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

时间:2023-03-10 17:12:35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1篇

寒假里我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故事中的主人公丑小鸭出生在一个鸭的家庭,兄弟姐妹都长者一身金灿灿的羽毛,而它却与众不同,长者一身黑乎乎的羽毛,因此大家都不愿意理睬它,它十分自卑。后来,它长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个故事如果不仔细的阅读,只会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童话故事,要是好好的去体会它的含义,你就会认为里面蕴藏着一个道理。童话中的丑小鸭因自己的外表丑陋,遭到了周围所有人对它的鄙视。可它并没有在意,只管自己努力做事。慢慢地它长大了,凭着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鹅。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身处逆境时,不能消沉,不能自卑,要勇于奋斗,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的同学相貌不突出,平时也不大爱说话,沉默寡言,是平平常常的一个人。但他们从没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学习,不耻下问,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受到了所有老师的称赞。

其实,像丑小鸭似的孩子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大家敢于磨练自己,勤奋学习,长大以后一定都会成为一只只美丽的“白天鹅”。

新建小学六年级:958415419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2篇

我喜欢看书,在我的书架上有许多书:《格林童话》、《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但是,我却最喜欢看《安徒生童话》,尤其是里面的那篇《丑小鸭》,更是让我爱不释“眼”,因为它让我深深的了解了“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他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曾经还当过学徒。尽管生活非常艰难,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儿时的梦想:歌唱家、演员、剧作家。在不灰心不放弃下,安徒生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为了著名的童话大师,并发表了著名的童话《丑小鸭》。《丑小鸭》讲述的是:鸭妈妈孵出许多小鸭子来,在最后一个特别大的蛋里,钻出了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因为丑,它到处挨打受气,受人捉弄,它没法生活,只好逃到树林里去了。春天来了,村边的池塘里飞来了三只美丽的白天鹅,它们轻快地浮着水。丑小鸭向它们游去,池塘里忽然映出了一个美丽的影子——哇,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有人说,在这篇童话里可以看到安徒生的影子,他自己就像是一只变成了美丽天鹅的“丑小鸭”。这正是安徒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只要我们不灰心不放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正是有了这种“丑小鸭”精神,所以安徒生不断地创作、写童话,他的一生一共有168篇童话和故事,还有许多的戏剧、诗歌和小说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传遍了全世界,安徒生这只“丑小鸭”真的变成了“美天鹅”。

这就是我喜欢的童话作家“丑小鸭”——安徒生。

指导教师:宫兵

作文教学网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3篇

1.指导学生阅读《丑小鸭》,让孩子在阅读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活动中,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1.(播放欢乐的音乐)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到了读书的时间,又可以和大家在一起愉快地读书了。按照惯例,我们先来读读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吧:

(出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莎士比亚

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有益的书的确是一样好东西!翻开它,你会发现,你来到了一个可以任由你驰骋的精神天地。这里有优美的文字,这里有心灵的感悟,这里有开阔的视野,这里有奋进的号角……读着它,你会完全忘掉自己,忘掉周围的一切。你会和书中的主人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一起去感受五彩的世界……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2.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安徒生童话》。关于安徒生你们知道多少?

(学生交流,并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二、导读《丑小鸭》,感受童话的有趣

1.在《安徒生童话》中,《丑小鸭》是一篇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作品。今天,我们就借助拼音一起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在丑小鸭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相信你的收获会更多!

(播放轻柔的音乐,学生借助拼音阅读《丑小鸭》。)

2.刚才同学们在专心读书,老师在读书的同时也在专心地读你们,从你们的眼神中老师发现大家收获肯定非常的多。下面我要考考大家呢!

(出示)

(1)选一选。

①刚出生的丑小鸭长得( )。

A.又瘦又小 B.又大又肥 C.又大又丑 D.又灰又大

②丑小鸭最后发现自己竟然是( )。

A.一只鸭子 B.一只美丽的大白鹅 C.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D.一只野鸭子

(2)连一连。

丑小鸭到处受到嘲笑和排挤,根据故事内容把地点和嫌弃丑小鸭的动物连起来。

养鸭场 猫、母鸡

沼泽地 鸭、鸡

牧场 猎犬

(3)填一填。

刚出生的丑小鸭长得( ),到处受到嘲笑和排挤。在养鸭场,( )要赶它走;在沼泽地,( )嫌他丑;在牧场,( )排挤它。丑小鸭最后发现自己竟然是( )。

3.同学们真会读书,这么快就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会把长故事读短了!丑小鸭非常的不幸,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下面我们就和丑小鸭一起去体会体会他所经历的不幸。文中有这样两段话,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许多小鸭都看不惯丑小鸭,只要腿上戴红布条的老母鸭不在,他们就起着哄,连起手来打他,排挤他,讥笑他,不仅在鸭群中如此,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丑小鸭觉得很悲哀,痛恨自己竟丑陋得成了群体鸡鸭嘲弄的对象。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一阵喧闹,大家都要把他赶走。于是鸭妈妈也说起来:“因为你的存在,养鸭场不得安宁,我希望你走远些!”

