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体系建设

时间:2022-01-17 03:58:42

论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体系建设

[摘 要]我国的社会公德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德水平呈下滑态势,公民的公共道德意识淡薄,轻视道德教育的倾向严重存在。本文从公德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提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手段应该是,从教育入手;利用网络新兴媒体;突破传统机制,加强立法、合理社会赏罚。

[关键词]社会公德;道德情感;教育;合理赏罚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79-04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上升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公民道德教育却出现了倒退现象,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优良传统悄然消失。尤其近几年网络媒体揭露的铺天盖地的负面事件,更是引起国人内心对社会公德的拷问,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

一、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一)我国社会公德现状

1.道德滑坡,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近年来,“染色馒头”、“地沟油”、“毒火锅”、“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香精大米”等报道不绝于耳,各种不顾集体利益一味追求极端个人利益的行为比比皆是;、欺诈偷盗、侵犯他人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讲诚信、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恶意拖欠债款、哄抬物价行为屡禁不止;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乱砍滥伐、滥捕杀珍稀动物以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杂物、吸烟、吐痰等等更是随处可见,这些都昭示着我国公共道德的缺失。

2.真善美信仰缺失,追求物欲冲击社会主流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主、竞争、开放等道德观念的形成,但在中国特定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自身的趋利性导致人们把重利轻义作为人生的信条,把追求物欲和功利视为行为的杠杆。当真善美的道德价值与获取个体物质利益的行为产生冲突时,人们就会冲破社会公德规范和道德禁忌。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公民义务等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

3.对道德行为产生怀疑,害怕施救背后的陷阱

现实生活中,以怨报德的现象使人们担心道德施救后的种种深不可测的陷阱,害怕和恐惧最终战胜了内心向善的道德感。“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郑州版“彭宇案”的出现,姑且不谈事实真相如何,至少给人们的心灵上划下了一道伤痕,人们感受不到帮助别人的乐趣,还要提防自己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当人们普遍意识到好心没好报时,“谁还敢救人?”的声音淹没了众人的公德心。

4.道德情感缺乏,漠然对他人进行道德救助

人们受趋利性影响,彼此之间关系出现严重的淡漠,面对深处困境的人,在情感上表现得麻木和冷漠,其不幸难以激起人们道德上的同情和良心震颤。2011年两岁女孩小悦悦的悲剧,引起人们对18名路人漠然离去的道德追问——人性何至沦丧至斯?同样,2012年的东莞,巴西男子阻止窃贼偷一女子包包,遭报复群殴,众人围观,治安员拒救。归根结底,这是道德情感的缺失,致使道德的边缘化和失语。这种道德冷漠使人们对弱者缺乏怜悯之心,难以将内心的道德情感转变为对他人的道德救助活动,更不会去履行道德义务。

(二)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媒体责任;与民众道德素质水平有关,也与社会监督机制和道德控制机制弱化有关。

1.重私德轻公德的传统伦理文化影响

所谓“公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私德则是相对于“公德”而言,“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是以血亲为中心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因此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里,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重视自己如何做人,如何互助相帮。如果脱离血亲的家庭家族结构,进入一个公共的环境中,可能就表现为对他人的冷漠和旁观。这种偏私德轻公德的道德习惯使民众缺乏公共生活的热情和意识。

2.道德行为的负效应削弱德育正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人们会对其认同并效仿,反之,各种失德行为也会弱化德育正效果。目前不论在经济领域还是生活领域,不论平民百姓还是为官者,大量的不诚信、不守规则的失德之人,不仅没受到应有的惩戒,反而会带来比遵守规则更多的好处,这种破坏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惩处,而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激励,造成人们想遵守就遵守,想不遵守就不遵守,面对社会公德随心所欲。

3.德福相悖挫伤道德行为积极性

所谓德福相背,就是有德、行德的人得不到幸福,而无德作恶的人却得到好处。很多去救助别人的人反而惹祸上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很显然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不统一。现实中的例子更是不乏,救下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拟自用20万奖金引争议,舆论哗然。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根深蒂固:好人就是圣人,应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过于严苛,也过于完美的“好人观”与新形势下的道德现实不相适应。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道德回报可以让履行道德义务的人在得到一定物质补偿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一位农民无偿献血85次救百人,其独生女患病无钱医治,仅因为看病需要3万元,就被某市级医院拒之门外。这种德福相悖导致“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壮现象,助长了社会歪风邪气。

4.缺乏公德意识而导致的从众心态

费孝通说“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种自古缺乏公德意识的传统,会导致“盲目的从众心理”,甚至形成“集体无公德意识”倾向,比如“见死不救”的围观现象等等对单个主体有暗示的作用。

5.法治、监管缺位

社会公德往往是一种不成文法,没有法制约束的公德是贫乏的。从我国法治建设看,公德入法的意义仍未引起重视,由于没有法律强制规范,失德现象愈演愈烈,甚至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难以维持。同时,社会公德的缺失还在于缺乏社会公德的维护者、监督者和对违反者的惩罚措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违反公德者比比皆是,而社会公德的坚定维护者、敏锐的监督者和侠义的“志愿惩罚者”却少得可怜。这些主体的缺位致使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激励、破坏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惩处,从而导致对社会公德的视而不见,对公德的遵守可以随心所欲。

上一篇: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比尔·盖茨的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