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演变中的伦理思想发展脉线及意义

时间:2022-01-12 07:17:21

管理理论演变中的伦理思想发展脉线及意义

内容摘要:在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始终存在两个逻辑脉线:以“物”为中心;以“人”为中心。本文从管理发展史的角度审视了管理理论中“人”与“物”的双重演变逻辑。根据该演变逻辑,提出管理理论的伦理化趋势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理论 伦理管理 人本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许多企业界人士信奉利润第一,虽然也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但远没有得到普遍的践行。从早期的假冒伪劣、商业欺诈、到近期的毒大米、“苏丹红”,尤其是婴幼儿奶制品行业,近年来就连续出现了阜阳“大头娃娃”、“三鹿奶粉”两个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些情况,不但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更为主要的是在全球化和伦理化经营的世界潮流中,我国企业显然从整体上处于观念和实践双重落后的局面。因此,诚信经营,突出伦理,就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任务。

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管理学理论界的主导性工作和主要内容是引进和研究西方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近十数年来,诸如企业形象、企业战略、流程再造、知识管理、公司治理、企业伦理、领导理论等管理理论,几乎左右了我国管理的学术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历史演化的视角,探索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辨清其发展方向,以免陷入到琐碎的细节和时髦的理论陷阱,并进一步引进消化西方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希望对我国企业进行伦理化管理有所裨益。

人和物一直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两个核心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企业成员、顾客和社会其他人;物的因素主要是指资金、技术环境等。人有人的发展逻辑,物有物的运动规律,这两者共同构成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两大理性基石。这两个逻辑的隐含与彰显、对立与融合,演绎了整个现代管理史。因此本文从人和物的关系为依据,将现代管理思想史简略地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时期、人性化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丛林时期、和卓越管理(伦理管理)四大阶段,概括了各个主要的典型观点,总结了管理的新趋势——伦理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古典管理理论的伦理思想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一生致力于工厂、车间管理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他意识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变,也就是说“物”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人”的问题的解决。可是泰罗还是把重点放在“物”上面,把人看作“经济人”,忽视人的社会性,从而导致了劳资双方“彻底的心理革命”的破灭。不过就管理伦理而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也有了初步的思考和行动。例如,在制订工作定额的问题上,泰罗已经考虑到工人的必要休息时间,而不能以工人长时间超负荷劳动来作为制订定额的基础。这一做法是比较道德的,在当时无疑可称为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成果。

如果说泰罗是从底层的“车床前的工人”开始,向上探索管理,那么法约尔则是从高层的“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始,俯视组织的管理。与同样受过工程师教育的泰罗一样,法约尔也从工程师的角度,总结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和十四条原则,构成了一般管理理论。他的理论隐含着一个“物化”的倾向——把企业组织看作是一台机器,尽管他也提到了人的团结精神、主动性、纪律等关于人要素,但却并没有充分阐述如何才能够让组织具有这些精神和素质,尤其是管理的人性价值和意义,所以,就其内容而言,主要还是强调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提高效率,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对为什么则很少有阐述。

马克斯• 韦伯通过研究一般行政组织,认为官僚制的行政组织由于把理性充分地工具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但正因为如此,就很容易把这种工具“非人化”,也就是说办事的效率是提高了,却导致了真正的“人情味”的牺牲。实际上,正是马克斯•韦伯首次明确提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揭示出管理理论的内在不协调,反映了“物”与 “人”这两大管理逻辑的矛盾面。

综上所述,古典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以提高效率为中心,偏重于机械等物的因素,伦理管理在理论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对“人”的阐述尚处在一种比较模糊的隐含状态,并且主要表现出以“物”为中心的倾向。

人性化管理理论的伦理思想

(一)个体行为理伦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人性化管理理论逐渐发展起来,人性化管理的早期理论形态是人际关系学说,其奠基者是美国的管理专家梅奥。其理论要点有: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新型的领导通过增加职工满意度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贯穿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导思想是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从伦理角度来看,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比以前的理论有了更大进步。他强调员工是“社会人”,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因此,不能单纯从物质条件着手,还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等方面鼓励工人提高生产率。

