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时间:2022-01-18 02:02:07

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 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诺和灵治疗, 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治疗, 以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为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出现的一种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危及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临床上将其称为“富贵病”。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病程较长, 长期患病往往会引起患者发生器官功能性损害及器官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 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糖尿病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据资料报道显示, 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1],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低下有关, 因此强化血糖控制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是目前最常用的强化治疗的两种给药方式, 作者将本院收治的76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2012年8月本院接诊的76 例确诊为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 其中男21例, 女19 例, 年龄38~62岁, 平均年龄(48.6±3.9) 岁;病程4~11 年, 平均病程(8.1±2.2)年。对照组36 例, 其中男19 例, 女17 例;年龄35~69 岁, 平均年龄(51.3±2.5)岁;病程3~13 年, 平均病程(9.8±2.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并做适当运动, 且均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使用胰岛素泵进行皮下输注诺和灵强化治疗, 以一日总剂量的1/2作为基础量, 另外一日总剂量的1/2以餐前追加量的形式于三餐前分次泵入, 根据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基础量及三餐前追加量;对照组于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和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中效胰岛素, 根据监测到的血糖值实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各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 血糖控制指标为:空腹4.5~6.8 mmol/L, 空腹2 h血糖6.8~8.5 mmol/L, 以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为观察指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双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胰岛素用量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为34.13 IU, 对照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为46.11 IU,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血糖恢复时间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平均血糖恢复时间为4.3 d, 对照组平均血糖恢复时间为8.5 d,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血糖恢复时间明显较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低血糖发生率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血糖低于3.8 mmol/L 3例, 占7.5%, 对照组血糖低于3.8 mmol/L 8例, 占2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 而血糖水平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主要诱因, 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 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 随着其病程的延长仅采用口服降糖药的方法很难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因此需采用联合胰岛素注射或完全用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但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 而且该方法还会造成患者体内血糖浓度波动较大, 不能有效地模拟人体生理状态下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易出现餐前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2]。而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 而且能模拟人体正常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胰岛素泵选用诺和灵作为泵输入药, 诺和灵是一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 起效更快, 作用持续时间更短, 正是诺和灵这种理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使它成为 FDA 批准的第一个泵用胰岛素类似物[3]。胰岛素泵既能模拟胰岛素持续基础分泌以满足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又能模拟进食时胰岛素脉冲式的释放以避免餐后高血糖的发生, 24 h昼夜不停地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 使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 从而可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对机体的损伤。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了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优于传统的连续多次注射胰岛素,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科学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小霞.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28):3738-3739.

[2] 李文昌,冯俊,杨丽萍,等.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08(23):155.

[3] 蒋美云.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77例.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611-612.

[收稿日期:2014-08-22]

上一篇: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 下一篇:肾衰宁联合金水宝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