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新闻网站盈利瓶颈及对策探寻

时间:2022-01-18 12:42:41

地市新闻网站盈利瓶颈及对策探寻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传统媒体经营趋向多元化、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而网站经营是一个强者恒强、弱者被弃的领域。在商业网站盈利增长幅度不断增长、国家和省级新闻网站迅速发展的当下,地市新闻网站必须心怀忧患意识,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改革,突破诸多盈利的瓶颈,建立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盈利模式。

一、当前地市级新闻网站盈利的瓶颈。

瓶颈一:传统报业思维的制约。地市新闻网站绝大多数由地市媒体创办,这就造成了绝大多数地市新闻网站处于“旧瓶装新酒”的窘境,除极少数财大气粗的报业集团可以一掷千金外,一般地市报业创办网站都抱着摸索一下、试一试的态度,投入很少一点资金,建成的网站也往往成为摆设。这就使得网站很难走出只投入、不产出的困境。投入打了水漂,让媒体的领导和决策者更加不愿意投入,地市新闻网站的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瓶颈二:网络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地市新闻网站的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大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媒体人员,二是纯技术型的人才。传统的媒体人员办网站,思维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往往把网站办成传统报纸的“电子版”。而纯技术型的人才往往只关注网络运行的安全与可靠,而很少考虑如何让网站更吸引受众的眼球。地市新闻网站形同虚设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

瓶颈三:内容设置上的局限。地市新闻网站通常以自身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赢得了网络的认可,但是相对于商业媒体而言,其内容往往较为主流、正统,对于广大青年网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相对于中央、省级媒体而言,新闻的信息量又不够多,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吸引力也较小。这也是造成地市网站访问量有限,影响力也较小的重要原因。

瓶颈四:资金有限。地市媒体虽然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是大多是自收自支。客观上讲,也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闻网站的投资。投资不足,网站平台的承载能力就十分有限,加上技术力量不够,与其他门户网站和中央、省新闻网站相比,互动娱乐、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这些能够为网站带来更大收益的项目,地市新闻网站都无力涉及,即使有盈利,也微乎其微。

瓶颈五: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缺乏。目前,不少地市报社和报业集团都给新闻网站制定了了创收的任务,但新闻网站的经营者们大多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通常是借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拉点广告,搞点活动,艰难度日。

二、地市新闻网站盈利对策探寻

地市新闻网站盈利的瓶颈不少,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以摆脱只投入、不产出的窘境呢?笔者认为,地市新闻网站应该更新观念,充分放大地市新闻媒体之长,努力探索一些适合地市新闻网站的盈利之路:

对策一:整合资源,提高整个单位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能力,全力打造一支全媒体的人才队伍。

综观全国地市新闻网站,工作人员相对偏少,再加上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网站的运营举步维艰,更谈不上提高水平与质量了。而加大投入,招兵买马,报社或报业集团从现实的考虑,几乎不可能,即使招考一些人员,也往往事与愿违,还加大了网站的运营成本。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既给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难得的脱胎换骨的机遇。传统媒体的决策者应该千方百计克服传统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全媒体的实践中去,让媒体的全部人员都能逐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这样做就能缓解地市新闻网站人才匮乏的巨大压力,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在这方面,山东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打通了各报界限,多媒体记者隶属整个报业集团,同时是报纸和网站的记者,由报业集团相关机构统一指挥,网站成为功能较为单一的新闻编辑和机构。当然,要使传统媒体工作人员成为全媒体的工作人员,培训环节不能缺少。

对策二:突出地方特色,做强本地新闻,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站的影响力。

作为新闻网站,新闻是立网之本,做好新闻,既是新闻网站的首要任务,也是新闻网站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商业网站不具备的许多优势:拥有目前商业网站还无法拥有的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的权利;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媒介素养、训练有素的新闻采编队伍;拥有所依托的主流媒体长期形成的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度等品牌效应。这些潜在的优势通过努力就能转化为新闻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地市新闻网站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做强本地新闻,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站的影响力。如果过多地转载商业网站或国家、省级新闻网站的内容,一方面容易造成网页同质化倾向,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就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也容易侵权,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近年来,多家地市报纸的网站被某视频网站频频推上被告席,赔偿的额度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对于大多尚处于亏损状态的新闻网站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策三:结合自身实际,突出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盈利模式。

