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护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21:13:53

儿童保护论文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家庭寄养 孤残儿童 寄养模式

家庭寄养作为一项对孤残儿童的关爱事业,体现了对孤残儿童的人道主义关怀,最初产生于西方。伴随着改革开放,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国内蓬勃发展。家庭寄养模式作为对传统的院舍养育的创新与突破,对孤残儿童的成长,乃至中国福利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从国外引入国内的模式,家庭寄养模式要融入中国,必然要适应中国国情,经历一系列本土化的适应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学者及优秀论文。本文将对国内关于家庭寄养事业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以给出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的详细介绍。下面将按照相关分类,就国内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研究现状给予详细说明。

一、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的研究

目前在中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事业主要由各级儿童福利院统筹管理。儿童福利院按照有关家庭寄养的政策,开展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政策对家庭寄养事业开展和推广的重要性。

对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政策研究,基本包含对政策的详细介绍、对政策缺陷的补充和对政策发展建议的探讨。

吴鲁平、韩小雷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研究》一文中,详细对各个时期的家庭寄养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文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在施行中的详细问题进行阐述。张益萍、罗艳珠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法律规制探讨》一文则是对家庭寄养事业的补充性说明,侧重于对当前家庭寄养政策漏洞的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家庭寄养事业严格规范。尚晓援、伍晓明、杨洋的《南昌市儿童保护制度的演变》一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考察三个历史时期,孤残儿童保护政策的演变,强调国家对儿童的保护。文中提到“正在形成的新的福利模式,强调国家、家庭、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成分的合作。”可见社会政策也在逐步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发挥。除了以往强调政府在制定促进家庭寄养政策的作用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注重政府对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引导。

总之,国内对家庭寄养政策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思路仍然不够开阔。一方面与政策对家庭寄养的关注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对家庭寄养研究本身存在局限性。国内大多数的文献仍局限于对政策本身的探讨,如对政策内容的阐述,对政策发展趋势的探讨等。事实上,除了上述的研究方向外,家庭寄养的政策研究还可以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考察寄养儿童、寄养家长等相关人员,对目前实施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制定更有实践意义的政策。

二、对家庭寄养模式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有其特色。家庭寄养模式在中国经过本土化发展后,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模式体系。除了较为成熟的“云南模式”,“上海模式”和“北京模式”等以外,国内各地方也正在汲取这些较为成熟的模式的内涵,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家庭寄养模式和寄养道路。国内的学术界,在关于家庭寄养模式的介绍与探讨方面,已经形成体系:在对各寄养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比较分析家庭寄养的优势。

首先是关于国内较为成熟的“昆明模式”的研究,以李迎生的《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评价》一文为例,详细介绍了家庭寄养制度本土化中的重要模式——“昆明模式”。论文系统介绍了“昆明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现实意义等方面,为家庭寄养事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类论文通过对国内成熟的家庭寄养体系的分析研究,并总结经验,试图将其推广开来。

其次,国内也有很多对其他地方的家庭寄养模式进行探讨的论文。如尚晓援、伍晓明、万婷婷的《从传统到现代:从大同经验看中国孤残儿童福利的制度选择》一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大同市家庭寄养制度的现状和家庭寄养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总结了大同市的家庭寄养的基本情况和经验。余纪东、王幼丽的《中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之探讨——以南昌市社会福利院为实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南昌市的家庭寄养模式,总结了南昌市的家庭寄养现状,并论证了养院舍养育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危害,突出了家庭寄养在对寄养儿童照料和发展的各方面优势。秦琴的《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一文中,介绍了中山市的儿童家庭寄养模式,通过调查论证家庭寄养的优势。

同时,国内也有关于国外的家庭寄养模式和经验的研究。满小欧、李月娥在《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一文中,关注的是美国的寄养体系的明显特征,即社工在寄养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能。论文中提到美国的家庭寄养倡导“稳定”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对国内对家庭寄养模式的研究中,对单个地方模式的介绍和分析方面已经很成熟,关于各个模式的详细对比研究却十分简单,不够深入。事实上,对比研究往往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模式的特长和优势,改进自身模式中的缺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家庭寄养的实证研究

为获取在寄养过程中各方面的详细信息以及寄养效果,对孤残儿童寄养的评估,尤其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目前国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

在对家庭寄养的实证研究中,包括对寄养儿童的状况研究、对寄养家长的研究、对某一地区的寄养现状研究等各个方面。

(一)国内在对寄养儿童的实证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丰富

崔丽娟、杨志勇在《家庭寄养对孤儿社会成长作用的研究》一文中,采用了“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信任他人量表和自我容纳量表”,对儿童福利院的儿童和家庭寄养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家庭寄养确实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成长”的结论。崔丽娟、吴明证在《寄养家庭属性对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则是编制了“家庭属性因素与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测评量表”,得出“寄养儿童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结论。王子才等在《上海市内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智力现状评析》中,侧重运用量表对“孤残儿童被寄养后的智力发展”及“家庭寄养的意义”进行测量。王子才等人在另一篇论文《上海家庭寄养孤残儿的社会生活能力评估》中,运用“智测量表”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寄养儿童进行测定。曾凡林、昝飞的《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一文,运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上海市的寄养家庭和在院的孤残儿童进行测量。他们在另一篇《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行为问题与寄养》的论文,则是运用量表对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国内在对寄养家长的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可见肖祖芬等的《寄养子女被收养后养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一文,该论文则是运用量表,从另一个角度,对寄养子女被收养后“寄养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

(三)关于对某一地区的家庭寄养现状方面

在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中,运用问卷和访谈法对礼贤镇的寄养家长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家庭寄养在微观层面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的结论。银平均在《寄养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原因分析 ——云南安宁市草铺农村家庭寄养儿童调查报告》一文中,提到“采用问卷、访问、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曾凡林、季玉华、鲁容芳在《寄养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状况调查》一文中,通过量表和访谈,对上海市的城乡寄养家庭进行对比研究。

国内对于家庭寄养的实证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较为成熟,研究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在个别领域,如对寄养家长状况的测量、寄养中断等问题的测量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也是日后值得关注的部分。

四、对家庭寄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出路的探讨

国内对家庭寄养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多重视在寄养的实施过程中有重点的解决相关问题,并汲取成熟模式的优势,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家庭寄养的发展。

李迎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全面转型》一文中,提出社会福利的“社会化”,就“昆明模式”的特点,即“城乡结合”、“机构与社区、政府与民间结合”、“机构协调下的弱势人群帮助弱势人群”模式,给出当前寄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和出路。但是在借鉴其他模式的优势的同时,还是得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更好的促进家庭寄养事业的发展。在关于在寄养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面,朱孔芳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寄养过程中,家长的“筛选”、“培训”紧急事件的干预“和”完善法律政策“等方面需要逐步调整完善。陶隽等在论文《构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评估体系》中,强调在寄养过程中的各项评估的重要性。朱孔芳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探析——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例》中,则侧重发挥社会力量,即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寄养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家庭寄养研究的现状的介绍,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针对家庭寄养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趋向和不足。

其一,国外经验介绍不足。目前国内关于家庭寄养体系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已经比较好的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但是在关于介绍西方,尤其是欧洲等国家的家庭寄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尚显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家庭寄养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规避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其二,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对家庭寄养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能成熟的将这些方法运用的论文并不是很多,尤其是访谈法的使用。在这些研究中,个案的研究,尤其是寄养的成功个案研究十分少见,大多数的论文都是采用普查或者是抽样调查的方法,运用数据展示家庭寄养的某些特征,而忽视了情感的重要性。