(1)自由读一读。说说这两段话讲的是丑小鸭在什么地方的遭遇。(养鸭场)

(2)交流:读这两段话时,你的心情怎样?哪些词、哪些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平时我们和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候过得怎么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妈妈又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小结:和丑小鸭比起来,我们真幸福!读书时,我们就要这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当成童话中的人物,想他们的想法,这样才有更多的体会。

4.丑小鸭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奚落和侮辱,终过篱笆逃走了。在沼泽地,连猎狗都嫌丑小鸭丑陋不去吃它。文中有这样两句话值得我们关注:(出示)

这对于可怜的丑小鸭来说是可怕的事!他不想跑,把头蜷起来,藏在翅膀里。

小鸭喘了口气,又悲叹道:“我竟是这么丑,连猎犬都不肯咬我呢!”他重新躺下来。

猎狗来咬他,丑小鸭为什么不跑?(交流)

是呀,丑小鸭处处受排挤,生活是多么无趣呀。他在这个世界上太痛苦了,面对死亡,他一点也不害怕,因为生活的残酷已经让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我们再来读一读丑小鸭悲叹的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交流)

5.丑小鸭太可怜了,他的遭遇确实值得大家同情。文中描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还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去用心体会。高兴的是,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书中这样描写了他的快乐,我们也来读一读:

(出示)

他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他永远不会忘记被人迫害和讥笑的日子。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今生今世会有这么多的幸福!”

读这一段话,你高兴吗?你为什么高兴?(交流)

6.《丑小鸭》这个故事就是这么有魅力,它让我们和丑小鸭一起悲伤,共同孤独,又让我们与丑小鸭一起快乐!读书,就要用心去读,遇到感受深的片段,要细细咀嚼一番,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这样我们的收获就会有很多。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囫囵吞枣地阅读的特点,精心选择文中的片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仔细品味,用心感悟,让学生走入文本中,与文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心灵上的洗涤。学生在感受读书快乐的同时学会了怎样读书。】

三、了解安徒生,感受童话的含蕴

1.教师介绍:安徒生的童年和青年生活都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靠为别人洗衣服谋生,常常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排挤。安徒生很小就出去做工挣钱了。安徒生渴望当一名演员,然而这个理想并不能实现,他又写了许多剧本,结果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遭到别人的批评。《丑小鸭》就是在安徒生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写的。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这篇童话一般都认为是安徒生的自传,文中的丑小鸭就是安徒生自己,故事描写了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2.安徒生写《丑小鸭》,他想通过丑小鸭告诉我们什么呢?(交流)

是呀,读了这篇童话,我们都会明白:不要怕苦难,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因为我们都是美丽的天鹅。

【设计意图:阅读指导不能停留于情节的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即使是低年级学生,教师也应让学生有所提升。此环节适当补充安徒生资料,就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感悟童话故事中所蕴涵的哲理,从而使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长期坚持,学生定能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推荐《卖火柴的小女孩》

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童年时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写出了一篇优美动人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请同学们课后用心读一读这个童话故事,下一课我们来交流读书感受。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徒生;《丑小鸭》;艺术魅力;分析

丹麦作家安徒生是世界上著名的童话故事创作者,他编写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成年人也有着深刻的体会。其中《丑小鸭》是一篇震撼人心的巅峰之作。它是人类艺术殿堂中璀璨的一页。它为我们提供了榜样的力量,让人们在困境中坚强不屈,不断超越自己最终实现自我升华。《丑小鸭》一直流传至今,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它的魅力所在。

一、送给人们一个美丽的童话―我是天鹅

“小鸭”本是一颗美丽的天鹅蛋,但由于他人的大意被丢在了鸭窝里。刚开始因为蛋大被认为是异物,出生后她和别的小鸭长的不一样,被视为“怪物”,受到全体鸡鸭的排挤,被佣人踢打,甚至连猎狗也嫌弃她丑而不愿去咬她。她不像母鸡那样会下蛋,不像公鸡一样会打鸣,也不像猫一样会发出喵喵的声音来取悦主人。被大家扣上了“丑小鸭”的名字。这一经历让读者深深地感到痛心,为丑小鸭留下了同情的眼泪。

丑小鸭本应该在母亲的怀抱里快乐的成长,在天地间自由的飞翔。可是她现在却需要忍受各种歧视和不公平。这也为她的成长和苏醒埋下了伏笔。最后,她经过了寒冬的洗礼,如凤凰涅一样成为了一只美丽而高贵的白天鹅。这一蜕变让读者为她欣喜若狂,为她在经历不幸得到重生后而感到满足。是对那些曾经伤害过她、轻视过她的家伙们最有力的回击。

或许现在的我们对自己的长相、家境、事业和成绩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可通过丑小鸭让人们再一次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我们本来就很美,我们本来就是最棒的,现在的失意只是暂时的,终有一天我们会像丑小鸭一样完成蜕变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一次次的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的原因。

二、坚定的信念

丑小鸭的经历可以用死里逃生来说也不为过。她有一颗坚定高贵的心。她的天性使她懂得美、渴望美、她不愿与不懂得美的家伙为伍。在养殖场受到排挤时,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在农场不被接受时,她依然是离开了;在冻僵被种田人所救,遇到了喜欢她的孩子们时,她本可以安心的生活在这里,可她还是选择了离开;当她抬头第一次看见白天鹅时,她羡慕她们的美丽,羡慕她们能自由自在的飞翔,不用像现在的她一样只能钻进灌木丛中的雪堆下 。第二年春天到来时,当她再看到那些白天鹅时,她拼命的飞向她们,即使被她们咬死也无悔,但是此时的她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是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她的天性使然,让她不屈从命运的安排,不甘平庸。这让我们从中明白,一颗坚定高贵的心,是我们走向强大,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

