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生;生殖健康;知晓;需求
Knowledge and demand investigation on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undergraduates from 2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XU Xiao-li, XIE Jing-bo, YOU Xiao-fang, PU Zhen-mei, WANG L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knowledge and demand for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freshman and sophomore from 2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Methods]An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871 students from 2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who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Results]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way to get condom” was 87.3%, “the organ that produces sperm” was 86.0%, “The transmission of AIDS” was 85.1%. The principal way to get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was from the internet. The top 3 knowledge that undergraduates expected was safe sex (72.1%), correct view of love (71.5%)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50.4%). When the students had some doubt about reproductive health, they mostly relied on good friends and parents. [Conclusion]The awareness on reproductive health is incomplete among undergraduates from 2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but it shows great demands.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aking students’ demands into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students;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demand
生殖健康,是指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的体质、精神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1]。目前大学生未婚同居和婚前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他们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很少以及对婚前后果认识不足,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等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处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时期,而高校容易忽略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问题[3]。本调查通过了解上海市2所综合性大学低年级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和需求情况,为提高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2所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现场,根据文理专业不同,在所有低年级(大一、大二) 班级中分别随机抽取8个班级,对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80份,回收880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871份,有效回收率为99.0%。其中男生437名,占50.2%;女生434名,占49.8%。平均年龄(19.2±0.9)岁;82.4%为独生子女;核心家庭(父母双方+子女)占76.6%,有4.2%来自单亲家庭。被调查学生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均以高中及以上为主,分别占88.8%和84.9%。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自行设计自填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情况。调查问卷中共包括20个生殖健康知识问题,分为4类:青春期发育知识5题,生理保健知识6题,妊娠与紧急避孕知识3题,安全知识6题。调查表由调查对象匿名独立完成,填写结束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
4类生殖健康知识中,871名低年级大学生对生理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总体知晓率均在60%以上。其中,知晓率最高的是安全套的获得途径,为87.3%,其次是产生的器官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分别为86.0%和85.1%。但有些知识知晓率很低,如青春期发育知识中男性青春期启动的体征的知晓率仅为28.4%,妊娠与避孕知识中知晓一种紧急避孕药的名称仅有28.9%,安全知识中安全套正确使用的知晓率仅为23.0%。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男生高于女生的有:产生的器官,男性青春期启动的体征,产生卵子的器官,遗精对健康的影响,男性保持生殖器官卫生,男性不宜穿紧身裤,偶尔对健康的影响,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安全套要在接触之前带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女生高于男生的有: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期的保健,青春期宜穿棉质内衣裤,容易怀孕的时期,安全套的获得途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取途径
871名低年级大学生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网络、同伴,分别占74.6%和42.1%。女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家长和学校获取的百分比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生殖健康教育需求
871名低年级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主要是医生/专家和学校,分别占53.0%和47.0%。希望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依次是安全(72.1%)、正确的爱情观(71.5%)、青春期心理发育(50.4%)、妊娠和避孕(48.3%)、性病和艾滋病防治(41.2%)、优孕优生(40.9%)、青春期生理发育(40.5%)。在有青春期生殖健康方面的需要或疑问时,这些大学生最希望向同龄好朋友(61.4%)和家长(31.7%)寻求帮助。生殖健康教育需求性别差异中,希望通过网络获取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男生较女生多,希望通过家长,医生/专家获取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女生比男生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希望获得正确爱情观,妊娠和避孕以及优孕和优生方面知识技能的女生较男生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有生殖健康方面的需要和疑问时,希望向家长寻求帮助的女生较男生多,认为没人能提供帮助的男生较女生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71名低年级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在4类知识中,仅有生理保健知识4的知晓率较高,其他3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其中青春期发育知识中,知道男孩青春期启动的第一个体征是增大和阴囊增大,知晓率仅有28.4%。反映出男性青春期启动方面的知识特别匮乏,青春期启动的识别可能会被忽略,青春期保健可能也因此而被忽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提示在小学或者中学阶段就应该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水平。此外,在这871名低年级大学生中知晓一种紧急避孕药名称的大学生仅有28.9%,只有23.0%的大学生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这一结果与郭静等[4]对北京市6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相似。对于有性生活经历的大学生来说,紧急避孕和安全套正确使用方面知识缺乏,可能导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等不良后果。因此,在妊娠和避孕方面的知识应该引起重视,增加这方面的教育,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和应对性生活不良结局很有必要。本次调查显示,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另一方面表现在性别差异中,对自身性别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比对异性方面的知识掌握得好,这可能与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生殖健康知识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获取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和同伴,这一结果与张悦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医生/专家以及学校才是这些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也有可能受到网络上不科学和不规范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认识。这也可以反映出高校对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大学生期望获通过更加权威和可靠的途径获取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通过系统的生殖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当前学校的性教育师资缺乏,学校可以考虑“医教结合”的模式,通过校外医学专业人员进入校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服务[6]。此外,学校在生殖健康教育的形式上也可以考虑多样化,比如开设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不同专题的知识讲座,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宣传活动,在学校设立咨询室。还可以考虑通过多媒体宣传生殖健康知识,比如通过微信和微博创建生殖健康专题进行相关知识宣传[7]。除了学校的重视,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大学生获取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本次调查的871名低年级大学生希望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依次是安全、正确的爱情观、青春期心理发育、妊娠和避孕、性病和艾滋病防治、优孕优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因此,生殖健康教育活动应该结合大学生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在有青春期生殖健康方面的需要或疑问时,这些大学生最希望向同龄好朋友寻求帮助。由于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属于较为敏感的话题,因此大学生更愿意与年龄相仿、知识背景相似的同龄好朋友交流。同伴教育可以转为一种新型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方式,首先对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委进行培训,再由经过培训的班委对其他同学进行宣传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8]。在进行生殖健康干预过程中选择同伴教育的形式,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干预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满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希望通过家长获取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女生比男生多。可能是由于家长对女生的生殖健康教育更加重视和关注,而女生相较与男生在遇到生殖健康方面的需要和疑问时,也更愿意从家长那里获取帮助。
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殖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需求,还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SADANA R.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2,80(5):407-409.