在梅奥之后,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伯格、弗鲁姆等学者提出的需要、动机、激励理论,强调管理必须根据人及其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提高其积极性。特别是被称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的管理哲学,贯穿着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他强调真正良好的管理在于以“人”为中心,在于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而人的最高价值在于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受马斯洛的影响,麦格雷戈在人的特性假说上提出了“x理论—y理论”,并主张“y理论”即“自我实现人”假说。沙因则更进一步提出“复杂人”假说,由此产生“超y理论”,并成为权变管理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是复杂的,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行管理,对人的分析更深一步。

(二)群体行为理论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个体行为理论已不能解决问题,群体行为理论应运而生。领导行为理论则是从领导方式的角度探讨如何调动管理中人的积极性。其中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通过著名的“管理方格图”,把“人”和“物”的关系作为管理的基本矛盾直接地表述了出来。它以关心人和关心工作为两轴,研究不同区位的领导模式,并极力推崇既充分关心人又充分关心事的领导类型。

由此可见,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新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背景下,更加重视人的作用,产生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并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倾向,从而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行为科学后期理论也开始注意“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并努力寻求二者的统一。

管理理论丛林时期的伦理思想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管理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其特点就是把科学管理的合理成分和人际关系学说管理理论的有益成分融为一体,既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又强调以“人”为中心,力求“人”和“物”的统一。“管理丛林”时期,管理学家们充分意识到了人与物统一的重要性,并将人和物作为管理系统的两大方面,试图用系统的观点来解决问题。例如,巴纳德把组织看作是人的行为的系统,他提出的几个二重性的问题其实都是对“人”和“物”的矛盾的表述。比如他提出在组织中存在人的个性和组织性的矛盾,有个性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了完成任务则要求人非个性化,具有组织性。

系统管理学派强调组织是一个有目的的开放系统,该学派所建立的组织系统模型不仅有与人直接相关的社会心理子系统,还有任务指向的技术子系统,它们共同对于内核的管理子系统渗透影响。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社会系统主要是“人”的系统,技术系统则是“物”的系统。这是对管理中人与物的重要性都给予充分认识的观点,该学派把人看作“工作人”,认为人的本性与人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发展与他们工作的发展相互促进。

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突出决策中人的主体性,认为人不是全知全能、而是有限理性,所以,人的决策不可能以“绝对合理”为准则,必须也只能以“令人满意”为准则。另外,西蒙还提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事实判断在哲学上被称之为“实然”,是关于“物”和客观规律的描述和阐释;价值判断被称之为“应然”,是关于人应该怎么做的内容,是指人的价值观念。西蒙的分析弥补了管理理论中的科学与伦理之间的隔阂,具有重要意义。

军事上的“战略”概念和企业管理中的计划职能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企业战略理论,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为管理理论领域中的“理论增长点”。在其初期,仍然以“物”为中心,偏重于分析技术、方法和设计研究,后来则逐步汲取了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心理学等的理论主张,在企业竞争优势、资源及核心能力等方面,比较充分的考虑了“人”的因素。

在众多的理论派别中,“企业文化”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是管理中最宝贵的资源,管理“人”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象征和暗示作用,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主张通过培育并倡导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全体员工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忠诚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管理理论发展到“丛林”时期,各个学派兼收并蓄,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企业文化理论也不例外,不再仅仅强调狭义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基础,而是广泛地吸收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超越了一般的人性分析,把文化引进企业管理,强调“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效用,旨在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完成既定目标。

卓越企业的伦理管理

虽然卡耐基、德鲁克等人早就表达了对“人”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理论和企业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人本思潮和竞争的需要,“人本”基础上的“人”与“物”的统一,才受到企业界的重视。近二十多年来的企业成功经验研究表明,“人本”基础上的人与物的统一是优秀企业长期成功的经验之一。

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thomas•j•peters & robert•h•waterman, jr.,1982)在其《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优秀企业向顾客提供无人可与之匹敌的质量、服务和可靠性,提供功效显著而又经久耐用的产品。优秀公司总是把普通员工看作是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根本源泉”。

r•爱德华•弗里曼和小丹尼尔•r•吉尔伯特在评价《追求卓越》一书时指出优秀企业的秘诀在于懂得人的价值观和伦理,懂得如何把它们融合到公司战略中,他们认为:这场卓越革命的基本伦理是对人的尊重。这是企业关心顾客、关心质量背后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优秀企业难以置信的责任感和业绩的关键。其实,除了“尊重人”这一条外,“通过对社会作出无与伦比的贡献”也是理解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的一个关键。

