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义英语听说教学论文

时间:2022-01-13 03:13:13

构建主义英语听说教学论文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针对目前大学英语听说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文章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一步步深人,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发现虽然很多学生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却仍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意见。这说明,大多数本科生在实际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听和说。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开不了口或不敢开口;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导致学生在听说课上听得多,说得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能真正让学生开口,达到能够自然、流畅而准确地运用英语来完成交际任务的目的。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契合了教学过程中的人本观念,即注重“人”的认知、心理及情感状态。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将逐步转向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能力,本文将以该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大学英语听说课的实际来探讨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种研究范式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模式

建构主义提倡的学习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该理论指导下:

首先,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如果能把联系和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川。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学生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启示

顾名思义,大学英语听说课将听、说融合到一起,“听”和“说”不分家,交流和互动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从理论上讲,将“听”和“说”放在一起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练习听力,还能让学生进行模仿,让语音语调更纯正,这比单独的听或说效果要好。更重要的是,通过听的内容能够自然地过渡到要讨论的话题(topic),并就相应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喜恶,解释现象抑或是表达情感,分析求证观点或进行总结和归纳等等。但是一旦切入到话题讨论环节,学生往往就开不了口或不敢开口,怕犯错误,无法达到自然、流畅而准确地运用英语来完成交际任务的目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支配着一切教学活动,实际分配给学生操练的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要么没有学习的动机,积极性不高,要么因胆怯、害羞而不敢开口讲英语,抑或认为没有适当的口语环境练习口语。如何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呢?关键在于学生能不能开口说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本文认为其四大要素一“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在师生、同学间的互动过程中建构学生的听说能力

这里要特别强调教师的“中介”作用,这与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师的角色是相契合的,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授课目的和授课方式上。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的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应该落实在“听”和由听的话题展开的“说”上面。首先,教师应从听的材料中选取有意义的会话题目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可以从听力材料中获取。其次,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经验知识包括语言、价值观、规则、道德观念和符号系统,只能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分小组参与的课堂讨论活动。这种小组活动要足够小,以便让所有成员都能够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之中。小组成员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以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一个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揭示问题,并就该问题寻求同龄人的解释,具体可以采用诸如信息双向传递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方式与传统英语课堂活动的区别在于,后者往往是各组学生在活动中围绕一个定好的主题进行讨论,其弊端在于语言能力强的可能垄断操纵整个活动,语言能力弱的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而双向信息传递可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参与信息交流。其活动形式可以是两人或多人一组,每个学生都拥有对方或其他人不知道却需要的信息。由于从教师那里得不到理所当然的答案,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以自己有限的英语语言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必须给予信息,也必须获得信息,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完成交际任务,达到解决某一问题的目的,换言之,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川。

再次,认知理论认为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错误的出现使正确的概念或规则有了不同的参照系,对整个学习过程而言是有意义的。因此教师不必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刻意打断去纠正语法错误。相反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课堂气氛,也可以与学生共同用英语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浅人深,引导学生注重表达时思路是否连贯以及遣词造句是否准确,并在学生说完后进行总体评价,及时反馈。

(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大学英语听说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往往只听不说,或者听多说少。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科德<Corder)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心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话题讨论,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建构,这样会使学生自己体验到问题解决的愉快,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能效感。不仅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还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在听说课上,当学生听完某一特定话题的录音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特定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从听者变成了课堂参与者,由“听”人手,借助听力材料提供的信息,谈一些自己熟悉的话题,如个人家庭背景、工作情况、学习和教育、兴趣和爱好等一般性话题。此外,对于一个话题的讨论,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课堂信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因此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例如与话题相关的英语电影剪辑、歌曲、短片等等。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应告诉学生可以从多个网站上下载学习资源。:

三、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对学生、教师和课堂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角色定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多媒体和网络为教与学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我们大力提倡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对我国创新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当然,要以该理论为指导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创造交互式语言习得环境,这些都还要有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大量的创造性工作才能实现。<Corder)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心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话题讨论,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建构,这样会使学生自己体验到问题解决的愉快,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能效感。不仅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还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在听说课上,当学生听完某一特定话题的录音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特定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从听者变成了课堂参与者,由“听”人手,借助听力材料提供的信息,谈一些自己熟悉的话题,如个人家庭背景、工作情况、学习和教育、兴趣和爱好等一般性话题。此外,对于一个话题的讨论,教师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课堂信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因此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例如与话题相关的英语电影剪辑、歌曲、短片等等。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应告诉学生可以从多个网站上下载学习资源。

上一篇:国有企业招待费管理措施论文 下一篇:读书伴我终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