[2] 吴晓丽, 张锦文, 胡晨. 南京某大学一年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02):98-101.
[3] 谢静波, 胡晓雯, 谭晖, 等. 以参与式学习为主的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10):1465-1468.
[4] 郭静, 张爽. 北京市6所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02):89-93.
[5] 张悦, 林柔君, 王亚平, 等. 沿海3省中学生性健康知识及需求状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2):213-216.
[6] 朱丽萍, 花静, 秦敏, 等.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干预模式对初中生相关行为的效果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33):5508-5511.
[7] 钟芬梅, 马蓉.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初探[J]. 中国健康教育, 2014,30(7):665-666.
[8] 王兴龙. 当代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以部分在杭高校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04):192-194.
【基金项目】上海市基于社区/学校的生殖健康促进项目(青春期)(2013-KJ-01);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资助(15GWZK0402)。
【作者简介】徐晓丽(1990-),女,硕士研究生在读
【通信作者】汪玲,E-mail:
普通教育中的体育,应包括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两个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应主要表现在它为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1].健康是体育教学追求的终级目标,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保持终身.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证明.如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许多大学的体育系就与学校医疗卫生部门联合起来,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合二为一,共同开设取名为健康的课程.70年代末,日本即开始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实践证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辽宁省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问卷调查法: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其中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100%.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健康知识内容和学时的调查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质发展的安全性原则要求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护自己,做到安全第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保健的基础知识(锻炼前充分的准备活动、锻炼后的整理、放松活动、饮食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损伤的成因、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处理、生存与自救等[2].通过调查发现,10所高校全部进行着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体育健康知识教学大纲.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的普通高校均将体育健康知识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加以系统的落实,说明高校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提供了基础保障.对学校有无体育健康教材的调查发现,10所高校均有体育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说明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从传授方面比较系统.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等安全性知识的来源绝大部分是来自教师每学期10%左右的理论课.调查结果表明,高校体育健康知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无论是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学时均得到了明确的完善,形成了体育健身方法和健康知识体系.同时也充分说明,高校体育教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突出“健康第一”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注重用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健身行为[3].
2.2体育师资水平和健康知识教学意愿调查
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健康教育包括身心两方面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心理、医学、保健康复、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由表1可见,虽然100%体育教师承担着体育健康知识教学的任务,但是却没有一位教师接受过系统的体育健康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进修.调查发现教师所掌握的体育健康知识均是通过在校就读时所掌握的知识,虽说有26%的教师通过网络等渠道和途径学习、查找了相关的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但所掌握和向学生传授的只是理论层面的.由表2可见,17%以上的教师在授课时出现过运动损伤情况,但体育教师基本上是不加处理或者是不敢处理.一方面是由于运动损伤和意外救护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怀疑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意外救护方面的知识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教师多是没有能力也不敢动手进行救护,怕造成不好的后果,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时,完全由校卫生所和医院来处置.
由表3可见,只有46%的体育教师愿意传授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高达54%的教师不愿传授体育健康知识.虽说教师对于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持肯定态度,但是从教师的内心来讲,教师是不喜欢也不愿意讲授体育健康知识.教师既使完成了体育健康知识教学内容的传授,但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时、内容进行传授,因为教师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体育健康知识的价值取向.由表4可见,体育教师在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学时方面远低于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时数,有46%的教师不同程度削减过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教师不愿上体育保健知识理论课一方面说明体育实践课体育教师轻车熟路,没有来自专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体育教师对待体育健康知识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没有将体育教育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没有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说明,教师对待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的价值观和重视程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2.3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方式
在对教师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方式的调查发现(见表5),100%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虽然采用多媒体的只有17人,但是,也说明教师在体育健康知识方面比较注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较注重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教师单一的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使教师解决了不能胜任健康知识教学的难题,改善了体育健康知识的传受深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3结论
(1)体育健康知识的课程设置、内容、学时分配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体育健康教育已成为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的不可或缺的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为体育健康知识传授的主体的体育教师无论是从价值观念、教学水平尚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不足,远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和未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高校;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状况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012-04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而大学生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未来的人口质量和人口数量等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上个世纪我国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对青年学生的生殖健康等问题给予了关注和重视。邓小平同志于1954年曾指出采取避孕措施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同志于1957年曾主张中学应增加避孕节育课。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我国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3亿,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已经实施了30多年,但高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并不十分乐观[1]。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在杭高校学生的生殖健康知信行状况,以便为实施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4~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杭州的9所高校,其中包含3所医学类院校。在每个高校按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的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1766名学生纳入调查,均为在校本科生。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所有问卷均为自填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社会学资料、性病知识、性卫生、性态度、等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生殖健康了解情况。问卷为匿名,请学生独自填写,当场统一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 766份,收回1 766份,有效问卷1 766份。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的培训。调查结果进行统一的统计与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见表1。男879例,女887例;一、二年级880例,三年级以上886例;医学专业743例,非医学专业1023例。平均年龄(20.7±4.2)岁。
