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2:44:11

农村体育论文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陇南市中小学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来讲,“什么样的内容是最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培训课程设计应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是落实好培训工程的关键。因为,“培训课程”一头紧系着“培训工程”的美好愿景,一头关乎着广大教师的业务提升、专业成长和推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因此,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做好培训课程的价值定位和设计工作。这就要求课程设计从价值定位到目标构建再到内容选择等,一方面要紧扣参训教师的工作实际和个人实际———这是“立地”,另一方面要体现积极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态度、理念、模式、方法等内容一一这是“顶天”,即应紧密结合“培训工程”的宗旨并结合参训教师的实际,是实施好“培训工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教师向更高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作用的体现。纵观陇南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他们的成长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由班主任、部分体育爱好者或有一定体育特长的教师,通过长期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反思提高的循环发展,目前,占体育教师比重较大;二是少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或当地体校毕业生组成的师资队伍;三是部分学校或领导有目的的培养,通过优秀教师的传帮带、外出参加培训、研修再加上自主学习、反复锤炼而成长为体育教师。三者看似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点,即反映了陇南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成长规律:热爱教育事业;长期实践,反复锤炼;优化人才资源,传、帮、带;层次不同,逐级提高;进修培训,加速发展;优胜劣汰,时时更新。具体结构可通过表1(参训学员结构一览表)进一步了解。通过表1中参训学员信息,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为:男女比例不平衡,以男教师为主;学历层次以专科为主,中专生仍占一定的比例;职称以中级为主,高级较少,几乎没有;年龄结构合理,但遗憾的是每期的50岁以上者,基本是以完成培训任务为主;体育师资以语文、数学、英语等非专业学科教师为主体,并且近三分之一参训教师没有承担体育教学工作,申请参加体育课程培训,一方面认为比较轻松好过关,另一方面觉得可以锻炼身体等。整体上看专业师资队伍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素质急待提高。长期以来,陇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提升缓慢,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结构不均衡,整体存在专业发展学习动力不足和研讨氛围不浓,教师主要职业活动受限于学校的狭小天地,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和继续教育投入少及缺少制度保障等原因,使得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较少甚至缺失。因此,培训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应充分考虑参训教师的特点与需求及课程特性,既要考虑到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连续性和可发展性。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目标和内容

课程目标和内容不仅指参训教师缺失的教育教学、学科教学和教研知识、方法、技能及能力的建构和提高,更要关注和发掘蕴藏在农村骨干教师身上的“闪光点”、优势和潜能。不同的课程定位产生不同的课程目标体系,进而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综合相关研究表明,英法德美日各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定位大致有两种:一是为了取得资格或学位,二是旨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在课程内容上前者偏重于理论性,而后者立足于实用性③。从陇南市“培训工程”的宗旨来看,应属于后者,那么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就是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的,通过开展培训通开课程和专业课程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国家关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了解体育课程发展与演变的基本趋向,为丰富和开辟校本课程拓宽思路,积极开发学校所在区域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设学校特色体育课。2.养成实施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自觉性和胜任力;3.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研读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探讨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科教研能力;4.强化教师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通过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在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主要以“实践取向”为主体,进行了系统、灵活、前沿、分层分类等特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全面性。首先,在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比重的选择上以实践为主体,这是与参训学员的结构特点和需求相一致的,是对体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补偿培训;其次,培训课程内容共分三大模块,涵盖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与变迁、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形势、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研结果、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变迁等5个专题讲座,另外还包括2大模块共8个课题的体育教学能力培训以及教学观摩与评价,每个专题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围绕体育教学对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培训和学科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新趋向的引领;第三,专业课与学校综合培训课程方案紧密结合,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形成了分层、分类设计,既反映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又重视思想、情感、意志、个性品格等内容,并在内容组织实施上体现实践的特点。同时,又紧密结合“培训工程”总课程方案内容,如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及实践、学科教学理论实践与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教学简笔画、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文化素质提升、专家引领等课程,以促进教师对课程作用的价值判断能力、将资源转换成课程的能力、系统化构建课程内容的能力、有效组织与有效实施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自觉调适的能力。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培训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训目标达成与否和内容习得的活动方式,它对培训效果和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时,既要关注他们是成人的学习特点,更要注重通过培训课程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被关怀、被接纳、成就感、存在感、胜任感及自信心的提高等心理因素,从而激发和维持后续专业发展行为。通过交流和访谈得出:他们最喜欢体育课程培训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最害怕纯理论的“一言堂”和培训者的强势灌输,他们认为在富有平等和谐交流的活动中,更能发挥激励、支持和释放个人优势、拓展和维持个人良好人际关系及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因此,统筹每位教师个人优势、所在学校及社区优势和培训单位自身及环境优势,进行有效培训活动方式的选择和组织,为教师培训提供较为理想的活动方式,值得培训者潜心探究④。通过几年承担培训课程实践,结合“国培计划”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认为培训的有效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讲座+案例+研讨”式。该模式适合于通识理念或专业课程研讨类的专题培训。具体实施办法为,教师讲解导入呈现案例培训者和受培训者之间或受培训者相互之间运用新理念对案例进行研讨教师归纳总结。以上为一个循环,可以视其内容和研讨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循环。

(二)观摩+模仿+点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各种体育教学技能内容的培训。具体实施办法为,参训教师直接参与模仿练习体育教学技术,或教师观摩示范课(可以是视频资料,也可以是实践类示范课)培训者和受培训者共同点评示范课内容,学习示范课中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受培训者运用学到的理念和技术做示范课,其他受训者和培训者共同点评,重新设计和完善、组织实施教学。

