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教学纪实(二)

时间:2022-01-09 08:15:37

《野菊》教学纪实(二)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6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主动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重读中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物特点,能够被人物的美好品质所感染。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中野菊为“我”热情服务写了哪几件事。

2.通过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开篇,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众多野的美丽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野吗?在哪见过?了解野吗?

生:我在路边见过野。

生:我在山坡上见过野。

生:我在草丛里见过。

生:野外有很多野。

师:看来,野随处都可以生存。你了解野吗?

生:我知道野可以冲水喝,去火。

生:嗓子疼时,可以喝野茶。

师:这普通看似娇弱的小花,不醒目,不娇艳,耐得住风霜,深秋开放,霜降落花,它又是很好的中药材。你能用词来赞美一下你眼中的野吗?

生:无私。

生:有顽强的生命力。

生:朴实,作用大。

师:(板书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野菊》,但文中的野菊指的是一名小女孩儿,她是否又名如其人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导入简洁,贴近学生生活,又为下文体会人物的品质做铺垫。】

二、初读感悟,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

(生自由读。)

师:小组内再分工读读,互相评评。

(生小组读。)

师:相信同学们都读流利了。这次请你快速浏览,然后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默读,教师巡视,不让学生指读。)

师:你能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课文主要讲了“我”和野菊的事。

师:“我”和野菊的什么事呢?

生:野菊给“我”喝茶的事。

师:仅仅是喝茶了吗?

生:(没有举手,自由说)给“我”缝裤子了。

生:(高喊)给“我”捶腿了。

师: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在哪相遇的呢?你能不能把这些内容连在一起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这就是概括了。请同学自己练习说说,或者跟旁边的同学说说。

(生自由说。)

师:现在谁能说说?

生:课文主要写了“我”在去姥姥家的路上特别渴,在盘山路上遇见了茶摊的小姑娘野菊,她不仅递给“我”茶,还给“我”补裤子、捶腿。

生:课文主要写了“我”赶山路在焦渴难忍之际,与山村小姑娘野菊在她的茶摊上相遇,她为“我”热情服务,做了很多事。

师:瞧,只要我们读懂了,又能组织好语言,就可以将那么长的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了,同学们还真了不起。

【教师在课堂上重视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霍懋征老师说过:“阅读是理解,是吸收。吸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概括能力的强弱。”“不会分析概括,就读不懂课文,就抓不住重点……”对于5年级的孩子,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时,教师没有着急,除了引导外,又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说,练习说,这激发了学生说的热情,说的信心。】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课件出示词语:比喻、蒸黄、唠叨、姥姥、咕咚、瑶池、澄清、英俊、捶腿、瞟一眼、恋恋不舍。)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师:“咕咚”是什么词?

生:拟声词。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生:轰隆隆。

生:哗哗。

生:叮咚。

师:那“瑶池”又是什么意思?请你找到文中的句子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卖茶!香茶!”一声甜脆的童音传来,仿佛来自天宫瑶池。我觉得这是说野菊的声音好像来自天上,很好听。

师:“天宫瑶池”就是指……

生:天上的宫殿……(停顿。)

师:王母娘娘的住处。“瑶池”就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的住处。我们琢磨,女孩的声音仿佛来自天宫瑶池,也许是因为女孩儿的声音真的好听,也可能是因为……

生:“我”太渴了,正想喝水,就听到了“卖茶!香茶!”的声音,所以“我”觉得这声音真好听,好像天上的声音。

师:好像天籁之音!你分析的合情合理,了不起!

师:“我”怎么会那么渴呢?看这个词。

生:(齐读。)蒸黄。

师:课文指什么蒸黄了?读文中的句子。

生: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路。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试着背背。

(生反复读。)

师:我们齐读。(师用手势引导重读“火辣辣”“晒红”“蒸黄”“烤焦”。)天可真热呀!

【教师注重学生词语的积累与感悟,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词语,内化于心。】

师:我们再读这个句子:“该赶路了,我恋恋不舍地站起身来。”

(生齐读。)

师:从“恋恋不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作者不舍得离开这个茶摊。

师:(过渡。)小女孩做了什么让“我”不舍离开这小小的茶摊呢?

三、导读探究,感悟积累

(一)梳理文本

师:默读课文,用数字标出小女孩为文中的“我”做了哪几件事?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看你们的意见是否一致。

(生积极讨论。)

师:女孩为“我”做了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读出相关句子。(仍然以读流利为标准。)

生:“‘噢,那就是累了。你躺好,我给你捶捶。爷爷干活累了都是让我给捶的。’说着,她攥起小拳头,在我腿上捶了起来。小拳头那么轻,那么快,落到哪里,哪里便酸溜溜的舒服。”这是说野菊为“我”捶腿。

上一篇: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研究 下一篇: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对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