三、坚守自己的梦,给自己明确的目标

从这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丑小鸭自卑的同时又有着自尊,对不公平遭遇既有着消极的认同又有着积极的反抗,不放弃自己心中的梦,对自己向往的生活不断努力,最后完成完美的蜕变。这让我们为丑小鸭坚守心中的梦感到是值得的。如果丑小鸭当初放弃了抗争,或许她早已被鸡鸭啄死,或已经成为了主人的食物。

在《丑小鸭》中也写到猎人打死了瞧不起“小鸭”的两只大雁。这或许是对那些不懂美、嘲讽美的平庸者的讽刺。也暗示了他们最后可悲的结局。不禁让我们想起那些曾经不愿屈服的伟人。岳飞精忠爱国,却被秦桧害死;屈原忠君爱国,却遭小人陷害被流放,在听到国破家亡时投河自尽;袁崇焕保家卫国,却因皇太极离间被凌迟处死。虽然他们已经死了,可他们的精神流传至今,名垂青史。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选择了归隐;李白在官场受到排挤时也感慨的写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王安石力主变法,却遭到保守派强烈反对,两次被罢相后写下了《州桥》一诗。 就像丑小鸭破茧成蝶一样,这些铁骨铮铮的伟人们有着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高贵的心,坚守着心中的梦! 误入鸭群,与鸭为伍的例子在当今社会也随处可见。多少叱咤政坛和商界的人物,忘了初心,为一己私欲而沦落。

四、总结

《丑小鸭》不再是只单单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故事,同时也在告诉着人们,不要因为暂时的失意和打击而迷茫,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梦,不断的强大自己,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杨宁. 跨越时空的吟唱――从《丑小鸭》和《海的女儿》看安徒生童话的现代意识.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2]殷晶波. 走近女巫的世界――兼论格林、安徒生“童话”中女巫形象及原型意义生成. 名作欣赏. 2009(26).

[3]廖韵涵. 幻想与残酷――安徒生童话儿童性与成人性之极端体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4]桑俊. 来自天堂的关爱――安徒生童话中的死亡意象研究. 名作欣赏. 2010(15).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童话世界;魅力;世界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丑小鸭》为例:

一、探讨童话世界

明确: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童话故事吗?

生1:《灰姑娘》,善良的灰姑娘遇见白马王子,穿上了水晶鞋,收获幸福。

生2:《海的女儿》,人鱼公主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师:读过《丑小鸭》吗?你知道这只小鸭子有多少粉丝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是丑小鸭的粉丝!

二、探讨丑小鸭世界

明确:紧扣文本,深入探究。

师: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

生1:丑小鸭在农舍里和母鸡、雄猫的对话。

生2:母鸡和雄猫自以为是,一直强调“我们和这个世界”。

生3:他们的世界咄咄逼人,一直奚落丑小鸭。

师:我们的丑小鸭话很少,你能替它说说话吗?

生1:我不属于你们的世界,不要以你们的标准来衡量我。

生2:我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

师:丑小鸭心中“广大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生:不孤单,有亲人和朋友的关爱和陪伴。

三、探讨安徒生世界

明确:让学生展开想象,自拟结局,领悟童话魅力。

师:什么时候的丑小鸭最让你心疼?

生:“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请你们弄死我吧。”

师: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你们会怎么续写呢?

生1:美丽的天鹅残忍地结束了丑小鸭的生命。

生2:天鹅很善良,他们接受了丑小鸭,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师:你们喜欢丑小鸭的结局吗?安徒生还有哪些故事结局?

生1:喜欢。他让美人鱼获得不灭的灵魂,让卖火柴的小女孩临死前和祖母一起度过温暖的平安夜。

生2:安徒生想让我们在黑暗和绝望中看见爱、温暖和希望。

生3:他给了我们很大的安慰,再艰难的人生,也可以看见温柔的晨曦。

四、我对“童话世界”的思考

最终决定命运的,不是出生,也不是禀赋,而是选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有万里之遥,却也是一步之差。丑小鸭做到了,因为它选择以爱面对丑恶。

参考文献:

[1]叶君健.安徒生童话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黄冈师专学报,1990.

[2]樊发稼.全面认识和理解安徒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6篇

一、走向母语

母语是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教育就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母语教学就是要让民族的文化影响孩子的心灵,并给他们持久的震撼和精神洗礼,让他们在体验中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照亮。每位从事母语教育的老师,都有责任以合适的方式,让儿童在母语的照耀下快乐成长。

1 字词――语言的推敲

现在母语教学被大量挤压,好好写字、积累语词常常被看作落伍的做法,讲解课文也只停留在告诉学生文章写了什么故事。我们却很少去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这么写的背后意蕴着什么。孩子读过课文《丑小鸭》后,还以为这就是安徒生童话,有些老师也没有读安徒生的原著,更没有主动结合安徒生的人生经历、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引导孩子走进名篇、走进原汁原味的名著,去发现原译文文字背后的意蕴。

比如,课文中丑小鸭的外形是“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羽毛灰灰的……”有许多老师在教学时,用它和丑小鸭变天鹅后的美丽进行对比。但原译文却只用了一个词――“又大又丑”。安徒生那么爱小鸭,小鸭在他眼中仅仅是特别而已,所谓的大和丑,只是世俗世界里人们对它的评价。课文中的细致描写,根本不符合作者的初衷,教师怎么能将此处设置为讲读训练的重点呢?再比如,课文中说“只有鸭妈妈疼爱丑小鸭”,那么究竟是怎样疼爱的呢?接下来说“鸭儿们欺负小鸭”,又是怎样“欺负”的?如果教师在此处做想象训练,对学生进行细致点拨、扩写,再与原译文比较,让孩子们和安徒生直接对话,这将是多么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样的操作还可用于理解天鹅的“高贵”、小鸭的“惊奇”和“羡慕”。这些语词的背后,安徒生都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而课文却用一个个语词抽象地概括了。