(三)“展示+自评+他评”模式。在培训后期,每个受训者必须进行一轮说课训练,或者提供一节自认为满意的“优质课”,向培训者和其他受训者展示,并在自评基础上接受培训者和其他受训者的点评,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建议进行改进和完善,再次展示,循环实施⑤。

(四)培训评价方式培训评价是一定时期培训任务完成与否的衡量标准。对以陇南为主体的体育教师来讲,培训评价也应分层、分类予以实施,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考核评价模块一:重视其体育教学基本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如体操教学中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武术基本动作、正确的田径运动技术及不同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等。针对参训学员的特点,在培训技术与技能考核与评价层面,我们要求承担体育教学任务的参训教师必须“学会一操,练会一拳,熟练一项”,即至少学会一套最新的广播体操,学习掌握或规范一套武术小套路,如五步拳、少年拳等,熟练掌握某项运动的基础知识、技术与技能,包括场地规格、画法及规则要求等,因为大部分参训学员不是体育学科的专业教师,他们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技术动作均需进一步提高;没有承担具体体育教学工作的参训老师可以了解、欣赏和评价相关运动知识或教学比赛。考核评价模块二:应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对理论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通过撰写体育论文,单元或某一运动技术教法创新,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展示,培训心得体会,体育器材制作方法与经验交流等方式灵活进行,将学、练、评、反思融为一体,讲求应用性,重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针对部分非专业参训学员,可以就自己所代课程或熟练专业[注释]按要求完成相关培训考核与评价等。

四、结语

通过参与组织、承担陇南市“万名教师培训工程”工作,深切体会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它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教师知识、视野及业务能力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培训课程作为培训工作的主体,在制定和设计时应充分遵循培训方案的宗旨以及在参训学员的内在需求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取向,分层、分类进行科学、合理构建。当前,在“国培计划”和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普及的影响下,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铺天盖地,对基层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有不少学校和教师忙于应对各级各类的培训,也使得不少教师产生了消极怠工、不情愿参加培训的职业倦怠倾向,甚至于在有的学校和老师中出现了明显的为完成培训任务的功利倾向。众所周知,再完美而又科学合理的设计都必须经过有效实施才能实现,如果实施过程中的参与者责任感不强、认识上消极、热情减退、甚至存在片面、功利思想,势必会严重影响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质量。我们衷心期望,我国的“教师培训”能向法制化、常规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与职前培养紧密联系,建立健全一体化教育机制,更希望当前实施的各级各类培训,不要仅仅针对教师层面开展,部分教育机构的领导和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治学方法更需要必要的培训和提高。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精心设计,努力实施好“培训工程”。牢固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更好地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理念、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手段、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等各方面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提升教师品德修养,为教育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分析我们在河南省新乡市辖区内选取、调查了61个行政村,有学校的44个村共有体育教师52名(有的学校有2名以上体育教师).在调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是否参与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了解到,参与过的占21.4%,未参与过的占78.6%,究其原因,是行政村中的体育活动场所较少,能经常开展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行政村微乎其微.在调查是否愿意为农村体育提供无偿服务中了解到,有43.2%的体育教师表示愿意,有56.8%的体育教师表示不愿意,但有68.1%的体育教师表示愿意提供有偿服务;而不愿为农村公共体育提供服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任务繁重、无时间、无经济效益和精神回报等.

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优势分析

可为农村公共体育提供专业化服务我国农村管理者多为行政干部,其中的体育专门人才少,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他们是健身锻炼、康复咨询、指导群众体育活动的最佳人选,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可为农村公共体育提供专业化服务.缓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指导人员紧缺的矛盾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指导员人数少,专业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如果能吸引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可有效缓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指导人员紧缺的矛盾.促进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农村体育发展对学校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可以不断了解农村体育状况,研究出现的问题,指导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又可在农村体育活动中运用和传播学校体育竞赛的方法和新的健身方式,促进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丰富农村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教师通过在校学习和就业后的在职培训,掌握了多项运动技能,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以及趣味性强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满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可行性

实行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行政部门应根据农村体育特点和体育教师工作特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积极有效的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体育教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5].可聘请体育教师作为兼职体育指导员,指导农民开展科学健身活动,传播健康知识;可吸引体育教师加入体育志愿者协会,为农村开展公共体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和运动竞赛服务.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展农民体育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增加,改善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各学校配有简单的基本体育设施[5].如果在特定时间内为农民开放这些体育场地、设施,既提高了其使用率,解决了农村公共体育活动体育场地短缺问题,也满足了农民体育健身需求,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但这需要乡镇、村干部与当地学校协商达成协议.强化学校体育功能学生是学校体育的教学对象,也是家庭中的成员,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给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使其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家人提供体育服务,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利用节假日为农村公共体育提供服务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大多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他们是农村体育发展的见证者,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农村体育发展作贡献.教师有法定的节假日,如寒暑假、双休日等,可以抽出一定时间为乡亲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带领村民锻炼身体,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农村中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没有场地、器材,所以有些教学内容无法进行。大部分学校存在体育器材短缺的情况。有器材的少数学校对器材的管理不够,导致器材损坏丢失严重,使得多数学生无法使用器材进行锻炼。这就要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显示教师的教学才能,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新、难动作教学时,想用挂图、影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来满足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需要,但是我们缺乏这些辅助教学设备,教师只好来讲解。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我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的干巴巴的,听起来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把专业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比如,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这一起跑动作源于“袋鼠”起跑时的蜷缩身体,“各就位”时像紧压的弹簧;“预备”时像拉满的弓;“鸣枪”时像离弦的箭。如果这类形象的语言运用恰当,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是,我用口诀把动作概括为:做好预备姿势后。蹬(蹬腿)、转(转髋)、抬(抬上体)、转(转体)、挺(挺胸),然后以胸带肩转向投掷方向将球推出去。教学效果明显。

