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2:45:32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为了使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还需要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重视对工作面质量要求的评估与分析。结合采掘工作面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的安全质量要求可以归纳为工作面支护、煤壁与机道、机电设备、采高与资源回收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工作面支护的角度上来说,为了保障采掘作业的安全可靠,工作面支柱需要打直线,偏差值应当控制在±100.0mm范围内。同时,支柱间距也应当控制在±100.0mm范围内。同时,对于工作面新设置的支柱而言,其初撑力的控制标准应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单体液压支柱而言,800.0mm状态下所对应的初撑力应当在60.0kN以上,100.0mm状态下所对应的初撑力应当在90.0kN以上,同时还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巡查工作面,杜绝缺梁少柱问题的发生。针对相邻的支架而言,相互之间的高度偏差也应当有严格的控制标准:从避免支架发生相互挤咬的角度上来说,顶梁高低台阶所对应支架高度应当控制在2/3*侧护板高度的范围内,且相邻支架的空隙应当满足≤200.0mm的基本标准。

其次,从煤壁与机道的角度上来说,工作面支架(支柱顶梁)、端面距都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做到“三直一平”:支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偏差不能超过50.0mm;工作面伞檐长度不大于1.0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50.0mm(薄煤层为200.0mm),伞檐产犊大于1.0m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00.0mm(薄煤层为150.0mm);端面距按照≤340.0mm的标准进行控制,煤壁片帮超宽时及时超前移架(或打设贴帮柱)进行支护。

再次,从机电设备的角度上来说,结合采掘工作面恶劣的环境条件来看,机电设备运行期间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在电气设备上方有水的情况下,需要重点做好防水保护方面的工作,增设必要的防水设备,确保其防水性能的稳定与可靠。同时,闲置设备应当和材料放在安全出口20.0m以上距离的地方。对于采掘工作面输送机设备而言,需要确保其能够与顺槽输送机合理搭接,运行期间杜绝出现底链牵拉回头煤的问题。同时,采掘期间需要安排专人对工作面的输送机铲煤板、挡煤板以及螺栓等相关部件的完备性进行检查,保障管路敷设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与规范,杜绝胶带输送机运行期间出现胶带跑偏的问题。

最后,从采高与资源回收的角度上来说,采掘工作面采掘作业实施期间所产生的煤炭不能够随意丢弃,而应当集中堆放后做合理处理。同时,在采高作业期间,其高度应当遵循一定的控制标准,结合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将采高误差控制在100.0mm范围以内。杜绝支架间隙出现浮煤炭堆积的问题。除此以外,还要求上分层综采面人工假顶铺设,金属网的要求网和网之间应该横向相对接,纵相接的搭架应该按照≥300.0mm的标准进行控制,端头的两个网头要链接好,防止出现网之间的相互牵扯;联网丝应该用网钩旋转30圈左右,钉牢固,以防脱落。

2.结束语

本文首先从保障图纸以及相关文件的设计质量、保障前期准备工作质量以及保障煤矿井下工作质量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煤矿生产过程中采掘工作安全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与内容,进而探讨了工作面支护、煤壁与机道、机电设备、采高与资源回收这几个方面,安全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希望能够引起从业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施工安全意识不强,权责不明确

一直以来,安全质量管理都是铁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铁路施工具有投资大、工期长、人员比较分散的特征,倘若施工安全意识不强,权责不明确,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1.2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不足

在目前铁路工程项目大规模施工的过程中,许多建筑单位为了能够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就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而忽略了对施工安全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致使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其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可能有个别违章管理,部分操作员的违规作业,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铁路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2如何强化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

2.1健全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体制,保证落实到位

一直以来,施工单位都是铁路工程建设的主体,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施工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应该依据有关的法律制度,创建并完善自身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体制,使铁路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逐渐专业化。同时,项目经理也需要明确地规定管理范围以及管理岗位,对铁路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全面地考核,使整个工程安全管理可以高效地落实,从而保证整个项目能够安全地完成。

