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1:22:55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河北省境内,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大沽高程度10.5米时),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东西长39.5公里,南北宽28.5公里,淀区由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主成,地貌景观以水、芦苇、蒲草、荷花为主,水体约占80%左右。荷塘渔村星罗棋布,荷花芦苇交相辉映,素有“华北明珠”、“北国江南”的美称。

一、白洋淀湿地基本情况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白洋淀仅是古白洋淀的一部分,古白洋淀是上承九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潴龙河、孝义河、杨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因此也称“雍奴泽”。正德十二年间(公元1517年)杨村河决口,形成九河入淀之势,淀水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白洋淀地处京津石腹地,位置独特,有“九河下梢”之称,丰水季节,白洋淀可大量容量纳上游下泄洪水,按水位8.5米计算,白洋淀可蓄水3.5亿立方米,这对于缓洪滞沥、涵养水源,保卫京沪铁路和华北油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洋淀水面辽阔,每年蒸发和下渗约2亿立方米,巨大的吞吐能力对于保持空气湿度,调节周边小气候,减轻北京地区的春季风沙意义重大。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湿地,也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淡水湿地之一,有着非常典型的湿地特征,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淀内野生鱼类54种、鸟类193种、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26种、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白洋淀湿地管理现状

为了加强白洋淀湿地的保护,2001年11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白洋淀成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包括四个核心区,,分别是烧车淀、大麦淀、藻榨淀和小白洋淀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97.4平方公里。2004年安新县成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负责白洋淀湿地的生态保护。开展了湿地科学考察工作,联合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白洋淀进行了湿地资源摸底调查40多次,取得了原始数据200多个,建立了湿地鸟类档案。加强了对生态区破坏行为的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捕猎、毁苇造田、滥采滥摘的行为。加强生态湿地的宣传教育,使淀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高。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白洋淀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也非常重视,加快了上游市县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强化白洋淀生态补水等工程。

1991至2007年,国家水利部门先后18次对白洋淀生态补水,总计9.76亿立方米,尤其是2004年实施的“引岳济淀”生态补水工程和2007年实施的“引黄补淀”工程,使白洋淀蓄水量增加,淀区水位提升到6.5——7.5米左右,水面开阔,水质变好,许多鸟类、鱼类重现白洋淀(针尾鸭、罗纹鸭、环颈雉、文须雀、黄腹鶺鸰、中华鳑皮、鳝鱼等),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长势优良,白洋淀生态环境开始改善。

然而,要使白洋淀生态环境完全恢复,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好的水平,淀区水位应保持在7.5——8.5米,少量的补水对长期缺水的白洋淀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缺水的问题仍然不能得到根本保证解决。水位的降底使淀底逐年抬高,许多地方淀底已经,湿地变成荒地,村民们把这些干涸的荒地改造为农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造成了

湿地面积的减少,据粗略统计,十年来,有将近5万亩的湿地被改为农田,占白洋淀总面积的10%。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三、白洋淀湿地规划与建议

(1)依法补水,保障水源。白洋淀水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降雨,二是上游补水。1995——2005年,白洋淀流域平均自然降雨量仅为524.9mm,尤其是近几年来,降雨量更是低于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白洋淀生态功能的需要。白洋淀上游的9条入淀河流中多数已断流,也仅有府河和孝义河有少量水流入白洋淀。应急补水可以缓解白洋淀缺水的问题,但由于白洋淀水分耗损巨大,每年仅蒸发和渗漏就达2亿立方米,(照此计算,一年不补水,白洋淀就会干淀),短期的补水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使白洋淀水位应保持在7.5至8.5米,发挥出最佳的生态功能,应该建立长效的补水机制,实行依法补水,定期补水。每年补水量要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

(2)加强上游河流污染治理。白洋淀水体污染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上游污水。目前,白洋淀上游主要有府河(保定市生活废水),漕河(满城县造纸厂工业废水),孝义河(蠡县、高阳工业废水),3条河流注入白洋淀。入淀水水质不达标,导致白洋淀水体恶化。

(3)健全机构,强化管理设施。白洋淀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与2市5县接壤:保定市的安新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沧州市的任丘市,其中85.6%的水面在安新县境内。各市县政府在白洋淀管理方面,政策不同,措施不一,没有做到统筹规划管理。

(4)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工作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保护区周边个乡镇、村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入户宣讲湿地保护区法律法规,宣传白洋淀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大力度宣传湿地生态科普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以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为载体,向国内外广泛宣传白洋淀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实施淀底清淤工程。白洋淀处于华北平原低洼地区,多年来上游大量泥沙流入白洋淀,沉积物逐年增多,淀底、河床抬高,一些河道行船都十分困难,加之水草腐烂后沉淀水底,淀水含磷含氮化合物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6)实施人口搬迁,缓解淀区自身污染。白洋淀有水区村39个,人口约10万人,其中纯水区村15个,人口约5万人,这些村庄平均每天生产生活拉圾约12吨,生活废水7吨,大部分直接排入白洋淀,超出了白洋淀的自净能力,是水体污染的一个因素。解决白洋淀自身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行人口搬迁,首批应该重点对15个纯水区村的5万人口进行搬迁。同时,改变水区群众织席扒篓、打鱼摸虾的传统生活方式,通过转移或输出老动力的方式解决搬迁人口生计问题。

(7)过度开发旅游,破坏生态环境。现在开发了农家乐、鸳鸯岛、白洋淀博物馆、荷花淀大观园、渔人乐园、元妃荷园、休闲岛、民俗村观光景区、白洋淀文化苑、白洋淀码头、明珠游乐园等人工建筑是必对湿地环境保护造成破坏。对白洋淀鸟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想象的结果。解决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私搭乱建,严格控制保护区项目的审批,对不符合保护区建设的项目一律不批。

参考文献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在我国目前国情下,如何强化税收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即如何完善我国的环保税收体系。

关键词:环保;税收制度;和谐社会

1完善环保税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状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公共治理的和谐,是绿色生态性社会、公平性社会和创新性社会的综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建立绿色生态性社会、公平性社会和创新性社会。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实现和谐社会的综合目标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我国环保税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主体税种。

我国现行多为征收环境费,地方为了保护其利益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私下给与保护,降低排污标准而且征收标准偏低,征收依据落后,在征收方式上也不规范,排污资金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对保护环境起不到高效调节作用。目前现行的资源税并不是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征收的范围狭窄,只是针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矿产品和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实质上是属于矿产资源占用税的性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各税种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税制内外有别,不利于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

(2)主体税系缺失。

各种环保性质的条文散落在各个部分和相关的法规中,没有一个合理和科学的体系,各种法律的不同的立法的目的使得各个法条具有不同的标准甚至彼此之间产生适用竟合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目前我国所征收的环保税收的征收范围只是众多自然资源的矿产资源和盐,对我国其它需要保护的其他重要对环境要素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对我国整个环境保护作用有限,难起到税收本该发挥的作用。

(3)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的税收优惠单一,缺少针对性、灵活性,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以增加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而我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4)税收分配管理体制的不合理。

如资源税由于在分配管理体制采取省、地、县三级共享的分成制度,造成各级税务机关对该税种的征收管理偏松和代扣未能真正到位,很多地方甚至采取放弃管理。同时由于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导致大部分的开采利益流向央企和上级财政,造成基层财政对资源税的征管失去积极性。

3国外建立绿色税制的经验与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全面“绿化税制”有税制。

3.1设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主体税种

(1)对废气排放课征的污染税:如美国70年代开征的二氧化硫税,法国、瑞典、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按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征收的氮氧化物税。

(2)对废水排放课征的污染税:如前西德从1981年起开征水污染税。

(3)对垃圾排放课征的污染税或垃圾税:如挪威1974年开征的饮料容器税,规定对不能回收的饮料容器征收30%的从价税,美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在轮胎的生产或销售环节征收的旧轮胎税。

(4)对噪音污染征税:如美国征收的噪音税。

(5)对农业污染物征收的污染税。如比利时、芬兰、挪威、瑞典等国都对农药和化肥征收污染税。

3.2调整原有税制,建立多形式的税收优惠制度

(1)对消费税的调整。包括:区分含铅汽油与无铅汽油,调高含铅汽油的消费税税率,鼓励使用无铅汽油;提高污染型能源的消费税率;在原有消费税基础上,对能源另征能源税或能源消费附加税;取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税收优惠,对清洁能源减税。

(2)对所得税的调整。对环保投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或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抵免;鼓励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环保设备加速折旧;公车私用的税收措施调整。

(3)对机动车税的调整。征年机动车税时对节能车予以优惠;节能车销售税的税收优惠。

4完善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措施

4.1建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主体税种

(1)建立环境污染税类的主体税种。

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固体废物污染税、垃圾税、噪音税、开征燃油税。

(2)建立资源保护税类的主体税种。

增强资源税的环境保护功能。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调整计税依据,以实际开采、占用数量或生产数量为计税依据,并适当提高单位计税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的税种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并入资源税,并将各类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林政保护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也并入资源税.

(3)建立消费税类的主体税种。

消费税: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对导致环境危害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进行征收,发挥消费税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功能。

(4)建立环保关税。

出口税对国内资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及半成品)征收。进口税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

(5)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种也应体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环保税收理念。如要取消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免税或低税征收的规定,要取消有毒农药、农膜低税率的规定。

4.2建立合理的环保税收体系,包括合理的法律体系和执行体系

建立以资源税收为核心的税收的体制,以针对环境改造行为为主,把资源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算入到资源利用的成本中来的制度,对环境改造活动征收而不是对已经形成污染的结果后作出的行政罚款不同,环境税作为一种保护环境的措施,更多是预防性。

4.3贯彻环保税费激励机制,建立多形式的税收减免体制

(1)增值税优惠。对整治污染和利用污染生产的企业实施优惠。除了现行的对“三废”利用的税式支出,还要对从事城市污染和垃圾处理的企业实行零税率,对循环利用资源和节能生产产品的生产企业的优惠。

(2)消费税减免。对环保产品、清洁产品给予税收优惠。(3)关税优惠。对环保产品出口,应给予鼓励,不征税。同时,在国内退税方面应给予优先,争取早退税、退足税。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治理污染设备、环境监测和研究仪器免征进口关税。

(4)营业税、所得税和印花税减免。

(5)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消费型增值税政策。

4.4完善税收分配管理体制,保障我国循环经济的实现

资源与环境税收应划分为地方税、中央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在中央政府统一立法下,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再按一定比例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分配。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治理与保护大多依靠地方的力量,所以不应单独设立中央税,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在收入划分时也应让地方占大头。

(1)归地方征收的有噪音税、垃圾税、固体废物污染税等。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驱动力; 五个一; 从个体到集体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66-0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如何强化思政课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应对环境问题重要举措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相对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前文明而言的“完全合乎文明的本质规定性”[1]的真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提高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

在校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学生”)是我国特殊的社会成员。特殊性在于大学生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比例较低,目前仅是同龄人的25%,占全国总人口的2%左右。但大学生一方面有热情,愿意充当志愿者,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如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等;另一方面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中,具有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认知、观念、意识和行为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其他社会成员。因此,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承担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给予他人良好影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但我国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堪忧。据调查,大学一年级新生和其他年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了解程度基本一致,选择“很了解”的分别只占8.77%和7.23%。而且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以“偶尔会做”为主导,能够坚持一直做的学生则很少。[2]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

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的路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主张,如有学者主张“高校要利用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公众参与、实践养成等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手段”[3]。但在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应当是思政课。这是因为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对生态环境良好认知、认同以及尊重、保护、合理利用的素养,即生态文明素质包括基础性的对生态环境的良好认知,关键性的对生态环境的尊重意识,目标是保护、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而对生态环境的良好认知一方面是基于环境学的环境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关于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知。如果说前者属于“硬件”的话,后者则属于“软件”,“硬件”必须要有“软件”的驱动才能发挥作用。而“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学科性质来说,正是属于思政课的伦理道德、法律等范畴。对生态环境的认同、尊重意识也完全属于思政课的学科内容。“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也需要技术上的“硬件”基础和意识、价值上的“软件”驱动。而后者同样属于思政课的内容。因此,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法律等的认知,认同、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力;并且其培养的“软件”是其他学科或课程培养的“硬件”的 “价值驱动力”。