二、教学中巧妙运用体育游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好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个既有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例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穿过隧道”游戏,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4个队,每队人数为偶数,各队站成面向的2列横队,相距一大步,相对的2人手拉手向上举起,搭成“隧道”。教师发令后,每两人一对地依次从隧道穿过,出隧道后又在排头重新搭成隧道。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把脚伸到前面,这不但影响了练习效果,而且还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及时指出来,除给学生讲述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要着重讲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让学生明确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需要大家互相服务。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团结协作方面很欠缺,集体荣誉感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中的游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课前热身“萝卜蹲”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要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配合,动作不协调,不一致,喊声不齐都会被淘汰,只有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才能做好才能获胜。还有两人三条腿跑,接力赛等等。时间长了,对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从实际出发。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乐于学习的,并且都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动作、技术好的学生来当组长,其他学生分配到各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同学们来练习教师教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这样比教师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练习效果要好。例如,在教授加速跑时,如果只是把学生分组练习跑,学生跑上两三次就厌烦了,就叫苦叫累了。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迎面接力跑的方法,把学生分成组进行比赛,以先跑完的组为胜,对优胜队进行表扬,输的队也要表扬,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最后再把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加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发出笑声,增强竞争意识,教学效果也就好了。例如,在开始部分,做准备活动时,如果经常运用慢跑,然后做徒手操,这样学生会感到很乏味。把“抱团”游戏用到准备活动中去,学生边跑边做徒手操,听教师的口令抱团,这样学生很尽兴地完成了准备活动,更有利于基本部分的进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农村中学体育由于受各种各样的原因制约,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中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体育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学生教学,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基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因而,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师应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获得更多的运动愉。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1.1、研究对象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及问题解决思路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2103篇参考文献;以“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为关键词,检索到116篇,对以上资料文献进行分类筛选,分析与本研究相关性较高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访谈法。对部分过年返乡的家长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走访部分农村小学了解学校的体育师资及体育器材。

(3)问卷调查法。以河南省濮阳市五个县级地区10所小学的1年级至5年级7-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00份,采用现场发放,学生现场填报问卷,当场回收,回收有效问卷为352份,有效率为88%。

(4)数理统计法。将文献资料和回收的调查问卷相关的数据量化指标,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

2.1、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安排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单调,没有真正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可以看出来: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安排表得知,位居第1位的是做家务,有25.28%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做家务;19.89%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学习;14.49%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看电视;这也称得上农村孩子的“三步曲”,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中的女孩子,排在第6位的是进行体育运动,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有1-2种属于自己的体育器材,女生大部分为毽子和跳绳,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运动种类比较少。

2.2、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感兴趣程度

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感兴趣了,才有能有利于他们掌握一到两项的运动技能,才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显示出:有37.50%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感兴趣,这反映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也有少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不感兴趣甚至是讨厌。在调查部分学校时,发现墙壁上粘贴的课程表,其中有一栏是(体育或科学),有学生反映说都不是按照课程表执行的,其实他们几乎都不上体育课,体育课大部分被其他老师占用或者上自习,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都是放羊式教学,女孩跳绳、跳皮筋。所以,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与体育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

2.3、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

体育运动的态度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还没有认识到体育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平均每年用于体育器材支出的费用也非常的有限。可以反映出:有62.5%的家长反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有88.07%的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平均每年的用于体育支出的金额为少于49元。家长既然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平均每年用于体育支出的金额也越少。当问及家长为什么持反对的态度时,家长们说进行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耽误孩子的学习,这说明了62.5%的家长对于体育运动的作用了解还是甚少。

2.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我们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单纯娱乐,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调查显示,56.25%的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强身健体、22.73%的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娱乐身心,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锻炼健身意识较强。农村的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设施还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比赛而进行体育比赛的仅占1.70%,说明了仅有少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是被动的,应该提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5、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方式

65.91%的农村留守儿童和伙伴一起玩耍,和同伴一起玩耍有助于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助于他们互相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体育锻炼项目有多种了解,有助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也有27.27%的农村留守儿童是自己一个人玩耍,但是仅有6.82%的农村留儿童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参与体育锻炼,对于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和家人的情感交流的方式多一些,监护人可以及时的感觉到孩子的错误倾向,便于及时的纠正和正确的引导。

2.6、业余时间经常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的内容上看,男生和女生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人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体育游戏、篮球、跳绳、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毽子、其他,男生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为体育游戏、跑步、篮球;女生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为跳绳、毽子、体育游戏;这几个体育运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大的器材经费支出,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学校的经费不充足,受场地和器材的影响较大,绝大部分学生只有选择这种受约束力较小的体育运动项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外出务工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联系时间间隔较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体育意识淡薄,经费出少;

(2)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都感兴趣,但体育教师没有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