其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一方面,目前对家庭寄养的主体——孤残儿童的研究,我国学者秉着人道主义关怀的原则,在研究的过程中,强调对孤残儿童的关怀。虽然对孤残儿童的研究涉及身体素质、精神状况、家庭融入状况等各个方面,这在普遍性上还是颇有成效的。但是对于很多特殊的问题,如寄养儿童成年后的安置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寄养和领养之间的转换的问题等,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方面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国内对家庭寄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针对寄养过程中出现的如寄养中断、寄养不成功等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研究的较少,而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家庭寄养的实施与推广。

其四,对比研究尚显不足。目前国内关于各家庭寄养模式之间的对比,寄养与非寄养儿童、寄养与非寄养家长的对比研究仍不够,研究也不是十分深入。大多数的论文都仅限于对单个寄养模式的介绍,或者是对寄养儿童、寄养家长的单方面研究。事实上,重视对比研究,对于汲取其他模式的长处,更全面的评估家庭寄养制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五,研究视野仍不够开阔。对家庭寄养的研究领域涉及的面很广,包括对寄养儿童、寄养家长、寄养机构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仍然存在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很多研究都是是从微观的角度着手。研究常侧重于对某一模式,或者某一地区的家庭寄养现状的评估和研究,忽视各个地区模式的比较分析。同时,在家庭寄养过程中的缺陷和对策等的研究,很少能从整个宏观层面对寄养事业、寄养儿童的关注,尤其是在对家庭寄养政策研究以及建议方面,研究的仍然较为狭隘。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警察总长”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区警察局“上任”了一名10岁“警察总长”,她就是当地小学五年级女学生卡门。

身穿特制小制服的卡门任期只有一天。不过,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卡门要管辖约克区1600名警察,以及保证区内110万居民的安全,可谓人小责任大。

小总长卡门首先视察了警察局的911紧急求助中心,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专为宣传交通安全设立的“约克区社区安全村”,向正在那里参观的小学生们发表了讲话。她的讲话内容正是她的获奖作文《约克区警队40年》。

约克区警察局“做一日警察总长”年度征文比赛活动已举办14年之久,每年从参赛选手中选出写作和演讲能力最出色的学生,穿上特制制服,做一天警察总长,以此帮助和激励学生了解法律知识。

素材运用:法制宣传人人有责,做一日警长不仅仅是为了好奇、风光,更达到了种一棵“法制”小苗在孩子的心中。

9万字《妈妈的日记》

记录儿子成长

写育儿日记、开育儿博客是80后辣妈们都爱干的事,没想到,年近古稀的张慧云老人,在34年前就开始领衔这一时尚风潮了。她从1977年小儿子出生开始写育儿日记,一直坚持了近20年,到儿子高中毕业。如今,老人把这些日记结集成一本小册子,取了个名字叫《妈妈的日记》。

71岁的张慧云是一名退休音乐老师,“六一”儿童节前夕,她在9万字的育儿日记中挑选出319篇,加上写给儿子的书信、合照整理成册,汇聚成一段养育孩子的欢乐回忆。

素材运用:一本小册子,一段记录今天的生活文字,让母亲和孩子心永远连在了一起。孩子长大后,那会是家庭共同的回忆。

作文关键词:家庭日记孩子成长

没上过学 15岁神童入剑桥

当一般15岁的孩子还在中学里混迹之时,英国年仅15岁的神童艾伦•费尔南德斯却已被剑桥大学录取,艾伦是剑桥200年来最年轻的学生。不仅如此,艾伦没有上过学,自小就在家由父亲授课。艾伦即将就读的菲茨威廉学院数学专业被认为是世界上课程最难的专业之一。艾伦说,长大以后想做一名数学家,解决困扰了数学界150年的“黎曼猜想”。

素材运用: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上学由父亲教育一样可以走进世界顶尖的教育殿堂,与其说艾伦是神童,不如说,他找到并找对了一条适合他自己的学习路径。

作文关键词:没上过学人才理想

13岁的少年气象预报员

年仅13岁的横滨少年山崎一哉在全日本范围的气象预报士(预报员)考试中,击败众多“叔叔阿姨”,一举金榜题名,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气象预报员。本次考试录取率只有6.3%,合格者平均年龄为37.8岁。

素材运用:自古英雄出少年。与平均年龄高出自己几乎25岁的大人一决雌雄,山崎一哉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作文关键词:比赛少年 成功

迈阿密的儿童银行

迈阿密的儿童银行全名为“特威格勒特银行”,面积约100平方米,有3个服务柜台。陈设虽然很简单,但银行所具备的软硬件几乎都有。儿童银行接受小储户的存款,同时还向小用户发放贷款,其利率的浮动和迈阿密市各大银行一样。不过儿童银行不是每天都上班,一星期只营业两天,时间是下午3时至4时。儿童银行虽然非常小,但它却是经美国国家银行批准开办的第一家股份制儿童银行。

银行每年会挑选3~5名优秀的孩子,对他们进行义务培训,教他们学会点验钞票,用计算机记账出账,还教给他们如何保护银行的知识。经过培训的“小银行家”还会指导和帮助其他人。凡是在“特威格勒特银行”任过职的孩子,长大后会被优先推荐给迈阿密市所辖银行,其薪酬要比其他职员高出不少。

素材运用:培养人才不仅是父母的义务,更是社会的责任。银行有的放矢地从娃娃做起,培养孩子金融意识、理财能力的做法,也值得父母们好好学习。

作文关键词:理财 培养 小银行家

儿子帮我圆了冠军梦

西安8岁男孩裴海君的作品“川金丝猴”,荣获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2010年度十岁以下组冠军。他是该国际摄影大奖自1964年创办来,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身为摄影师的父亲裴竟德感叹地说:“儿子帮我完成了冠军梦。”

素材运用:子承父业。同样爱好摄影的一对父子为宣传中国的自然保护,长年生活在野外,如今父亲的梦想被孩子实现了。

作文关键词:自然保护父子圆梦

长沙11岁小学生养鹦鹉

观察总结获小论文金奖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的11岁女孩李雨思将一对郁郁寡欢的鹦鹉放归阳台花园,意外发现了鹦鹉与阳台植物和谐共生的规律――一是因为鹦鹉的粪便肥了花盆,二是变疏的植被能获得更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父母、外婆的鼓励下,李雨思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完成了《鹦鹉鸟与阳台植物合理喂养与栽种研究》一文,前不久,这篇论文助小主人捧得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论文金奖。

素材运用:做生活的有心人,让自己拥有一双发现成功的眼睛。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监护失职 儿童 监护权转移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34-01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观念上,儿童问题一直被视为“家事”而非“国事”。众所周知,涉及监护制度的法律有两部,一部是2006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另一部是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都有撤销监护权的规定,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四川稻城县一名8岁的猪圈女孩事件,2013年南京饿死事件,2003年成都青白江李思怡饿死事件等唤醒了儿童监护权转移的条文。2014年12月,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出台,对监护失职儿童的监护权的转移起了指导作用,但目前对监护失职儿童监护权的转移还有一定困难,在操作中仍存在种种困难。

二、文献综述

我国儿童监护权及其监护权转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 53 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该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该法第 43 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职责;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上述规定可以视为是对监护权强制转移制度的确定,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公权的保障措施,我国的未成年人在受到监护人的侵害、或遗弃或监护人由于客观原因失去监护能力时,无法取得真正的监护的事例比比皆是,使得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时显得流于形式。

2014年12月22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可被剥夺监护权”的7种可能。此《意见》一出,以前难以操作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对监护主体有了明确的规定。