这种“嚼字”,寻找语言的密码的方式,在我们的课堂上随处可见。如品析原译文语言的第一课时中,我们结合原译文中丑小鸭出生环境的描写,和学生一起变换散文与诗歌的格式,体会安徒生语言的诗情和意境;结合小鸭的“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野鸭的讽刺、大雁的调侃,公猫、母鸡的自以为是,玩味安徒生语言的幽默。又如在重读原译文时,对“能”与“不能”、“世界”与“广大的世界”,以及小鸭在世俗世界与天鹅世界两个“藏”字进行推敲、品味,体会安徒生诗意的幽默语言中蕴含的无穷意味。继而,再透过小鸭成为天鹅后的心理描写的词句。揣摩小鸭那颗幸福而谦卑的心,让安徒生丰富语言中的含蓄内敛,缓缓流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希望通过阅读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学。在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外,再添加一丝人文、文学的影子。

2 文学――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人类真善美的语言呈现形式。童话大师安徒生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现实生活,传达生命的体验,它所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有优美的语言,更有情感的熏陶、精神的颐养。然而近几十年来,小学语文不谈文学,只谈文字。文学在小学阶段甚至被定为超纲、超课标。但我们认为失去了文学的语文,是枯燥的、刻板的、僵死的,而语文应该是灵性的。当然,我们不必刻意为语文阅读课堂贴上文学的标签,但那些属于文学作品范畴的文本,尤其针对高年级学生而言,我们认为在教学时可以给儿童播下文学的种子。小语教育在保留语言文字优良传统的同时完全可以适当加入文学教育的元素。

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如何加入文学元素呢?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推而言之,小学阶段文学就是语言训练的艺术,这些训练重在感悟、体验情感和语感。小学课文原文大多数都有文学味,由于种种原因在人选课本时进行了删改,失去了原来的面貌。但如果阅读教学离开“文学味道”,仅仅进行语言训练,阅读课堂有可能变得味同嚼蜡。基于语文要带给学生语言、文字、文学的初衷,我们力图使阅读教学走出咬文嚼字的局限,引导学生爱上文学,深入文学,在文学的路上走得更远。

我们教学《丑小鸭》没有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层面上,而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将课文与原译文比较、将原译文与安徒生自传比较,让学生领悟安徒生语言的魅力、丑小鸭与安徒生之间的隐喻关系。语言的外在表现力,文本的内在隐喻性,构成了文学赏鉴的两大特质。而这,正是这一课谋求回归文学、回归母语的最突出表现。为了凸显安徒生语言的魅力,我们的教学设计没满足于提取原文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安徒生的语言是能够让人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获得感觉、呈现形象、表达心灵的层次上。而是通过反复阅读与请教专家。确定以安徒生童话中“诗意、幽默、丰富、含蓄”的文学表达特点进行切人。这就抓住了安徒生作品核心的语言风格,即和其他童话作家的最大不同。诗意好比安徒生童话中的阳光,照得童话暖洋洋的;幽默好比童话中的盐,让童话有了筋道与别样的味道。含蓄当中,思想的力量伴随着丰富的语言植入读者的心灵。教学时,我们抓住这些内容。悄无声息地将文学的种子种在了学生心中。

为了让学生徜徉在充满文学味的阅读课堂中,我们精选教学内容,在设计上也力求巧妙无痕。比如,为了理解原译文中小鸭决心飞向天鹅的心理,我们采用采访的形式。追问小鸭:这些天鹅,可能会像鸭子公鸡那样欺负你,甚至弄死你。你为什么说“没有什么关系”,而要决心成为天鹅呢?孩子们深思后给出了我们满意的回答:“我认为以前那些鸭于、鸡群、女佣人都是很平庸的,当我见到天鹅的时候,我认为天鹅是最高贵的。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为天鹅,但,哪怕死,能死在他们手里我也心满意足了。”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总结:原来,在小鸭心中,宁可死于一时的绚烂,也不愿意像鸡呀、鸭呀那样苟且地生活。听着小鸭的话,面对小鸭的决心,我让学生上前将先前板书的“苦难中拥有梦想”改为“苦难中追求梦想”,升华了学习主题。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文学的味道。《丑小鸭》的教学冲破了段落大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樊篱。没有因为追求所谓的语文素养而流于技术,反而因为想象力的培养,诗意氛围的营造,让语文的学习插上了金色的翅膀,语文课堂也变得妩媚起来了。

二、走向儿童

基础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最终归属也是儿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促成儿童语文素养的成长,从而实现其精神世界的生长。因此,我们要将阅读教学的眼光转向学生、回归儿童。

1 回归儿童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浅化、窄化”的问

题,对儿童的认识没有与时俱进。还以为他们对外界认识一无所知,因而陷入“少慢差费”的教学怪圈,为社会所诟病。为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力求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探索有“深度”的课堂,期待着能够为学生提供生长的空间,而不是限定出入的范围。当然,对于深度。我们最终是指向“深入浅出”。