(3)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参与体育游戏、篮球、跳绳、跑步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器材和场地匮乏,平均每周锻炼次数和每天锻炼的时间不断呈下降的趋势。

3.2、建议

(1)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素质要全面进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2)家长要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加大对孩子体育消费的支出;

(3)体育教师对学校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包括体育器材和体育运动项目;

(4)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暑假期间的农村支教力度,在校的体育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把一些常见的和实用性便于开展的体育运动教给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较为单一,44.97%的农村居民选择慢跑和散步,28.21%的农村居民选择武术,它们由于不受场地限制,而且成本低,便于控制运动量以及强度,成为大众最常见的健身项目。其中武术作为中华文化传统健身项目拥有较多的种类,例如: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气功等等,在锻炼的同时也有利于组成健身小团体,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方便大家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有利于邻里之间的感情培养。一些较大的村落还拥有专门组织广场舞的小团队,有10.89%的农村居民选择交谊舞和体操,每天在固定时间地点进行活动,简单易学的动作和热闹的氛围吸引了周边群众的参与,这项运动尤其受到中老年群体的喜爱。篮球是一项大强度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还能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这项体育项目被青少年所热衷。只有极少数居民会选择扭秧歌等其他不盛行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因此,从调查中可以发现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较为单一集中,例如:羽毛球、网球等新兴的体育项目还不被人们所熟知。

2居民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态度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较为积极,48.32%的农村居民十分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仅有5.31%的人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没有必要,而剩余的46.37%的人们认为参不参加都行。随着烟台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需求,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体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有放松身心的作用,要使得社会体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首先应加强居民中那46.37%中立的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农闲时间里,有体育锻炼行为的村民达到94.6%。其中,每周进行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占74.3%,虽然运动主要以小强度为主,但烟台市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已经有所改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随之愈来愈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已经由早期的政府组织、应付检查演变成自觉的参与行为,人们不再是为了别人而参与体育活动,而是出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需求以及放松身心的需要,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从思想上转变农村居民对体育的态度,培养居民的体育意识,是高效发展农村体育的关键。

3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主要目的

据调查,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人群里,55.31%的烟台市农村居民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强健体魄。24.30%的农村居民以娱乐消遣为目的,16.48%的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是以缓解压力为目的,3.91%则抱着结交朋友的心态,由此可见心存娱乐消遣放松和缓解压力等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转变反映了人们逐步开始认识到体育能够带来的益处不再局限于身体上的健身,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增进对自己的认识和缓解压力等精神上的作用。在现如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熬夜、不规律饮食等不良习惯正在慢慢的损坏大家的身体和精神,越来越重的生活工作压力也使更多的人进入到亚健康体质,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社会体育的兴起给了人们重拾健康的希望,人们开始利用闲暇时间锻炼,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并没能够很好的坚持锻炼,反而是那些老年人以及有慢性疾病或有肥胖困扰的人是体育锻炼的主力军。主要是因为许多成年人忙于工作,缺少锻炼的时间或者意识。只有等到身体真的出现了问题必须要锻炼的时候才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讲,也正是有了这种被动的原因影响,这些人通过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认识到这样的益处,才能够在成为体育人口之后更好的保持下去。

4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主要场所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场所比较集中,48.32%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公共体育活动场所、马路和街道边进行体育活动,14.25%的人选择自家庭院,22.63%的农村居民选择场院、树林旁、河边、田间、草地进行体育锻炼,另外14.80%的农村居民开始选择体育场馆以及俱乐部进行体育活动。大多数烟台市农村居民选择临近居住地的街道或者空地,以及村里配置的健身路径等免费场所进行锻炼。这不仅体现了农村居民对于体育锻炼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是反映了农村配置专业的体育设施场馆的操作困难性。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仍然很不充分,更加无法为农村进行相应的设施配套,人们仅仅能够依靠现有的免费器材设施进行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单一性限制了烟台市农村社会体育的进一步发展。烟台市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设施的需求,逐步由福利型向服务型升级,由此突显出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农村体育的发展的重要性。

5居民对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

烟台市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逐渐提高,现有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烟台市农村居民对于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指导以及信息咨询、体育体质监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烟台市农村居民对于现阶段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满意度不足30%,虽然村民普遍反映近年来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体育健身指导以及信息咨询的需求急需满足,过去居民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锻炼与强度控制,缺乏锻炼的科学性,甚至存在一定的健身误区,未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阻碍了农村社会体育的发展。很多农村居民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需要专业的健身指导员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通过对于农村居民的需求调查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对于社会体育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摆脱了盲目的健身活动,从而向更高层次进行发展。因此,应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岗位设置,来满足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需要,使其能够科学高效的进行体育运动。

6结语

通过对烟台市部分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调查,分析了解现在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体育的现状,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逐渐增多,体育意识逐渐增强,但其参加的体育项目与活动地点相对单一,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量大。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也不再只关注于身体的锻炼,他们在身体素质得到增强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使其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总结现在农村体育发展中出现的其他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方面,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达不到以上标准。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很多学校将其他学科的老师转为体育代课教师,许多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另一方面,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农村小学的专职体育教师大都是大专毕业或者中师毕业,在他们进入就业岗位后,缺乏后期的培训与教育,这导致他们未能把握教育部在教育改革上的方向,对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不了解;而兼职体育教师,由于没有体育的专业知识,在授课上更加显得“业余化”,难以胜任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加上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将体育课当作放松休息的课程,没有备课、没有教学目标,课堂上呈现“放羊式”教育。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就算很好的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另外,由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将民间传统游戏很好的开发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导致课堂上教学形式单调,枯燥乏味。