“生态价值本身就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古今德育工作所固有的一种价值形态。”[4]从我国大学的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版)的实践来看,第三章人与自然和谐;第四章环境伦理问题;第五章则明确了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五大主要内容之一,并且介绍了《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第七、八章有关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等的法理与法律制度。因此,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主渠道。

二、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体系

方法是为达到一定目标使用的工具、手段,良好的方法可以顺利地达到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学者们各抒己见,如有学者主张“教师要学会充分调动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讲授生态文明知识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和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是教育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5]。这些研究全面探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因而较为宏观,并且提出的多是原则性观点。而笔者主张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并且认为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可以采用“五个一方法”体系。

第一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伦理、法律的理论教学”。大学生对生活在其中的熟悉的生态环境产生“审美疲劳”,需要通过开化生态文明智慧,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并以生态文明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而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智慧开化并不能自发产生,只能依赖于外在信息输入。通过教师在思政课中讲授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环境法规等理论教育,从哲学上阐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伦理上回答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主义等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对生态环境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并且从伦理和法规上回答了人类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从而通过理论教学激发大学生对自身生活在其中的生态环境进行反思。

第二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社会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反思需要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来体现,因此,需要安排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进行普遍的调查研究,类似日本为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素质而专门设计的社区垃圾收集、处理规则的调查,以及公寓中狗吠、卖场大音量卡拉OK引发的噪声问题的调查。在实施调查活动时,教师只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而调查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都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关注、了解、思考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伦理、规则、法律等,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第三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例分析”。如果说社会调查是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普遍了解,那么,学生通过有关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件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对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热点案例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任意、随机选择当前有关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例,然后学生对选取案例的案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社会各界人士对该案的主要观点,学生本人的观点以及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这样的案例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防止类似案例再次发生等。这种由学生直接选取自己身边或感兴趣的原始案例,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从而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打下基础。

第四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模拟活动”。模拟活动教学法是创设特定的活动情境,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进行而达到教学之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日本、美国称之为角色扮演法,可以是人与人关于生态环境的论争,也可以是人与生态环境的论争。人与人的论争主要应当是以具体的有关生态环境引发的民事案件、行政或者刑事案件为例,由大学生分别扮演原告(被侵害人)和被告(侵权人)、公诉人和被告人(环境犯罪嫌疑人)、证人、法官、仲裁员等进行模拟法庭、模拟仲裁等活动,展示生态环境问题表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本质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人与自然的论争同样可以由大学生分别扮演人类和特别的环境要素如动物、植物,以及法官、裁判员、证人等,进行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整个模拟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组织、实施,包括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创作剧本等,实现全程教育。

第五个“一”是“一篇生态环境论文”。学生撰写论文在于加深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要求大学生以“生态环境”为主题,阐述生态环境关系、生态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使大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和意识,确立建设生态环境的理性主义思想。

其中,生态伦理、法律等的理论教学是提供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准则。以此价值准则对大学生生活的现实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这就是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对生态环境现状“博”的了解基础上,通过热点案例分析、模拟活动更深刻地对生态环境的特定问题进行深入认知和理解,是对生态环境“渊”的理解。最后,通过论文将理论与实践上的“博”与“渊”结合,进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从而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面到点的教学模式。

三、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的实施

在思政课中实施以“五个一方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时,需要观念更新、强化实施组织,以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1.观念更新:从隐蔽到凸显,从分散到集中

传统的思政课没有将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将生态环境有关教育分散到各章节,从而进一步消解了生态文明教育效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必须转变观念,一是思政课以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的,而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应当是高素质生态文明建设者,为此思政课应当将生态文明素质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二是为达成这一目标,应当明确生态文明素质的结构,并据此明确思政课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应当集中加强生态伦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的教育,而不应当采取分散的方式将有关生态文明素质培养遮蔽在其他目标和教学内容中。

2.强化组织:从个体到集体

一方面生态文明素质结构丰富,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方法构成有机体系(见图1);另一方面思政课中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中,需要以个体与集体结合原则强化组织管理。个体与集体结合原则具体要求:一是宏观而言,理论教学坚持教师对每个大学生个体的教育,而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则以5~8名大学生组织的团体进行活动,生态环境论文则由每个大学生个体分别撰写,从而实现一种从个体到团体再到个人的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深化的逐渐深入过程;二是微观而言,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团队由各个个体组成,各个个体在团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相互交流、研究,形成集体的意志,是集思广益;三是无论是个体的结果还是团队的结果,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在宏观、微观上实现个体或团体认识差异到集体共识。

3.激励机制:从被动到主动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中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论文写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都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自选方向、题目、收集资料等。为此,应当建立激励自觉性的机制。首先是建立交流评价制度。正处于向成人发展的大学生内心迫切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社会的认同。在“五个一方法”中,建立交流评价制度,即个人或团队成果进行广泛的交流,并通过交流对成果做出评价。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准备和仔细思考,全班同学都会做出不利于自己和团队的评价,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同;反之,则可以得到认同。另一方面借鉴美国一些高校的做法,提高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论文、模拟活动等在结业成绩中的比例,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徐海红.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真文明[J].道德与文明,2011(2):129-134.

[2] 仲艳维,朱平芬,张雪雯,等.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途径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S1):41-46.

[3] 叶志清,俞晓菁.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6-100.

[4] 王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42-45.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3月12日植树节,让学生养花种树,美化校园。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一次“珍惜生命之水”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普及教育。四月“爱鸟周”,组织学生写好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宣传有关知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组织学生到街头开展宣传。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要求学生动员家人、邻里戒烟,向家长们普及环保知识。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上街宣传;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读报课宣传知识;6月25日中国土地日,进行广播宣传;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观看禁毒录像。此外,学校还通过夏令营、讲座、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辩论、科技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以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

2.参加绿色社区行动,投身新农村建设

充分利用社区力量,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系列活动,比如殷巷小区环境状况调查与建议、清理乱张贴、社区环保宣传等等,鼓励孩子们做勇于实践的社区环保小卫士,为社区环保做贡献,培养他们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具备现代小公民所必需的社会素质。

3.关注民生,参加绿色体验,让绿色走进生活

通过组织各项绿色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关注民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关注所生活地区的人,让学生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素养,加深他们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

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调查及挂牌认养活动”,既充分运用了生物学分类学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生物分类的技巧、方法,更关键的是给我校的一棵棵小树、花卉上戴上了一条漂亮而美丽的“项链”———植物名牌,方便了我校学生认识校园植物,便于学生们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知道它们的作用。另外,我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了“九龙桥小河水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在明确了本次调查的目的之后,参与的学生一个个劲头十足。在活动中,有的采样,有的用PH值试纸化验水的酸碱度,有的学生沿着河边调查爬上来的小动物种类和名称,有的学生在调查河里的植物的种类是单一化还是多种,水体是否有富营养化的现象,引起了路人的驻足观看。还有些路人也停下来向学生问长问短,了解河水的污染情况。除此之外,我校还组织学生到凤凰山、天禧湖等地去进行生态考察,考察地方的植物种类,生态组成,生态分布、干湿度。

有的同学深受启发,还写了一些小论文,其中一篇《天禧湖生态考察和将来规划》报送参加市区科技小论文创新大赛,获区二等奖。

总之,当我们把学生当做发展的主体来看待,真正地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做中学”,形散而神聚,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就一定会被激活,生物素养就一定会得到发展,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教育的伟大理论“教学做合一”的实用方法,一定会在新时代的今天结出喜人的硕果。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人与 自然 关系应该向朋友式关系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形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即从传统发展观转向可持续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达到人与自然整体的共同进化。

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它将脱胎于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和 现代 科学 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并不断地完善自己。

一、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尤其是环境恶化。今天,环境的全面污染和整体环境状况日趋恶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煤烟污染熏黑树干,造成生活在树干上的70多种昆虫由灰色变为黑色。科学家把这称为“工业黑化”现象,工业文明因此而被称为“黑色文明”。他们的批判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警示我们一定要抛弃工业文明。

尽管工业文明时代带给我们一系列灾难,然而我们对工业文明却不能简单予以否定。因为工业文明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武器,为工业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社会中,牛顿定律、量子力学、电磁感应理论、 电子 学、爱因斯坦相对论、控制论等科学技术成果,仍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未来文明如果离开这些成果则寸步难行。未来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只依靠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再者,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也是在工业文明的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化学工业这一被人们称为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祸首,却在很大程度上为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和产品。未来文明时代的人们仍然会有汽车制造业、电器制造业、机械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纺织和服装等行业。它们仍将是未来文明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保留工业文明大量有价值的成果的同时,对于一系列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势、实践中僵化模式应予以抛弃。如发展等于 经济 增长,牺牲环境求发展,重复建设的盲目发展,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承载力的高消费,高投人、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益的粗放性经营模式,“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的“发展”,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搞建设,军备竟赛,国民经济军事化等等,这样才能在思维上和实践上抛弃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根据,克服由“人类中心主义”的近视性、局限性造成的对环境和生态的极度破坏。

未来文明是不是绝对理想的、终极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绝对无污染的 历史 时代呢,如果这么认为,则未免陷人形而上学之中。人类对未来不要抱太大的幻想。它既不是纯而又纯的无一丝污染的生态净土,也不是污浊灰暗的黑色世界,而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又超越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和扬弃。所以它就会带有工业文明的印记,离开工业文明这一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持续发展文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但从根本上又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文明又增添了关于生态保护、生态科技的新内容、新特点,消除和治理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它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环境产业,发展信息产业、服务产业,要开发和使用新的清沽能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工业与生态学的结合,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状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它仍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历史时代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人类都没能很好地协调二者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早期认识自然和防御灾难能力的低下,导致人们甘当自然的奴隶。然而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相对增强,又导致人们蔑视自然,作自然的主人,同时各种利益(包括阶级利益、国家利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使人们无视自然 规律 ,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又加之认识上的局限性,使人们无法对自己行为做出预测,所有这一切导致人类从未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是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新的延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 哲学 研究的重要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意识,并且这种意识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文明的兴衰。工业文明的兴衰正是由“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所制约的,人类实践的经验教训越来越昭示出: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以资源的增值为前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否则,自然资源必然会日趋衰竭,人类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基础。自然界是均衡与和谐的,但这种均衡与和谐是脆弱的,人类活动应当限制在其后果与作用不使这种均衡与和谐被破坏到不能恢复的程度以内,否则必然会产生不利于人类的种种后果。生态文明要求工农业生产、人口生产、社会消费、科学技术发展等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项活动都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之基础上。

人类发展已经进人知识经济时代,这为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基础。全世界各国开始重视人与自然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正在寻求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一面,自然的必然性是人必须服从的,但不是消极地服从,而是积极地服从。因此,应把人与自然之间看成是一种有机联系。人类必须以一种全面的态度对待和支配自然界,即对人类支配自然的强大能力进行全面的理解,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在实践中对自然科学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支配,而不是片面地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当代新技术革命客观上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关系,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对自然的支配关系已经超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进人道德和审美的范围,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作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作自然界的敌人,要爱护自然,培育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可持续 发展 文明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时代

人与 自然 界的统一是以生产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力,在生产劳动中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在原始社会,尽管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却显得更为重要,离开群体协作、共同劳动,人将无法存活。同样在古代和近代的相当长时期里,阶级矛盾尖锐,如何实现社会合理与人际平等的问题十分突出。今天,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异常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非常尖锐,要解决这一矛盾,单纯就环境论环境几乎是做不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展开为人与人的关系,要解决人与自然尖锐的矛盾和对立,需要以人际公平为保障和条件,脱离人与人的关系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出现的环境问题的。

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人的矛盾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中矛盾的解决逼迫着我们去解决人与人关系中矛盾。人与人关系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即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即阶级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集团之间的关系等)。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化,正是社会发展到近代随着资本主义 经济 关系的确立和发展而日趋严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比拟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以掠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从而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人的劳动逐渐成为一种异化劳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异化具体表现为,第一,劳动成果与劳动相异化,无产阶级劳动创造的财富,被资产阶级所无偿占有。第二,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工人成了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点,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受机器的奴役和摆布。第三,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导致个体自由的牺牲和丧失,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人成为非人,成为畸形的人。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奴役,异化劳动夺取了劳动者的劳动对象,并且造成了劳动者身心严重损伤,恶劣的劳动条件夺去了劳动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当今,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的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借机大肆进行 政治 的全球化、价值观的全球化,并以全球化为诱饵,大搞霸权主义,拉大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造成原有基础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新的不平等。这些问题不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人与自然关系应该向朋友式关系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形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即从传统发展观转向可持续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达到人与自然整体的共同进化。