比如,在《丑小鸭》教学中,我们认为“深入”就是对主题的选择与把握。“高贵”源自安徒生原作中对天鹅的描写,但它决不仅仅是天鹅外貌的简单概括。每一只天鹅的背后都有一个丑小鸭的故事,每一个成功幸福的背后都有交织着梦想与隐忍、执著与谦卑的情怀。所以我们解读为“高贵应当是苦难中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幸福中心怀谦卑之心”。这样的解读,借助文本的力量,就超脱了故事情节的躯壳,内化为我们学生精神成长之树上的一枚饱满的果实,饱含着人生的智慧与琼浆,最终会与学生成长过程中那一个个促成其走向“高贵”的事件一同瓜熟蒂落。

然而,这样的深入还必须“浅出”,即遵循人性普遍的价值基础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童话的特点教学童话。基于儿童的特点教童话,让儿童在童话世界中徜徉。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立足于对儿童天性的洞察。设计出适合儿童的话题,使儿童自然参与教学过程。比如,讲到小鸭童年受尽苦难的时候,我们问学生:“若是你,你愿意永远在这个环境里吗?你会怎么做?”学生走进文本,道出自己的心里话:“我要寻求出路,找到适合我,不受欺负的地方。”讲到小鸭逃过猎狗追赶、“舒了一口气”后说的一句话时,我们与学生一起表演“舒了一口气”的动作,再进行朗读,于是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实践证明,要达成深人浅出之效,必须让儿童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测”,参与对未知的方向性探究。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绝大多数都以学生的前测为依据,课堂不是重复学生的认知,而是让学生既能生成,更有生长。这就是回归儿童。

2 尊重儿童

我们究竟怎么学习母语?这个问题到现在答案也是莫衷一是,我们一线教师有时候也很茫然。比如。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没有错。但现实中很多人把母语仅仅当成了交际工具,问题就大了。母语一旦变成了单纯的交际工具,语文的教与学就会失去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关注和灌溉,最终的结果就是连语文的工具性也大打折扣。

就阅读来说,今天任何一个语文教育者都不会忽视鼓励学生读书。但是对于儿童的阅读,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阅读的功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与提取上,等同于一种生活的技能,那么再多的量的积累所达成的恐怕也仅仅是知识累加,而无法内化于心,流之于思,导之以言。能否摆脱功利化的阅读,至关重要。

《丑小鸭》一课的教学,我们将其定位为名著导读,就是想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原译文《丑小鸭》,同时还要读安徒生的自传,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亲近安徒生童话,步入纯美的儿童文学的世界,体味到阅读的乐趣。

我们在具体的阅读指导中,对儿童的尊重有两处极为明显。一是让学生猜测教材编者在改写时删掉了原译文中的哪些描写?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发言十分踊跃。我趁机告诉学生:把细节语言和人物语言加进来,文章就会有滋有味。这样一来,由学生已知的内容,自然链连接到要教学的原译文上,而且学生的猜想大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热情,课文和原译文的对比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进而使他们自然地走进了这节导读课。二是在教学小鸭“飞翔”一段,我拿出课文中有关描写,告诉学生,课文一共168个字。是根据译文的1000多字改编的,删掉了五个情节。如果让你改编教材,你认为哪一个环节坚决不能删掉?当我们把主动权给学生的时候,他们给出了精彩的答案:描写小鸭“决心飞向天鹅”的一段坚决不能删掉,写“小鸭飞翔后的心情”坚决不能删掉……学生的理由非常充分,“没有决心,怎么能体现小鸭对梦想的执著追求?没有成功后的小鸭的心理描写,怎么知道小鸭心灵的高贵?”这样,整个教学环节都处处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呵护与启蒙。

三、走向专业

我们的教学,源于儿童、基于母语。要让儿童先有情感,再产生品质。同时,品质又支持语言学习的兴趣与情感――双向流动,奔流的语言就与丰富的情感共同构筑了高效率的阅读教学。然而,这情感、这品质、这高效的课堂关键还是教师,也就是说,关键还要看“教师自身”。

1 不迷信教材和权威

面对课程改革一波一波的浪潮,面对浪潮当中风起云涌的各种流派,教师首先要抱定真我不放松。对于课程、教材、教法,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解,坚定自己正确的信念,而不是盲从、迷信。

比如对于教材,我们不否认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教材中,许多名家经典文章限于篇幅常常不得不进行删改。比如,安徒生的原作《丑小鸭》有6000多字,但编入北师大版三年级教材中后只剩下500多字,有的版本改到400字,放在二年级。许多生动的内容,尤其是那些诗意的语言、幽默的对话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安徒生寄托在丑小鸭身上的心灵轨迹、执著信念等,一系列有震撼力的东西都难觅芳踪了。对于这样的教材,作为老师,难道我们要盲从、迷信?

许多学生早在孩提时代,就已从爸爸妈妈口中听过丑小鸭的故事了,如果读了教材中的“丑小鸭”,以为安徒生童话就是那个样子,可能就再也没有重读原文的兴趣了,他们无疑将失去一次亲近文学的机会。教学《丑小鸭》之前,我们曾做了一个随机调查,发现1000多位中小学教师中仅有几个人读过《丑小鸭》的原文。出于责任感,我们拿出勇气,对教材加以再开发。

我们从原译文中解读到,并应用于教学中的那些语言密码上文已经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原文中值得推敲玩味的语句太多了,为了教学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没有用上。“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是我们提炼出来的小鸭的高贵精神。但如果没有对原译文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深入解读,“苦难”、“梦想”、“追求”、“幸福”、“谦卑”这些散落的珍珠,是不可能被有效提取出来的。有人说这一课博大与精彩。若说如此,备课的我们也同样经历着蛹化成蝶、凤凰涅的过程。

