、创造性工作环境、创造性工作评价等层面。凭借这种创造性培养与创造性使用相对接、养用一体化的思想模式和实践机制,可以真正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实现创新型人才使用上的可持续性,从而最终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涌现的可持续性。

作者:周元宽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云制造下物联网装备管理系统论文 下一篇:书法市场前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