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它将脱胎于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并不断地完善自己。

一、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尤其是环境恶化。今天,环境的全面污染和整体环境状况日趋恶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煤烟污染熏黑树干,造成生活在树干上的70多种昆虫由灰色变为黑色。科学家把这称为“工业黑化”现象,工业文明因此而被称为“黑色文明”。他们的批判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警示我们一定要抛弃工业文明。

尽管工业文明时代带给我们一系列灾难,然而我们对工业文明却不能简单予以否定。因为工业文明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武器,为工业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社会中,牛顿定律、量子力学、电磁感应理论、电子学、爱因斯坦相对论、控制论等科学技术成果,仍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未来文明如果离开这些成果则寸步难行。未来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只依靠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再者,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也是在工业文明的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化学工业这一被人们称为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祸首,却在很大程度上为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和产品。未来文明时代的人们仍然会有汽车制造业、电器制造业、机械加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纺织和服装等行业。它们仍将是未来文明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保留工业文明大量有价值的成果的同时,对于一系列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势、实践中僵化模式应予以抛弃。如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牺牲环境求发展,重复建设的盲目发展,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承载力的高消费,高投人、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益的粗放性经营模式,“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的“发展”,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搞建设,军备竟赛,国民经济军事化等等,这样才能在思维上和实践上抛弃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根据,克服由“人类中心主义”的近视性、局限性造成的对环境和生态的极度破坏。未来文明是不是绝对理想的、终极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绝对无污染的历史时代呢,如果这么认为,则未免陷人形而上学之中。人类对未来不要抱太大的幻想。它既不是纯而又纯的无一丝污染的生态净土,也不是污浊灰暗的黑色世界,而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又超越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和扬弃。所以它就会带有工业文明的印记,离开工业文明这一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持续发展文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但从根本上又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文明又增添了关于生态保护、生态科技的新内容、新特点,消除和治理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它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环境产业,发展信息产业、服务产业,要开发和使用新的清沽能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文明是工业与生态学的结合,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状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它仍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历史时代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人类都没能很好地协调二者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早期认识自然和防御灾难能力的低下,导致人们甘当自然的奴隶。然而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相对增强,又导致人们蔑视自然,作自然的主人,同时各种利益(包括阶级利益、国家利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使人们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又加之认识上的局限性,使人们无法对自己行为做出预测,所有这一切导致人类从未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是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文明的新的延续。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意识,并且这种意识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文明的兴衰。工业文明的兴衰正是由“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所制约的,人类实践的经验教训越来越昭示出: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以资源的增值为前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否则,自然资源必然会日趋衰竭,人类会因此而失去生存的基础。自然界是均衡与和谐的,但这种均衡与和谐是脆弱的,人类活动应当限制在其后果与作用不使这种均衡与和谐被破坏到不能恢复的程度以内,否则必然会产生不利于人类的种种后果。生态文明要求工农业生产、人口生产、社会消费、科学技术发展等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项活动都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之基础上。

人类发展已经进人知识经济时代,这为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基础。全世界各国开始重视人与自然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正在寻求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的一面,自然的必然性是人必须服从的,但不是消极地服从,而是积极地服从。因此,应把人与自然之间看成是一种有机联系。人类必须以一种全面的态度对待和支配自然界,即对人类支配自然的强大能力进行全面的理解,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在实践中对自然科学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支配,而不是片面地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当代新技术革命客观上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关系,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对自然的支配关系已经超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进人道德和审美的范围,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作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作自然界的敌人,要爱护自然,培育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文明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时代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是以生产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力,在生产劳动中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在原始社会,尽管人与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却显得更为重要,离开群体协作、共同劳动,人将无法存活。同样在古代和近代的相当长时期里,阶级矛盾尖锐,如何实现社会合理与人际平等的问题十分突出。今天,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异常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非常尖锐,要解决这一矛盾,单纯就环境论环境几乎是做不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展开为人与人的关系,要解决人与自然尖锐的矛盾和对立,需要以人际公平为保障和条件,脱离人与人的关系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出现的环境问题的。

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与人的矛盾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中矛盾的解决逼迫着我们去解决人与人关系中矛盾。人与人关系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即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即阶级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集团之间的关系等)。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化,正是社会发展到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发展而日趋严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比拟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以掠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从而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人的劳动逐渐成为一种异化劳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异化具体表现为,第一,劳动成果与劳动相异化,无产阶级劳动创造的财富,被资产阶级所无偿占有。第二,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工人成了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点,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受机器的奴役和摆布。第三,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导致个体自由的牺牲和丧失,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人成为非人,成为畸形的人。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奴役,异化劳动夺取了劳动者的劳动对象,并且造成了劳动者身心严重损伤,恶劣的劳动条件夺去了劳动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当今,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的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借机大肆进行政治的全球化、价值观的全球化,并以全球化为诱饵,大搞霸权主义,拉大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造成原有基础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新的不平等。这些问题不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 研究内容 特点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也即如何解决好发展与生态的矛盾?西方学者针对这一矛盾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现代化理论。本文试图对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内容、特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内容

国内关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学界多数认同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关于谁最先提出这一概念却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约瑟夫·胡伯(Joseph Huber)最先提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7)、刘钧霆(2011)、郭熙保(2006)、陈瑜(2009)、陈涛(2008)、朱林(2010)等机构和学者皆持此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是马丁·耶内克(Martin Janicke)首先提出“生态现代化”概念。马丁·耶内克在同郇庆治的讨论中(2010)指出“生态现代化作为一个理论概念首先是由我提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FFU诞生的。我最早在1982年1月26日的柏林州议会辩论中使用了‘生态现代化’这一概念,它随后出现在1983年第4/5期德文版的《自然》杂志中, 并于1985年在一个隶属于柏林科学研究中心(WZB)的国际环境与社会研究所(IIUG)出版的题为《作为生态现代化与结构政策的预防性环境政策》的论文中,将其译为明确的英语术语”。据此,包庆德(2011)、金书秦(2011)等学者皆认同这一观点。此外朱芳芳(2010)等人并未区分谁最先提出这一概念,而是笼统地认为是胡伯和耶内克同时提出的。

2.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原因。黄英娜和叶平(2001)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是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面对20世纪70年末期的经济衰退,抽象地保护环境已没有出路,激进的环境论为了维护它的社会可信度,不得不寻找调节经济重建与环境关注的新途径;环境运动内部也越来越意识到,激进对抗的做法未必会促进环境运动向前发展,开始寻求以一种实用主义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实行的对待环境恶化采取的“后期补救“策略在实际管理中失败,政府被迫去寻找新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等促使生态现代化论理论发展起来。

包庆德(2011)将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因素:环境人口因素。人口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严重的生态危机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此急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法来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生态现代化理论因此应运而生;经济科技因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新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面对全面提升的全球化发展的竞争格局,各国争先运用新理论来指导实践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这就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迅速传播奠定了现实基础;政治策略因素。生态现代化是使技术的生态负作用最小化的同时,使技术的正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变“后期补救”为积极的预防,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从而满足了政府的需求;公众认知因素。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这也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公众基础。

郭熙保和杨开泰(2006)认为:政府重视生态现代化是因为它可以提升政府和工业的关系,减少对抗,增加合作;从工业的角度看,企业领袖们渐渐明白限制和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企业未来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切身利益的一部分。企业承担起更为广泛长期的环境职责并不是利他主义的行为,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生态现代化的出现也是由于公众对环境关注程度的增加;在提升生态现代化的过程中,全球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生态现代化的内涵

黄英娜和叶平(2001)引用阿尔伯特·威尔(Albert Weale)的观点,认为这一理论来自于多种学术观点的综合,缺乏公认的权威论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在使用“生态现代化”这一概念,但是他们使用不同的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而导致人们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始终不能准确把握,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他们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各派观点加以概括,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来理解生态现代化的真正内涵。他们介绍了生态现代化四种代表性观点,即耶内克“预防性”策略论、摩尔(Ather J.Mol)的社会变革与生态转型论、哈杰(Maarten Hajer)的综合性新政策论和克里斯托弗的弱化与强化论,他们认为这些观点基本上反映了当代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涵。据此他们提出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在“反省式现代化”的基础上,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

郭熙保和杨开泰(2006)也指出,“我们在论及生态现代化时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规范的关于生态现代化的表述。当学者们采用生态现代化这个术语时并不是清楚地知道它的含义,这就导致了生态现代化明确定义的缺乏”。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观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协同起来,实现双赢。一般而言,它大致有四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环境社会学理论,提供环境改革的一种社会学解释;其次,它是理解和分析技术密集的环境政策和生态转型的新范式(框架);第三,它是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和经济改革进步的真实反映;第四,它是一种社会变迁理论,描述环境意识引发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包括生产和消费模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和现代制度的生态转变等。

我国学者试图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界定。包庆德(2011)认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作用,也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即向符合生态学原理发展模式转变。袁玲红(2008)将生态现代化概括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建构有利于人与生态环境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价值及启示

包庆德(2011)指出对中国而言生态现代化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一是现代化时代进程的启示,二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启示,三是现代化现实操作的启示。应该积极培育并不断推进符合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此外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意识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关键。

郭熙保和杨开泰(2006)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主要在于:生态现代化要求中国企业采取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实施新的内部管理策略;生态现代化能促进中国政府合理地整合环境与经济政策,创建新的政策工具;生态现代化使得非政府组织和学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多地参与,私人部门也应当积极影响政策的制定;生态现代化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生态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国内生态现代化研究的特点

(一)对生态现代化持肯定性观点的多,批判性反思性研究少

国内学界对生态现代化大多持肯定性观点。包庆德(2011)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国家寻求解决现代性缺陷问题的必然选择,并在理解和阐释现代工业社会如何应对环境问题层面,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主导理论。朱芳芳(2010)认为生态现代化可以说是全球环境运动产生以来最为成功地解释生态环境与社会共同发展关系的一个范畴。郭熙保和杨开泰(2006)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学术思潮,“在努力扩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以便去解释在欧洲和亚洲不同的社会政治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变化时,生态现代化理论所表现出来的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的适应性,说明了它是动态的理论”。

国内学者对生态现代化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研究的较少。周鑫(2011)指出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矛盾、问题解决方案中的矛盾和理论适用性的问题等局限性。袁玲红(2008)指出生态现代化悬置价值理性,是一种浅层生态学,缺乏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考量。黄英娜和叶平(2001)在肯定生态现代化理论包含合理因素的同时,认为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背景下的这一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一是它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指导原则,未能摆脱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二是概念界定的范围过于狭窄,缺乏全球公正性。此外,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没有考虑到全球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对于实施生态现代化的具体措施、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

(二)国外理论研究多,国内实证性案例研究少

从国内学者对生态现代化研究的内容可知,学界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的学术流派观点,主要代表性人物等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论文,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一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能否适用于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体制背景,服务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学者虽有涉及,但研究成果尚少,特别是实证性案例研究较少。陈烈和李丹燕(2004)以广州为例,分析其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并提出实现广州市生态现代化的策略建议。陈涛(2008)选择长三角地区的皖南兴村进行实证研究和探索,认为中国的生态现代化,除了要遵循生态现代化的一般原理—坚持经济和环境互利共生外,还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包括生态现代化未必是工业化、经济效益是生态现代化的动力源、技术本土化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等。毕军、刘凌轩和葛俊杰等(2008)运用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对苏南地区的区域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就与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葛俊杰、毕军和叶维丽(2009)认为基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和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分析江苏环境保护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的基本框架,从而破解资源环境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限制,向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的目标逐步迈进。

(三)定性研究深度不够,定量研究缺乏

目前国内学者无论是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国内生态现代化的实践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且研究深度不够,对诸如中国实施生态现代化背后的驱动力有哪些,中国实施生态现代化的潜能和困难有哪些,西方国家实施生态现代化的主体、路径、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有哪些等,中国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比较等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定量研究较少。以何传启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在定量研究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工作,通过构建模型,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2004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陈瑜和陈晓红(2010)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0-2008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湖南省生态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陈瑜(2010)还以2008年统计数据对中部六省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