三、造成我国儿童监护权转移困难的原因

1.文化原因: 中国传统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和传统的家庭观局限

传统的家庭观,对儿童监护权的转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自古以来,家庭作为社会组织基本单位,包含婚姻、血缘、收养三重关系。传统社会着重维护“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父母一方面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以使后代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又厌恶外人插手家务事。久而久之,传统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和传统的家庭观对儿童保护造成了不良影响。

2.制度原因: 法规不全、执行力差、救助政策不合理

2.1儿童保护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不足,影响保护工作的执行力。《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第16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监护未成年人,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成年人代为行使监护职责。第五章第5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经教育后仍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或人员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第六章第6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介入劝解、制止。这些条文看似完美,其实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

2.2“监护失职儿童”监护权转移的相关法规不完善不具体。监护权转移,指的是基于被监护人利益前提下,按照相关法律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行使,并且由被委托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对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缺乏监护能力的情况作出了规定,法律条文看似详尽,但执行起来却很难。《民法通则》规定的“父母丧失监护能力”的儿童应转移儿童的监护权,但这类儿童往往处于无人监护状态。

2.3监护失职儿童救助政策设计不合理、救助方式不科学。尽管我国民政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第二部分第六条提到: 对因父母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无法自理生活的未成年人,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安置。但目前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找不到如何处理父母无力抚养、恶意照顾、虐待等情况的规定,很多监护失职儿童还是生活在没有保障的家中。现有制度设计不足给监护失职儿童救助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急需改变。

四、建议

1.完善儿童保护法律制度的操作细则,提高转移监护权的可执行度

监护失职儿童保护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创立相关法律制度,保护监护失职儿童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护失职儿童保护法律制度框架,弥补现有相关法律的缺陷。另一方面,完善相应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操作细则,提高儿童监护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执行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促成了第一案的成功判决,但后续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还得进一步完善。

2.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美国 1963 年制定的强制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一切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人员,都必须履行报告儿童可能被虐待、忽略等情况的职责。而且为了鼓励他们通报,严格对他们身份实施保密,使其免受法律上制约。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做法,建立强制报告制度,规定经常接触监护适当儿童的群体,必须履行报告义务,发现知情不报者,给予相应处罚。

参考文献

[1]王雪梅.从《儿童权利公约》的视角看中国儿童保护立法.当代青年研究.2007(10)

[2]陈玉霞.孟宪璋.美国儿童保护介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 18(2)

[3]胡巧绒.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年第5期

[4]蔡晓慧.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权的转移.法制与经济.2009年12月(总第 225 期)

[5]肖秀娟.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缺失及立法完善.硕士论文 2006

[6]李冬冬.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硕士论文 2012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督照料,身心健康和安全状况欠佳,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更应该成为广大体育人关注的问题。关注学者对留守儿童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整理分析所研究的内容和规律,了解留守儿童体育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研究的新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体育 学术关注度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飞跃发展。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经济浪潮的澎湃潮起,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这种形式下,过去“铜墙铁壁”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开始松动,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另外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小型机械的普遍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作效率,大大节省了农村劳动力,让很大一部分农民从终日劳作的耕地中解放出来,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投身到城市的建设中。“打工潮”开始出现,进城务工和南下打工成为了一种潮流和时代标签。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力的流向城市,“留守儿童”这一全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由此诞生。由于受户籍制度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他们不能随父母外出,只能无奈“留守家乡”。在他们身心发展的最重要阶段,父母的不在身边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灾难。这种亲情的缺失和不适应,往往让他们无所适从、出现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问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留守儿童甚至成为“问题儿童”的代表。

二、学术界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整体回顾

在我国,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开始有留守儿童的出现,到十二计划的今天,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的存在已有近30个春秋了,回望过去,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冷漠与滞后期”、“慢热与升温期”、“爆发与火热期”。

(一)“冷漠与滞后期”(1985—2003)

因为家庭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对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这种“内隐”的消极效应在“量”的层面上没有爆发的时候,往往被政府和学界所“漠视”。以“留守儿童”为检索词在CNKI检索(包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结果令人汗颜。对于我国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严重滞后,从留守儿童的出现,到引起学界的关注竟然历经十几年时间。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指出:“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就是要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当留守儿童问题刚刚出现处于萌芽期的时候,被我们的学者所漠视,十年间,没有一篇相关的报道或文献。直到1995年,学者孙顺其刊登在《教师博览》期刊的《“留守儿童”实堪忧》的一千字短文才悄然地拉开了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的序幕。然而,遗憾的是,这篇“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短文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随后的1996年只有相关文献1篇,从1997年到2001年整整五年间,仅有过3篇的相关报道或文献。而这五年恰巧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发酵期”,这一社会群体队伍逐渐“壮大”,带了的一系列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

直到2002年4月9日,记者李陈续在光明日报上呼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留守儿童才真正从平面媒体以文字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角[1]。

受该作者启发,随后宛择在江苏科技报上发表了上文的姊妹篇,进一步呼吁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关注[2]。从这一群体的出现到正面媒体的报道竟然历经了二十几载春秋,令人反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在发行量巨大的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曝光,学术界依然没有表现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热度。接下来的8个月,仅仅2篇文献见诸报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王东宇首次对“留守孩”个性特征进行调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留守小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3]。另外一篇则是名为《留守儿童”呼唤“家爱》的200字 “豆腐块”严格的来讲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在接下来的2003年,仍然“回复”过去的“冷清”,没有一篇。

这一时段的研究主要在较浅显的层面涉及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尚未有专题研究和实证调查,媒体对此关注极少,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尚未形成问题意识。

(二)“慢热与升温期”(2004—2006)

进入到2004年,随着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成扩大化趋势,政府开始关注到这一现实的严峻情况。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颁布以后,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妇儿工委、共青团组织、妇联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召开研讨会,主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同年5月3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指出:随着大量农民在外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随之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

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受媒体舆论的导向影响,学术界也终于“惊醒”(尽管热情不高),慢慢的开始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在这一年的总共25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得以呈现,其余的18篇均作为舆论媒介的报纸报道。这一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承担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的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并完成了前期成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课题组选取三省五县为调查区域,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占适龄儿童的比例等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发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学习、生活及心理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这是国内首次以专题调研的形式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4]。相梅、杨素苹、何黎丽、孙春晨、范先佐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2005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召开,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政府层面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经过一年的不愠不火,学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开始“升温”,相关的文献达到139篇,其中学术论文71篇。学者们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宽、关注的问题面也越来越广,研究进一步深化,开始形成共识,出现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叶敬忠等人(2005)主编的《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面世,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留守儿童的著作。

2006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及地方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大量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学校、社会各阶层包括妇联、共青团、专业协会都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关注留守儿童。2006年7月17日,全国妇联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提到了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这一年学术界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关注进一步升温,共产生文献398篇,除开以报纸媒介发表的214篇文献外,其中学术类论文184篇。并且有1位博士、13位硕士开始将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三)“火热爆发与持续高温期”(2007—2013)

2007年3月,在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次提到农民工问题,提出继续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2007至2013年4月15日,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通过篇名共计搜索到6,595 篇,年均超过1000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论文在全国各种期刊上发表。研究内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的规模;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家庭问题、学习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品德问题、行为问题、犯罪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问题、社会化问题、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儿童自身的年龄因素、父母认识上存在偏差、监护人监管不力、经济因素、学校观念的滞后与条件的限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政策与体制原因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条件、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等。

截止到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的图书主要有57部、硕士论文662篇、博士论文24篇。