2.2提升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铁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对人员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人是整个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要想充分地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让施工人员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并养成对工程负责、认真的态度,施工单位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职业教育,让施工人员充分地认识到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增强施工人员的纪律性和责任心。(2)在施工人员就职前,进行综合的培训,使得施工人员能更加规范的工作,从而有助于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行。(3)结合施工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员工个人的优势来分配工作,尽可能地让每个人做自己较为擅长的工作,从而提高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效率。

2.3编制科学、切实的施工计划

从某些方面可以说,编制科学、切实的施工计划,可以从源头上强化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而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铁路工程施工计划的可行性以及施工情况的掌握程度,并落实好各项施工方面,保证能够按时地完成;(2)及时的编制施工预备方案,并不断地完善施工预备方案,制定合理的夜间施工计划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以便于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4创建健全的奖惩制度

为了使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够得到更好地保障,施工单位应该和监理单位签署一份安全合同,并在这份安全合同中协商双方的处罚以及奖励的标准以及明确权责。经过这些奖惩制度,能够更好的制约各个单位的施工行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因为违反合同而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的情况,必须由对应的一方来承担责任,并对其采取对应的惩罚措施。而对于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地遵照施工规定进行施工并有良好表现的施工人员,应该及时的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他们能够继续认真工作,同时也对其他施工人员祈祷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确保铁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5增强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

要想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增强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就要从以下几个部分着手:“管生产一定要管安全”这个是我国安全施工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所有的工程在施工前都需要建立起安全生产体系,需要创建安全生产部门以及建立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并用此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要想避免只重视施工进度而忽略安全管理现象的出现,让制度能够更加有效地执行,并全面落实,就要不断地改进其安全施工技术;依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需要采取特殊作业阶段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随时考虑到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多变性来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如要求施工人员在作业时一定要按照规定来戴安全帽;设有经过专们培训的安全防护岗位,要求上岗的安全防护人员必须要配齐设备,并尽量采用高科技、针对性强的设备来确保安全防护人员的安全;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力度,并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而检查内容通常包括:高空作业装备、临时的用电设备、机械设施以及的发放和正确使用,并派遣专业人员实行动态的检查跟踪,创建专门的问题库以便于进行综合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题。铁路工程施工过程是否可靠安全、工程项目是否具有健全的安全体系,对确保铁路过程安全运行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引起高度地重视,还要依据铁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全面强化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并逐渐的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铁路施工的安全,提高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从而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更快、更好的的发展。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很多城市的地铁工程均为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所建,因此城市地铁工程多数均处于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或商业区,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与制约,甚至施工中的任何微小差错和闪失都会对城市公共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具体说来,地铁施工对城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地铁施工对公共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地表下沉,对地下管道线路产生影响,对地铁沿线毗邻建筑物产生影响,及对已建成的地铁线路的影响等。②地铁施工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如施工引起的塌陷、涌水涌砂、机械事故、火灾等。因此,加强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力度,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2)当前,各城市的地铁建设正逐步向大规模、长工期方向发展,安全质量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为尽早实现投入运营,使工期节点大大提前,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但越是如此,越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3)由于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拓展,行业主管部门往往对施工检查力不从心,甚至流于形式,既没有从整体施工设计、技术方案、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严谨严密的审查,也没有组织有效的专项安全检查,监管范围未进行明确划分,存在严重的职责不清的现象。因此,必须抓好地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密切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施工检查的长效推进。

(4)地铁施工一线作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安全与质量意识,直接导致工程事故频发和工程质量下降,加之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培训普遍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导致一线作业人员安全质量意识差。必须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融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推动一线作业人员主动保质量保安全的意识,为建设精品地铁项目夯实基础。

2地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完善组织机构,落实职责管理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要有序地进行总体施工组织,针对制约工期的关键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坚持基础力量建设,不仅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配备,而且要积极落实职责分工,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及生产工作。为了发挥组织机构及人员效能,必须在内部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组织机构。同时,进一步落实职责管理,明确领导班子的职责分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及每名员工的岗位职责,有效推进地铁施工的顺利开展。