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展望

(一)全面评价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门新的理论,而且正逐渐成为环境社会学中较引人注目的理论之一,因此它在学科内外引起众多疑问和争论也是很自然的。”多年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一直面临着来自不同理论观点的各种挑战,对生态现代化的理论批评也从未停止过,无论生态自治主义者还是生态社会主义者都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方法最多只能带来一些局部性改善,而不是真正从根本意义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更不会导向一个可持续与社会公正的生态社会。就连马丁·耶内克也承认由于外部环境和理论自身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方法对于实现一种长期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无论是“明智的”环境管治还是一般意义上的环境管治都不是政府政策的主导方面,而这在全球层面上更加严重。特别是结构性变革的方案不能依赖一种“生态现代化”战略,因为既存的问题不能通过可以市场化的技术革新来解决。所以生态现代化尽管有其巨大的环境改善潜能,但它不足以提供环境的长期稳定或可持续性(马丁·耶内克,克劳斯·雅各布,2012)阿瑟·莫尔和戴维·索南菲尔德在《世界范围的生态现代化—观点和关键争论》一书中也指出,书中的多篇文章都表明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在目前状态下的局限性。所以对国内学者而言,今后研究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全面评价生态现代化理论,特别是要加强批判性研究,掌握生态现代化理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局限性,而不是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

(二)加强国内实证性案例研究

生态现代化理论最早是在少数几个西欧国家产生的,特别是德国、荷兰和英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地域范围上扩展到欧洲以外的国家,包括新兴工业国家、欠发达国家、中东欧地区的过渡型经济体,也包括美国、加拿大这样的经合组织国家。但是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或正在进行工业化的经济体的价值和适用性常常会受到质疑。若斯·弗里金斯等人通过越南的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分析越南当代的环境改革进程与努力而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价值是有限的。如果要利用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构筑环境改革的可行途径,就必须对该理论进行完善,以适应这些国家特定的当地条件与体制发展情况。并进而指出,我们在将生态现代化理论移植到该理论最初适用范围以外的其他社会时应小心谨慎(阿瑟·莫尔、戴维·索南菲尔德,2011)。中国作为一个同样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适用于中国,需要学者们以中国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又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行业部门众多,也需要学者们研究不同地域、不同行业部门中生态现代化理论的适用性,从而才能促进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深化理论研究并加强定量研究

西方学者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既有经验性研究,也有深入的理性分析,国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引介,包括翻译国外学者的著作,如马丁·耶内克和克劳斯·雅各布主编的《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阿瑟·莫尔和戴维·索南菲尔德著的《世界范围的生态现代化—观点和关键争论》等,促进了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但更为重要性的是,国内学者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可能性、促进因素及障碍、路径、手段及方法等,形成对我国生态现代化的理性研究。同时加强定量研究,戴维·佩洛等人(2011)指出,关于生态现代化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并考虑到决策过程的实际背景。中国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离不开经验数据和案例资料的支撑,理性的研究结论需要经验数据和案例的支撑和验证,唯此,才能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钧霆.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制度模式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

3.郭熙保,杨开泰.生态现代化理论评述[J].教学与研究,2006(4)

4.陈瑜.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述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5.陈涛.生态现代化视角下对皖南农村发展的实证研究—兼论当代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现代经济探讨,2008(7)

6.朱林,刘爱莲.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替代—基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现代化两种方案的考察[J].求实,2010(7)

7.郇庆治,[德]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

8.包庆德.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9.金书秦,Arthur P.J.Mol,Bettiona Bluembing.生态现代化:回顾与展望[J].理论学刊,2011(7)

10.朱芳芳.生态现代化的多重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3)

11.黄英娜,叶平.20世纪末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4)

12.袁玲红.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伦理反思[J].前沿,2008(9)

13.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超越[J].唯实,2011(3)

14.陈烈,李丹燕.生态现代化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04(1)

15.毕军,刘凌轩,葛俊杰等.创新苏南发展的生态现代化进程.中国发展,2008(1)

16.葛俊杰,毕军,叶维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基于江苏生态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9(3)

17.陈瑜,陈晓红.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0(4)

18.陈瑜.中部六省生态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0(3)

19.[德]马丁·耶内克,克劳斯·雅各布.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M].李慧明,李昕蕾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20.[荷]阿瑟·莫尔,[美]戴维·索南菲尔德.世界范围的生态现代化—观点和关键争论[M].张琨译.商务印书馆,2011

作者简介: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8篇

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生态哲学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学术取向,且都可以给社会学以较多的启发。

关 键 词:生态学 生态哲学 社会学 启示

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休戚相关。特别是近50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协迫效应的增加,生态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全球问题。人们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上,社会学受过生态学很多影响, 一些社会学家曾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过重要的社会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风起云涌,生态哲学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对社会学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一、历史上生态学对社会学的影晌

生态学作为描述个体生物及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是19世纪后期由一些动物学家与植物学家建立的。进入20世纪后,生态学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在美国社会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20世纪初,当偏重于理论建构的欧洲社会学在体制化上进展缓慢之时,美国社会学的体制化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其内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中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从而为各大学接纳更多的教师和新学科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社会学秉承当时在美国风行的实用主义哲学的精神,与一些社会改革运动相结合,注重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体制化过程基本完成,社会学在各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科地位,但还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指导社会学研究。在此情形下,一些社会学家将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大量借用到社会学研究中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4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曾出现“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 及 “社会生态学”(social ecology) 等研究方向。其中,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的帕克及其学生对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 产生的影响也比较久远。

人类生态学理论是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借用生态学科的术语、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所形成的一个理论学派。在当时这些社会学家看来,人类社会与动植物世界有着许多相类似之处,因此,可以发展形成社会学领域的人类生态学理理论。可以说,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美国社会学早期的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从美国社会学发展史角度来讲,人类生态学是美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本土社会学理论。在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异军突起之前,人类生态学理论支配了美国社会学界。

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贡献和影响不仅表现在对美国社会学早期的发展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上。人类生态学理论对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其影响功不可没。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人类生态学理论,作为独立分支学科的城市社会学就不可能诞生。[蔡禾:15-16]人类生态学理论是城市社会学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身理论体系,是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出现之前城市社会学领域唯一居支配地位的理论范式,它指引了城市社会学发展方向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20 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人类生态学派的全盛时期,除帕克外,伯吉斯、麦肯齐等学者都努力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社会学研究中。帕克引用生态学原理,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大自然平衡定律去解释城市中人的行为,城市好像一个大自然环境,人类按不同特性聚集而居。为了生存,这类人、动物或植物要与另一类人、动物或植物争夺最佳的位置及稀有资源。

这些早期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类比的方法,借用生态学中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来研究一些社会学问题,诸如城市中人口的空间分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社区解组(ccmmunity disorganization) 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自杀率、离婚率的空间分布与道德共同体的对应关系等,研究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非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 世纪50年代末,邓肯在人类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出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技术(technology)等四个因素组成一个“生态复合体”,简称为poet生态复合体。生态复合体的概念强调了人类利用组织和技术手段主动适应环境的一面,这是人类独具的特色。

同一时期,也有的学者借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概念来研究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向。但从事这些研究的主要是人类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历史早期或现代的不发达地区一些社会组织较简单的社会。社会学家一般认为限制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生态环境条件,而是社会体制的安排,因而他们对工业社会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内部的组织与矛盾,而很少涉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二、 生态哲学的兴起与发展

生态哲学或环境哲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地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境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应用学科之一。在一些专家看来 ,“生态哲学”与“环境哲学”研究的对象、观点和方法大致是相同的 , 都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可以看作是同一学科的不同说法。只是,“生态哲学”更多强调的是用生态学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生态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评价和调节自然一技术一社会的关系, 而环境哲学则重视借助于生态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来探讨自然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关系,寻求人一自然一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王正平,p29]

生态哲学或环境哲学的孕育,起始于20世纪初至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同时也造成森林资源和野生物种的破坏,带来城市的空气、水源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933 年,德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albert schweitze)出版了《文明与伦理》一书,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1949年,美国生态学家、森林保护工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ld)的论文集《沙乡年鉴》出版。在该书“大地伦理”一章中,他提出, 为了保护“生命共同体的稳定、完整和美丽”,需要一种新的大地伦理。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只是“普通的成员和公民”。1967年,美同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很有影影响的论文《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林恩·怀特认为,我们的生态危机,根源于西方人犹太教——基督教的观念, 即认为人类应该“统治”自然。由于我们把自然视为异己,仅把它看作是供人类开发的资源,我们已经使地球遭受了大浩劫,并正在带来严重的恶果。他指出,“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所作取决于我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更多的科学和更多的技术将无法使我们摆脱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危机, 除非我们能找到一种新的信仰。”人类为了克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必须探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价值观念”。这个精神成长的需求,必须由以专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学问来完成, 生态或环境哲学便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环境意识全面觉醒的时期, 也是环境哲学的形成时期。1970年举行第一个“地球日”(earth day) 之后,1972 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 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环境哲学形成的标志是这一时期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哲学的重要论文和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l972年,威廉姆·布莱克斯编辑出版了学术论文集《哲学与环境危机》。1974年,挪威学者 s.kavloy 正式提出“生态哲学”一词。此后国际上陆续出版了以“环境哲学”或“生态哲学”命名的著作、论文( 集 )。环境哲学开始广泛探讨为什么应该和何以能实践的问题,开始以主动挑战的精神剖析和反击西方哲学、科学与文化传统中的谬误。从一系列哲学根本问题和话语形态上看,环境哲学都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实质性的哥白尼革命。

20 世纪 80 年代是环境哲学的确立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在环境保护上“地球第一”的概念已经形成,许多哲学家、科学家继续以自己独特的环境哲学思考方式论证自己的环境价值观念,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方式,并开始确立起相对稳定和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l981年,斯可利穆卫斯基 (henryk skolimowski) 在伦敦出版了《生态哲学:设计新的生命策略》。1983年,汤姆·雷根出版了在动物权利理论方面的重要系统著作《动物权利的情形》。罗宾·阿特弗尔德 (robin attfield) 出版了专著《环境问题的伦理学》。环境或生态哲学的突破之代表首数阿伦·奈斯(arne naess)提出的深层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哲学的目的在于克服西方二元论哲学,摧毁西方哲学关于自然的陈旧的思考、范式,变革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深层”相对于“浅层”而言,浅层生态运动局限于人类本位的环境和资源保护。阿伦·奈斯说,“我用生态哲学 (ecosophy) 一词来指一种关于生态和谐或平衡的哲学”。

德国哲学家萨克塞在1984年出版了《生态哲学》一书。他认为,生态哲学研究的是广泛的关联。由于广泛的生态关联 , 每个人都在更高的程度上成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人与人之间变得更陌生了,每个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生活都感到更不安全,更无保护。这里, 我们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面临着争取建立人际相互理解新基础的任务。因此, 萨克塞认为 ,“生态哲学所探讨的正是在这一关联中如何行动的问题人如何发现他的作为社会的房子——这就是世界一一以及在其中共同居住应怎样去布置和安排。他强调,“人在生态关联网中遇到了严格的控制。我们意识到我们不是作为主人而对这一发展,我们自己也是整体的一部分。虽然我们成为近化的帮手, 可以影响其方向,但是自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摆布的物体,而是我们得适应自然,以便使自然根据其规律按照我们的意愿起作用。”所以,生态哲学的任务是人们在自然一技术一社会的关联中“加强对我们生存基础和我们人类基础的反思”,在技术的运用上趋利避害 ,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重新确立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活。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 (f.capra) 认为,生态哲学是现代科学世界观, 是科学最前沿的人的观点。他说 :“一种新生态世界观正在形成 ,其科学形式是由系统理论赋予的”。他把生态哲学理解为生态世界观,是转变以往价值观而形成的新的生态世界观。它的特点,一是强调世界的整体性;二是认为世界是运动的,过程比结构更为基本。

我国学者余谋昌先生也认为:“生态学,或生态学世界观,它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他在所著的《生态哲学》一书中对生态哲学的特点作了如下全面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其他几种环境哲学理论,如福格特的生存哲学、海德格尔的“拯救地球”和“诗意地安居”的哲学思考、罗马俱乐部的新价值论、詹奇的自组织进化宇宙体系、拉塞尔的地球生命系统理论、罗尔斯顿的自然系统价值创新理论等。青年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观、自然保护的观点也受到重新关注,还产生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生态哲学家强调人类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组织方式中违背生态规律之处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层的改造。受此影响,一些环境社会学家对传统的社会学提出批评, 并试图进行新的理论建构,把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其中,卡顿和邓拉普在建立环境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方面作了较多努力,将其中的“环境”明确定义为自然环境 ,指出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应是环境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