三、体育界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研究综述

相对于整个学术界,体育界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更加的“滞后”和“冷漠”。从2007年至今,从体育的视角看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文献仅仅41篇(图1),其中还包括2篇报纸的相关报道,不能算作学术论文。从整体看来,体育界学者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热情不高,偶有关注,但不连续,往往是附带研究,在某一个点出一篇研究成果后马上转换研究方向,没有人产生过两篇及以上的研究成果。没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对这一方向进行深入调研,高级别的课题资助较少(仅有两个)。

从研究内容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现状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短暂与父母相聚后分离归乡后的心理活动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呈现“课程设置边缘化”、“活动内容简单化”、“体育资源匾乏化”等特征,这与现今我国农村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弱势境地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同时,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仅仅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所引起的亲子分离而造成的情感缺失、监护人的问题以及社会思想观念的问题,而是由于留守儿童周边的各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等,在研究体育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的问题时,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视角去审视。

留守儿童的特殊留守境况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被弱化现象与农村学校体育的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有直接关系。对于亲情缺失、家庭不完整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体育活动的干预是行之有效的,但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应全面审视。

参考文献:

[1] 李陈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N].光明日报.2002.04.09.

[2] 宛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下)[N].江苏科技报.2002.04.27(008).

[3]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05):354-355.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乞讨儿童;发展权;生存权

引言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但同时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的落后观念,就有许多沿街乞讨流浪的儿童。该论文就是针对乞讨儿童这一特殊人群,提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方法及设想。从法律角度对未成年乞讨儿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从而保护乞讨儿童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就长远来看同样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法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乞讨儿童的现状

(一)乞讨儿童的基本情况

根据笔者调研获知,就地域分布而言,乞讨儿童主要集中于繁华地带,是游客和市民旅游、购物的最佳场所。在乞讨地点上主要分为沿街乞讨和进入街边饭店乞讨两种。

在季节分布上,乞讨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到5月较多,11月到次年一月次之,6到10月为最少。

就乞讨儿童年龄分布而言,多为8岁以下,其中4―8岁儿童最多,也就是说,在乞讨儿童当中,学龄前儿童的人数最多,且这一年龄段的乞讨儿童多为单独或结伴乞讨,但一般都和父母分离。与此相反0―3岁的儿童跟随父母乞讨者占多数,单独或结伴者为少。

就乞讨儿童乞讨方式而言,一般采用跟随方式较多,有一部分儿童采用进入饭店挨桌乞讨的方式,另外也有极个别儿童采用卖唱方式乞讨。而乞讨的物品多以金钱为主,如果被乞讨者明确表示没有零钱,那么也会索要随身所带的食品。

(二)乞讨儿童进行乞讨的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对乞讨儿童的询问、调研得知,乞讨儿童进行乞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经济原因。经济的贫困,一部分家庭生活潦倒的儿童被迫走上街头进行乞讨,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

第二,宗教因素。在佛教中,讲究福慧双修,转经是获得“福”的主要途径,而“慧”则需要通过布施来得到。如此观之,乞讨则是给了众生一个布施的机会,因此乞讨并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相反同样是一种修功德的方式。由此观之这亦是乞讨的一个原因之一。

第三,教育观念因素。根据调研得知,乞讨儿童主要来源于一些偏远地区,而在这些区域大多以农业种植或放牧业为主,虽然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列优惠政策来鼓励学龄前儿童入学进行教育,但由于这些地区仍然以主要人力劳动为主,因此劳动力对于一些家庭而言相当重要,片面重视劳动力的使用忽视教育,也成为儿童乞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乞讨儿童被侵犯的权益分析

乞讨儿童大多为4-12岁儿童,本该在父母怀中撒娇、在校园接受教育的他们却走上街头,成了乞讨大军中的一员,这背后让人反思的不仅仅是社会现象,更是他们缺失的权益。长期的乞讨生活让他们过早的接触到了社会,不但影响他们的童年记忆,对习惯的养成同样危害甚大,大大提高了其犯罪的可能性。

在民法当中把人的基本权利分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所谓生存权,就是人的生存得到保障,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显然乞讨儿童的生存权部分被侵犯。而再说发展权,发展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受教育权,适龄儿童无法上学,致使其教育权无法实现。

二、针对乞讨儿童法律保护的对比研究

在本部分我们主要与该对比的对象是澳大利亚,之所以与澳大利亚作对比是由于澳大利亚在儿童权益保护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故其许多方法与措施值得借鉴。

澳大利亚对儿童的治理措施及法律保护。澳大利亚于1990年12月加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之后分别于1995年、1996年、2001年颁布、修改了《家庭法改革法》和《澳大利亚儿童法》。特别是在1995年颁布的《家庭法改革法》中明文规定“子女最大利益是父母和法院的首要考虑因素”,从而确立了“子女最大利益原则”。2001年《儿童法》重申了“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并新增相关规定。此外,还颁布了以《儿童抚养(登记和收取)法》为首的一系列配套法律,方便儿童权益保护的切实履行。而早在1901年澳大利亚就建立了儿童法院,来处理涉及儿童的纠纷,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

与澳大利亚相对比,我国关于儿童权益的特殊保护则显得很薄弱,目前为止,就该自治区而言涉及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该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上几部规范性文件,而对于乞讨儿童的救助也仅限于救助站、儿童福利站等方式,截至目前为止,以L市为例,全市有救助站1所,儿童福利站4所。

三、关于乞讨儿童合法权益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儿童权益保护的立法

目前,现行关于儿童的立法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而关于乞讨儿童的规范性文件只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办法和通知,通过阅读这些文件可知,这些文件只是规定了大的方针和原则,而具体操作性内容则规定得很少,无法真正有针对性、指向性的法律。因此想要解决乞讨儿童的问题,首先要从立法上有保障,颁布专门的,针对想乞讨儿童的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才可以执法必严。

(二)深入偏远地区进行普法教育双语宣传

“如果法律不被信仰,那么他将如同虚设”,信仰的前提则法治深入人心。只有让人民具有法律意识才能更好的遵守法律,也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建立长期的、固定的普法点,让人民真正明白法律的涵义及要求。

(三)改进对侵犯乞讨儿童权益的对象的执法方式

最后一个保障性环节则是执法,过去对于乞讨儿童监护人的执法措施只是进行批评教育,而不能从根本上使其监护人意识到乞讨行为对儿童带来的危害。只有加大执法力度,对其进行罚款或其他强制性措施,使之明白法律的强制性,从而减少儿童乞讨的数量。

少年强则国家强,切莫让烂漫儿童背负乞讨之殇。(作者单位:大学政法学院)

该论文由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2013240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课题组:《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对策研究》,《中国妇运》2005年第6期

[2] 邢芝凡:未成年人保护的宪法人权价值初探《延边党校学报》2014年10月第5期

[3] 王志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报》2008年第4期

[4] 张钦文:德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研究与启示,《唯实》2010年第7期

[5] 关颖: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缺陷,《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

[6] 罗炜、邰丽萍: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月第6期

[7] 王树新等:该拉萨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1998年6月

[8] 杨晓慧:基于“全人”社会化需求视角探究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建构,中国社科院硕士论文

[9] 王明学、舒弘毅、刘闵: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发展和思考

[10] 该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 该日报2009年10月19日第007版

[11] 周晶:自由飞鸟的生活―20世纪初拉萨乞丐群体的生存方式研究,《该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5卷第6期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14-01

一、现行救助模式

“以救助中心为依托的机构救助模式”是我国流浪救助保护工作的主流模式。至2015年我国已有300余家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然而其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然后将其遣送回家,走上了一条流浪―遣送―流浪的循环轨道,并没有改变收容遣送的性质。