2.2 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见表2。只有22.4%的学生能准确计算出安全期,知道紧急避孕方法的学生占21.9%,知道我国重点预防的所有性病的学生只有3.5%。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有91.9%知道偶然未避孕可导致怀孕,高于一、二年级的学生(P < 0.01),而医学专业的学生有90.9%知道偶然未避孕可导致怀孕,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P < 0.01)。25.9%的医学专业学生能准确计算出安全期,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P < 0.01)。认为知道紧急避孕的方法、知道使用时机、知道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性病的比例中,男生高于女生,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高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医学专业的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P均 < 0.01)。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艾滋病传染的途径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P < 0.01)。
2.3 大学生希望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
见表3。63.9%的学生想了解性心理卫生,57.4%的学生想了解两性相处相关知识,55.4%的学生想了解避孕知识。男生希望获得性病防治、避孕知识、优生优育、正常、性伦理道德、两性相处、生殖器解剖结构等相关知识的比例高于女生(P < 0.05)。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想获得性心理卫生的比例高于医学专业的学生,但是在正常知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方面的需求比例低于医学专业的学生(P < 0.05)。
2.4大学生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
见表4。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是讲座(44.5%),其次为网络(43.7%),最不希望获得的途径是面对面咨询(17.6%)。
2.5 大学生对性相关行为的态度
见表5。89.4%的大学生认为流产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89.1%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只有26.6%的大学生认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会增加的发生,27.4%的大学生认为流产对双方感情影响较大。
3讨论
生殖健康是指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生殖健康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青少年期是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2]。目前在我国何时对青少年人群进行避孕等相关的教育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婚前、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逐渐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其生殖健康问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口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国外的大多数国家中大学生的发生率均比较高,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较好,进行安全的能力比较强。Caetano等[3]调查了巴西大学生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大学男生有69.7%发生过,大学女生有48.4%发生过,其中男生有80.4%在中使用,女生使用的比例占74.8%。知晓性传播疾病知识如HIV、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的大学生超过90%,知晓阴道毛滴虫病的大学生占30%~34%。Dagdeviren等[4]在土耳其调查3 970名平均年龄18岁青年的,结果显示46.5%的男性和30%的女性曾有过。Aggarwal等[5]调查印度新德里的一所医学院,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于性传播疾病方面的知识、避孕知识、知识、知识的满意度分别是92.6%、83.5%、74.8%、70.0%。在美国有80%的大学生有,在4年的大学学期内,男生平均有11.2个,女生平均有5.6个,首次的平均年龄是17岁,使用口服避孕药或者的学生占50.3%。芬兰大学生发生率为80%,使用激素类避孕药的女生大约为50%,使用的占1/3,男生使用大约占50%。
虽然中国大学生发生率相比国外要低,但中国大学生对于避孕知识的掌握率也较低,安全的能力较差。邓亚丽等[6]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现状进行调查,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总体认知度不高,尤其是来自乡村的学生,在生殖生理知识上,月经期保健、排卵时间、卵巢功能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31.9%、27.7%和20.9%);在避孕知识上,紧急避孕的知晓率最低(19.1%),人工流产时间和危害性的知晓率低(分别20.6%和31.1%)。潘星月等[7]对哈尔滨市中职学生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态度调查,对于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学生有一定了解但掌握的不够系统,男生了解的较女生广泛,态度相对开放;相比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对知识了解较少且态度保守;有过史的学生比例很高,达17.6%,男生25.5%,高于女生的7.4%。谈学灵等[8]对成都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仅1.0%的学生了解我国重点防治的性病,21.1%的学生发生过婚前,自己或发生过意外妊娠的占9.4%。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还不太乐观,只有22.4%的学生能准确计算出安全期,知道紧急避孕的方法的学生占21.9%,知道我国重点预防的所有性病的学生只有3.5%。总体上高年级的学生和医学专业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和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稍好。63.9%的学生想了解性心理卫生,57.4%的学生想了解两性相处相关知识,55.4%的学生想了解避孕知识,对这几种知识的需求居所有知识的前三位。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是讲座(44.5%),其次为网络(43.7%),最不希望获得的途径是面对面咨询(17.6%)。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问题还不太开放,另一方面也为生殖健康教育最佳方法提供了依据,大学可进行生殖健康知识的讲座,改善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9,10]。89.4%的大学生认为流产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89.1%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只有26.6%的大学生认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会增加的发生,27.4%的大学生认为流产对双方感情影响较大。总体来说男生对性相关行为的态度比女生更开放些。
综上所述,对杭州9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信行状况进行调查,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问题的掌握情况不甚乐观,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较大。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大学有义务对其进行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黄晓霞,尉敏琦,王健,等. 上海市某高校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与需求调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11:75-77.
[2] 丁亚军,钱诚,朱心琪,等. 高职院校女生生殖健康认知及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9):944-946.
[3] Caetano ME,Linhares IM,Pinotti JA,et al. Sexual behavior and knowledge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ao Paulo,Brazi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2010,110(1):43-46.
[4] Dagdeviren N,Set T,Akturk Z. Sexual activity among Turkish adolescents:once more the distinguished ma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2008,20(4):431-439.
[5] Aggarwal AK,Duggal M. Knowledge of men and women about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and AIDS in a rural area of north India: impact of a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Health,Population,and Nutrition[J]. 2004,22(4): 413-419.