三、 生态哲学对社会学的启示

生态哲学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形成了多种学术取向。深层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中蕴含有一种值得人类学习的“生态智慧”的观点,社会生态学关于人类社会对待自然的态度与社会组织密切相关的看法,后现代环境哲学对启蒙世界观的批评,都可以给社会学以较多的启发。

深层生态学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蕴含了一种很深的生态智慧,在一个由多种生命形式及其与环境间关系交织成的高度复杂的网络中,自然演化出了相当完备的机制, 使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率达到很高的水平,使其流动形成“封闭的循环”,基本不留废物。人类的经济体系也是地球生态圈物质与能量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在此系统中选择以各种方式导引、改变、利用这一循环,使物质与能量在其流动中为人类所用。人类要与自然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关系,其活动就不能违背生态规律。在探讨合理的工业组织与经济体系时,社会学应该认识到,虽说从长远看,人类有可能不断开发出新的资源以缓解生态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限制,但对任何特定的时期而言,人类对自然过程的干预都不能超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阈限(鉴于有效地协调各种社会力量的难度,实际上应该将人类的干预维持在适当地低于此阈限的水平, 以建立一个“缓冲地带”)。人类可以从自然中吸取智慧,以是否能达成或接近“封闭的循环”为一个评价标准,而不能把经济的元限制发展作为一个预设,如一些生态哲学家指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可持续的生态圈为前提。深层生态学从现代生态意识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出发提出的现代环境价值新观念,对社会学来说是富有启迪的。它们从根本上有利于人们转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人与自然环境作出新的观照与思考,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推动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态学认为, 人类之所以对自然采取主宰、征服的态度,与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 尤其是等级制度密切相关一一人类是把社会中的等级制移用到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认为,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弊端,正是人统治人的压迫性的社会结构,产生并强化了一切统治形式、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人对自然的统治。“人统治自然的观念直接源于人统治人的实在”。如果不破除社会的压迫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确立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才能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余谋昌137-138]社会生态学从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研究,要求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生态社会模式”。美国著名社会生态学家、社会生态学研究所创始人默里·布克钦指出:“社会生态学之所以被称之为‘社会的’,是因为它认识到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事实,即目前几乎我们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事实上,如果不彻底地处理社会内部的问题,我们就不可能清楚地理解目前的生态问题,更不可能解决生态问题”。[354]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造。受此启发, 社会学在探索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途径时,应该更多地强调对社会组织方式,包括分配制度的改革,而非不顾生态后果的经济发展,把社会问题转嫁于环境,在加重对环境压力的同时回避了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这样最多是将问题拖延一段时间,而同时又得冒着将自然生态系统推向崩溃的危险。

后现代环境哲学认为, 启蒙世界观是造成现代社会大规模破坏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启蒙运动留给现代社会的两大遗产,一是张扬理性,一是社会不断进步的理念。对理性的张扬强调人类的独特性, 让人类高高凌驾于自然之上, 将自然仅仅视作服务于人类利益的资源。社会不断进步的理念鼓励了人们崇尚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与高速运行的经济体系,促使人类以强大的技术手段从自然攫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并排放出大量污染物, 结果使生态系统的变动超出了其自动平衡机制所能恢复的限度, 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引发了环境危机。社会学在相当程度上秉承了启蒙世界观。当环境危机使我们警醒时,我们有必要对启蒙世界观进行反思,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命运是紧相交织的,人类的价值取向应从征服自然转向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这种转变需要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重加界定,还会涉及到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假设,这无疑是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重大挑战。

四、结束语:生态哲学对社会学的挑战

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之一,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隔离,使人不易受到自然力量的侵害。这种隔离也使得人们不易看到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但如果我们走出自己直接生活体验的范围,在深层次上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不难看出人类的生命活动在终极意义上是依赖于其自然环境的。

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组织结构与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在其理论建构与实际研究中完全应该把社会放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这是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对生态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观点加以审视,并将其合理成分纳入到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中,是社会学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 第 37 页。

2、王国聘:生存的智慧——环境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12月。

3、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4、王正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德〕汉斯•萨克斯.生态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6、曾思育编著:《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7、〔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8、〔美〕戴斯•贾丁斯.环境论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林官明、杨爱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维克多·奥辛延斯基:《未来启示录》,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45-247 页。

10、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9篇

时下,关于中国民法法典化的课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勿庸置疑,中国民法的法典化,确是中国法制进程中的奠基性事业。因而,对于此项工作,不应有丝毫的大意和急躁,应钻研、吸收、消化和借鉴西方各国民法典的优良传统。同时,站在别人成就辉煌的民法典之前,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本土资源,顺应时代的潮流,敢于做出突破。

自梁慧星先生在《中外法学》上发表《当前关于民法典编篡的三条思路》一文后,引发了关于民法典起草思路的论战。梁慧星先生在文章中,将起草的思路概括为三种:其一,“松散式邦联式”的思路;其二,理想主义的思路;其三,现实主义的思路。梁慧星先生推崇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德国五编制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思路。针对梁先生的现实主义思路,徐国栋先生,系统阐述其理想主义思路的来龙去脉。其后,又有多位民法学者加入到这场理想主义思路与现实主义思路的论战之中。[1]笔者由于民法功底有限,对这场论战,不想过多涉足。不过,对徐国栋先生提到的绿色主义问题,涉及到民法典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本文略作补充。

一、绿色主义应当成为中国民法法典化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徐国栋先生将自己理想主义思路的哲学理论基础概括为“新人文主义”,并指出“新人文主义”区别于旧人文主义所具有的两个特色:强调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为前一特色,在法典设计上,应保持法典的开放性结构,赋予法官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发展法律。因为后一特色,人文主义与绿色主义发生了联系。应该说,徐国栋先生提出绿色主义应成为中国民法典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具有远见卓识,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的,[2]笔者深为赞同。理由如下:

其一,“人类中心主义”所引发的生态危机,需要法律制度做出应对,更需要民法典做出应对。从近代到现代,西方各国编纂民法典的运动,是与西方各国发展市场经济,开发和征服自然的运动同时进行的。近代西方国家自文艺复兴以降,发动了一场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尊重崇尚个人权利和价值、推崇自然科学和技术、推行市场经济的运动。这一置生态规律于不顾、漠视自然的权利和价值、经济至上以及狭隘的人本主义运动,在20世纪60、70年代其流弊已经充分显现。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近代法律到现代法律的发展源于人们对个人主义弊害的反思,反映在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上,近代法律推崇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人本位,而现代法律则推崇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团体利益的融合,强调社会本位,各国民法的发展也是如此。但是,无论是个人本位还是对个人本位进行批判的社会本位法律观,均未能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①篱。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迫使我们从政治、经济、伦理、法律等各方面进行变革。当今法律制度所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顺应生态保护的潮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代际之间在利用环境资源方面的利益冲突。这是整个法律制度必须面对的挑战,而不仅仅是 “环境资源法”所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近代法律和现代法律尚未解决的新课题。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只是环境资源法的使命,与其他法律无关。实际上,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念变革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关系的变革,其所引发的法律制度变革是全方位的。依笔者所见,作为私法的民法在其中应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环境和生态破坏因为其外部性的特点不得不依赖公法的行政控制手段,但是,通过行政控制解决环境问题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为:首先,行政控制受到行政机关人员和效率的限制,由于行政机关的人力和财力有限,因而,寄希望于行政机关控制所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是不现实的;其次,行政机关的环境行政管理权的出租效应(即行政权力被腐蚀)使其难以有效实现其功能;再次,政府往往因追求政绩而采取“短视”行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因而,有学者主张,环境权的私权化是一种趋势。[3]在私法体系中建立私法环境权的体系,让环境资源保护在享有环境权的主体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进程中开展,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现在正在讨论民法的法典化问题,正好利用民法典编纂这一契机,把绿色主义的精神作为其理论基础,面对生态挑战,着眼未来,制定一部绿色的民法典。其二,从文化传承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绿色主义本土资源,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当予以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对自然持一种容纳、忍受的态度,不是控制和征服自然,而是将自然作为神加以崇拜,主张与自然亲合、与自然共生,从而形成中国“自然亲和型、自然共生型自然观”。例如,儒家主张“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家主张“道法自然”的“无为自然观”、“虚无自然观”,公元一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并加以本土化改造的佛教更是主张素食、不杀生、敬畏生命尤其是动物的生命,已包含着对其他物种生存和存在的权利的尊重及其自身价值的认同。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在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可谓是殊途同归、三教合一。西方国家在古代也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崇自然,然而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没有像中国那样选择走与自然共生之路,相反,它们选择了走与自然对抗之路。于是,产生了重视自然法则的西方人的“数理自然观”或“自然支配思想”,形成“西方自然对抗型、自然支配型自然观”。[4]西方的自然观创造了现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最严重的副产品——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时至今日,以汤因比为代表的西方有识之士呼吁应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主义的本土资源,制定中的民法典应当予以继承。在民法典的制度设计和条文设计上,应作出不同于《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安排。毕竟,《法国民法典》制订于1804年,《德国民法典》制定于1896年,那时,在西方国家中“数理自然观”正甚嚣尘上,西方人尚未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因而不可能将绿色主义思想反映在民法典之中。

二、民事主体的变革——将未来世代人视为民事主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将未来世代人视为民事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权的私权化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公平是现实生存的不同个人、群体之间的公平。作为追求自由和平等精神的民法典,以平等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为其灵魂,通过赋予所有人无差别的民事主体资格和民事权利能力,通过契约这一体现自由和机会均等的社会联系手段,去组织社会。到现代以来,鉴于个人主义的泛滥,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等民法新原则兴起,其目的在于从公共和群体利益角度对盲目和极端追求个体利益的行为进行矫正。然而,民法典这种只追求当代人内部之利益公平的制度,在当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人类正面临着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资源分配、利用方面的新课题,即代际公平的问题。代际公平的问题产生于以下方面:(1)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和可更新资源的减少。这将会导致我们传给后代人资源库的多样性的丧失,而且,在有些情况下会消灭人们所依赖的资源; (2)生态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当代人可以廉价地处理废弃物,从中摄取短期利益,并将这种处置造成的实际费用转嫁给后来人;(3)资源取得和利用的不公平。由于当代人相对于未来世代人的优越地位,当代人可能采取损害后代人利益使自己获益的行为。面对这种世代间的不平等,须推行代际公平的原则,即要在代际之间公平地配置和分配资源和福利。因而,每一代人都对后一代人负有以下义务:(1)人类地球的生命维持体系得以持续;(2)使人类生存所必要的生态学流程、环境质量及文化的资源得以持续;(3)健全、舒适的人类环境得以持续。[5]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代际公平已不仅仅是一个伦理学范畴,这一原则已逐渐在法律制度中得到贯彻和体现。[6]在民法传统中,德国法规定了私有财产所有权内在固有的社会义务,这体现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群体利益的理念。物权制度从所有到利用的转变,对不动产物权权利人环保和生态义务的强化,已成为当代民法不动产法的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德国民法典》还在另一方面作了重大突破,1990年《德国民法典》加入第90条a之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受特别法的保护。把传统民法的物的分为物、动物。通过这种区分,进一步强化了作为动物的相关权利人的生态保护义务。未来世代人作为法律主体的案例,也已出现在菲律宾最高法院在1993年的一个判例中,法官授予42名儿童诉讼权,使之能以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名义提讼,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出租国家森林开发公司砍伐。最后,法官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判决原告胜诉,从而使大量的森林资源特别是热带雨林得以保全。

义务与权利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一方之义务,即他方的权利,在民法逐渐强化不动产权利人和动物所有人的环保和生态义务的今天,我们要问,其权利主体在何处呢?当然,我们通常的解释是,这种义务是一种公法的义务,是行政法上的义务,这是我们解决环保问题的传统法律思维方式。但正如前文所述,虽然环境保护不得不主要依赖于行政管理,但希望行政管理能完美地解决环保问题无疑是不现实的。行政权力的短视性(政府只追求自己的政绩)、行政权力的出租效应(权力可能被出租用于谋取私利)和行政权力有限性(受人力和财力的制约)这些行政管理的先天不足促使我们作如下思考:为何不规定环保和生态方面的私法义务呢?这样,既不与公法上的义务相冲突,又可发挥公民和生态组织的力量,二者可相得益彰。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仅可予以罚款、责令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还可以未来世代人的名义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承担恢复生态和环境的治理费用,而后者正是我国现行法律所欠缺的。如果规定和强化了其私法义务,则其相应的权利主体,则是其他社会公众和未来世代人。