南京市救助保护中心顾科长这样叙述的“目前的救助模式基本上是在新旧救助模式之间的一个过渡,救助模式越来越向社工方面靠,救助的主干力量逐渐凸显。但基本上还是以找家为主要的救助思路和方向,毕竟我们只是临时救助的性质。”中心社工对救助模式的阐述是这样的“我们只是临时性的救助,最后都是由其家人或亲属接送回家或由我们工作人员护送回乡,当我们把流浪儿童送回去的时候就完成了职责转移;而时间长的,我们会对其教育和管理,但最终都是要返回家乡的。”

二、现行救助模式的局限

首先,当前救助模式的救助目标单一,基本上还是以找家为最主要的救助思路和方向。而访谈中的陈某当被问及最害怕什么时,她的回答是“回家”。单纯以找家为目标的救助模式使得流浪儿童的数量居高不下,救助成效大打折扣,重复救助频繁出现,救助资源被浪费。

第二,救助内容的表象性。通过实地观察和整理访谈资料,可以看出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事实上遵循的是控制为本的救助理念,提供的救助服务一般都是外在的,对于心理方面更深层次的救助较少。基本上还是以保障性救助为主,针对流浪儿童的发展性救助较少。

第三,救助方法的专业性不足,救助队伍的专业性不足。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队伍基本上由原收容遣送制度下的工作队伍转化而来。由于救助队伍的来源多样化,又长期受收容遣送的制度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影响,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及其专业人才又未能在短时间内全面进入救助管理工作中产生和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在当前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非专业化、非系统化的救助占据主导地位。

第四,有关流浪儿童救助的法规政策不健全,救助工作的不确定性很大,同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导致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救助合力。访谈中,顾科长说到“我们这个工作很特殊,是跟人打交道的,还是多多少少存在点心理或行为问题的未成年人,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比如孩子进来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有没有什么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现在流行的那个H7N9,所以我觉得在救助链上也需要医疗卫生单位加入进来。”

第五,参与流浪儿童救助的民间组织数量少、规模小、不专业、缺乏资金等,救助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缓慢。民间组织是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福利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和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民间组织可以以流浪儿童的流动轨迹为切入点,强化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在流浪儿童的源头预防、中途救助和回归支持三个环节发挥独特作用。

三、新型救助模式的构想

国际社会对救助流浪儿童有着不同的实践,已有的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大约包括矫正模式、康复模式、人本救助模式与预防模式等四种基本类型。我国学者程福财将这四种模式概括为:越轨流浪儿童与矫正模式、病态流浪儿童与康复模式、社区发展与预防模式、能动流浪儿童与人本救助模式。

随着救助实践的深入,后两种救助模式越来越显出其优势和价值。人本救助模式是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有效创新,将对流浪儿童的个性和生活的理解和选择问题都予以考虑和救助,他承认流浪儿童流浪有其合理性和原因性,并且针对各种不同的原因实施不同的救助方式。认为流浪儿童不是没有思想的受助者,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有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因此,人本救助模式将社会工作的充权理念纳入其中,认为在救助流浪儿童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而并非将他们的声音忽略。

社区发展模式,也叫预防模式。它在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中,加入了对流浪儿童家庭的救助和照顾,试图通过提升社区发展来提高父母对儿童的照顾能力,同时改善社区儿童的生活环境,防止流浪儿童的产生,强调社区建设。

防患于未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角度。笔者认为合理的救助模式应当是二者的结合,运用社区发展模式从源头预防,在救助链中级环节运用人本救助模式提升救助成效,最终形成救助闭环。

参考文献:

[1]薛在兴,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困难、困惑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5).

[2]王凤,朱伯玉.流浪儿童救助模式本土化探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冯元.流浪儿童需要与机构救助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冯元.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中的民间组织参与路径[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Dybicz,P.Interventionsforstreetchildren:ananalysisofcurrent best practices[J].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48(6).2005.

[6]陈冲.关于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8]鞠青,张小亮,陈晨.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J].社会福利, 2002(10).

[10]张明锁.为什么流浪[J].青年研究,2002(12).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7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网数据显示,京西南区域点在2015年11月30日18时左右,PM2.5达到当日浓度最大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截至2015年12月1日8时,该区域点过去24小时PM2.5均值为745微克/立方米。

工业的发展让人类不得不面对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估计,全球十分之一的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前卫生部长陈竺等人在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文称,中国空气污染造成每年35万到50万人过早死亡。空气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健康伤害无法估量。

正所谓“同呼吸,共命运”,空气污染,谁都不能幸免。但更无奈的是,空气污染爱挑软柿子捏,对心脏病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婴幼儿的伤害更是变本加厉。

空气质量改善能促进儿童的肺发育

肺的发育从出生开始,一直持续到20岁,在这个过程中,肺功能会不断健全。空气污染会引起咳嗽、哮喘等急性症状,还会对肺的发育造成持久的损害。

今年3月5日,顶级临床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篇论文指出:空气质量改善能促进儿童的肺发育。

美国南加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为空气污染和儿童肺功能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作为美国最大的海港,南加州工业和交通都极为发达,再加上地处盆地,污染物不易扩散,曾经是空气污染的重灾区。得益于政府的强制政策,在过去几十年,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该研究选取了南加州的2120位年龄从11岁到15岁的儿童,肺功能发育最快的时期,分三个不同时间段(1994-1998年,1997-2001年,2007-2001年),年龄跨度为13年。

通过肺功能与PM2.5、PM10、二氧化氮和臭氧的相关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肺功能的改善与低的PM2.5、PM10、二氧化氮高度相关,这种高相关在被研究的所有人群都清楚表现出来, 包括性别, 西班牙系,非西班牙系,是否有哮喘。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空气A染会损害儿童的肺功能,但如果这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对儿童肺功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会缓解。

中国的数据

中国学者对空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损害的关系也有很多研究。

2009年,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在环境国际上发表了一项萃荟分析结果,一共分析了七个城市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数据,以及7到15岁儿童肺功能,结论是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损害儿童呼吸系统大通气道的功能,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直接影响小通气道的功能。

2010年6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欣北京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指出:大气PM10和PM2.5对儿童肺功能存在短期负效应,并存在一定滞后性,女性的大气道功能对于颗粒物质更为敏感。

中外多家科研机构均证实,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儿童肺功能发展,这样的影响会增大儿童成年后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也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笔者呼吁各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减少污染,普通民众也需思考,在政府治理空气污染,打响环境保卫战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是当一个破坏者,还是袖手旁观一味抱怨,抑或从自身做起试着改善环境?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8篇