[6] 邓亚丽,李晓玲,廖丹. 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教育需求的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41-5543.
[7] 潘星月,许曙光,张幸福. 哈尔滨市中职学生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态度及需求现状调查[J]. 中国性科学,2012,21(11):75-78.
[8] 谈学灵,沈小林. 成都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11-1314.
[9] 刘崇珍,杨贤,李梦凡,等. 女大学生常见妇科病及生殖健康现状调查[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4):434-435.
[10] 邹文霓,徐晓燕. 家长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399-400.
关键词: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态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美文化的交流碰撞,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日益提前而初婚年龄趋于推迟,青年对恋爱、婚姻、性的理解及态度呈现更加开放和个性化的倾向,由此带来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滞后的学校及社会生殖健康教育的矛盾日益突出,青少年婚前呈明显上升趋势[1],性病和艾滋病高发,少女意外妊娠亦明显增加[2-3]。因此,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和学校需要重点攻克的一个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上海市青少年生殖健康情况的调研,了解该群体目前的性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相关机构更好地开展生殖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实施对象为上海市大中学校在校学生(大学、高中、中职校及初中)。于2013年5月-9月,按照上海市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和大中学的分布特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随机选取了徐汇、金山、虹口和普陀4个项目区,每个项目区选定2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和2所初级中学,另在上海市选择2所普通高校,在所选学校中从初三到大二的每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对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153份,回收问卷5040份,剔除填写不合格问卷98份,共计回收4942份有效问卷。
1.2 调查方法:根据适时、适宜和适度的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及知识层次,自行设计了分别适用于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三套自填式“青春期生殖健康相关问题KAP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婚前态度、生殖健康及性相关行为和需求等。本研究对于问卷信度的分析主要考评其内在信度和重测信度,效度考评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信效度考评均能达到较好要求。
1.3 质量控制: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按照统一的要求实施现场调查。调查时工作人员首先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填写要求,统一发放问卷并在限定时间内收回,受访对象在匿名情况下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对不完整的问卷及时要求调查对象补充完整。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 3. 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校对,采用SPSS 2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或独立样本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
2.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对象中初中学生618人,高中学生3453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1798人,职业高中学生1655人),大学生871人 。其中49.7%为男性(2456/4942),50.3%为女性(2486/4942)。调查对象年龄为14-24岁,平均(16.84±1.53)岁。其余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生殖健康知识:本次调查共18道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问题,分为青春期发育、生殖保健、避孕与妊娠及安全套与性病知识4类,每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或不知道不得分,结果如表2、表3所示。分析显示,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各类知识及知识总分的平均得分均较低,随着受教育阶段的提高,生殖健康知识的得分逐渐增高。以各类知识满分的60%为及格,青少年对安全套与性病知识的了解度较高,总及格率达63.6%,但是在青春期发育知识、生殖保健知识及避孕与妊娠方面知识相对匮乏,及格率分别为48.1%、46.7%和37.0%,尤其对于避孕与妊娠知识的掌握最差。对不同性别及不同学段的青少年进行比较,发现男生的生殖健康知识及格率显著高于女生(P值均
2.3 态度:本次调查对象中,有37.1%的青少年对婚前持赞成态度,反对者仅占33.1%。考虑到对相关行为持无所谓态度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赞同,可认为持赞成和无所谓态度的青少年都接受相关,则青少年对婚前、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和多性伴的接受率分别高达66.9%、62.7%、34.0%、28.1%和28.1%。
将是否接受婚前作为因变量(1=是,0=否),以研究对象的性别(1=女,2=男)、教育阶段(1=初中,2=高中,3=大学)、户口性质(1=农村,2=城镇)、独生子女(1=否,2=是)、安全套与性病知识( 1=不及格,2=及格)、恋爱行为(1=否,2=是)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经Hosmer-Lemeshow检验,卡方值11.311,P值0.126,P值大于0.0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对婚前的接受态度与教育阶段、性别、安全套与性病知识及恋爱行为有关(P
2.4 生殖健康知识来源和需求:由表6可见,青少年目前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学校、同伴和报刊杂志等,但青少年更期望从学校、医生或专家处获取。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目前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和期望获取的途径上均有不同的倾向,男生较女生而言更多从网络和同伴处获取,而女生相对男生更易从学校、家长和报刊杂志等途径获取。类似的模式也体现在生殖健康知识的期望获取途径上。
调查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需求,结果如表7所示。总体而言,青少年最希望获得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 集中在正确的爱情观(69.3%)和青春期身心发育(66.1%)上,而优孕优生(23.9%)和妊娠避孕(28.6%)方面的需求较少。初中、高中及大学三个学段的青少年学生对正确的爱情观均有较强的获知需要,但大学生在安全和妊娠避孕方面的需求明显增强且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P
3.讨论