2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等缺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一个学校高质量实施体育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各级学校应配备多少体育器材设施,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当前,农村小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已经拥有了一部分体育场地、器材。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农村人口比例大,当前的场地、器材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1)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少、硬件设施差,体育器材严重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绝大多数没有国家标准的运动场地。田径场几乎都是泥土地,下雨后根本无法上课,经常杂草丛生;几乎没有规范的篮球场,篮球场地也时常建设在泥土地上,既不利于篮球运动的开展,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没有一块标准化的足球场地,孩子们踢球只能是一种“梦想”;乒乓球台还是原始的水泥砌成的桌面,几个砖头成了学生们的球网。学校用于教学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基本器材都极其缺乏,更不用说一些高端的体育器材。场地少、器材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最重要因素。(2)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又一瓶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比例不足0.5%,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经费来源又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款,用在体育上的就更少了。体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小学体育设施无法更新换代,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修复,给体育教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带来安全隐患,进一步制约体育教育的发展。

3加强农村小学体育专职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引进体育院校或者体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第二,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以及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抓住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函授以及培训的机遇,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交流,加强与同类学校的经验交流,对在校体育专职教师进行培养;第三,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规章制度,保障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第四,建立一定激励制度,鼓励体育专职教师挖掘农村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

4加大体育教育教学的经费投入

第一,农村小学领导应加强对小学体育的认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作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保证基本的体育经费投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第二,拓宽体育经费的来源途径。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农村村委会以及学校周边民营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尽最大可能争取企业的赞助,扩大体育经费的来源。

5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感受,适时地调整授课方案。在内容上,应对那些趣味性强且锻炼身体价值高的活动进行重点教授,使孩子们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对于趣味性差的运动,可以将动作进行分解或者改造加工,降低动作的难度,使其适合小学生的运动,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之成为孩子喜爱的体育课程。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7篇

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软硬件不足的问题。从硬件方面来看,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专职体育教师队伍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素质上来看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软件方面来看农村中学中对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轻视现象。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观念的落后。当前农村中学中传统的应试观念仍然对广大师生具有重要影响。在体育教学方面无论是从重视程度,还是从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来看,体育教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首先广大学生乃至于校领导都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在农村中学教学中提升升学率、分数第一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在升学考试的指挥下学生普遍对体育认识不足。即便是那些对体育有兴趣的学生,由于考试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更多的体育锻炼时间。从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的角度来看由于体育教学不涉及到学校的整体考核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把体育当作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体育观念的落后还表现在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足。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往往把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当作主要教学目标,而没有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体育对于全民族的作用。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较少,运动会本身也逐渐流于形式。这样一种现象是很难适应教学要求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都存在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象,体育课少、教师上课不认真、学生自娱自乐、课外体育活动少、运动会流于形式。体育课程教学安排不尽合理。“由于体育不是考试科目,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大多由老弱病残者担任”[1],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又不熟悉体育教学规律,因而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学中名义上有武术、足球、篮球等多种项目,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项目往往都流于形式。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大多是安排一些老弱病残教师来担任,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武术、足球、篮球等教学内容只为应付检查。体育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按照正常的教学规定,农村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待遇,例如服装、运动鞋等。可是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师普遍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物质待遇不合理,工作条件又差,这些非常容易导致体育教师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2问题的成因

上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接下来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既有教师专业素质不过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又有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等因素。具体而言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造成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就农村中学而言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导致体育课程不受重视。体育课程本身受到排挤乃至于名存实亡。当前的农村中学中虽然安排了两节体育课,但是体育课程本身却无法得到根本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指令性教学,教学目的太过抽象。当前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属于一种指令性教学,指令性教学不利于调动体育教师以及农村中学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虽然规定了教学基本目的,但是规定太过抽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教学指导意义,抽象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导致教师难以把握体育教学重点,这最终会影响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农村基础条件薄弱。“由于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比较大,我国教师待遇地区差别也很突”[2]出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学过程中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体育教学物质条件太差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器材也十分匮乏。农村中学的体育器材大多是乒乓球和篮球,其余器材非常缺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班级中有的学生受过体育教学,而有的同学没有经过专门的体育教育。学生素质的差异给体育教学增加了难度。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3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体育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予以解决。转变观念,要跳出体育看体育。体育教学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农村中学校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必须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应再以应试教育的老方法来衡量学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要真正使得农村体育教学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在今后工作中要改变广大师生那种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在今后教学中学校应该从两个方面来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现状。一方面是要更加注重教学个性化。体育教师应该实现特色、个性化教学。要围绕着学生自身特点,敢于突破教材,实现创造性教学。例如在篮球训练中,可以针对学生喜欢看比赛的心理来讲解篮球的发展史。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要深刻把握体育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另外一方面就是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过程。体育教学是一个专业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制订出专业的体育教学计划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专业的教学。体育课程的安排应该每周要不少于两节,可以鼓励年轻教师来进行体育教学,这对于提升体育课程的获利,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是有利的。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必然措施。当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理想,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所谓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主要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培训。学校可以利用暑假或者是业余时间来函授办班,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移动媒体等新技术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体育教师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创新。公正评价,科学管理。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合理。在今后教学中要大胆革新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过去的注重结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过程的评价,从注重单一指标的评价转向注重多元指标的评价。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认识到合理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于教师的评价则要从多方面来予以考察。所谓科学管理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措施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今后管理中要积极推行绩效管理制度,要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通过提升物质待遇,精神奖励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教师的主动性的提升是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4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在农村中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而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重点论述了在今后教学中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的措施。体育教学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提升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今后教学中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8篇