社会发展中的金融法与环境法问题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社会发展与法律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医事法中心、复旦大学民商法学科主办。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德国洪堡大学、英国班戈大学、日本神奈川大学、韩国西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部分教师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围绕“社会发展与法律改革”的主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沦,是一次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 此议题研讨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杨心宇教授、王全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吴宏伟教授评议。主要论文包括: (1)俄罗斯前总理、俄罗斯联邦审计院秘书长、莫斯科大学国家审计学院院长S.M.沙赫赖(ShakhraySergey)教授作了《国家审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的报告。他认为,国家审计是在有限的社会资源条件下国家优化解决社会经济任务的工具,它以公民监督国家效率的机制合理取代了几个世纪以来国家监督个人行为的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监督制度之一,它提出了社会经济改造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特别重视分析各种改革与战略的社会代价。国家审计制度是一项转向新经济类型和高水平社会发展的前提手段。 中国学者评论认为,俄罗斯的审计制度对于俄罗斯的反腐败有重要作用。国家审计制度从学术角度来说是的视角,值得中国学者研究与借鉴。 (2)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系主任A.K.戈利琴科夫(GolichenkovAleksandrKonstantinovich)教授作了《生态立法的新的法律编纂》的报告,介绍了俄罗斯生态立法的主要任务、结构、主要途径(跨部门的法律编纂)、法律部门的区分与整合(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法区分整合后形成生态法)、法典制定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认为生态立法改变了环境保护活动的法律基础,将会促进向清洁技术转化并保障国内经济在高生态标准下进一步增长,促使建立真正的国内生态安全体制。中国学者讨论认为,俄罗斯将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法整合为生态法,这种跨部门的综合性的立法,即社会法的产生,值得我们研究。 (3)英国班戈大学法学院院长德莫特•卡希尔(DermotCahill)教授就其论文《欧盟内欧洲法院在公共采购领域对透明原则的运用》发表了演讲,介绍了欧盟在公共采购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欧盟法确立了公共采购领域的透明原则及非歧视原则。欧洲法院(ECJ)的诸多判例已经对27个欧盟成员国不透明的公共采购现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强化了透明原则,产生了扩大适用非歧视和透明度一般原则的结果。英国法院遵循了欧洲法院的司法判例,以致几乎所有该论文讨论的新近案件中,公共机构都被认定为违反了欧盟法律或一般原则。中国学者结合金融危机及中国的政府采购,与克希尔教授探讨了多层次的金融监管问题。 (4)复旦大学法学院朱淑娣教授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金融规制法研究》为题作了演讲,以利益平衡为视角,探讨了中国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朱教授指出,金融规制法律规范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规制发生的正当性、规制的合理限度和规制的法律控制3个方面。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金融公法 2社会发展与侵权责任法改革 规制主要目标包括:双向兼顾性目标、利益平衡化目标和全球化贡献目标。会议还收到复旦大学法学院张建伟教授提交的论文《金融危机的法律思考》,俄罗斯的S.G梅德维杰夫教授提交的论文《俄罗斯联邦银行储蓄保险制度》,探讨了相关中、外金融法律问题。此议题的研讨由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高富平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法学院段匡教授评议。 主要报告有: (1)中国民法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医事法研究中心、民商法学科负责人刘士国教授作了《中国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争论问题》的主题发言,向中外学者介绍了中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进程等基本情况,着重对以下几个立法中的争论问题及主要意见予以介绍和评述:①侵权责任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否仅规定侵犯民事权利,是否再规定侵犯利益;②关于统一死亡赔偿金的规定;③关于要不要规定国家赔偿责任;④关于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⑤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是否规定矿害等工伤事故责任;⑥楼上抛掷物伤人找不到加害人可否由相邻人赔偿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刘士国教授认为:①侵权法调整的就是侵犯绝对性民事权利产生的社会关系,法与法律有区别,即使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利,也可能存在于社会生活规则中,那就是法律之外的法涉及的权利,反对对利益作出特别规定。②统一死亡赔偿金标准是大势所趋,有利于保护受害人。③主要从性质上说,国家赔偿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就此,侵权责任法应作规定。鉴于国家赔偿法是民法的特别法,侵权法仅规定一条就可以了,表明这是侵权责任的一个类型及赔偿的性质,具体条文由国家赔偿法规定。④采用责任能力规定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这涉及侵权法和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的改革。监护人责任应以被监护人无责任能力为条件,如被监护人有责任能力,被监护人应承担责任,不能赔偿的,由监护人承担补充责任。前者,是直接责任。侵权法以救济受害人为主要目的,也有教育、预防的功能,未成年人有过错,应予批评教育,甚至责令赔礼道歉。⑤侵权法应规定矿害事故的使用人因违反对被用人的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而且不限矿害,凡使用人对被使用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均应承担民事责任。⑥楼上抛掷物伤人找不到加害人不应由相邻人赔偿,法院不宜以共同危险行为或公平责任加以判决。加害人不明,公安机关应予立案侦查。 如仍不能确定加害人,公安部门可会同民政部门,对严重受害者实行社会救济。此外,受害人仍可依医疗保险减轻所支付的医疗支出,保险制度已对此具有救济功能。 对于中国侵权法的制定,外国专家饶有兴趣,就诸多问题与刘士国教授进行了探讨。#p#分页标题#e# (2)韩国西江大学法学专门大学院长严东燮教 授以《韩国制造物责任法》为题,介绍了韩国制造物责任法的概要内容、制定该法以后韩国案例的动向,指出了该法的缺陷,提出了如下修改完善的建议:应对“缺陷推定”作明文规定;《制造物责任法》适用范围应当包括预售公寓的缺陷责任;应明确规定免责事由“法令制定的标准的遵守”中的“法令”局限为强制性的;法规条文应更明确。 (3)华东政法大学张礼洪教授就其论文《对侵权行为过错认定标准的新认识》作了报告。他以《阿奎利亚法》中关于过失的原始文献为基础,对完善现有的过失判断标准提出了建议:侵权过失的判断标准以客观过错为基本原则,即过失是对行为人没有尽一个理性善良的人的义务,预见或者预防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的。过失的存在以存在不法行为、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过失概念本身就蕴含了因果关系。过失的存在以行为人是否尽一般人应采取的谨慎义务为标准,但是,还应根据社会的一般认识,以造成损害的危险是否由行为人所知或者被害人是否根据自己的意志将自身处于一个不应处于的危险区域来判断行为人的过失。 (4)复旦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生王淑华作了《未登记过户之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的发言,她认为我国《物权法》对机动车的物权变动采用登记对抗主义,机动车所有权自买卖交付时发生移转,登记过户仅是买受人据以获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要件。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不属于物权变动不得对抗的“第三人”范畴。转让交付但未办理登记过户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应由对机动车享有运营支配权和运营利益的机动车实际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登记的所有人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其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构成侵权行为。会议还收到复旦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生王康提交的论文《机动车交通事故共同侵权损害赔偿中的保险责任研究》。 3社会发展中的医事法律问题 此议题的研讨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韩长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王全弟教授评议。主要报告有: (1)日本神奈川大学法科大学院森田明教授作了《日本医疗诉讼与医疗的法制度的动向》的报告。 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介绍了日本国内患者权利运动的发展、重大医疗事故诉讼持续增加的特点以及最新的法律制度的施行:产科医疗补偿制度、对因出生时的原因造成的脑性麻痹患儿的无过失补偿制度、医药品副作用受害人的无过失补偿制度及预防接种被害人的补偿制度。 (2)复旦大学法学院姚军副教授作了《医疗事故侵权责任范围的正确确定》的演讲,他提出,作为法治社会核心价值的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要求行为(或责任)人对己方行为及其不良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即法律上对己不利的后果)。在具体承担法律责任时,它又意味着责任人仅对由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而不应对超出该不良后果部分负责;同理,基于该核心价值(也是诸法的基本原则),医疗事故的责任人也只应对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立法即司法上不应强迫其承担超出该后果的责任。 (3)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满洪杰从比较法的角度进行了《人体试验侵权责任研究》的发言,建议我国应当构建独立于医疗过失责任的人体试验侵权责任制度。人体试验侵权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可以在对过错的举证上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在因果关系问题上,应当采取相当因果关系、倒置。在因果关系问题上,应当采取相当因果关系、疫学原理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来进行综合判断。 (4)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李燕以《双性儿童性别确定的法律问题探究》为题,提出双性儿童并不是不正常的,当前医学界普遍施行的、经父母知情同意而为双性儿童确定性别的性别再造手术,并不符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性别确定应是儿童自己的宪法权利,父母对子女性别再造手术的知情同意权与双性儿童自己的宪法基本权利相冲突。法律应承认男女二元性别体系外的第三种性别,双性儿童的性别确定应待其长大后自己决定。 韩长印教授评议认为,医事法的研究提醒学者注意到平时不为大众所关注的处于弱势群体的少数人的权利,也提醒学者们思考我们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方法论问题。由于医事法内容的中外共同性,中外学者就医疗过失认定、损害赔偿、医疗诉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4社会发展中的其他民商法律问题 此议题的研讨由人民大学法学院吴宏伟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段匡教授评议。主要论文有: (1)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莱因哈德•辛格(ReinhardSinger)教授作了《变迁中的民法典的社会模型》的报告,介绍了社会模型的概念和它作为法律发展因素的功能、在19世纪私法秩序的社会模型的发展以及德国民法典的社会模型的变迁,提出了现代私法中的民主化和社会国家化、告别契约法中形式自由伦理模式,强调程序的和实质的合同正义,强调了民法的社会责任。 (2)复旦大学法学院王全弟教授所作报告《两岸担保物权比较研究论纲》,就如何确立保证债权获得完全清偿的制度,比较了2007年3月中国大陆《物权法》与台湾地区在2007年3月经立法院审议通过的担保物权修正草案,在担保物权的追及力、担保物权的实行期间、抵押权顺位、动产抵押、最高限额抵押、权利质权和商事留置权7个方面对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物权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有利于两岸发展及法律相互借鉴与完善的建议。 (3)复旦大学法学院胡鸿高教授作了《中国企业并购及其法律改革》的报告,介绍了中国企业并购及其法治演进历程与特点、中国企业并购的模式、企业并购突出问题与法律改革。胡教授呼吁,企业并购,不仅应当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要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信息披露法制,增加透明度,保障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应当特别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企业并购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发展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建设和谐社区与社会。目前当务之急,在于通过法律改革,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实现机制,倡导和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p#分页标题#e# (4)复旦大学法学院何力教授作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的演讲,指出中国的资源特需改变了世界资源供求格局,阐述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进展,分析了经济和资源成为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障碍,分析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环境法和政治动乱问题,最后就中国海外资源投资保护的法律对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5)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盖威作了《社会组织在我国协商治理模式中的地位与功能》的论文发言,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修定民法通则、明确规定社会团体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尽快制定社团法、修改现行特别法增加法律责任的规定,进一步扶持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淡化一些社会组织的行政色彩,转变政府中心主义治国理念,确立以民为本、以市民社会和市民组织活动为导向的治国之策,进一步完善协商治理机制。 (6)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托马斯•莱塞尔(ThomasRaiser)教授作了《合同与合同法》的报告,俄罗斯A.Sherstobitov教授向会议提交了《关于俄罗斯联邦民事立法修订的构想》的论文,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韩伟、王森波分别提交了论文《斯多葛派的伦理哲学与罗马法的转型》、《必亦正名乎?———美国加州同性婚姻立法风波透析》。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机制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当前我过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扩大、人口的快速流动和家庭婚姻关系的紧张都是导致流浪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流浪儿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家庭、学校、社区、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人性化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研究流浪儿童人性化救助机制的构建,对于给流浪儿童创造一个更为稳定的生存环境具有特殊意义。完善的救助机制框架,可以保障流浪儿童生存以及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平等的与正常儿童一样的社会关怀。目前中国尚未形成专门的法律对流浪儿童救助进行规范,在现有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救助服务体制下,流浪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源上得以解决。当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走上法治化道路,以法律的形式对救助形式进行确定,流浪儿童的安置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同时,对于促进政府实施以人为本的救助理念、扶持社会工作的正常发展,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有其时代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过去几十年来,流浪儿童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和一些国际组织的关注,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为了让流浪儿童融入到社会中来,开展了许多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政策,救助服务。从开始的矫正康复,逐渐转向人本的救助,旨在建立一个满足流浪儿童需求的人性化救助机制。