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 c•柯林斯和杰里•i•波拉斯(james•c•collins & jerry•i•porras, 1994 ),通过对18家长期成功(至少有45年卓越经营经历)的企业与18家对照企业进行长达6年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利润不是最重要的。“与商业学院的教义相反,我们并没有发现,‘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的财富’或‘牟取最大利润’是大多数目光远大的公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或最重要的目标。他们倾向于追求好几个目标,而赚钱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不错,他们追求利润。然而,他们也追求范围更广泛的、意义更深远的理想。追求利润不是最主要的,但是目光远大的公司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又得到了利润。他们两方面都做到了”。

“人”与“物”的统一,何以能够产生卓越的经营成果?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崇高的目标能激发工作热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m•圣吉(peter•m•senge,1994)认为“当人类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组织的目标也是如此”。二是伦理分析导致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有赖于正确的分析,要做一个好决策,除了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外,还有必要进行伦理分析。三是讲道德的企业能吸引人、留住人、发挥人的潜能。四是企业活动是集体活动,经济效益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方能取得。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柔性协调,有助于集体活动取得成效。五是只有真正地为顾客着想,即合乎伦理地对待顾客,才能赢得顾客。美国著名企业默克公司董事长乔治•w•默克(george•w•merck)说:“我们努力牢记药品是为人的,而不是为了利润。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利润也就来了,而且总是会来,我们记得越牢,利润就越大”。六是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合作,是企业求生存、争效益的重要条件。争取舆论支持,赢得公众信任,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企业行为和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管理理论中伦理思想演变的重要意义

2000年以来,知识经济、全球化、竞争等等因素,使得企业和理论界真正将“人”的因素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位。细究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伦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以人为本,人、物结合”管理逻辑的展开。而企业界的实践,则又将这一趋势有力地推向深入,这不但使企业管理的伦理化特征日渐明显,而且更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实现各方利益的兼顾

福利经济学认为,自利利他是经济主体行为的伦理核心。传统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但利润最大化隐含的假设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单个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好处,事实上,这很难做到,因为利润最大化是从企业本身而非社会整体利益来看待企业的价值。在利益驱动下,企业有时会偏离正确的轨道,结果,不仅损害社会利益,也使企业难于生存。伦理管理则不同,它注重社会整体利益。伦理管理从企业的价值观角度,明确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从企业的使命来界定企业价值:一是为社会提品和服务,二是为生产者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三是生产或服务的过程合乎法律和伦理。

传统管理一向奉行所有者至上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样做并不能保证所有者的利益,害人害己的事例不断在身边发生。伦理管理的兴起使人们对企业经营中各种关系的认识有了变化,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顾客、供应者、社区、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以兼顾各方利益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态度。

(二)明确完善“人”是管理的终极目的

传统管理也注意尊重员工,那是因为得到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满足了员工的需要就有可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在这里,员工是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对传统管理而言,尊重员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伦理管理的兴起,使以尊重人、完善人为目的的思想进入管理领域,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为了企业的利益,而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尊重人的权利,发展人的个性,把完善人作为终极目的。

(三)促进企业承担社会的道德责任

不考虑伦理的企业之所以不做某些事是因为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员工之所以做或不做某些事是命令、制度的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受制于外界是一种他律。而道德则具有自律的特征,道德约束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唤醒人们的良知和羞耻感,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理性目标。伦理管理要求通过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用道德的尺度来衡量管理的标准,使企业及其全体人员认识到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从而全面造就自己,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斯蒂芬•r•柯维说,唯有基本的品德才能够为人际关系技巧赋予生命。管理过程正体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简单回顾管理学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开始,整个管理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一种伦理思考,那就是以“物”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还是力求二者统一。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那么什么样的经营管理行为是合乎道德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应具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才是符合道德的?以什么样的目标利益来促使职工努力工作等。诸如此类的管理问题是任一时期管理学理论所不可能回避的伦理问题。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的伦理化日益明显,“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伦理管理将是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话题。“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伦理管理已不再把单个的个人或企业内部人作为管理中心,而是关心与己利益相关的人群,将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作为己任。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柯林斯,杰里•波拉斯著,刘国远等译.企业不败[m].新华出版社,1996

2.[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三联书店,1994

3.ronald m.green: the ethical manager[m].new york: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 1994

上一篇:公路养护机械维修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试论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