3.1 生殖健康知识:本研究中,青少年 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与国内同类研究的结论相同[4-6],主要表现为对青春期性发育、生殖保健及避孕与妊娠的认识不全,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分析显示,从初中到大学,随着学段的升高,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随之升高,大学生的掌握程度最高,高中生次之,初中生最差。不到30%的初中生总分达标,生殖保健和避孕与妊娠知识知晓率很低,为生殖系统疾病及意外妊娠埋下隐患,提示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应从初中阶段就加强,形成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针对性地增加生殖保健和避孕/妊娠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认知水平。生殖健康知识的平均得分仅达到满分一半水平,除了安全套与性病知识有超过半数青少年达到及格,其余类别知识的及格率均不及50%,妊娠和避孕知识尤其匮乏,说明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少年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体系的不完整、不全面,这都会增加意外妊娠等的风险和危害,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造成巨大阴影。另外,女生在生殖健康知识上的知晓度显著低于男生,性别差异突出,因此女性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更应该被关注和教育。
3.2 生殖健康相关态度:本次调查对象青少年对性相关问题态度较开放,66.9%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其中有37.1%赞成该行为,62.7%的学生接受未婚同居,与同类研究结果相近[7-9]。青少年在性伦理方面也持宽容态度,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和多性伴行为合乎寻常或无所谓。男生在婚前上的态度比女性更为宽容,与目前趋势一致[10-13]。值得一提的是,初中学生对婚前的开放程度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这在以往研究中均未发现。身处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开放带来了社会主流观念的转变,初中学生可能由于年龄小更容易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思想的灌输,从而导致性态度的日益开放。本次调查发现,性相关知识、恋爱行为和教育阶段均能影响其婚前的态度,鉴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相关性[13],建议将男生、初中阶段和存在恋爱行为的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人群,从小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根据个性化特点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和宣传。
3.3 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与需求:根据本次调查,目前青少年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学校、同伴和报刊杂志,也更期望从学校、医生或专家处获取,与何珊茹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4]。不同性别青少年的获取途径上存在差异,男生受网络和同伴影响更大,而女生来源于学校和家长的知识比男生更多,这种差异给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提供了不同的侧重点和指向性,同伴教育可能对男生效果更好,而家长进行性知识灌输对于女孩则更有帮助。在生殖健康需求方面,青春期身心发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最为青少年所期望获取,优孕优生的需求度最低,这一现状正与青少年目前所处的生命阶段相符。但大学生与初中和高中生有明显的不同,即大学生对安全的需求高于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这一比例高达72%,且对于避孕和妊娠、优孕和优生及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的需求均显著增加,提示不同学段的学校生殖教育内容应有所偏重,合理分配。
国内外研究表明,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系统教育的最佳场所[15-16]。结合他们的知识来源及需求,作为知识来源第二位和知识期望来源第一位的学校,在目前开设的生理发育介绍外,应适当增加安全、妊娠、避孕、性病艾滋病防治等主题内容,且在大学阶段强化这些内容的教育指导,请相关方面的权威人士定期来校做科普讲座,帮助青少年构建系统、完整、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技能体系,减少危险及意外妊娠的发生。同时,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应合理增加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及技能的普及,共同营造一个科学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林婷,郑晓瑛. 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2):813-816
[2] Gao Ersheng, Tu Xiaowe, Lou chaohua. Reproductive health of unmarried youth in China[J]. Contmception & Contmception, 2003(special issue): 21-31.
[3] 陆艳平,吴汉荣. 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进展[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4):266-268
[4] 杜莉,秦敏,朱丽萍.上海市青少年性生殖健康知信行现状[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92-4594.
[5] 李晶,王燕. 北京市某区高中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6):39-42.
[6] 秦敏,杜莉,王哲蔚,等. 上海市职业高中学生性生殖健康认知与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102-4105.
[7] 郑晓瑛,陈功,韩优莉.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J]. 人口与发展,2010,16(3):2-16.
[8] 吴静,熊光练,石淑华. 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现状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2):120-124.
[9] 于艺,楼超华,高尔生. 上海郊区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 : 369-371.
[10] 朱春燕,王家骥,周志衡,等. 广州市中学生现状调查[J]. 中国校医,2009,23(3):294-296.
[11] 郭静,张爽. 北京市6所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2):89-93.
[12] 王瑛,吴擢春. 青少年的现状、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J].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9):568-570.
[13] 李晓妹,刘松,李向云. 高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现状及教育模式[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29( 6) : 410 - 413.
[14] 何珊茹,刘步云,邱秀珊,等. 深圳市区中学生生殖健康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052-1053.
[15] Kaplan DL, Jones EJ, Olson EC, et al. Early age of first sex and health risk in an urban adolescent population[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3, 83(5): 350-356.