由于中国的研究晚于国外,许多国家都比较早的成立了救济制度,因此在流浪儿童救助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模式,总的来说,国外的研究包括以下方面:

英国救助儿童会在200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家庭有联系的流浪儿童的犯罪比例远远低于那些与家庭保持联系的流浪儿童。

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安怀世认为,贫穷、家庭问题、走失、拐骗、压力儿童与家人学校的关系恶劣都是造成儿童离家的原因。成年人应当保护儿童的基本权利,避免他们受到虐待和暴力伤害,在制定和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政策时,要关注儿童的权利和需求,让儿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他在对流浪儿童进行分类时,参考了各国的应对方式,提出了六种干预方法。认为通过街头帮教的方式为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是离家儿童能在政府帮助情况下进入稳定的生活,恢复人际关系和伙伴关系来加强预防功能。[1]

北卡来罗纳大学的社会学教授Roslyn Arlln Mickelson组织大批学者对美国、巴西、古巴等几个美洲国家的流浪儿童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详细研究了各国流浪儿童的真实生存情况,发现家庭关系的破裂,贫穷和不公平的深化,以及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都是造成流浪儿童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他建议应该从微观(加强教育)和宏观(促进社会公平)两个方面来解决流浪儿童问题。[2]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理论和内容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社工等学科都为流浪儿童救助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指导和科学的方法。国内许许多多流浪儿童的相关研究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建立、流浪儿童救助的立法、流浪儿童返家问题,救助保护工作专业化、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救助等方面。根据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归纳:

王思斌(2005)[3]认为流浪儿童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制度性的因素。导致儿童出走流浪的主要原因有家庭解体、贫困、农村基层组织和相关组织对儿童保护不力等,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对流浪儿童的法律法规,因此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浪儿童救助的建设,扩大保护流浪儿童的范围,加深对流浪儿童的保护和照顾,使得流浪儿童社会救助工作更加专业化,人本化,让他们融入到真正的社会中去。[4]

刘继同从儿童福利角度提出了社会结构转型中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选择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选择最佳的政策模式与制度,即要考虑中国社会现状,还要考虑与国际接轨,主要以家庭为核心展开对流浪儿童救助体系。[5]同时,刘继同在对郑州市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中还分析了流浪儿童的流浪区域分布状况,并将流浪儿童的主要聚集地和活动空间大致分为了四种基本类型。[6]

2、流浪儿童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2.1 流浪儿童的现状

我国的流浪儿童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发达的中西地区,大部分是男童,而且趋向于年龄小的儿童,他们在我过大多数城市中流浪,不仅文化水平较低,同时只能靠捡破烂、沿路乞讨、甚至偷窃谋生。流浪儿童漂泊在外,居无定所,没有物质保障,生活状况很差,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据研究表明,由于他们年龄偏小,三观和判断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到伤害和欺骗。更不用说对人生的规划。因此没有得到合适的救助,他们慢慢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尽管通过近年来国家政府的努力,流浪儿童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好转。但是,流浪儿童救助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的。

2.2 流浪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统计与流浪儿童救助站管理员的访谈了解到,这些原因的混合因素的互相结合造成流浪儿童现象。包括经济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自身原因。

2.2.1经济原因

根据研究我们了解到,造成儿童流浪的本质原因是贫困,而我国目前约有592个贫困县和4600万的贫困人口,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以及农村经济来源的阻断,使得贫困地区的人们携带子女或者单独务工。部分外流人群的盲目性导致务工人员难以安定,那些无法找到住所的儿童便成为流浪人口的主要来源。