(二)将未来世代人视为民事主体的可行性

将未来世代人视为民事主体不仅有其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民事主体的扩张,可看作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和正义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奴隶曾经不是民事主体,而法人其本质不正是法律的一个创造吗?未来世代人虽然不具有意思表示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但这不能成为其取得法律主体资格的障碍。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其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也受到限制,但这与其作为民事主体并未产生矛盾。民法中的制度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实际上,现在各国的“胎儿利益”保护已经为“未来世代人”作为民事主体登上民法的舞台揭开了序幕。胎儿并未出生,按现在民法观念无权利能力也无行为能力,不是民事主体,但为何享有继承权呢?现行民法作为一种特例来处理,现在需要的仅仅是摒弃陈旧观念,揭开这一面纱,让尚未出生的人也可被视为民事主体,法律再规定其法定的人,即可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民法把未出生的未来世代人也视为民事主体,正是民法的进步和正义观念的丰富和完善,并不与现行法律的主客体划分相冲突。

三、关于动物在民法典中的地位问题

(一)关于动物应成为有限法律主体的主要观点

《德国民法典》第90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受特别法的保护,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对于动物适用有关物所确定的有效规则。”这是一个具有开创性也是颇具争议的条文,由此引发的动物在民法典中的法律地位问题,中国在制定未来的民法典时,须引起注意。一种观点认为,动物应具有法律主体的地位,作为这种观点的比较温和的提法是动物具有“有限的法律主体”地位。[7]这一观点的要义有以下几层:

1.动物应当获得道德上的主体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被认为是导致这一危机的罪魁祸首。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动,非人类中心主义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典型的学说有动物权利 论、生态中心论、深层生态学。

(1)动物权利论。以辛加和雷根为代表,这一理论提出了动物的权利主张。辛加认为,道德权利的范围应当包括动物权利,为食用而杀害动物是一种非伦理的行为。雷根则指出,动物是具有与人类相同的重视自己生命的能力的生物,具有其固有价值和对生命平等的自然权利。他认为:“人的理性迫使人们承认动物也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动物权利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8]

(2)生物中心论。阿尔伯特。施韦泽是生物中心论伦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他指出,他所敬畏的生命不仅仅是人的生命。他认为:“到目前为止的所有伦理学的最大缺陷,就是他们相信,他们只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9]

(3)深层生态学。倡导者是挪威的学者A.乃斯先生,他认为人类像其他所有的物种一样,其定位在于人与自然的联系,人是在与生物共同体的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中确立其同一性的,而这种联系才是人类真正的自我实现。他强调人应按照生态学的模式,通过各种联系的网络将自我向外延伸。换言之,他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生物中心的平等、朴素的物质需要以及资源的有限性。[10]

以上三种学说中,动物权利论把道德关怀的主体范围由人扩展到动物,后两种理论走得更远,生物中心论把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生存物,而深层生态学把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

2.生态伦理学的动物应成为法律上的权利主体。因为,道德乃法律的先在之法,是更高一级的法。它在逻辑上优先于法律,在功能上对法律构成了批判和评价的标准。因而,动物的权利获得道德的支持,为其进入法律,最终上升为法律权利主体构筑了前提。法律的目的是追求正义,正义地对待动物必然也会成为法律追求的目标之一。“伦理和法律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它们的目的和价值观是一致的”。[11]它们同一起源,后来分道而行,是职业化和功能化的结果。随着人类文明意识的提升和视野的开拓,它们的共同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特别是在当代法律中,伦理化的价值观不只是渗透入了法律的规范,而且还主导着法律的价值取向。

3.通过从生态伦理学及伦理与法律关系的角度论证了动物作为法律主体的必要性后,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进一步从奴隶、妇女、胎儿、残疾人、植物人在法律上从权利客体向权利主体资格的演进为例,来论证动物成为法律主体的可能性,并提出可以通过监护制度来弥补动物在行为能力上的欠缺。

实际上,一些西方国家在法律上对动物的权利给予了相当程度的保护,并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了动物的有限法律主体地位。182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禁止虐待家畜法案”(马丁法案),这是动物保护运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部法律的通过在世界历史中把仁慈主义运动推向一个新纪元。1876年,英国通过了《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法国于1850年也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格拉蒙法案》,美国于1866年通过了《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动物保护的国内立法速度呈加快趋势,并产生了一批动物保护的国际公约。这些立法意味着把伦理学从人际范围扩展到人与动物的关系领域,从法律上承认动物具有某些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把权利主体从人扩展至动物。

据报道,欧洲对动物权利特别是宠物权利的保护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人认为动物的权利已相当于少数族群的权利。据报道,2002年欧盟绝大部分成员国对申根协定中有关保护宠物的条款进行了表决。根据这一协定,欧洲的猫狗等宠物与它们在其他地方的同类不同,它们享有入境自由,在随主人出行时也和主人一样,可以自由进出签署申根协定的国家。此举从根本上改变了动物的地位:欧洲的动物与人类同权,它们也和宗教或种族群体一样被视为“少数族群。”德国议会在最近通过的宪法第20条修正案,增加了“物、动物”两个词,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维护动物权利作为主要社会目标的国家。从法律角度看,人和动物几乎拥有同等权利。英国议会起草了“动物权利法案”。该法案对动物的饮食起居都有详细规定。如要供给动物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食物和水,动物提供舒适的生存条件,动物生病时应及时请兽医,动物应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使动物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等等。瑞典人酷爱动物,瑞典在维护动物权利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瑞典议会批准的农业部提交的“维护动物权法”,该法案对宠物的居住条件规定得更详细。如猫的居住面积不应低于0.09平方米,家鼠的居住面积应当大一倍,该法案还用几页篇幅对动物的饮食,甚至“社会交往”进行规定。如果宠物因与外界交往不够而精神紧张,主人轻则被罚巨款,重则要受半年牢狱之苦。夫妻离婚时往往不为分割共同财产或争夺子女的扶养权而打官司,而是为了宠物的监护权争得不可开交。欧洲的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也包括动物。人办保险,动物也可以办保险,猫和狗都成了保险公司的主顾。一些宠物的主人往往在遗嘱中为其宠物留下巨额财产,以供其身后宠物能够过着与其主人在世时一样奢侈的生活。在比利时,宠物的医疗费用比人的医疗费用 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除了有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的条例外,尚无一部保护普通动物的法律、法规,有人甚至为此辩护道:在我国人权状况还不尽完善,遑论普通动物的权利呢?我们认为,人权不够完善并不能成为不保护动物权利的理由,相反,保护动物的权利不仅不会妨碍保护人权,反面有助于促进人权的进步。印度圣雄甘地认为,从一国国民对待动物的态度中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假设在我国动物的权利能够得到尊重,人权状况还能没有大的改进吗?况且,在承认和尊重动物权利的西方国家人权状况也未必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呼吁,我国应尽快制定保护普通动物的立法。

(二)动物不应成为法律主体及动物在民法典中的法律地位

反对者认为,动物不应成为法律主体,其理由如下:

1.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在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两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两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深层次的、本质性的和具有决定性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看到了人与生物、物种、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却未深入思考隐藏在这一不平等背后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当代人与未来世代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平衡。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可把主体泛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实质是否认了人的主体性。这势必陷入认识论上的误区,这是这一理论的缺陷所在。

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扬弃而形成的另一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认为:在影响当代生态问题的两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本质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处理好两大关系,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这一概念所表述的是这样的一种发展观,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发展观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维持全面的生活质量,维持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持续的环境损害。[12]

2.虽然道德是法律的先在法,道德之内容可上升为法律之内容,但应看到伦理与法律之不同。并非所有的伦理均可上升为法律,上升为法律的伦理往往是一国成为主导性、具有广泛认同性和影响力的伦理。法律要求统一性,以强制力为保障;而伦理则具有多样性,即使是在一国成为主导性的、具有广泛认同性和影响力的伦理,也不一定上升为法律。作为动物法律主体论的理论支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目前并未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具有广泛认同性和影响力的伦理观,将其上升为法律的理由也就更不充分了。

3.动物法律主体论者以奴隶、妇女、胎儿、残疾人、植物人等从权利客体到权利主体的演进为例来论证动物成为法律主体的可能性,也是值得商榷的。奴隶、妇女、胎儿、残疾人、植物人,归根到底没有超越“人”的范畴,他们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法律体系和民法理论的主要支柱在于主客体的划分。人(包括人的组织)是权利主体,人以外的动植物及其他存在物属于权利客体,这一划分是民法典和整个法律体系的支柱。欲撼动这一支柱,则应另有成熟的理论构架,现今理论之发展,未具备撼动此支柱的条件,若轻易改变这种主客体的划分,则会带来主客体划分的混乱等麻烦和问题。

4.按照动物法律主体论者对有限法律主体的界定。“本文讨论的动物将不包括农场里的动物或专为人类提供肉、蛋、乳的动物。它们不同于家养的宠物和野生动物。”[13]由此可以看出,动物主体论者也是将动物作了三六九等划分的,既然如此,岂不与其所倡导的物种平等的原则自相矛盾?家养的宠物,因为受主人的宠爱,所以有必要承认其主体地位;野生动物,因为物种保持的需要,所以有必要承认其主体地位;而其他动物则不具有法律主体地位。这仍然是以人类自己的价值作为标准,又回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这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是自相矛盾的。

我们认为,《德国民法典》的规定实质上是把动物作为与普通的物相区别的一种特殊的物,受到特别法的保护;但并不能得出结论说《德国民法典》把动物作为一种法律主体来对待。我国民法典应借鉴《德国民法典》的做法,即我国民法典应把物分为普通的物和动物,并明确规定,对于动物,则应适用于关于保护动物(包括普通动物)的特别法,这样规定可体现出生态时代的绿色主义精神,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之平衡,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权利。

四、民事权利的扩张——独立的环境民事权利的引入

(一)现行民法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局限性

现行民法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是两个制度,一是环境保护相邻权制度,一是环境侵权制度。前者必须以相互之间存在地域上的相邻为前提,而且,相邻权的本质是不动产权利人之间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这两点大大地限制了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众所周知,环境侵害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和时间上的潜伏性的特色,这决定了仅仅通过相邻权制度来解决环保问题恰似杯水车薪。例如场所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行为,若要以相邻关系为前提,民事责任的承担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环境保护相邻权制度的缺陷看似可用环境侵权制度来弥补,其实不然。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制度的本质是因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侵害,在赔偿额的计算中并未包括美学意义上的环境权益的损失,若尚未引起人身和财产利益的损失,依相邻权制度去处理,则并未构成侵权。而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人身权中,并未规定环境人格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是健康权,但通过健康权来实现环境权益的保护显然是不足的。健康权的侵害是一种医学标准,以身体的功能和疾病为承担责任的标准。而在环境权益侵害中,造成健康的损害已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最严重后果,公民环境权指公民享有的在一种优美、清洁、宁静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权利,以环境质量作为承担责任的依据,遵循的是一种美学标准,这与健康权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独立的环境人格权的引入

鉴于现行民法对环境权益保障方面的制度性缺陷,欲发挥民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除完善相邻权制度和环境侵权制度外,还须引入独立的环境民事权利—— 环境人格权。这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人们享有的一种以环境资源的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基础,在美好的环境中的生活和工作的权利。具体包括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宁静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享有自然权等等。实际上,在美国的环保判例中,已经将其视为一项独立的权利。笔者认为,在中国民法法典化过程中,贯彻绿色主义的理念,引入独立的环境人格权确有必要。原因如下:

其一,人格权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人的主体价值的弘扬。随着人权运动的开展,人格权法可谓是当代民法中的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在古代法和近代法中,人格权法与主体法的界线还并不清晰,人格权法主要规定那些与民事主体资格承担不可缺少的权利(如姓名权、身体健康权等),那时人身权法中发展最充分的是身份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格权的内容不断扩展,新型权利不断出现,如环境人格权、知情权、迁徙自由权、器官捐赠权等等,这些新型人格权已经与主体资格的承担无本质联系。这样,逐渐改变了人身权法主要以身份法为主体的结构模式。人格权法作为独立的一编,是我国民法典结构设计中的比较好的选择。以人格权中的环境人格权为例,它代表了一种更高的人权标准和人文关怀,代表了一种更高质量的生活,难道不是我们正要追求的吗?

