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情况下看守所在押人员移押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1-11 03:06:57

关于特殊情况下看守所在押人员移押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频发、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类犯罪高发、犯罪数量高位运行致使看守所在押人员爆满、监室不足等情况的发生,迫使处于这种特殊情况的看守所不得已做出将在押人员进行移押的选择。本文对南平市看守所因洪水将全部在押人员以及福州市直两个看守所因爆满将部分余刑犯移押福清看守所的情况两次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如何保障移押罪犯的合法权益,以及移押后如何实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值得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特殊情况 看守所 在押人员 移押

作者简介:林能响,福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科长;程文安,福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副处长;柳月月,福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科员。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079-02

一、切实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重大意义

(一)明确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适用范围

根据国务院第52号令颁布自1990年3月17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的规定:“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公安部(第98号)令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刑罚。”明确限定了看守所关押的对象: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余刑在一年以下的罪犯。

(二)完善在押人员权益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1.看守所工作是公安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2.看守所担负着羁押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保障刑事执法活动顺利进行以及执行留所服刑罪犯的刑罚等重大责任。

3.看守所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看守所工作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媒体关注的焦点的必然性,看守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将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攻击的重点。

因此,加强监管,健全监管制度,完善监管的实施细则,成为了迫不及待的要求。

二、限定移押适用的前提条件

所谓移押,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为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确实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已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将在押人员从一个地区的看守所移送至另一地区的看守所进行看押的情形。

(一)发生自然灾害

1.地震:已预测到发生高级别的地震,现有的关押场所建筑房屋不足以抗击与防范地震灾害的发生,不及时移押将可能危及在押人员的生命或人身安全。

2.洪水:因附近堤坝即将或正在爆破以及连续雨等原因,预测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洪水,会危及看守所在押人员的生命或人身安全。

3.泥石流: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泥石流可能危及看守所在押人员安全。

4.核泄漏或核爆炸:在本地区正在或即将发生核泄漏或核爆炸的危险,或者其他地区发生的核泄漏或核爆炸产生的辐射或放射性等物质波及本地区,已超过或即将超过安全指标范围。

(二)关押监室出现严重爆满

因某些因素导致犯罪量急剧增加,公安部门有力打击致使被关押人数明显增多,该看守所原有的设计关押容量严重不足,出现在押人员严重爆满等情况发生,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更会侵害在押人员的身心健康。福州市直看守所2010年7月至9月份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才将部分余刑犯移押至福清市看守所、福建省看守所以及铁路看守所。

(三)出现急性传染病

当本地区开始出现某种急传染病,有大流行的可能,感染后很难治愈或有生命危险,如果不将该看守所在押人员及时移押至其他看守所,有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严重情况或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保障看守所在押人员顺利移押的原则

(一)移押后要以能达到确保在押人员生命安全及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前提,也是首要原则

如果实行部分移押在押人员能达到这前题,就进行部分移押在押人员;如果部分移押在押人员尚不能确保在押人员的生命安全,就应当进行全部在押人员移押。

(二)就近移押原则

看守所工作涉及的部门多,不仅要面对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法院,而且还要面对律师及在押人员亲属。如果将在押人员移押到距离太远的看守所进行关押,就会给侦查办案、提审、律师会见及亲属接见造成不便。这样不仅提高了办案成本,而且不能符合“便民、利民”的政策。因此,能在本地区进行在押人员移押应当是首选,遇到实在不宜在本地区实行移押的情况,才考虑实行跨地区甚至跨省际的在押人员移押。

(三)余刑犯作为优先考虑移押对象的原则

除特殊情况必须实行看守所全部在押人员移押外,正常只需部分移押在押人员时,应当优先考虑将余刑犯进行移押。主要理由包括:首先,余刑犯剩余刑期短,一般在一年以下,思想情绪相对稳定,便于管理,有利于移押后看守所安全;其次,余刑犯作为已判决的罪犯留在看守所执行剩余刑罚,刑事诉讼法中涉及的侦查、、审判以及律师会见工作已基本结束,因此,即便是将余刑犯移押到其他距离很远的看守所,也不会增加 司法成本与律师会见的困难。

(四)“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衡取其重”的原则

看守所出现关押爆满、高温等到非危险或紧急情况,但为了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考虑是否实行部分在押人员移押,应遵循“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衡取其重”的原则。不能出现实行移押后原看守所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又给移押地看守所造成同样的问题,甚至给移押地看守所造成安全隐患。如:因关押爆满将部分在押人员实行移押,移押后原看守所还是爆满,移押地看守所也出现爆满,甚至因移押地看守所存在硬件设施、警力不足等不适宜情况,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应当不宜实行移押。