关键词:在校女大学生性知识 避孕知识 生殖健康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14-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女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性观念和的变化,婚前发生的比例逐渐增加。女大学生作为年轻女性的代表,其生殖健康是我国生殖健康领域中的一个重点。由于大学校园生活的拘禁,女大学生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相对贫乏,对婚前、人工流产术、性传播性疾病的后果及危害认识认识不够,必然产生高于男性的生殖健康服务要求[1]。我们通过匿名问卷形式,了解女大学生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保护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我们通过匿名方式,对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共收回调查问卷2872份,有效问卷2741份,有效率为95.47%。
(2)研究方法告知调查对象此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本着自愿方式,填写问卷内容,填写完毕放到指定地点收回,主要内容包括: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平均年龄为(21±2.07)岁,19~22岁占17.06%,23岁以上的占82.94%。有者2109例,占76.94%。月经初潮年龄为(13±1.22)岁。月经规律占63.10%,不规律占39.54%。有痛经者占37.15%,其中71.23%不需服用止痛药,23.66%需服用止痛药。
2.2 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1)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女生对生殖器官的构成、子宫、卵巢、怀孕快速检测、月经周期、安全期认知较高,对偶尔性生活能否怀孕、防止性病措施知晓率低。
(2)对认知恋爱期间可以发生的占28.40%,双方相爱的占46.18%,彼此有需要的占21.35%。首次年龄为(19±1.23)岁,最早14岁。首次由自己决定者占18.78%,对方决定者占48.29%,共同决定者占34.63%。
(3)避孕措施首次时不采用避孕措施的占65.88%,主要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避孕药物、安全期避孕等,占68.36%。
(4)流产史2741例中有流产经历1658例,占60.48%,流产次数在3次及以上者达327例,占19.72%,两次者368例,占达22.20%,一次者963例,为58.08%。1658例有流产经历者中,采用药物流产的有642例,37.64%,采用人工流产的561例,占有33.84%,采用其他方法的(含两种方法均使用或引产)27.44%。
(5)就诊意愿1658有流产史女生中,近六个月来有外阴痒,白带多,痛经等妇科方面不适的1037例,占有62.54%,愿意进行检查治疗的只占31.52%。选择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治疗的占25.63%,选择去私人诊所的占38.55%,还有44.83%是自己到药店买药。不检查治疗的原因,害羞不好启齿的占18.30%,觉得无所谓的占48.02%,30.68%选择没时间。
(6)对婚外恋的看法82.37%赞同,12.63%不赞同。
2.3 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主要通过电脑、看书、电视等获取各种性知识及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知识,更多的女生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相关的知识。
3 讨论
3.1 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婚前在青少年中已不少见,由于男女双方缺乏性生活的卫生知识与心理准备,常常容易引发生殖道炎症。研究显示,青春期接受人工流产术时发生宫颈裂伤的机会比成年女性要高2倍[2]。由于学习时间的限制,未婚先孕者进行人工流产或引产术后常得不到休息,造成出血时间长,导致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甚至继发不孕,输卵管妊娠率高于已婚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3.2 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着重于已婚育龄妇女,对青少年的避孕咨询和技术服务未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使青少年的咨询和技术服务不到位,使越来越多的未婚女性面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危险。
3.3 加强生理知识普及和教育
教育引导她们顺利地渡过青春期,健康地走进成年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性生理的教育。性生理的教育就是进行生殖器官的生理构造与生理卫生的教育。当前,青春期女孩在初潮时期日益增多的事实提醒人们,这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性知识的贫乏,导致她们盲目地受性驱力驱使,过早发生。及时进行性生理的教育,有助于她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身体的发育变化。(2)性心理的教育。青春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因此在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应该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3)性伦理的教育。性伦理是社会道德中最敏感的一个领域,也是性道德的升华。(4)避孕知识的教育。由于对避孕措施不了解,过早往往造成青春期女孩子怀孕,其结果就是要做人工流产。(5)性病知识的教育。性传播疾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性健康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婚前怀孕、流产和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上升。
总之,性健康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社会课题。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对性健康教育予以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形成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哲蔚,朱丽萍,汪国琴,等.人工流产女青少年性安全相关知识行为及服务要求[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43-3845.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XIA Huifang1,2.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18, Guizhou,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Guizhou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Guiyang 55001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survey among 300 college students in a normal university wit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was conducted by stratified sampling. Results: 75.7% of college students paid very little or no attention to sexual health knowledge. Conclusion: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167;G656【文献标志码】A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在校大学生受到国内乃至国际性信息的冲击,导致性观念的思想较开放。另外在校大学生结婚禁令的解除,大学生的两性性健康问题、性心理、性道德与法律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的性观念的开放思想与自身的社会阅历尚浅形成的一种矛盾也越来越危险[1-9],尤其是对师范类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不但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恋爱关系、性与优生、婚姻与家庭等问题的正确处理,而且对师范生将来的教师岗位能否胜任辅导他们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性教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中国职前教师教育试点项目,项目要求师范类的学生必须修学合格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资格[10-15]。
大学生正值性器官、性生理迅速发育较成熟,而性的身心需求与性心理未完全成熟的矛盾时期。因此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处理好两性之间的身体性健康问题,性心理、性道德与法律等性健康知识指导教育。为了更好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在全校范围进行一次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情况调研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于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对贵州某师范高校全校300名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就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各种相关性知识开课内容的兴趣、开课方式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贵州某师范高校生物、旅游管理、音乐学、电子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化学、档案学、英语、汉语言文学、舞蹈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等二十多种专业的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的学生300名,男女各半。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选择性问卷。对在读大学生进行不记名、答毕当场收回的方式。对300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合格的问卷为280份,合格率93.3%。合格的280份合格问卷学生中,男女比例为1∶1。
2结果
2.1在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的关注情况
贵州某师范高校在校大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关注情况如表1显示,对性健康知识关注很少、一无所知的人数共占75.7%,仅24.3%的学生对性健康知识较为关注,尤其是非常关注性健康知识的人为0%。
2.2在校大学生学生对性健康知识了解的状况
贵州某师范高校在校大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如表2显示,对性心理、性安全、障碍、性解剖生理知识不了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96.8%、93.1%、92.5%、86.4%。性健康知识较了解率与了解率之和中最低的为性心理,仅仅为3.2%。
2.3性知识主要来源途径
调查表3显示贵州某师范高校大学生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网络,占37.5%,排第二位的是书刊27.5%,排第三位的是学校正规教育26.4%,排最后的是家庭教育8.6%。
3对策
3.1对大学生性健康知识的关注度不足的对策
一、活动主题
学习健康知识,保障老年健康。
二、活动时间
2020年6月15-21日。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老年健康相关政策
宣传国家、省、市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精神,老年人健康管理有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各地老年健康服务相关政策。
(二)宣传老年健康知识
1.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正确面对人口老龄化形势,宣传科学的衰老观念,帮助老年人认识到出现各种慢性疾病以及功能退化是增龄性改变造成的,也是人类生长必然的生理过程。
2.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动各社会团体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组织开展老年人喜爱的社会活动,教育子女关心老人,常看望老人,多与老人联系和沟通。
3.营造老年宜居环境。介绍老年人适宜的环境特点,促进社会各界重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创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环境。
四、活动形式
(一)开展媒体宣传。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在日报上刊发专版,宣传解读各级老年健康相关政策和老年健康知识。在市广播电视台《晨间旋律》和《常青树》栏目开设特别节目,开展老年健康相关政策和老年健康知识宣传。
(二)开展网络宣传。宣传周期间,在微博、马上app推送老年健康知识,有针对性的向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
(三)开展阵地宣传。在居民小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老年健康知识,宣传老年健康相关政策,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单位宣传栏,在宣传周期间开展老年健康相关政策和老年健康知识宣传。
(四)开展社会宣传。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题教育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组织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深入社区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市、县(区)广泛开展向养老机构、社区赠送与老年健康相关的书刊活动。
五、有关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从维护老年人健康出发,做好方案、提前部署,精心组织活动。要把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与老龄健康宣传周活动结合起来。
关键词: 体育室外课 健康知识 “四法”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中健康知识的内容很多,而室内理论教学的课时却不能太多,否则体育课就变成纯粹的理论课,同时学生也不愿意在室内上理论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室外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殊性,将一些健康知识及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将健康知识渗透在实践课中的关键。那么在室外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知识呢?