2.2.2家庭原因

家庭是个人的最早的生活场所,由于童年家庭温暖的缺失,父母相处不融洽,或者父母对子女缺少关爱,不能及时解决家庭的矛盾,都会是这些家庭的子女选择离家出走,成为社会上的流浪儿童。可以肯定地说,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几乎没有一个流浪儿童的家庭是和谐完整的,他们其中一部分甚至经历过家庭暴力,也是造成其成为流浪儿童的因素。

2.2.3学校原因

由于在校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儿童肩负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和成长压力,很容易使成绩不好的孩子渐渐产生厌学情绪,不喜欢学校这个学习环境,成为流浪儿童。因此许多流浪儿童甚至初中都没上。

2.2.4自身原因

因为小孩子年纪比较小,处于叛逆心理和模仿心理有比较大的好奇心,家长和社会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主观一时,不能忽视孩子的需求,应该保护儿童的心理成长,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一些性格偏激的儿童离家出走。

3、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救助机构普遍面临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不足

由于流浪儿童的流出地不同,在行为上随意性特别大,因此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很难开展救助保护工作。外籍的流浪儿童愈多,地理位置愈远,救助工作和安置工作就愈复杂,涉及面愈广泛,难度也会加大,消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就更多。所以很多救助机构都面临资金、设备、人物财力等方面的不足。

3.2 在救助方式、内容等方面忽视了流浪儿童的群体特点

在救助方式和内容这方面忽视流浪儿童现象后的深层次的问题,流浪儿童的产生和难以根治是一系列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家庭是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家庭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单亲等问题使得儿童厌恶家庭,选择流浪。此外,收容遣送却没有真正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单纯的是流浪儿童回到家庭,却不能回归家庭生活。简单的管理模式是不可能让流浪儿童真正得到救助的,重复流浪儿童现象出现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要重视流浪儿童的群体特点,并想办法从根源上进行更好的救助。

3.3 救助工作的方法不人性化,没有考虑流浪儿童自身的意愿

为流浪儿童制定的政策和救助保护比较强制,存在很强的控制性和行政性,对流浪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弊端。而且救治中心只是为流浪儿童提供了食物、住所等暂时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然后找到他们的父母,又强制的把他们安置到原来的生活环境,却没有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对原来生活环境的抗拒和反感。导致了他们再次选择流浪,成为了重复流浪儿童。

4、构建人性化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

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强制性收纳或遣送会对流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认为在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管理方面应该施予更多的关爱而不是一味采取强制的管理方式。虽然关爱性机制的建设将会是一项繁复又耗时的尝试,但是采用更加温情化、法理化、科学性的救助机制是管理流浪儿童的必然趋势和必经之路。

4.1 主动救助

根据资料显示:救助儿童往往不是自愿去救助站,而是被公安部门和救助站人员在街面把他们带过去,新的救助管理方法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方式,变为主动。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尊重他们的看法,要投其所好,告诉他们接受救助管理制度,在充分尊重流浪儿童的观点的基础上,对儿童提供教育,实施保护,在街头设施流动救助站,扩大救助面积,积极宣传儿童权利的有关知识,提供儿童所需要的服务,动员全社会,提高社会帮助流浪儿童的积极性。

4.2 帮助回归家庭生活

我国的儿童救助方式倾向程式化。一般的救助组织通常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的政策,向儿童提供饮食,并通知他们的亲戚以及户籍所在地政府机构,将他们带回家人身边。这只能是暂时的,不能长期有效的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缺乏灵活性,不重视结果,致使儿童的救助效果不佳。我们应该辨证的来看待这些问题。如果只是把流浪儿童送到家人身边并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再次流浪,因为许多儿童是因为家庭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才选择流浪。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救助工作人员做到将每一个孩子都带回一个真正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首先,我们需要认真调查家庭环境,如果发现不和谐因素,需要与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确保这些因素得到彻底解决之后,再将儿童送回家中。其次,我们还要进行后续工作,定期地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并给予建议和指导,使家长能够学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确保协定的执行。再次,如果救助工作人员发现该家庭经过帮助之后仍不适合儿童成长生活,会为他们找寻其他的寄养家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问题。让流浪儿童生活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是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宗旨。

4.3 积极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

由于大部分流浪儿童受到不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有一定的歪曲,再加上他们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所以为了这些儿童能正常成长,纠正错误的观点和行为,他们需要更多的资源以及成长需求。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流浪儿童进行教育以及提供他们生活所需的各项服务。基于我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对他们进行思想和文化技能上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的。

【参考文献】

[1]安怀世.解决亚洲流浪儿童问题:保护与参与齐头并进[A].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论文集[C].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12.

[2]Roslyn Arlin Miekelson.Children on the streets of the America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page280

[3]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4]王思斌.从政策和服务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A].张明亮.流浪儿童救助保护论文集[C].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刘继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服务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J].青年研究,2003(10).

儿童保护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字:围产期;空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一、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围产期诊疗空间设计

围产期是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 围产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婴儿及母亲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围产期保健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保健工作,使母亲健康和胎儿、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得到很好的保护。

围产空间主要包括两大区域:产科区域和新生儿区域。

产科区域位于门诊大楼的B部区域的二到六层,B部为妇产科住院部,共设有11层,一层为综合病区(47床),二层三层为产科病区(每层47床),四层为产科房区(24床),五层为LDR区(20床),六层为产科病区(47床),七到十层位妇科病区(每层47床),十一层为妇科VIP区域(21床)。共394床。地下一层为预留病床(47床),地上394床,地下47床,共441床。

新生儿病区位于门诊大楼的C部区域的三四层,C部为儿科住院部,共设有十一层,其中三层为新生儿病区,四层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区位于儿童住院部内对于儿童住院部内,对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控制都较为方便,同时通过走廊可以同B部的产科联系,新生儿出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图2)

产科是医院中专门为女的一个部门,主要为产前和生产的孕妇及新生儿提供各种检查治疗。

近些年,产科发展出了FCMC新模式,将妊娠、分娩、产后恢复和婴儿监护整合在一个连续的家庭生活周期之中,作为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生命活动,使用“待产一分娩一恢复一产后(LDRP)房间”或“待产一分娩一恢复(LDR)房间”,替代产妇需多次转移的产科医疗服务的传统模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采用LDR产房加普通产房的设计,满足了各个层次的患者需求。

产房、新生儿区域最重要的就是洁污流线分离的处理,设计采用双廊道设计,其优点是可以使洁污流线彻底分离,缺点是一部分病室没有采光,可以把对采光要求不高的空间置于此区域。(如图3)婴儿出生后的28天为新生儿期,此时器官发育不够完善,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要特别注意保护。

二、结论

本文通过对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研究和分析,寻求一种新型的围产期空间,其应该为环境人性化、尺度适合化、空间家庭化,流线安全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或许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希望这篇论文的某些观念和见解,能够对围产期空间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设计人员创新性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为妇女、儿童营造更加健康、美好的医疗空间做出自己的一点努力。

参考文献

理查德 L 科布斯. 医疗建筑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罗运湖.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M]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10

托尼 蒙克.医院建筑 [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董黎,吴梅编,医院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朱智贤著,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德]菲利普・莫伊泽尔著,付天海译,专科医院专科门诊,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赵铭.议现代儿童医院设计中人性化环境空间的营造[J].建筑与环境,2011年第一期

崔轶 著.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设计方法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4

作者简介:

徐金燕 1987.2.2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医疗建筑导师:李建广

上一篇:材料保护论文范文 下一篇:森林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