2.2加强人员配备,完善管理制度

在深入分析承接地铁项目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要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加强人力资源配置,科学选拔具备丰富地铁施工经验、责任心强、年富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精英入驻参与项目施工。同时,积极加强制度建设,从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日常巡查、工程监督、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实现规范化和管理的有序性,关注执行,严格落实,为地铁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2.3严控安全隐患,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是确保完成地铁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以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促使全体员工逐步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同时,多措并举严控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防护管理。一方面,制定了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力度;另一方面,重视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购置基本安全设施,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专业性安全检查。

2.4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项目施工全方位培训力度,激励员工汲取国内外优秀地铁项目建设经验,通过各类有效培训不断增强自身业务技能和素质水平,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令人钦佩的工作能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时,力争在各项培训的激励下,促进全体人员严格根据技术细则进行施工,严格根据技术规范做好本职工作,为提升地铁工程的质量夯实基础。

3结语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地铁项目的飞速发展,现代地铁项目的设计及投资规模日益壮大,施工强度也在不断增加,加之各类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广泛运用,我国的地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为确保地铁项目能够顺利投入运营,必须重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严控隐患、加强培训,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促进地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双赢”。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key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投资的规模日益加大,动工投产的建筑项目也日益增多,我国成为世界上建筑业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之一。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施工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由此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工程质量问题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只有确保工程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按时按量完工,这个工程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工程。

一、做好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工作论文

做好施工前期的质量监控工作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成功实施的基础,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期,施工人员必须对该项工程由一个实地的全面的调查,充分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监控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应该要研究施工图纸、对相关技术规范和具体操作规程有个大体的规划,要掌握设计要求的细节;其次要熟悉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对施工的方法、顺序、措施以及施工进度等的整体要求,了解施工任务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只有这样认真的分析过整个工程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更好地实施工程管理,高质高量的完成整个工程计划。

具体来说,施工前期的质量监控工作包括:其一、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整个工程的任务、进度和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到岗,做到各司其职。其二、对施工关键任务的相关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要求,坚持持证上岗,并在施工前对其具有的技术操作水平进行考核,严防技术水平不过硬的人员走上施工岗位。其三、对工程所需的材料、各种加工预制品及半成品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检测,凡是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施工缓解,对于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也必须定期进行抽检,凡抽查出不合格产品混入施工中一定严查,对相关人员进行查处。其四、对于施工所需的永久性的设备的引进,应该通过审批方可采购和订货,对于进场设备也应在交付期内进行抽查和检验,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使用。其五、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如现场质检制度、质量统计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违章或违反操作规程的问题给予及时制止和处理。除以上外,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对进场人员一律要进行安全教育,督促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保障施工者和工程的安全。

二、施工中期的质量管理工作论文

(一)完善施工工序的控制

施工者应该充分考虑影影响施工质量的各要素,将之归纳到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点,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监控分析表和控制图表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比如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天气和防水材料使用等都应该纳入到施工控制的范围内来。具体来说,对于影响工程施工的气候因素应该进行以下处理:因为施工条件成熟与否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十分巨大,而防水工程大部分属于露天作业,气候的好坏对其影响较大。如果施工期内遭遇雨雪、霜雾等不良气候,当气温低于5度或高于35度时都会极大的影响防水层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操作。通常热熔巾卷材在零下10℃以上的气温下均可施工;而沥青和改性沥青,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卷材则不能在0度以下施工作业。

(二)严格交接检查制度

施工人员应该建立严格的班组自检和交接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工程和本班组操作质量负责,因此在完成了相应阶段的施工任务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工程进行自检,检验工程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然后由专业质检人员进行二次检查和验收,待工作人员签证验收后,方可继续施工,完成下道工序。对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专业性工程以及材料和半成品等的检测,除了施工单位要检验和测试外,还要进行专业的技术复核,以确保其安全性。例如建筑防水层和相关的施工交叉问题:首先防水层施工所需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相应的试验报告单,在到达施工现场后,在正式使用之前还必须再次检测其防水性,合格之后方能使用论文。