作为语文教师,也许我们不足以在学术上有多么高的建树,但要有教育的良心。要有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要有让经典以经典的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心。如此,我们就能坚定自己的信念,通过深入阅读,追本溯源,旁敲侧击,互文解读,和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就能够在课堂之上屹立不倒。

2 坚守自己的路

语文教师要有自我,关键是要读书。但通过读书使自己有丰厚底蕴的教师依然只占少数。很大程度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坚持,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当然,现在教育行政干预过多,做一个读书的老师确实不容易。但我们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只有改变自己――在沉重的教学负担中,尽可能找到平衡点,横下心来用阅读丰厚自己,把引领儿童跨入文学的殿堂当作平常的事。也许,习惯了就平常了。平常了,最终或许就造就出不平常来。

学校管理者要通过阅读把语文教学与教师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并积极倡导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来读儿童文学,读更多的经典,写儿童文学笔记、书评,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讲给孩子听,把经典的童书大声读给孩子听。组织班级读书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儿童文学,提笔写自己的教学随笔和生活感悟,甚至进行儿童文学创作。

目前,教师缺乏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状态,孩子自己的语言、孩子自己的生活状态,能通过儿童文学直接表达,儿童文学能打开儿童的智慧成长之门。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7篇

丑小鸭出生在鸡群里,安徒生出生于一个穷人家庭。丑小鸭、挨骂、讪笑、排挤……安徒生也被家人这样对待,亲人们常说他、不了解他。终于有一天,丑小鸭鼓足勇气飞过篱笆逃走了。安徒生也是,自己独身一人到了外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当一名舞蹈家。丑小鸭在外面的日子也不好过,经常让人家骂自己很丑,虽然自己想他们恭敬地行礼过。安徒生在外面的日子比丑小鸭还不好过,身上只有十几个铜钱,在这么一个大城市中生活,真是难那!他最后还得了场重病,自己的体形被病魔损坏了,当不了舞蹈家了。最后,丑小鸭看见了白天鹅,它奋力向天鹅那边游去,结果看见自己也是一只人人羡慕的白天鹅!安徒生也是另寻梦想,就从事了写作,最后一举成名。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经过种种磨难与挫折,最终竟成为了人人向往的白天鹅!这真的与安徒生的生活很相似呀!

当安徒生自己还是只人见人厌的丑小鸭时,做梦也没想到最后会变成一只漂亮的白天鹅!托尔斯泰说:"安徒生是寂寞的,成人不能理解他,所以他写童话给孩子们看,其实孩子们更不能理解他。"每个人只要有一个梦想,只要不懈努力地去追求,一定会达到的!只要去追求,不顾一切地去追求!

丑小鸭=安徒生吗?不完全是。因为安徒生最终没有那么幸福,他没有亲人在一旁围绕,在一旁赞美。也许安徒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有一个已经不太可能的向往:与亲人共度一生。但他已经家破人亡了,不可能再像一般家庭一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了安徒生所遭受的境遇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安徒生他永远寂寞、孤独。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8篇

事实上,这样的质疑直指丑小鸭形象的传统教育意义。遇到这样的质疑,教师如果不加以厘清,会引起学生的迷惑。龙生龙,凤生凤,是不是先天条件的限制作用远远大于后天努力的改变作用?为破解“血统论”,教师教学中关键问题的设计和导向非常重要,一定要符合认知逻辑,经得起新的质疑。《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期所刊丁海军老师文章认为,“丑小鸭怎能变成天鹅”是一个基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背景的伪问题,不必从生活真实的层面进行讨论。丁老师还认定:“安徒生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天才,只不过误落到了一个贫穷之家,所以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天鹅蛋。”原文“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出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成了“血统论”的有力依据。

我们当然不能完全从生活真实的层面考虑一个基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背景的问题,然而断定“丑小鸭怎能变成天鹅”是个伪问题,不免和断定安徒生自诩天才一样,太轻率了。笔者认为,保留这个常规问题或加以适当变化,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课堂讨论是有意义的,只要能够正确把握导向,就能挣脱“血统论”泥淖,厘清文章主题,并赋予经典文学形象更具时代色彩的象征意义。

为了便于思路展开,我们不妨变换一下问法:丑小鸭一定能变成天鹅吗?或者丑小鸭和天鹅的区别在哪里?天鹅和众鸡鸭的区别在哪里?

一、丑小鸭一定能变成天鹅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它本来就是从天鹅蛋里爬出来的呀!虽然无人识得“那个丑陋的灰色小家伙”的来头,即使他终生呆在养鸭场里,也还是会逐渐长成与众鸡鸭不同的美丽物种,除非他在长大之前死了!但是且慢,在真实生活中,这样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没有母鸭妈妈的庇护,没有众鸭兄弟姐妹的帮助,被视为低贱的异类,被冷落,被排挤,饱受鸭啄、鸡打,焉知丑小鸭在幼时不会被饿死,或者被女佣人踢死?然而丑小鸭“飞过篱笆逃走了”。他来到了野鸭乐园,目睹一场屠杀后又逃到农家小屋,在那里聆听了母鸡长篇大论的教训后,在拒绝了学习下蛋或者“发出的叫声和进出火花”后,开始意识到“你们不了解我”,进而明确地作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选择:“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他离开可以维持温饱的农家小屋,独自漂泊在深秋的田野,熬过整个漫长的冬天,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振翅起飞,来到天鹅们聚集的花园,这时他才明确地知道了:他是美丽的鸟儿中最美丽的一只。在这之前,他从不知道自己原来属于这里。