农村体育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要实现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保障。通常在农村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分组形式:一是,两人一组自由合作。主要应用教学小游戏与需要两人配合的教学内容与体育技能。两人配合的主要体育技能有:小学足球基本技能教学弓内侧传球与街球、前、翻滚等等。让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速度的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节约了体育课堂的时间,促进学生在竞争中、体验中亲身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自主探究。二是,中型小组,通常情况是5-6人一个小组。农村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农村学生的年龄、性别、能力、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等,分配5-6人一个小组,然后在组内选出小组长。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实际调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自己小组特色取一个名字,让组内之间有一定的“信仰”,也是合作的基础条件。例如:可以采取体育明星的名字来取,如跨栏世界冠军刘翔的名字,就可以为跑步比较好的组名为“刘翔组”,喜爱打篮球的可以是“姚明组”等等,名字简单但是却蕴含的团结精神。而且能有效提升组内凝聚力,促进组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共同受益。农村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环境改善教学状态,融入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无论是基础好的,还是基础查的,无论是性格外向,还是内心的,都愿意参与到小组中来。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实现优劣互补的教学氛围,提升体育教学的探究成功率。像这类方式在运用课当中使用的比较多,例如:前抛实心球小组内比赛,在实际比赛中充分发挥组员的作用与智慧,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潜力。第三,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游戏之中。例如:蹲踞式跳远就可以让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游戏型的比赛,每一组排出一名学生,进行比赛。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组织纪律性。这三中合作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使用,不能固定一种,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兴趣,而灵活使用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动态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技能,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制定各种有趣的评价机制,保障合作稳步发展

教与学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一种肯定,有助于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与信心。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观察,只有一点点的积累与进步,哪怕不明显,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与支持,让学生能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这无疑是为合作学习注射了催化剂。

2.1构建氛围

例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代表小组名字的动物或者标志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构建一种氛围,并让小组之间的竞争清晰可见。打造一种情景教学环境,让农村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自尊心、自信心、意志力品质等都与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情景密切联系起来,必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个人评价

组员与教师对组内成员个人成功都以给予一定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其他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发挥潜能,促进学习任务完成。例如:前、后滚翻合作学习中,动作做的漂亮的;或者在跑步练习中,跑的快的;又或者在跳远中,跳得较远的同学等等,只要有敢于表现,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可以获得小组长的赞美或者教师的表扬;简单的言语,如“你非常优秀,你为小组争光!”,只要讲出来都得体现个人评价的作用,这些一次一次该有评价,仿佛一个个台阶,不断指引学生前进,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稳定发展。

2.3小组评价

农村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依然强调小组成员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以及在一个学习活动结束之后的总结与交流,最终促成教学目标实现最优化。小组间合作得好,体育教师应该以一种长期存在的表扬方式来支持小组继续加强合作,如:以简单的一颗小红星来颁发给每次合作较好的小组,看哪一个小组最先能获得到10颗小红星,便能得到一个“集体智慧环”。如,大型的游戏比赛中,像前抛实心球、篮球比赛等等,可以获得更多的比赛小红星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坚持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且可以培养他们长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益终生。

3明确目标,加强引导,把握时机推进小组合作有序形成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体育学;高被引频次论文;学术影响力;引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811.6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3022805文献标志码: A

学术影响力评估是衡量国家、科技机构、出版社、科技期刊、科研人员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术影响力(scientific impact)主要来自同行对科研学术论著等成果的评价,科研主体学术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成果被他人重视、认可和引用的情况[1] 。

文章的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某项研究工作的关注程度,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规模及该文章在其研究领域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在目前的研究评价中,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被引频次来衡量论文的重要性[23]。高被引频次论文常常表现为该论文研究内容是某一时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质量水平往往也较高[4]。换言之,论文被引频次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种更直接的定量指标[3],是反映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体育期刊中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分析,试图对国内体育学领域研究的论文、期刊、学者、机构、年代的影响力分布进行评价,由此来反映体育科学研究重点领域的热点和发展状况。为体育科研工作者、体育期刊等把握体育科研的动态提供参考。

1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文献数据总库,在该数据库标准检索界面的主题栏中,输入“体育”“运动”和“心理”等关键词,然后点击“被引频次”排序后,删除非体育论文,截取排名前60名,共计62位篇被引频次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

1.2数理统计

1.3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的方法,对高被引频次论文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并结合其被引频次的高低分析其热点研究领域、作者、单位及期刊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以此来评价其在体育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2研究分析

2.1高被引频次论文排序

在评价科研人员的绩效和学术影响力时,评价学者其最有代表性、质量最高的学术论文,统计高被引频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指标可以集中反映某科研人员代表作的学术质量和数量的情况。对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可获得体育学文献及学科最有价值、高影响力研究主题的重要信息,高被引论文可作为体育学的“经典文献”。