施工人员还应该做好材料和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合理安排具体施工顺序,防止后一道工序对前一工序的污染或影响;同时,对于已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应该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保护,防止因为保护不当造成的以外损伤,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额进度和质量。当施工中发现可能影响整个工程进展,甚至造成质量事故的重大安全质量隐患时,应该及时的停止施工,立刻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了重大安全事故,更应该对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查事故明原因,对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作出鉴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再经过主管部门同意后,对事故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三)科学施工和管理论文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技术的进步也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施工和管理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帮助提高施工质量。因此,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定生产所需相应的工序流程、标准操作规程,明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掌握质量控制点,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人员管理上,应该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应该着重抓紧设计、施工、监督等三大环节,各司其职,认真各项的工作,充分发挥工作中各环节的作用,一丝一毫也不能松懈。

参考文献:

[1]凌雁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方法;探讨

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单位领导档案工作全体人员参加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套贯穿于档案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档案。其核心是强调提高档案工作水平,以保证档案的高质量。

一、档案管理论文阐述了档案质量管理的要求

1.必须牢固树立档案质量意识

档案质量的提高,与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领导的档案质量意识最为关键,领导通知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清档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要高度重视本单位档案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因此档案管理论文内容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档案质量意识,用较高的工作质量来促进档案质量。

2.要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内部人员的制约机制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要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档案人精神。档案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档案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档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人员要从搞好档案工作、提高档案质量的角度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领导要给从事专兼职档案工作的人员创造业务学习和培训的计划,使他们的业务知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要求。

二、档案管理论文中阐述了档案管理的正确方法

1.档案库房的设立

从总体上讲不论单位规模大小,凡是档案库房的设立,必须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但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首先要考虑到楼墙、板的承重性),从档案管理与安全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管、维护档案保密与安全的基本保障。

2.制定可操作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一个单位档案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有关。因此制定适宜,可操控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尤显重要。职责制度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

3.注重档案的交接

由于档案具有及强的延续性,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或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

4.致力企业档案的信息电子化建设

我公司档案室经过多年努力,开展了企业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其优势就是以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我们的体会是

4.1 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着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5.档案的管理

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产品往往涉及到国家(企业)的核心秘密,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企I建设的进程。因此,为确保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须管理好档案。

5.1 档案应与非档案分别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档案的安全。

5.2 层层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与人员的素质。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所以档案人员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做到守口如瓶,万无一失,把保守国家和企业秘密做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5.3 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5.4 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 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企业工作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QC小组;班组建设;基础

QC小组活动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其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巨大动力。笔者结合供电企业推进QC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工作实际,试就班组建设及QC小组活动的概念、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的内涵与关系

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自1986年工业企业整顿后,国家经济委员会要求围绕企业升级使班组逐步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管理结合型”;1991年,能源部、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又联合下发《电力企业班组建设规定》,明确采取定级晋升的模式来加强对班组的管理及其组织领导体制;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班组建设工作力度,下达了一系列加强班组建设的指示和文件,国家电网公司更明确提出了“班组建设三十条重点要求”,要求从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班组长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加强班组建设。

二、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QC小组活动提高班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QC小组活动过程需要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严格遵循PDCA循环理论,运用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等统计分析工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对策;对于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小组成员运用标准化管理知识,对其以标准或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还须按照要求整理出成果报告和准备成果的PPT材料,这还需小组成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文字总结能力。通过QC小组整体活动流程的开展,不但运用到了5S现场管理、PDCA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化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班组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促动小组员工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等职业行为养成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推动班组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单纯的生产封闭型向面向用户的开放型转变,不断地提高班组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二)QC小组活动有效激发班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引导班组员工以现场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涉及新产品、新工艺、新领域的课题,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型或创新型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原理,首先从当前工作迫切需要出发,提出方向性的技术攻关或创新型课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方法,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逐一进行实验,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据此制定对策及实施,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成果的巩固,对其予以制度化、标准化加以固化和提高,并推广到生产中加以应用。通过QC小组活动的开展,促动小组成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改进和更新,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使小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并有效增强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班组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班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进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QC小组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组凝聚力。QC小组活动是一项班组全体成员为了共同解决班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团队活动。QC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甚至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潜心钻研,为了解决问题而各抒已见、努力攻关、解决难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全体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是一致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打破岗位界限,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专长。这种团结的气氛和合作的精神,给员工极大归属感,同时也拉近了成员间的距离,构建了和睦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了班组团队意识,有效激活班组成员积极性、创造性。

