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时间:2022-01-11 12:37:54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摘 要】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本科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49-02

一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颇,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由于传统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在教学资源、人员、资金配备等方面,都向课堂理论教学倾斜,使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虽然很多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也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数,然而仍有很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被普遍弱化。

3.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由于高校的教师多数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这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也没有到企业、工厂进行生产实践,导致实践教学能力较弱。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从企业中外聘的教师,他们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把专业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4.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产学研合作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但是,地方本科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和业界还没有很好地联合,形成合作育人机制。学校未能很好地通过实习、实训、科研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养成;二是学校也没有发挥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形成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的合作局面;三是在学校和业界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求业界为自己服务、支持自己的多,而学校为业界提供服务的少,教师的应用性科研能力还很不足;四是缺少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政策和机制。学校缺少有效地引导和鼓励教学部门和教师积极与业界联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措施。

二 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

1.遵循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实践教学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择业、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注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面向不同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因此,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强化面向地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2.遵循教学资源整合原则

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和改变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的总和”。促进教学资源整合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原则,这其中就包括整合校内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等多方面的资源。

3.遵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发展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要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构建,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由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模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高校的特色。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中具有特定办学层次和类型的教学型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实用性与应用性知识教育为主、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也应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特色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 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个延续,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切入点。对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要更新实践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整合单一性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积极探索工程性、研究性和个性化实验。同时,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开设与单一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与课程群相对应的实验课,以及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三类实验课程。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并把操作使用先进仪器设备作为本科实验教学的“必修课”。在实验课程安排上,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教学顺序,不仅有理论课之后的实验,也有理论课之前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

在教学方式上,探索“少台套、大循环”的教学模式。传统实验教学实行“多人、多台套”,不仅耗费大量的设备资源和资金,而且实验教学也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实行“少台套、大循环”模式教学,不仅降低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学生探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开放式管理。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延长开放时间,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进行实验,同时依托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做实验,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修正试验方案、研究现象与分析试验结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计、研究环境,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教学组织上,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为强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各院系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配备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实验项目开发和实验教学组织。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更应具有较强的产学研合作能力。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去。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一支质量过硬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学校应聘请企业或工厂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找出企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差距,及时了解生产一线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可靠的信息。

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既具有高超的专业工作技能,又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注册(或工程)师这两种角色或两种能力与素质在教师身上的整合。

4.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建立“全员参与、全员监控、全面评价”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员参与”指在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过程中,从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从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到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质量的责任人,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主体和参与人;“全程监控”指对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建设,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离校等,并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或项目的不同分类设计不同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指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仅涉及教、管、学等各个方面的内部质量评价,还涉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社会机构评价、同行专家评估等社会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要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成为一项制度化、长期化的常规性工作,要建立一个涵盖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系统,开通教学质量监控网页、专用邮箱和监控电话,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全校师生反映的教学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与高效化。

5.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第一,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由学院教授和企业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专业需要聘请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让他们在模块化课程的某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上进行教学以及参与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二,结合实际,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注重与工程实践、生产、社会相结合,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题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力求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争取做到“真题真做”。

第三,校企共建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场地,出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来学校,与学校共建实验室。这样既可以改善实验室条件,又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还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推进校企双方多出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本科院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

[2]王建民、谢芳.实践教学指导[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40

[3]张铟.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初探[J].南洋理工学院学报,2009(4):103~106

上一篇:基于SWOT分析法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下一篇: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