2.2从主题时段分布看体育科研的发展历程

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刊登,说明其研究的时段有新的学术研究出现,或者在其领域的研究有新的突破。图1是15年(1994—2008年)62篇体育学研究领域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发展轨迹。按年份考察,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94-1998年,高被引频次的论文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1996年,体育学被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确立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这一变化,对体育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由此,推动了城市社区体育锻炼的研究。这一时期,论文的主题多是关于学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研究,相关的论文有8篇。第2阶段1999-2004年,高被引频次的论文呈快速增长阶段,其原因有2个:新世纪的到来,对未来体育发展的预测与展望;受到申奥的影响,相关主题的论文有15篇。第3阶段2005-2008年为平稳发展期,其原因与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有关。期刊被引半衰期是指指期刊在统计年被引论文数量的最新一半论文的时间跨度,即该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的引用数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累计达到的。也就是说,最新发表的论文总是引起最多研究者的关注和引用,时间越长,人们对其关注度就越弱。学术论文的被引率与时间是反比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期刊半衰期中。据研究表明,体育学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是4.95年。体育学属于新兴、交叉及应用型学科,属于成长中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尚在积淀过程中,研究热点持续时间短,变化速度快。第3阶段,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国内体育学科发展态势,预测和展望新的研究热点[5]。

2.3.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学校体育改革展开和深化的。高被引论文中对学校体育发展方向及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98—2007年,共5篇。其中曲宗湖的《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对该研究方向具指导意义。刘一民的《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最早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调查依据。最近的一篇是刘海元的《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为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新的热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教学与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98—2006年,数量为9篇,高居各研究方向首位。其中毛振明的《体育教学模式论》、蔡军的《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早在1998年阐述的观点,为体育教学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最近的一篇是邱丕相的《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说明研究者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的重视。

随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也很广泛且持续,高被引论文分布于1998—2006年,共4篇,其中1篇被引次数比较靠前(表1序号13),还有1篇的刊登年代比较近(表1序号29),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进展。范立仁的《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表1序号3)反映出该研究方向的受重视程度。

2.3.2大众体育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着各方面对全民健身重视的不断加深,也开启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潮。其中,对现状、发展战略及相关基础条件研究的高被引论文居多。张发强的《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被引频次高,居所有文章的首位,超过600次,其权威的现状数据和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政策导向,无疑为该领域研究确定了方向并提供依据。在社区体育方面,高被引论文中的6 篇中有4篇出自王凯珍或有其参与的论文,跨度从1994年至2004年,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奠定了其在社区体育领域的权威地位。此外,休闲体育、农村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也受到持续的关注。总体来看,大众体育方面高被引文章都出现在2004年之前,也可从侧面说明研究近年来先有重大的突破,从而引发新的研究热点出现。

2.3.3竞技体育

近年来,竞技体育领域中最大的研究热点是核心力量训练,王卫星的《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发表于2007年,被引次数为275次。

从虞成干的《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围绕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体制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共有3 篇(表1序号25、34、44),时间集中在2002-2004年,结合我国近3届奥运会的突出成绩看,此阶段的研究反映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趋于成熟。

专项方面的研究集中于篮球和网球。篮球的2篇高被引于2000年和2001年,说明对篮球的研究受到了持续的关注;网球的高被引于2005年,则说明其已经成为热点。

2.3.4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张力为发表于1995年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为最早的,也是被引次数最多的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论文,任未多的《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也具有很高的被引频次。此类文章的特点是发表年代较早,均为综述性。而蒋碧艳的《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因最早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锻炼心理关系的分析,而具有较高的引用频次。

2.3.5体育经济

体育经济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为体育消费和体育旅游。体育消费的文章均发表于1999年,被引频次均居前列,反映出体育消费是体育经济研究的核心和切入点。体育旅游的文章均发表于2002年,被引频次也很靠前,是体育经济研究中的一个持续热点。

2.3.6运动人体科学

2.4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2.4.1多数为综述性和评述性的文章

综述性文章是对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学科和领域的有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调查和整理归纳、分析、对比后综合而成的一种前瞻性文献,是科研工作者了解研究动态的一种重要文献源[6]。高质量的综述和评述性文章能够提供本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热点、今后发展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许多研究表明,综述和评述性论文由于其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丰富等特点,最容易获得较多的引证[68]。一般而言,某一研究领域最早的成果也多以综述或评述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在体育领域中的研究引证中。本研究中列出的62篇高被引论文中,约60%为综述性和评述性的文章。

2.4.4多为体育人文领域的研究

高被引论文中体育人文方向研究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其原因有三。1)随着体育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相应的研究涉及到文化、经济等领域。2)我国的体育科研人员中,科研院所的专职科研人员比例远远小于学校体育教师,因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学校的科研条件等因素,致使他们更多地去从事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偏人文方面的研究。3)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很多重要观点的支持均脱离不了本研究领域中最早的综述和评述性文章。

2.5对高被引时间的分析

学术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若某领域高被引频次文章发表的年代久,说明没有重大的突破,如“体育经济”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若年代近则说明有新的方向出现或有重大突破,如“阳光体育”和“核心力量”等。对于新兴的超前性的研究领域或热点,由于引用存在滞后期,虽然近期被引次数并不一定高,但是对以后研究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6从学者单位看机构学术影响力

从表1作者单位看,北京体育大学12篇;首都体育学院9篇,国家体育总局4篇,上海体育学院4篇,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4篇,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浙江大学分别为2篇,其他机构各为1篇。从前3名说明,拥有一流的学术机构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且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学者群体;所以体育学机构应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巩固专家学者群,并不断挖掘新人,以此来推动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广深发展。