目前,新闻网站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信息出售盈利模式、网络广告盈利模式、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等。这些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关键要结合身实际,突出自身特点,可以选择一种盈利模式,也可以选择几种进行组合。

1.信息出售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中央级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利用自己对新闻类资讯的专营权,向商业网站出售新闻类信息,如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都与商业网站签订了信息出售合同;或者将有关新闻或资讯类信息进行深加工,打包后出售给需要的用户,如《中国日报》的“中国商用信息网”,每天编发50多条有关中国农业、IT业等方面的经济信息出售给国外客户。

如果覆盖面上讲,地市新闻网站与其他大型网站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但是,地市新闻网站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零距离接触终端用户,这为我们最先应用新技术找到契机。如数字报推出后,全国各家报社都将目光盯着高利润的征订发行,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实践,包括方正在内一时都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浙江省台州市利用台州商人遍布全国的优势,重点在数字报发行上做文章,逐步形成自己的经营思路,策划自主开发《数字报发行管理系统》努力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领先,并直接促进经营增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网络广告盈利模式

网络广告即指在互联网上的广告,通过吸引更多的浏览量,来吸引网络广告的投放。因而,网络广告是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新闻网站上网之初就考虑的盈利模式,但遗憾的是,新闻网站特别是市地新闻网站的网络广告远远比不上商业网站的网络广告。目前,大多数网站的做法是与传统媒体上的广告打包的方式进行推广,有些效果,但成效不大。江苏连云港日报社旗下的连云港新闻网,开设房产、卫生等专业频道,并实行分类广告在网站滚动播出,受到了广告业主的欢迎,对于拉动传统广告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3.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商业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相对沃尔玛、家乐福、佳世客等国际商业巨头,本土商业尚未做大。在这样一种商业领域竞争白热化的情形下,国内不少传统媒体利用自身的网站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地市新闻网站应该重点发展的一项业务。

目前,不少地市媒体已经作了初步的实践,尝到了甜头。2008年9月底,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青岛新闻网,悄然推出了电子商务业务,名为“海奥网上商城”的电子商务平台浮出水面,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青岛新闻网是长期运营健康良好、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的地方新闻网站。《广州日报》大洋网开办大洋书城(售书8折,24小时免费送书上门),现也已实现盈利。

笔者认为,地市新闻网站一方面可以零距离接触终端用户,另一方面可以零距离接触当地的企业,所以发展电子商务容易形成错位竞争。研究淘宝网,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做得比较好的大多是卖各地特产的,比如江苏省连云港市许多皇冠级别的网上店铺,大多做连云港市的特产水晶和海产品,年销售达到上百万元。地市新闻网站背后有传统新闻媒体的支撑,信誉度更高,完全可以学习借鉴商业网站的运营模式,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电子商务业务。

4.利用网站,积极开展其他经营活动。

从近年来的商业网站盈利的模式看,网站已不局限于网络新闻方面考虑盈利了,而是采取各种经营手段来获取更多的收入。当然,地市新闻网站不能利用自己的劣势去与商业网站的优势竞争,但地市新闻网站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创造盈利,各家新闻网站都有一支人数不少的软硬件技术和美术设计队伍,要想方设法发挥他们的才能,对外开展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技术业务。可以是经营与网站相关的实体,比如开办连锁网吧。还可以通过策划一些适合地市新闻网站的大型活动,比如中国宁波网利用网站搞团购活动,实现了网站的盈利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日报政文部)

上一篇: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概念、分类与特性 下一篇:清新竹元素:绿色室内设计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