一、课前渗透健康知识有准备
教师要根据上课内容,提前准备好课上涉及的健康知识,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例如:在学生练习耐久跑教学前,要向学生传授“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生理现象。明白“极点”是人体运动一段距离后,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状况,是耐力跑练习中常出现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这时只要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极点”即可消失,继续跑下去,身体就会感到轻松许多,呼吸正常,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这就是“第二次呼吸”。只有在锻炼中不断克服“极点”,才能逐步提高人体的机能,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
二、准备活动时渗透健康知识巧安排
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做准备活动,对于准备活动的意义、价值和作用重视不够,往往敷衍了事。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制定适宜的准备活动,在做准备活动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做准备活动。例如:准备活动一是热身,为剧烈运动打基础,让人体有一个预热和适应的过程;二是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三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准备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有慢跑、游戏、徒手操、队列队形练习、专项活动等)。
三、课中意外伤害事故渗透健康知识有技巧
体育室外课,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虽然老师精心准备,认真负责,但是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是比较常见和不可避免的,抓住这个时机,在及时处理伤害事故的同时,渗透健康教育。例如:在体育课上有学生踝关节扭伤,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向学生传授扭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扭伤的预防: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正确掌握各种运动的动作要领;做好场地设备的检查,加强安全防护。扭伤的处理方法:扭伤多发生在四肢关节处。在扭伤当时,可以做冷敷,冷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拧干后盖在伤处,也可以有冷水淋洗伤部或者直接送到校医室处理,对于伤情严重的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在24至48小时后进行热敷或按摩处理或者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
四、课后小结渗透健康知识有措施
课后小结渗透健康知识,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及时做好健康知识的传授。例如:在体能训练课课后小结时向学生讲授肌肉酸痛现象,产生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由于在运动中机体接受一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刺激后肌肉内部产生过多乳酸而导致酸疼和胀痛感,这是个正常性生理现象。只要坚持锻炼,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体能也在这种机体反应的循环中得以提高。如果因为感到肌肉酸疼就停止锻炼,等到肌肉酸疼消失后再锻炼,则会削弱体育活动的健身效果。又如在夏天上体育课做课后小结时向学生传授剧烈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运动后不宜进餐、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浴等健康知识。
在室外体育实践课中进行健康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将一学期要传授的健康知识合理地分配到各课时中,在课时教案中应该体现传授健康知识的内容、时机、方法等。总之,教师抓住课堂,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又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秀梅.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知识传授.中学教学参考,2012(15).
[2]毛振明.论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传授体育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徐恩飞.体育课应传授一些健康知识.考试周刊,2010(28).
[4]徐冬明.中学体育健康知识传授六法.体育教学,2011(3).
[5]李伟敏.“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3(05).
[6]吕波.21世纪学校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探讨[J].民营科技,2013(04).