其二,环境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进入民法典,已有立法例。以1996年最新颁布的乌克兰民法典为例,其第二编主要规定了人格权的内容,其人格权内容非常广泛,共计32种,包括: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保护权、消除威胁生命和健康之危险权、医疗服务权、对自己健康状况的知情权、器官捐赠权、体弱者的受庇护权等等,其中,还专门规定了环境权,笔者以为,乌克兰民法典的这一立法例,代表了当今民法的新趋势,值得借鉴。

五、物权法的变革

(一)物权客体范围的扩张

传统民法和经济学认为,财货分为经济财和自由财,所谓经济财系指必须支付报酬之财物或劳务,自由财系可自由使用,不必支付报酬之财物。环境要素如水、空气、阳光等是典型的自由财。物权的客体仅及于经济财,自由财既不是所有权的客体,也不是他物权的客体。这种传统观念在现代已受到现实的挑战。[14]其一,在现代都市生活体制下,此等环境和自然资源与一般财货一样,充分显示其“稀少性”、“期限性”的性质,例如,环境容量具有“稀缺性”,作为一种“有价资源”,企业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商业交换,这就是所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再如,阳光充分,空气新鲜地区的建筑物索价较为昂贵,这也是环境资源有价的恰当说明。其二,某些传统意义上不能成为物权客体的环境要素已经成为物权客体或准物权客体,如水权的确立和变革。其三,更重要的是眼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固守传统的“环境无价值”、“自然资源无价值”的偏见,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将十分不利。因而,在中国未来的民法典中,有必要将水、新鲜空气等环境要素确定为公共财,建立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的权属制度。并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转让或许可给法人或自然人使用。但是,法人或自然人在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时,须履行相应义务。须知,将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作为一种权利,即是对其的一种有效保护。

(二)民法典物权总则的相关条文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建立我国的自然资源物权制度,是我国民法典起草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当然,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水权、矿业权、渔业权(包括养殖权和捕捞权)是否作为独立的物权类型纳入民法典中,值得商榷。比较可取的做法是物权法中只直接规定土地物权这一传统的自然资源物权类型而不直接规定水权、矿业权等非典型性的物权(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称之为准物权)。在物权法中不直接规定这些物权类型,但在物权法总则编的设计中要给这些准物权的存在和发展留下适宜的空间,即这些准物权仍适用物权法总则的规定。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法典的功能,建立一个一般法和特别法综合调整的完善法律体系。同样的问题在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中也存在,合同法总则对无名合同以及合同法分则中没规定的储蓄合同等合同也具有效力,同理,侵权行为也有民法典上的侵权行为和特别法上的侵权行为的区分。因而,侵权行为法总则不应仅仅是民法典上规定的侵权行为类型的一般规则,还应是特别法上规定的侵权行为类型的一般规则。

鉴于物权法总则要适应准物权制度的要求,对物权法总则中的一些被认为是已成定论的界定和条款,不得不重新进行考虑和设计。

1.物权客体的特定性

传统物权法理论认为,作为物权客体的物应具有特定性,这种特定性的要求有三:其一,物权的客体原则上以有体物为限。其二,物权的客体须为特定物。这里是指其在物理上之特定,能确定其具体的形态、大小等。其三,物权的客体须为独立物。传统民法物权客体的特定性原则是一物一权原则的必然要求。崔建远先生把这种传统民法的特定性理论概括为:客体的特定性即客体的同一性。并指出,这一结论来自于对所有权人、一般用益物权人支配客体现象的直观归结,但这一结论显然不能适用于一些新型的担保物权,更不能适用于水权、矿业权等准物权,因而须进行修正。[15]

以水权中的取水权和汲水权为例,在此两种权利设定时,其客体与水资源所有权的客体是融为一体的,在物理是无法识别其独立性的,而且,就同一水库中或河流中可许可几家公司享有取水权,几家主体又如何对水域进行独立性的特定化呢?又如探矿权,其客体在权利设定时是无法特定的,再如浮动抵押权,也并不适用传统民法物权客体的特定性理论。因而,对物权客体的特定性要做修正并使其具有弹性。物权客体虽不具有传统民法特定性特征但具有以下特征之一项或多项者也不丧失其特定性:其一,客体的特定性,在空间上表现为客体有明确的范围,不得以他物替代,在存续上具有同一性;其二,客体的特定性表现为客体的定量化,如从同一水库中甲公司取水权为1亿立方米,乙公司取水权为1.5亿立方米,双方并无冲突;其三,客体的特定性可由特定地域加以确定,探矿权客体即是如此;其四,客体的特定性可由特定的期限加以固定,浮动抵押权客体便是例证。

2.物权的排他性

根据传统的物权理论,针对同一主体的所有权和所有权之间,针对同一客体的用益物权之间,具有排他性。但这一规则适用于汲水权和取水权这两种准用益物权时则应做修正。因在特定区域的水资源上可同时存在数个用益水权,排他性原则对用益水权之间利益调整的功能常常不能实现。此时各用水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须引入优先权制度加以协调。享有优先权的用水权人先用水,待其获得满足后,其后者方能用水。这一排他性规则和优先性规则共同用于调整用益物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规则,在物权总则的制定中,也应予以注意。[16]

另外,若确定了环境要素为公共财产的观念,则不当得利理论即可得以展开。任何企业或个人的行为,若污毁环境要素,均属于使公共财受损而自己获益之行为(减少了采取措施以避免损害环境要素的成本,亦为获益),此即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受害人得依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理论,行使其权利。[17]

六、侵权制度的变革

由环境公害而引发的无过失责任制度和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学说,已为我国理论所采,此不赘述。除因果关系理论和归责原则的变革外,侵权制度要适应生态保护的要求,还需建立起将来性损害赔偿制度和共同危险行为的侵权制度。

1.将来性的损害赔偿制度

传统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仅限于已经发生的损害的赔偿,若不发生损害,则不构成侵权行为。这种制度在解决生态环境损害时具有其局限性,需要建立起针对生态环境损害的将来性的损害赔偿制度。因为:其一,生态环境侵害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为避免受害人反复诉讼,有必要在生态损害中创设特殊的将来性损害赔偿制度;其二,许多生态环境损害具有不可恢复性和不可补救性,若等到损害已经发生才提讼,实属为时已晚。应赋予当事人在具有发生生态环境损害的可能性时即可提讼的权利。

2.共同危险责任制度

传统共同侵权行为要求各行为人之间须有共同的侵权故意,且行为违法。这种侵权理论在处理两个或多个污染源各自排放的污染物相互结合后所造成生态损害侵权时已捉襟见肘。这是因为:其一,每一加害人排放的污染物均符合规定的标准,不会产生损害,但多个污染源之组合,会导致污染物的总量或浓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产生污染损害。其二,排放的污染物尽管符合排放标准,但该污染物与其他污染物组合后产生新的污染,由此造成损害。因此,对此种复合污染的情况,有必要引入共同危险责任。其构成要件为:(1)行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害人共同实施的。(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害人实施的行为具有共同的危险性,即加害人实施的行为在客观上都具有危及他人财产和人身的可能性。(3)两个或两个以上加害人实施的行为是造成某一损害的原因,尽管各加害人在主观上既无共同的故意,也无单独侵害的故意,但在客观上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要构成以上三个要件,各加害人即应共同的或分别地对该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在中国民法法典化的过程中,生态保护应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民法之手段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和谐的关系,用民法去扩展正义之理念,实现代际公平,这是我们应确立的法理念。制定一部绿色的、正义的、弘扬人文精神的民法典,应是我们制定中国民法典的一项目标。再辅之以程序法上的集团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引入,则私法系统对绿色主义的贯彻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徐国栋。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A].徐国栋: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137.

[2]同[1],148.

[3]吕忠梅。环境法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32-135.

[4][日本]岸根卓郎。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M].何鉴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9-200.

[5][美]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衡平[M]汪劲、于方、王海鑫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2. [6]曹明德。论法律生态化趋势[J].现代法学,2002(2)。118.

[7]李东慧。试论当代民法的环境伦理观[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3)。313.

[8][澳]T.雷根。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的观点[J].哲学译丛,1999(4)。33.

[9]曹明德。生态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

[10][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类型[J].刘耳译,哲学译丛,1999(4)。56.

[11]江山。法律革命:从传统到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0(1)。

[12]同[7],318.

[13]同[7],319. [14]邱聪智。民法研究(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3.

[15]崔建远。水权与民法理论及物权法典的制定[J].法学研究,2002(3)。39.40.

保护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10篇

对科技成果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有关事宜的说明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地方、各学会、协会和各部门所推荐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公示。公示的过程是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公示的目的是要更广泛地接受社会监督。欢迎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对推荐项目提出异议和意见。对于公示期间各方面提出的异议和意见,我们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分类整理,认真研究,并严格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异议处理程序办理。

关于各方面反映较集中的对“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成果被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所提出的异议,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具体工作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已经与项目推荐部门主动沟通和反馈,并按照异议处理程序将有关异议材料转请推荐部门研究提出意见。

公示期结束后,对有异议的项目,进行梳理、分析和咨询,听取各方面建议,提出处理意见。

中国科技网

菠萝科学奖:科学也是可以娱乐的

一座金黄色的菠萝造型大门将浙江省科技馆点缀得隆重又别致。4月初,首届“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在科技馆里开party,这在中国还是头一遭!科学家、明星以及科学爱好者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获得菠萝奖的科学命题:数钱能够有效镇痛?瓦罐鸡汤为啥那么鲜美?如何通过科学分析抗议食堂涨价事件?……这些有趣的问题都经过了专业人士的科学论证,看似搞笑却又不失严谨的科学支撑,“菠萝科学奖”的发起人――果壳网CEO姬十三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发现搞笑又严肃的科学研究成果,它首先要贴近生活,让公众感觉到,科学离自己很近。”

从去年冬天开始,“菠萝科学奖”就开始寻找“科学达人”,他们鼓励大家推举身边的人,也鼓励具有科学精神的人自荐。起初,人们对这颗“好奇的菠萝”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奖项的主办方――浙江省科技馆以及果壳网到底要做什么。当从众多参评的科学研究中脱颖而出这些令人捧腹大笑却又发人深思的奖项时,姬十三说:“我们想给大家一个惊喜。”这个“惊喜”的由来,还是受到国外“搞笑诺贝尔奖”(the Ig Nobel Prizes)的启发。这是一项从1991年起,每年10月(即诺贝尔奖颁奖前一至两周),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举办的“另类诺贝尔奖”,评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姬十三说:“大约从2001年起我便开始关注‘搞笑诺贝尔奖’了,去年无意间翻开六七年前买的一本《泡沫》,发现那时候我在一段介绍‘搞笑诺贝尔’的文字旁写下了一行字,有一天我也想让中国有这样的奖项。”

当有了这个想法时,姬十三便立即开始行动。“我们和浙江省科技馆一拍即合,得到了馆长李瑞宏的大力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奖项,让大家感受到科学其实在向所有人招手,科学的门槛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

《科技日报》

我科学家

发现细胞自噬密码

细胞自噬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和保护机制。但是这种自噬“信号”如何传递给细胞从而使其“执行”自噬过程,则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近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课题组成功找到高等动物细胞在生长因子缺失条件下,启动自噬的部分“密码”,从而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4月28日,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以研究文章的形式刊发了这项研究成果,并配发专门评述。

《科技日报》

西安交大向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百年诞辰献礼

西安交通大学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图书出版会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国首部记载钱学森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钱学森年谱》正式出版,以此作为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的献礼。

“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孙家栋,物理学家、两院院士郑哲敏,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中科院院士戴汝为,钱学森长子钱永刚等参加会议。孙家栋表示,“图书的出版,让我继续学习钱老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学习他坚持真理、治学严谨的精神,学习研究好钱老的科技创新思想,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军事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意义深远。”

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表示,钱学森是西安交通大学“最受崇敬的杰出校友”之一,西安交通大学对深入宣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科技日报》

渤海溢油事故

康菲中海油赔近17亿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记者今天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总计支付16.83亿元人民币,其中,康菲公司出资10.9亿元人民币,赔偿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分别出资4.8亿元人民币和1.13亿元人民币,承担保护渤海环境的社会责任。