重新认识了丑小鸭的成长史之后,大家会发现:丑小鸭要变成天鹅,除了必须从天鹅蛋里爬出来之外,还需要有顽强的生命力,对“新鲜空气和太阳光”的热爱,对美丽生命状态(天鹅)的由衷渴望,这一切支撑他度过了漫长的青涩岁月,直到发现自己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这一点,《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2期所刊田贺书老师文章中也有述及:“正是生命的存续使小鸭最终成长为美丽的天鹅,获得了被认识、被发现的机会。”田老师认为,正确解读《丑小鸭》,能够启迪小读者的生命意识,启示他们尊重生命,发现自我。

“丑小鸭怎能变成天鹅”不但不是一个伪问题,反而是一个能够引发饶有趣味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而获得感悟的好问题。但是田贺书老师在同一篇文章中把丑小鸭的成长和自我实现单纯归因于“本能”,认为在丑小鸭的成长历程中,梦想和追求并不占重要位置,“这篇童话不是丑小鸭的奋斗史,而是丑小鸭的成长史”,文本的情感价值仅仅在于“启示我们生命宝贵,一定要珍视生命”。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二、丑小鸭和天鹅的区别在哪里?

丑小鸭和天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从丑小鸭成长到天鹅的过程中,必须跨过哪些阻碍?

在动物园里亲眼见过天鹅幼禽的人自会了解那灰莲蓬的羽毛有多么黯淡,那短小的脖颈有多么寒酸。可以想象,如果一只天鹅孤零零地出生在养鸭场,跟一群真正的小鸭相比,没有娇小玲珑的身量、嫩黄蓬松的绒毛、鲜艳可爱的小嘴,受到鄙视是必然的。丑小鸭漂泊到农家小屋后,既没有下蛋的能力,也不能发出咯咯的叫声或者“迸出火花”,没有人知道他有一天会长出全新的羽毛,拥有修长的脖颈,并且能在天空高高飞翔,鸭妈妈、众鸡鸭、养鸭场女工、猫咪、他自己……全都不知道——在某个不合适的环境中,当优点还没有机会彰显,人们看到的就只有缺点。

正如一个缺乏数理智能和语言智能的孩子在一所注重文化课教育的学校里学习,他是否拥有音乐智能或者空间智能、动感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都不是老师和家长们所关心的,大家只看到试卷上鲜红的叉叉和糟糕的分数。而他自己,在一次又一次无力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在一次又一次被指责、教训、嘲笑和鄙视后,他会如此深刻地体验到:“我是那么笨。”他有没有勇气再次鼓起勇气来面对失败?他有没有机会“走到广大的世界”去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如果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观照丑小鸭,那么他就是因为缺乏某些智能而在环境中处于劣势。事实上,他和天鹅幼禽的差别就在于周遭的环境!从丑小鸭生命状态成长到天鹅生命状态,要超越的也正是环境,当然还有时间。丑小鸭超越了。在超越的过程中,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和方向。

再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来观照作者安徒生的成长经历。安徒生出生在一个封闭的欧洲小镇,11岁迫于生计到工厂做童工,当14岁被安排去做裁缝学徒时,他像丑小鸭一样选择了拒绝。他独自来到哥本哈根,尝试成为演员或者剧作家,进而游历欧洲各国,直到第一本童话集问世,直到成为世所公认的童话大师。“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幸福!”是的,安徒生既不具备在小镇上做一个好裁缝的智能,也不具备在哥本哈根做一名演员或者一个剧作家的智能,但他最终成为了童话大师安徒生。正如田老师所言:“丑小鸭的成长史也是丑小鸭被发现与自我发现的历史。”童话背后的“安徒生成长史”同样呈现了被发现与自我发现的轨迹,但是最终决定安徒生这只丑小鸭变成天鹅而被全世界发现的,应当不仅仅是“本能”和“生命的存续”。

田老师指出:“直面文本的解读方式最大限度地尊重文本,因此,以直面文本的方式解读文本获得的文本意义才可能切合文本。”此言不差。但是将教学《丑小鸭》的情感目标价值局限于“启迪儿童的生命意识”,就是对文本的“直面”和“尊重”吗?文学作品固然需要依据文本“尽量客观真实地解读”,但“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之间关联紧密。从某种意义上说,解读文本的过程亦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探究过程,片面拔高或曲解作者本意是不恰当的,忽视文本固有的“作者意义”也同样不可取。《丑小鸭》历来被认为是安徒生的自传,大师通过这个童话表现的是自己的人生历程。在安徒生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除了他本人的天赋才能之外,还有“恒久的梦想”和“始终不屈地奋斗”。可以说,表现一个拥有梦想、不懈追求的顽强生命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正是《丑小鸭》文本之要义所在。

每个生命都是宝贵而独特的,一个生命的价值实现,当然需要自身的奋斗坚持,也需要环境的宽容支持。值得思考的是:今时今日,我们的教育环境有时还停留在“养鸭场”的水平,正如对丑小鸭情感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珍视生命”的层面一样。

三、天鹅和众鸡鸭的区别在哪里?