(五)确保移押过程安全有序为原则

如果是看守所全部在押人员移押或者是数量较多的在押人员移押,应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确定移押时间,明确组织、领导及分工。一要成立指挥部,以分管看守所工作的局领导为总指挥。二要确保负责运送押解的武警特警部门、沿途警戒所辖公安分局及交警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为参战单位。三要明确各参战单位的职责任务,确定移押路线,确保在押人员在移押过程运送押解、沿途警戒安全有序地进行。四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案,做到万无一失。如果移押人员数量少于正常每次押送监狱投劳人数时,就参照投劳押解方案实行。

四、构建移押立法模式和管理模式

(一)构建移押立法模式

鉴于移押制度存在的特殊性以及移押所附带的风险性质,完善、健全移押立法,才能从法治层面保障移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1.看守所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协调,健全各看守所自身的监管制度和人犯接受、送出制度。完善看守所与看守所之间监管实施细则的衔接,简化手续,提高移押效率,减少人犯滞留监外的时间,降低移押风险。

2.由于移押适用的特殊性,相关法律对于移押制度的规定也倾向于概括性、模糊性,未能对移押的整个过程细节予以严格的手续规定。因此,为完善移押制度的法律依据,还应当将移押制度纳入有关监管规定之中,对移押过程的法律监制实现全过程化、细节化。

(二)看守所进行全部在押人员移押的管理模式

1.移押地看守所最好能提供相对独立或完整的监区,如果移押地看守所没有条件的,应该提供相对集中的监室,看守所管理要求的职能应都能实现,看守所安全所需的监控、报警等技术设施齐全,看守所管理所需的食堂、备勤室等配套设施应都能保障。

2.有的管理工作可以与移押地看守所实行资源共享。如:负责巡视、观察监控的民警可以与移押地看守所结合使用,这样能达到节省双方警力,实现双赢。

3.管教民警应保留移押前相对固定的民警负责,尽可能不与移押地看守所民警交叉、混合管理,而且尽量负责管理移押前所负责的在押人员。因为管教民警因负责对指定的监室在押人员教育与管理,熟悉他们所负责管理监室内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住址、涉及的罪名、诉讼阶段、思想状况、情绪波动及其他与监所安全相关的情况,这样做既可以确保移押后监室内管理工作稳定有序,也可以保证移押后监所安全。

4.负责收押、提审的民警、医务人员及驻所检察室检察官既可以与移押地看守所整合安排警力开展工作,也可在移押后仅负责管理本所在押人员,保持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

5.实行移押的看守所领导随同在押人员一起到移押地后,不但要负责管理本所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有序高效地运行,而且要注重做好与移押地看守所协调工作,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移押地看守所工作正常开展。对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应及时主动协调与解决。

(三)实行部分在押人员移押的管理模式

1.如果移押的在押人员数量较小,笔者认为:不必实行独立管理,原看守所派去参加管理的人员,可作为移押地看守所增加警力充实到移押地看守所,由移押地看守所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对在押人员教育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管教民警应当与在押人员一起前往移押地看守所,继续保持对原在押人员的教育管理,确保监所的安全稳定。

2.如果移押的在押人员数量较多,实行管理的模式有两种:

(1)派去一定数量的警力,充实到移押地看守所,由移押地看守所统一调度指挥,管理工作要求与前述基本一致。(2)不与移押地看守所实行警力方面的整合,采取相对独立的方式自行负责管理工作。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首先派去参加在押人员看护管理的警力要有保证,不能低于公安部规定的最低标准,否则,安全稳定难以保证,而且还会累垮民警。其次是派去参加管理的民警应相对稳定,无特殊情况不要频繁变动。福州市第一、二看守所在押人员因爆满移押到福清看守所的管理实践表明:保持相对稳定的民警负责管理,在押人员更加稳定有序,出现异常情况的概率更低。再次,有,!可能尽量实行整个监室在押人员不变进行移押,临时随意拼凑后的监室在押人员管理成效不如整个监室移押好,而且负责原监室管理的管教民警随同派去继续负责管理。最后,驻所检察室也应派检察人员同往,检察部门的监督触角应沿延到移押后看守所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符合看守所管理的规定,否则,应视为检察监督工作在移押后出现缺位。

参考文献:

[1]于树斌,等.看守工作实用全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2]王冰.更具人性化的罪犯管理举措——解读《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商丘日报.2008.

[3]陈斌.看守所留所服刑犯监管工作现状浅析与思考.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4卷).2004(1)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建构路径思考 下一篇:我县卷烟库存现状调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