2.7从期刊分布看学术影响力

62篇高被引频次的期刊有15种,其中:《体育科学》26篇,约占41.9%;《北京体育大学学报》9篇,约占14.5%;《体育学刊》7篇,约占11.3%;《体育与科学》5篇,约占8.1%;《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各2篇,各约占3.2%。《体育科学》发文26篇排名第一,遥遥领先其他期刊,说明其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力了远远高于其他期刊。在15种期刊中,包括非体育期刊《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旅游学刊》在内,均为核心期刊。说明要想成为优质期刊,拥有高被引频次论文学者群,对提高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会产生积极影响。

3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高被引频次体育论文的分析,反映了体育科研领域15年来的学术动态和研究热点,同时也反映了论文、作者、机构和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1)高被引频次的论文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1994—1998年,为逐步上升期;第2阶段是1999—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第3阶段是2005—2008年,为平稳发展期。

2)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中:学校体育24篇,占38%;大众体育15篇,占24.1%;竞技体育10篇,占16%;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5篇,占8%;体育产业与经济5篇,占8%;运动人体科学3篇,占5.2%。

3)综述性和评述性的论文有37篇,占60%;体育人文方面的论文49篇,约占80%。

4)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机构是北京体育大学,12篇;首都体育学院,9篇;国家体育总局,4篇;上海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各4篇。

5)高被引频次的论文共发表在15种期刊上。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期刊是:《体育科学》,26篇,占41.7%;《北京体育大学学报》,9篇,占14.5%;《体育学刊》,7篇,占11.3%;《体育与科学》,5篇,占8.1%。《体育科学》的发展遥遥领先其他期刊,说明其具有很高的学术成就及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金碧辉,汪寿阳,任胜利等.试论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4):202205.

[2]张玢,杜建,王敏,等.评价学术影响力的引证分析指标研究综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 ,31(12):4146,88.

[3]孙书军,朱全娥.内容质量决定论文的被引频次[J].编辑学报,2010,22(2):141143.

[4]Aksnes D W.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cited papers.Research Evaluation,2003(12):159170.

[5]白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分析研究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8(4):127130.

[6]周全.论科技期刊刊发综述性文章与影响因子的关系[J].现代交际,2009(11):135136.

[7]黄青,冯有为.综述论文与学术期刊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1301131.

[8]丁佐奇,郑晓南.中药类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380384.

[9]崔建强,刘文娟.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 ,30(12):2731.

[10]赵丽红.基于高被引论文的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J].现代情报,2008 (12):157160.

[11]孙向荣.图书情报学高被引论文的确定与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1(6):2534.

农村体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体育教学 科研

我国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学司与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在十一五期间联合主办了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其中后两次大会都是在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期间召开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检阅运动成绩的同时也要检阅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情况,这对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论文基本情况

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由于在组织、实施和操作过程的有效监管,大会组委会所收集到的文章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第一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共收到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论文1731篇,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报送的论文1202篇,其澳地区6篇;第三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共收到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报送的论文1950篇,其澳地区12篇。无论在论文的数量、质量和涉及范围,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二、主要学术成果及特点

(一)论文数量大,研究领域广

三届论文报告会分别收到了全国30个和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论文1731、1202和1950篇。从研究内容上看,涉及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群众体育、农村体育、西部地区体育等方面内容,以及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管理、体育信息、体育经济、计算机应用、体育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显示出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也进一步说明当前中小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融入各学科的力量,形成一种整体综合的良好发展态势。各种不同教育思想与学校体育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争鸣性的学术论文,在第一届上,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报送的论文有389篇,约占报送论文总数的22.5%;在第二届上,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报送的论文有220多篇,约占报送论文总数的18.3%;第三届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报送的论文有250多篇,约占报送论文总数12.8%。

(二)体育新课程改革实验与科学实践研究相结合

三届大会上的论文中反映出一些省级课改实验一年来体育教学出现了变化,学习、宣传课改新理念蔚然成风,师生关系发生可喜变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为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服务的科研方向,注重研究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突出理论研究与应用性、实践性的结合。尤其是从事一线教学的广大体育教师,从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在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着学校体育理论,在满足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理论需求中和实现学校体育科研的价值上进行了探索。

(三)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

在三届科学大会报送的论文中,有关体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论文分别有120、114和218篇,约占送报论文总数6.9%、9.9%和11%。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从而加速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也对体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面对这一新的形势,许多论文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有的作者在从体育课程改革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一文中指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转变观念,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师资不再是“复读机”而是人才资源,是学校体育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器,这才是我国体育师资培养的价值取向。

(四)对农村学校体育和西部地区学校体育的研究受到关注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强调: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占有中国人口80%的农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更是关键。农村地区的体育课程改革,其内容和实施要适应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适应农村学生学习和锻炼实际的需要。我们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有益的理论探索,第三届论文报告会研究农村学校体育、西部地区学校体育的论文共174篇。其中,研究农村体育的论文有99篇,占本届论文报告会论文总数的5.08%。研究西部地区体育的论文有75篇,占论文总数的3.85%。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三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论文4883篇,大会发言的有119篇,占总数的2.4%,这充分说明报送的论文质量不高,缺乏突破性和创新性。大部分文章还停留在对现象的表面研究,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缺少理论性分析。

(二)体育科研方法的正确运用有待提高。综观三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相当部分的作者在论文中引用大量的旧有文献资料,没有占有新的信息;对一些现状调查,一些作者只是停留在对现象表面的简单分析,没有从统计学原理方面深入处理,加以充分的说明和描述。

上一篇:中学体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阳光体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