《科技日报》

我研制出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

一种富含虾青素的番茄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问世,这是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4月10日,课题负责人黄俊潮在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召开的2012年第一次项目推介会上介绍了该项目。

虾青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医学研究证明,虾青素具有保护皮肤和眼睛,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生物学功能。专家预测虾青素是未来50年最引人瞩目的天然活性物质。然而,虾青素的生物合成只发生于少数生物且其产量通常很低。雨生红球藻是自然界中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目前唯一用于商业化生产天然虾青素的单细胞真核绿藻。但受制于雨生红球藻自身的遗传特性,如生长慢、对生长环境敏感等,雨生红球藻养殖企业只能以小生产规模和较高的生产成本得到产品质量难以保持稳定的藻粉。

由于天然虾青素来源非常有限,培育高产虾青素经济植物成为科技人员追寻的目标。10年前诞生了首例产虾青素烟草(只在花的基部产少量的虾青素),2008年又有人培育出含虾青素胡萝卜(虾青素含量约0.1%)和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烟草(虾青素含量约0.3%)。

《科技日报》

2012年全国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全面启动

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实施为契机,2012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4月12日在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汪民说,今年将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划定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提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应急技术体系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支撑等主要任务。

《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是我国首次实施的地面沉降防治专项规划,着力于建立完善重点地区地面沉降防控体系,部署了调查、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防治技术创新等工程。

两部规划明确了今后防治工作总体格局,是实施具体工程和项目的重要依据。

新华网

全球首个可重构柔性试验网通过鉴定

为下一代互联网开辟新方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近日,由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汪斌强领衔完成的“可重构柔性试验网”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等4位院士为首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网络体系研究方面开创了新方向,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可重构柔性试验网”项目由信息工程大学宽带信息网络研究团队牵头,联合国内15家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历时6年完成。该成果为下一代互联网开辟新方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并于日前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是全球首个给予可重构技术的柔性试验网络。与现行网络相比,该网络架构在体系结构、节点控制和资源管理方面实现了重要创新。创建了柔性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了全新的网络分层模型,借助服务层实现了应用层与资源的松耦合,以及网络拓扑的按需变化,达到网络资源与应用需求的高效匹配,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应用服务的质量保证。

试验网构建了可重构节点,实现了网络节点可重构开发的开放性,为柔性网络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突破了网络节点设备在线功能可扩展、性能可升级和能耗可控制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出了主动式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出服务层需求与全局资源优化匹配的服务实体网构建算法,实现多个服务实体网共存的主动资源规划和动态管理,在保证应用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高效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

据悉,“可重构柔性试验网”5个节点的可重构核心设备均由项目组自主研发,自2009年起在长三角地区部署稳定运行至今,累计新增产值4.64亿元。

中国科技网

我国海洋卫星实现系列化发展 将建完整应用体系

日前,国家海洋局向社会海洋二号卫星数据产品,介绍数据产品申请的规则与流程。的数据表明,海洋二号卫星在轨运行稳定、星地接口匹配,具备开展应用服务能力,已可正式开展数据产品分发服务。

海洋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该卫星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体,具有高精度测轨、定轨能力与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探测能力。使我国首次具备了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海洋的能力,其每天可观测全球近90%的海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海洋观测能力。海洋二号卫星主要使命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获得包括海面风场、浪高、海流、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预报提供实测数据。目前,已可制作出0、1、2、3级产品,处理出11个主要海洋动力环境参数,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支撑服务。据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我国将发展包括海洋水色、动力环境和监视监测卫星等在内的海洋系列卫星,建立完整的、业务化运行的我海洋卫星应用体系。

中国科技网

北京:力推都市节水高效渔业

“依靠科技,着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建设高标准生态高效现代渔业园区,淘汰小、散、低、劣的池塘养殖,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沙松平在与中国水科院渔业机械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时如是说。据了解,北京“十二五”期间发展都市渔业重点解决高效与节水,依靠科技实现水产养殖单位产量、节水、和节能提高100%、50%、50%。

4月5日,北京市农业局与中国水科院渔机所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北京渔业简易工厂化的设计及机械配套方案制定、“南鱼北养”在工厂化中的实现路径与关键技术应用、水循环处理与节水工艺推广、标准化养殖池塘渔业装备推广和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拟通过五年的科技合作,使北京渔业生产的能耗和水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水产养殖单位产量、节水、和节能实现提高100%、50%、50%的目标。

台湾:医疗机构首次落户北京

北京首家与台湾合资医疗企业――北京宝岛妇产医院新闻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台盟中央名誉主席,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国第一副主席、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国家卫生部、北京市,以及来自台湾的代表出席会议。参加新闻会的还有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二十余位著名专家学者。

据北京宝岛妇产医院院长、台湾高雄医师公会理事长庄维周介绍,北京宝岛妇产医院是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签署后,经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批准落户的北京首家与台湾合资的医疗企业。由台湾广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宝岛国际医院管理公司出资2亿元共同打造,是一家集临床、科研、保健、教育为一体的国际高端妇产医院。

广东:率先启动LED照明标准

光组件重大科研项目

日前,广东省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评审研讨会在广东省科技厅召开。会上,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颁布了《广东省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实施方案》和《标准光组件层级项目指导书》等文件,标志着广东省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重大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众所周知,标准问题是目前困扰LED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解决LED照明产品标准体系缺失,LED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广东省科技厅曾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质量标杆体系,并明确规定LED示范工程必须选用经标杆体系检测并推荐的产品。去年8月,省科技厅牵头组织21家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广东省半导体业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以该中心为纽带,组织产业链上下游或技术互补型企业、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联手攻克了一批LED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启动实施的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是广东省在国内率先组织发起的重大LED照明行业性科研项目。

云南: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开通

4月5至6日,国内200余家药企、各大中医院及2000余药材经销商聚集在古城大理,参加云南省首届中药材现代物流及电子交易博览会,见证云南省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正式开通,共话药材物流新发展。

近年来,“云药”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可由于中药材物流行业发展的缓慢,制约了“云药”的可持续发展。本次博览会的举行及云南省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的正式开通,对改善云南省高原药材物流发展、提升云南省中药材物流贸易水平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博览会以加快云药产业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造福人类为宗旨,以“绿色医药、科技医药、养生医药、文化医药”为理念,通过集中展示云南省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以中药材为原料的非药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搭建起展示平台、引资平台、贸易平台、科普平台和信息平台。

新疆:天山雪莲药物研究获突破

新疆的天山雪莲如何能治风湿关节炎?日前,《天山雪莲活性物质基础、药材及系列制剂标准研究》取得突破,由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新疆食品药品检验所、新疆天山莲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天山雪莲活性物质基础、药材及系列制剂标准研究,获得2011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天山雪莲是新疆宝贵的特色民族医药资源,但长期以来,天山雪莲药物研究方面一直面临着基源不清、标准不一、活性物质不清及产品形式单一等关键问题,严重制约着雪莲产业的发展。为突破瓶颈,新疆科研人员开展了雪莲药材的基源考证、质量标准的制定、系列制剂质量提升、新药物剂型的研发、雪莲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物质基础研究。通过研究,科研人员弄清了雪莲的分布及生长环境,建立了天山雪莲药材质量标准,使雪莲药材标准由《卫生部药品标准》上升至国家药典;开展膜分离等现代技术手段在雪莲浸膏粉中实现规模化应用,提高了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开展雪莲药物纳米粒、自微乳剂的研究。

江苏:淮安区推进生态区建设

4月6日,江苏省淮安区召开生态区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该区将把推进生态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力争在2014年建成部级生态区。

区委书记吉子俊说,淮安区要把生态建设作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工程”来推进,充分发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倒逼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生态建设作为创造竞争优势的“基础工程”来推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要把生态建设作为提升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来推进。

为确保“2014年建成部级生态区”这一目标的实现,淮安区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2号泵站建设;二要加强生态建设投入;三要加强环境预防治理。切实把好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环评准入制度,新上项目必须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

上海:“科普智慧墙”走进上海校园

双手接触两块不同材质的金属板就可以发电;推动转板,上面的小鸟就随着速度的变化进出笼子……一块海报大小的板子便是一个趣味实验或“魔术”命题。近日上海市科协向该市17个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学校捐赠34套“科普智慧墙”。通过生动好玩的“科普智慧墙”,让在校学子和广大市民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据悉,上海市科协目前已经全额出资向上海全市17各区县共赠送了34套“科普智慧墙”。此番上海市科协再次向17个区县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学校捐赠34套“科普智慧墙”。每一套“科普智慧墙”价值4万元人民币,由20个小型科技实验仪器组成,小实验涵盖了物理、数学、地理、天文、心理等学科以及最新材料、最新元件等知识,即来源于课本知识,又是课本知识的拓展与延伸。2012年,上海市科普工作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制定了“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创作支撑计划”和“科普产业跃升计划”四项计划。其中,“科普智慧墙”系列活动是四项计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甘肃: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近五成

记者日前召开的甘肃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甘肃专利申请量5287件,授权量2383件。

2011年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5287件专利申请受理中,发明专利占40%。甘肃的专利创造在实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甘肃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1565件,同比增长3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6件,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从1985年到2004年整整20年的时间,甘肃专利申请量一直徘徊在千件以下,2005年突破千件。“十一五”期间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11%和24%。

据悉,甘肃省政府已将发明专利创造量纳入市州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专利战略推进工程和区域战略推进工程,消除“零专利县”。同时,省政府金融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兰州支行、中国银监会甘肃监管局联合了《甘肃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指导意见》,为非职务发明人和小微企业专利技术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四川:启动500公顷大熊猫栖息地碳汇项目

4月11日华特迪士尼公司在成都宣布,将与四川省林业厅合作启动总额1261万元人民币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碳汇项目。

四川凉山州越西、雷波县的大熊猫栖息地内,将逐步恢复500公顷曾遭砍伐和已退化的土地,预计植树125万株。

此次可持续造林项目位于四川大熊猫关键栖息地内,区域内拥有7000多种植物、661种脊椎动物和包括大熊猫在内的87种哺乳动物。

项目实施后,不仅将有效保护当地重要水域及多种受到威胁、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还可帮助吸收和固定16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节约了2亿度电。

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说,四川是长江上游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和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四川欢迎各方力量参与生态建设。

世界

瑞典

用造纸废弃物制成电池阴极

瑞典科学家利用造纸工业的废弃物制造出太阳能电池的阴极,其能采用一种更加智能更加廉价的方法存储太阳能,使得人们能持续从太阳能电池和风涡轮机获得廉价的电力。研究在《科学》杂志上。

英国

纳米技术有望将厕所废水变饮用水

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纳米技术专家称,他们将通过新型纳米材料从厕所废水中提取生物燃料,并将其净化成饮用水。这项新发明得到比尔-盖茨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赞助,预计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用水难的问题。

德国

世界首个初级量子网络构建成功

两个相距遥远的陌生人不约而同地想做同一件事,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绳牵着他们,这种神奇现象可谓“心灵感应”。物理学家正在利用量子力学中的类似现象“量子纠缠”打造量子互联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科学家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众多单个原子和光子的初级量子网络。

印度尼西亚

海啸预警系统有效运行做出及时预警

4月11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在约两小时时间内,连续发生里氏8.6级和里氏8.2级地震两次,后一次地震可能为前一次的余震,震源深度16.4公里。地震引发了小规模海啸,幅度高达1米。

俄罗斯

将继续加大对科教事业支持力度

“教育和科研事业是国家预算投入的优先方向”,“俄罗斯的人才实力和技术实力都取决于我们的人力资本水平”。4月1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国家杜马所作的《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冷对”基因数据隐私新挑战

研究人员找到一个方法可以连接一个人的基因到某一公共研究数据库里其匿名的基因数据上。但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最大的此类数据库的拥有者之一,表示不打算采用任何新步骤预防某些人利用这种办法破坏基因隐私。这与NIH四年前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一个相类似的研究促使它将基因数据从其公共网站中取了出来。

日本

人体内有个“开关”激活免疫细胞

人体内的巨噬细胞承担着与入侵病原体斗争的任务,这种免疫细胞在人发烧的时候活性会更强。日本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巨噬细胞在人体温升高时活性更强,是因为它们活性吞噬病原体时产生的过氧化氢做了“开关”。

南极

永久冻土融化或导致远古全球变暖

上一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下一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