(四)QC小组活动打造高绩效班组。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的改进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QC小组活动的目标主要围绕提高工作(产品)质量(效率)、降低消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而这些也正是班组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和实施,不断地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物资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带来直接降低消耗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小组成员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强化了小组成员爱惜资源、节约资源消耗的自觉性。

由此得到结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管理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班组。QC小组活动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这与班组建设以至企业发展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QC小组活动是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将QC小组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有利于提高班组管理绩效水平,有效激活班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良性健康向上发展,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敏.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 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

[2] 叶文. 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五星”班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3] 颜景鲁,刘金标. 如何夯实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4] 顾捷. 以守规文化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5] 宋士锋,赵树生. 减轻负担 强化管理 进一步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6] 王建波. 开展定量定性诊断分析 推动班组建设管理提升[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方法;探讨

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单位领导档案工作全体人员参加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套贯穿于档案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档案。其核心是强调提高档案工作水平,以保证档案的高质量。

一、档案质量管理的要求

1、必须牢固树立档案质量意识。档案质量的提高,与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领导的档案质量意识最为关键,领导通知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清档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要高度重视本单位档案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因此档案管理论文内容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档案质量意识,用较高的工作质量来促进档案质量。2、要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内部人员的制约机制。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要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档案人精神。档案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档案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档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人员要从搞好档案工作、提高档案质量的角度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领导要给从事专兼职档案工作的人员创造业务学习和培训的计划,使他们的业务知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要求。

二、档案管理论文中阐述了档案管理的正确方法

1 档案库房的设立

从总体上讲不论单位规模大小,凡是档案库房的设立,必须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但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首先要考虑到楼墙、板的承重性),从档案管理与安全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管、维护档案保密与安全的基本保障。

2 制定可操作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一个单位档案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有关。因此制定适宜,可操控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尤显重要。职责制度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

3 注重档案的交接

由于档案具有及强的延续性,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或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

4 致力企业档案的信息电子化建设

我公司档案室经过多年努力,开展了企业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其优势就是以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我们的体会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着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5 档案的管理

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产品往往涉及到国家(企业)的核心秘密,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企业建设的进程。因此,为确保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须管理好档案。第一档案应与非档案分别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档案的安全。第二 层层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与人员的素质。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所以档案人员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做到守口如瓶,万无一失,把保守国家和企业秘密做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第三 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第四 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 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企业工作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县级人大档案;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 A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档案是机关工作查考的依据

档案是过去工作和历史情况的记录,它可以为机关工作提供备查的依据。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首先,它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而非后人编造的,这就客观地记录了历史情况,具有最可靠的凭证。其次,它保留着真切的历史痕迹,如有些是当事人的亲笔手稿;有的留有机关领导人或有关人员的亲笔签署或批示;许多文件盖有制发机关或个人的印信;有些材料是以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的形式存在的,这也是档案具有凭据作用的证明。还有一些文件材料,如合同、契约等制发的目的就是备忘,其凭证作用就更加强烈、更加明显。

2、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近年来,我国档案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级档案部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上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我国档案工作重新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各机关、各单位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工作扎实推进,档案在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档案工作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是企业各项工作和员工各种活动的直接记录,通过档案可以对企业领导和员工、对企业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追溯。档案工作也是企业的窗口,是检验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抓手,是企业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以及企业与企业领导人接受国家和社会审计、监督和检查的重要基础。企业的档案工作现在已不是仅限于加强对档案自身的管理,而是立足于通过加强档案管理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县级人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馆室设施设备和管理手段严重滞后

全县不少乡镇和单位至今仍使用被淘汰,不利用防火防虫的破旧木质档案柜,高矮不一、颜色不一,破烂不堪。档案室未配备必需的温湿度调控设备和监控和消防设施。“十防”设施几乎空白。县档案馆档案管理技术手段十分落后,修裱,数字化、翻拍、复制、存储等技术设施设备缺乏。电子档案异地备份以及备份所需的防磁设施缺乏,至使档案部门无法使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档案和提供服务,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难以保证。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几年,县政府虽然对档案事业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无法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档案馆日常维护和运转、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经费一直未列入财政预算,致使有些工作无法开展,如特殊载体档案(特藏室及档案数据库、电子查询系统无法建立)。档案工作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层面上,各单位在档案事业的投入也很不平衡,大部分乡镇和县直单位投入较少。

