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语言 第19期

时间:2022-01-23 04:55:48

艺术语言 第19期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并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美术作品是使用本家的特殊语言方式表达、叙述、抒情、表现、展示着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悟,用心灵去悟彻世界,悟道自然,悟性人生。

中国画源远流长,传承有续,其艺术语言在中国绘画史的演变、发展中,积累形成了一整套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因画家的生活阅历、文化学养、个人情愫不同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样式和笔墨技法,构建了一座又一座的艺术颠峰。“笔墨”是中国文化精神不断绵延的媒介,是表达社会共识的形式符号,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本质语系,人们在欣赏和鉴别一件中国画的艺术水准时常常把笔墨作为其重要衡量标准。画家也作为毕生研究之课题。笔墨是一个即具像又抽象的东西,知之易精却难,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更是不易中之不易。笔墨的真谛和奥妙之所在,内涵之所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试图从以下几点诠释之。

其一:书法笔意

“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书画同源说最早见之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书法和绘画是天造地设,天作之和的一对姻缘。书法的特征是“以形写意”,中国画是“以意写形”。书写中的勾勒、顿搓、转折等笔触都能够尽显作者当时的创作心境。中国画家对书法笔意的借鉴吸收体现在除了具备必要的书法基本功外,更侧重于对书法行笔过程中笔意的理解,用书法笔意、节奏、律动去塑造形体,表现对象,抒思。那么可以理解工笔画中用笔体现的多为楷书笔意,严谨、工细、遒劲、流畅;写意画则更多的使用舒缓、飘逸、洒脱的行草书笔意。这里有一点需要诠释的是这种履痕是在体会了书法笔意基础上的一种绘画意识,和纯书法家的书法作品还是同中有别。因为这时的书法笔意已经过了画家的吸收、融合并转换成了和画面相协调的笔墨语言,这时的用笔已呈现出浓厚的绘画性。起承回转、抑扬顿搓之起笔、行笔、收笔的笔意在画面中变成了一个综合载体。

书法笔意的奠基是一个中国画画家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画家能够在创作中自由飞翔、抒情达意的重要前提。

其二:抒情笔意

西方哲人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一种语言必然是一种相应的生活存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正是在中华民族古老特有的笔、墨、纸、砚上挥洒耕耘,借用一种形象符号,将书法笔意融入其中,寄托寓意,达到抒情

达意的目的。在画家眼中一座山,一片海,

一群人都可能为之动情或呐喊。在感悟中体会,在体会中诱发,这个诱因可能是一次凌空倒勾的精彩射门,一座残垣断壁的古老庭院,抑或是一个妩媚柔情的秋波。从中不难体会到中国画中的抒情笔意是丰富的,是多层面的,是带有强烈情感的笔墨输出。艺术其实是心灵于心灵的对话,情感于情感的碰撞,在对话和碰撞中飞溅出火花。“情”字在这里是情感、情绪、情结、情致,情慉。情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在一幅作品的形成过程中无形着驾驭着笔墨流淌。所以说绘画状态需要画家不断的调整、培养厉炼。而且这种状态具有其双重性:一曰平静,平静时要把她摆弄的柔情似水;二曰高昂,高昂时又要将她调拨的激情似火。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画家有时会笔情墨趣,有时又会弄的一塌糊涂。当然这种笔墨技法的使用因题材、内容、季节、兴致、灵感不同而变化。南方的小桥流水人家,犹如小家碧玉,让画家不由自主的使用平缓、流畅、惬意的笔法勾勒;北方太行的高山仰止大气磅礴无疑会用大刀阔斧式的笔墨去书写。所以中国画技法中自然就形成了斧劈皴、披麻皴、米点皴……

概括之抒情笔意表现的愈加充分,作品才会渐入佳境,就会气韵生动,出于天成,有意外之趣不可模仿也。

其三:意象笔意

国画巨匠齐白石先生有过著名的论断: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之说。将中国画定位在了具像和抽象之间的意象。这种表现物象的笔意就称为意象笔意。意,意态神情也;象,凡形之于外者皆称象。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为以形写意,以意表形,笔简意繁,从中体现意象美、意趣美、意境美,所以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就承接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形,但这个形并不只是人们眼睛直观的“形”,它是经过画家的过虑、裁剪、组合而成的一个胸中之形、艺术之象。用中国画的意象笔意去表现、去塑造形象。另外一个就是“意”,此“意”是形而上的“意”,感觉到但摸不着,仿佛意会又难以言表。锋毫在宣纸上的轻、重、快、慢、缓、急书写出来点、线、面已经得到了升华,由于在行笔过程中灵感、情绪、节奏、手感的注入,无数个点、无数根线、无数块面在画面上跳跃、流动、出演着表现因素、达意因素和即兴因素,这时的笔墨关系就构成了情感丰富的综合体。这时的“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气、韵,是升华的境界,是真正的“得意忘形”,是画家追寻的至高境界。

以上简略的梳理了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主要特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艺海浩瀚,通过极目中国画艺术的智慧结晶,每一个中国画画家在对艺术遗产的温习、继承、延伸中不断的素养自己、修炼自己,以期待诸异日之自然变化耳。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下一篇:Part 1 The Travel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