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绿化中的土方地形工程施工

时间:2022-01-19 10:01:10

论园林绿化中的土方地形工程施工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施工的准备工作,然后论述了土方地形工程的施工技术,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土方地形,准备,施工。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在城市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园林绿化一直是关注的热点问题。营造园林地形的关键在于开放自如,起伏有致。适当的地形处理可以有效地丰富空间层次,对园林景观起到润色作用。地形的起伏有致不仅可以界定自然空间、限制视线行为,还可以改变风向和作为隔音层来阻隔外来噪音,形成局部良好的气候环境。土方地形施工的难度和重点在于如何准确地进行地形测设,并在保证地形位置不偏移的情况下进行土方的填挖和运输,做到就近填挖,节省工程量和工程费用。

一、土方地形施工准备工作

1.场地准备和排水。在土方地形施工前,应根据地形和建筑物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土方填挖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填挖方式以及边坡防护措施,并要提前安排好土方外运场地和土方倒运方式。土方地形应兼顾排水和景观的要求,根据图纸确定大致的地形划分和最高点位,排水是园林工程的技术性要求,而景观则是功能性要求,所以在施工中应以地形排水为主,对地形进行细化整理,使之符合植物配置和设计方案的要求。

在施工区域内,应先清除对工程稳定有影响或妨碍施工的构筑物,排掉地面积水,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在挖湖堆山施工时或园林的低洼处,除将排水沟挖好外,在必要时还应设置防水堤或加筑防水围堰。为保证园林排水畅通,排水沟的沟深及沟底宽度不得小于50cm,边坡坡度为1:1.5,纵坡坡度则不得小于20%。

2.造型前场地的测量及放样。为确定填挖土的标高以及施工区域,应在场地清理完成后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施工场地用测量仪器进行定点放线工作。为在施工时能够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在进行定点放线时应尽量精确,并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的不同及时对放线方法做相应的调整。

2.1平整场地的放线。平整场地使用经纬仪放线,按照设计图将方格网测设到地面上,并要在方格网的交点处设置桩木,方格网边界的桩木应能满足设计要求,桩上应标出施工标高(填土以“-”表示,挖土则以“+”标号)以及桩号(设计图上方格网的编号)。

2.2自然堆山地形放线。堆山地形的放线首先应确定堆山的边界线,但将自然堆山地形测设到地面上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在永久性地面建筑物缺乏的空旷场地上。所以,在进行自然堆山地形的放线时,应先行在施工设计图上划出方格网,再将其测设到地面上,方格网的交点处和设计地形的等高线应将其依次在地面上打桩,并要在桩木上标记施工标高及桩号。在堆山时随着土层的不断升高,地面上的桩木有可能被土层埋没,因此桩木的长度应不小于每层填土的高度。若土山的高度小于5m,标高桩可使用长竹竿代替,待每层填土的高度确定后,可在桩上用不用颜色将不同土层标志出来,这样不仅可节省工程量和施工费用,还易于识别。若堆山的山体高度较高,使用分层放线法设置标高桩较好。

2.3挖湖工程的放线。在挖湖工程的放线过程中,由于池底常年隐没于水下且水体的挖深一般起伏不大,所以放线可以粗放一些,但水体底部的放线应尽可能的整平,不设土丘,这对于养鱼捕鱼十分有利。对岸坡和岸线的定点放线更应该精确,不仅因为这两者都属于水上部分,造型好坏会影响到景观效果,还对水体岸坡的整体稳定有很大影响。所以,为了提高施工准确度,可以使用边坡样板对边坡坡度进行控制。

二、园林土方地形施工技术

园林土方地形施工可大致分为挖、运、填、压四道工序。施工方式既可使用机械化施工也可使用人力施工,具体施工方式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工程量来决定。

1.土方挖方作业。土方的挖方可采用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应使用挖土机或推土机根据设计施工图、标高桩、桩位等对土方进行大面积的调整。在挖方过程中,为有助于以后植物的栽植和生长,应注意保护好地表土,一般应先将表层熟土使用机械运至施工区域外,待地形处理完成后再铺回地表熟土。其次是利用人工进行局部的精细调整和整平,特别是所堆的山体、土丘、小河、湖泊等,这样可以使土壤的性质和成分更加有利于植物的栽植和成长。

2.土方运输。园林绿化工程的土方运输一般力求就地平衡,以尽可能的减少土方搬运量以及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工运土一般只适用于短途的搬运,若运输距离过长,则应使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工具运输。在运土工程中,不论是人挑还是车运,都必须确定最优运输路径,明确借弃土坑位置,由施工人员随时引导,避免运输混乱和发生窝工,减少二次搬运。

3.土方的填筑。园林绿化工程土方的填筑应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应根据填方的要求和用途对土壤的质量进行选择。作为建筑用地的土质应以保证将来地基的稳定性为原则,而在绿化区域的用土则应以满足植物的栽植和生长为原则。若山体的堆筑需要借用外来土壤,应在填筑前对土质进行检验,以免受污染的土壤或劣质土壤进入园内,对植物的成长和游客的健康造成危害。

①在斜坡上填土时,应先将斜坡做成台阶状,再进行填方,以防新填土方发生滑落,确保新填土方的稳定性。

②大面积的填方工程应分层进行填筑,每层填筑厚度一般为20~50cm,若条件允许,应分层进行压实。

③辇土或挑土堆山。

土方借弃土点和运输路径的确定,应以设计山体的顶端为中心与来土方向相结合,一般以环形线路为宜。环形线路在人或车辆将土运上山后,卸在道路两侧,可沿路线继续前行,这样人或车辆不需穿行交叉不走回头路,可有效防止发生道路的顶流拥挤。随着山势的不断提升,运土路线也随之不断上升,这样既能有效组织人流,又可使土山分层上升,部分山体的土方可以边卸边进行压实,这样既有利于保持山体稳定,又能使山体表面自然美观。若存在若干个借土点,可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几个小环线,路线设计要求车辆人流相互不发生干扰。

4.土方的压实。为有效确保土层的相对稳定,要求必须均匀压实,并要控制土壤含水量,含水量过多或过少对压实都非常不利。若土壤太过干燥,则应先行洒水润湿再进行压实。土方的压实过程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松土压实时,应先轻后重的夯压。

②压实时应由边缘开始依次想中心收拢,以防边缘土方受到挤压发生坍落。

③压实工作应分层进行。

三、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必然会涉及到土方施工,而土方地形技术又会对园林的景观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土方地形的施工过程以及控制重点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且随着对土方地形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会提出更多经济便捷的方法,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钦.浅谈土方地形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C版2010(09)

[2]王所.园林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3]姚喆慧 赵旭伟.园林绿化中的土方地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0(05)

[4]谭斌.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土方整形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4)

[5]施礼德,马心俐.园林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10)

[6]胡侃.浅谈平原园林绿化施工[J].浙江林业科技,2007,27(10)

上一篇:对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分析探讨 下一篇:建筑反弧悬挑结构施工技术难点探究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