关键词:剖宫产 择期 健康教育 护理质量
剖宫产是指利用手术剖腹并切开子宫壁娩出胎儿,是用于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分娩方式,是产科常见外科手术[1]。近年来,随着麻醉学、输血、输液研究的深入、剖宫产技术的进步、手术缝合材料的进步及预防感染措施的改进,剖宫产在产科广泛应用,成功挽救大量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而高质量的护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是剖宫产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促进产妇恢复,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择期进行剖宫产的136例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机制检测正常。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年龄23-34岁,平均(28.2±4.1)岁,孕周35-42周,平均(39.7±1.6)周,初产妇49例,经产妇19例;产妇文化程度:小学16例,中学20例,高中12例,大专9例,本科及以上11例;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21例,头盆不称12例,臀位9例,疤痕子宫13例,其他13例;对照组68例,年龄22-35岁,平均(28.5±3.3)岁,孕周36-41周,平均(40.1±1.2)周,初产妇52例,经产妇16例;产妇文化程度:小学18例,中学19例,高中14例,大专8例,本科及以上9例;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18例,头盆不称13例,臀位11例,疤痕子宫11例,其他1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文化程度及剖宫产指征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随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主要以口头讲解方式为主。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产妇进行护理,首先,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主管医师、作息、陪护、探视及安全制度,并发放孕产知识手册和健康教育路径表,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积极、主动的与产妇进行交流,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讲解剖宫产的目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消除其紧张、恐惧、担心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协助产妇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等各项指标,术前1d向产妇介绍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室环境、手术医师、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配合方法,指导产妇练习缓慢深呼吸及松弛术,并监督产妇术前4h禁饮、6h禁食,术前1晚保证睡眠充足。其次,待产妇术后清醒后,告知产妇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正确卧位、创口护理及疼痛缓解方法、翻身方法及技巧、所服药物名称、服用方法及剂量、饮食及睡眠指导;帮助新生儿与产妇早接触、早吮吸,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婴儿含接姿势与技巧、哺乳时间及次数、护理方法、促进及保持泌乳的方法、手工挤奶方法及新生儿护理方法等,并宣传纯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再次,出院前,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产褥期护理、饮食、活动、休息及婴儿护理注意事项,并叮嘱其按时为婴儿预防接种,协助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做好产后健康检查、随访及计划生育指导。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自制健康知识调查表和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健康知识调查表:包括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各阶段的健康知识,总分3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知识评分分别为(18.7±5.1)h、(4.8±0.4)d、(2831.6±151.3)元、(27.6±1.3)分,对照组分别为(27.4±8.9)h、(7.3±0.5)d、(3746.2±138.1)元、(24.2±1.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5%,对照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知识、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及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保健知识,自愿保持有益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健康教育路径借鉴临床路径,以手术时间为横轴,以术前指导、检查、护理、用药、锻炼及出院计划为纵轴,制定全面、连续、系统、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计划[3]。
产妇大多为初孕者且存在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臀位、疤痕子宫等不利因素,对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怀疑手术的安全性,担心自身及婴儿的安全,术前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手术的实施,及时的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向产妇讲解手术情况,消除其不良情绪,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4]。术前、术后对产妇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采取正确的卧位、翻身方法及技巧、切口护理方法,减轻产妇术后疼痛,预防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促进产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对产妇自身及婴儿的好处,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婴儿,掌握合适的哺乳时间、哺乳次数及哺乳量,教授护理方法,提高泌乳量;建议产妇与婴儿同室,讲解婴儿护理方法,保持同睡同起,方便喂养,同时保证产妇睡眠质量,帮助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高产妇营养,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及乳汁的分泌[5]。协助产妇及其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嘱咐其按时为患儿接种疫苗,并进行计划生育指导,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本文对择期剖宫产产妇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产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产妇满意度为98.5%,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提高择期剖宫产护理质量,促进产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雷云.对择期剖宫产孕产妇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594-595.
[2]臧亚芹.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31-232.
[3]戴红芳,施京华,苏强.健康教育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护理质量中的成效[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33-434.
[4]项同生,邵东芳,张瑜.临床护理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12):1141-1142.
关键词:疾控中心;护理工作;健康教育
疾控中心是国家的基础公益组织,疾控中心的护理工作涉及到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和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等多项内容,直接面对着广大居民群众[1]。健康教育工作亦是疾控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关系着居民健康知识的普及。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居民的体质健康,我疾控中心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期间内向前来接受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和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的2764例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健康知识调查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期间内到我疾控中心接受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和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的2764例居民,其中男性共有1514例、女性共有1250例,各占总数的54.8%、45.2%;年龄在18~7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7.8±6.7)岁;接受健康体检的共有1055例、预防接种的共有978例、传染病和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的共有731例,各占总数的38.2%、35.4%、26.5%。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764例居民进行健康知识调查,调查问卷为我疾控中心自拟的居民健康知识水平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64份、回收2764份、有效2764份。对其中健康知识水平不及格的居民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然后再次对其发放问卷调查。
1.3统计学分析。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前健康知识水平及格的居民共有1942例,健康知识知晓率约为70.3%;开展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识水平及格的居民共有2312例,健康知识知晓率约为83.6%;开展健康教育后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是由政府所建设的用于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服务的公益组织[2]。疾控中心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对疾病、伤害及残疾的预防控制,为人民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从而促进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3]。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都是疾控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二者密切相关。护理工作中包含健康教育,同时护理工作又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通过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协作配合,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促进居民健康知识普及。疾控中心护理工作直接面对前来检查接种的人群,无论是对前来接受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还是传染病和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的居民都要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护理人员对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了解较深,因此也就更加利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4]。其次,疾控中心护理工作是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赢得居民信赖,护理人员有责任积极收集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的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实情而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长期定时举办一些健康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以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居民的体质健康。疾控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组织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向居民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小册子、在疾控中心大厅内播放健康知识宣传和讲座视频、一对一对居民进行健康知识指导等等,都可以有效达到健康教育目的[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开展健康教育前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约为70.3%,开展健康教育后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约为83.6%,开展健康教育后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研究结论:疾控中心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密切相关,因为护理工作直接面对前来检查接种的人群,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健康知识水平,所以也更加利于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效率。
作者:孙明辉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秀峰,高毅,鲍庆玲.浅谈疾控中心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2,23:126-127.
[2]王翠娥.浅谈疾控中心门诊护理的困难及对策[J].药物与人,2014,05:195.
[3]刘秀丽.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393-394.
[4]苌凤水,孙梅,李程跃,于明珠,张瑜,汪华,汤善健,陈文,罗力,李晓姣,李萍萍,郝模.健康教育与促进普遍开展——省级疾控绩效考核应用之十三[J].中国卫生资源,2012,02:101-102.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