请不要忽略了安徒生对童话舞台上配角的精心着墨。和学生们一起研究安徒生对众鸡鸭的描述,引导大家注意养鸭场片段中的吐绶鸡们,沼泽地片段中的野鸭们,农家小屋片段中的断腿母鸡和雄猫们,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同样也很有意思。

吐绶鸡“生下来脚上就有距,因此他自以为是一个皇帝”;野鸭和公雁安于在沼泽与同类通婚而无视逼近的灾难;农舍里的雄猫和母鸡“以为他们就是半个世界,而且还是最好的那一半”……这些家伙们见识浅陋而自以为是,安于平庸生活而心胸狭窄,总是喋喋不休地夸耀自己的高明,习以为常地排斥陌生的事物。

天鹅则不同,他们会“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展开美丽的长翅膀,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他们姿势优雅,态度谦和,并且拥有一个美丽而广大的世界!在丑小鸭尚未长成天鹅的时候,他与众鸡鸭的区别,除了更大、更丑的相貌之外,不就是对一个能够得到接纳和承认的幸福世界的梦想与追求吗?他从不妄自尊大,也不沮丧绝望,而是耐心地坚守着自己的独特性,直到找到目标追求,最终发现自己的价值与归属。

天鹅和众鸡鸭的区别在哪里?作为一只天鹅,其与生俱来的高贵本质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发学生重新探究文本和寻找背景资料的兴趣。孩子们必会发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情节其实匠心独运,而作家寄托于丑小鸭形象的,正是他本人一生追求的“不灭的灵魂”——温良谦和的态度、坚忍独立的品质和热爱生命的本能。庸人的讪笑和奚落根本不能阻挡他实现“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的梦想!始终拥有真挚、宽容的思想情感,始终坚持对美好梦想的追求,这才是天鹅和众鸡鸭与生俱来的不同。让孩子们从丑小鸭的成长历程中发掘真正堪称高贵的东西,让孩子们去发现自身同样具有的情感、思想、行为特质——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也可以是一只姿态美丽、品质高贵的天鹅。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9篇

2014年4月25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在中国国家主席夫人陪同下参观“安徒生童话在中国”展览。上午,玛格丽特二世来到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受到热情迎接和少年儿童热烈欢迎。玛格丽特二世和一同参观了与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作品有关的课本书籍、戏剧剧照、绘画作品、服装服饰等,观看了孩子们组装安徒生童话主题玩具。一些孩子正在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和情节制作剪纸,他们向玛格丽特二世和赠送了自己的作品。

玛格丽特二世和来到两国孩子们当中,为孩子们朗读安徒生童话《丑小鸭》选段。她们分别用丹麦语和汉语娓娓道来,把孩子们带入丑小鸭梦想成真变成白天鹅的童话世界。

我们谁也不能想象,如果一个人的童年没有童话的相伴,我们的童年该是多么无聊和枯燥。这些童话有些是书本上的,而有些常常是奶奶或外婆的膝边,伴随着晌午或傍晚,有萤火虫在眼前飞来飞去,童年的故事常常被这样的画面定格。所幸,我的童年还有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那些质朴的智慧,那些神奇的想象,那些辛辣的讽刺,那些纯美的意境,组成了童话所需的所有元素。在孩子的世界里,安徒生是一生不会忘怀的人;而在今天成人的世界如果还有安徒生,还有童话,我们还期待什么呢?

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说:“人生就是一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我们一生居无定所,我们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丑小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是一只天鹅蛋的种子,那么即使出生在养鸭场也是无所谓的。”

让我们向伟大的童话大师致敬。你们是在世界之外又创造了另一个世界。而这世界最有影响的两位伟大女性,使用着两种不同语言,读同一篇童话。愿不仅是孩子们在听,童话的世界需要成人的听众。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文本;阅读教学

《丑小鸭》是人教版教材第4册第28篇课文,这是一篇安徒生童话。讲述了丑小鸭从出生到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心路历程。这是一篇闻名世界的外国经典童话,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品读感悟和编写童话,让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通过童话语言的感悟和深化,感受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善良、坚强的情感。

一、读童话,品味文本

初读童话后,教学由学生随着“丑小鸭经历了怎样的困境呢?”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展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读来让孩子回味无穷。这就在提醒师生在与文本对话时,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作者的细心观察、丰富想象及细腻的笔触让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丑小鸭三次困境中坚强与成功蜕变后的喜悦。为了让孩子更加深切地触摸文本,咀嚼语言,发掘内蕴,我让孩子围绕“丑小鸭经历的三次困境”找到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品读。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安徒生童话语言的魅力,细细地品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在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学习课文一系列动词描写,让孩子感受丑小鸭的困境之难。孩子们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到丑小鸭的勇敢、坚强与善良。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再细读文本,沉入到语言文字的深处,抓住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一个字细细品味,从而倾听到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在这样的理解上,再让学生来读,来聊,聊得轻松,读得精彩。

二、悟童话,感受意境

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人格的重要路径和平台。在这篇课文的研读上,笔者没有被教参、教学设计集萃之类的参考书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为了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进行真实的生命的对话,在反复研读文本时,真有越读越新的感受――作者除了有童话特色的语言之外,在布局谋篇上也是独具匠心。

如果说,把丑小鸭从出生到兄弟姊妹嫌弃,再到朋友排斥的生活困境作为伏笔的话,那美丽的蜕变却是变幻的影片,让你感受到另一番情趣,给你营造一种最美好的结局。我想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巧妙的写法,艺术高超!课文原句:

“……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美丽的蜕变”只是这篇课文的一个影子,但正是这个不能轻视的影子给孩子一个语文学习方法的信号:学习语文就是斟词酌句,学习语文就是品读语言,学习语文就是W会表达,学习语文就是体验生命的成长。

三、编童话,启发想象

上一篇:凡卡原文范文 下一篇:疫情防控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