3、县级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一方面县档案局作为全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编制紧张,知识结构不合理,加之档案处于工作的末端,档案工作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干部长期不流动,使得档案干部的工作视野、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受到影响和制约,存在着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观念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问题;另一方面,机关单位档案员大都变动频繁,流动太快,有些档案员业务刚一入门,便被换岗或提拨。档案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导致档案员学习业务,钻研业务兴趣不高,工作的依赖思想较重。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担当起推动事业发展的重任。

三、对做好县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1、管理工作责任化。

专门成立档案管理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明确任务、卡死责任,并规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需要调动时要办理好档案交接手续,增强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收集归档程序化。

要求各科室资料员主动将本科室及本人经手的需要存档的资料及时搜集、整理并送交档案管理员存档,从而在机关内部形成了由办公室专人负责、其他科室共同配合的档案管理机制。

3、管理工作规范化。

制定机关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员的职责。档案管理员负责将档案资料进行规范整理、合理分类、准确划分保管期限,并装订造册。

综上所述,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管理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管理道路,一定会把县级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使档案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档案管理论文:浅谈乡镇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2】《档案管理论文: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公共管理论文--如何做好县级档案管理工作》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方法;探讨

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单位领导档案工作全体人员参加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套贯穿于档案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档案。其核心是强调提高档案工作水平,以保证档案的高质量。

一、档案质量管理的要求

1、必须牢固树立档案|量意识

档案质量的提高,与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领导的档案质量意识最为关键,领导通知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清档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要高度重视本单位档案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因此档案管理论文内容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档案质量意识,用较高的工作质量来促进档案质量。

2、要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内部人员的制约机制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要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档案人精神。档案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档案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档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人员要从搞好档案工作、提高档案质量的角度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领导要给从事专兼职档案工作的人员创造业务学习和培训的计划,使他们的业务知识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要求。

二、档案管理的正确方法

1 档案库房的设立

从总体上讲不论单位规模大小,凡是档案库房的设立,必须档案库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兴建。但是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往往将库房附设在机关办公楼内。但应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间办公室都可以用作库房的(首先要考虑到楼墙、板的承重性),从档案管理与安全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以防盗窃。还应尽量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库房与阅览室分开。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做好档案保管、维护档案保密与安全的基本保障。

2 制定可操作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一个单位档案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有关。因此制定适宜,可操控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尤显重要。职责制度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

3 注重档案的交接

由于档案具有及强的延续性,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单位中,有一部分单位或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一工作环节。

4 致力企业档案的信息电子化建设

我公司档案室经过多年努力,开展了企业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其优势就是以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我们的体会是

4.1 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着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5 档案的管理

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产品往往涉及到国家(企业)的核心秘密,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企业建设的进程。因此,为确保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须管理好档案。

5.1 档案应与非档案分别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档案的安全。

5.2 层层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与人员的素质。绝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识,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经手的事情件件有头有尾,手续清楚,而且要防止“无形”储存在头脑中秘密的泄露。所以档案人员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应做到守口如瓶,万无一失,把保守国家和企业秘密做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5.3 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5.4 做好档案的保管期限与保密期限的区分工作 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企业工作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安全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第二条公司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管理机构设置如下:1、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主任:公司副主任:公司委员:公司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公司委员:公司3、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公司委员:公司第三条管理机构职能1、在主任的领导下,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公司的“三大创新”活动进行部署和管理;对下设的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平衡和协调,对出现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在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科技成果和管理成果两个方面,分别开展管理工作。第四条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在生产技术部设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公司科技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范围包括技术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发明、月度创新成果、科技论文等。主要工作内容:项目的立项、监督实施、成果受理、组织鉴定(评议或验收)、申报评奖、资料归档及其它相关的日常工作。第三章项目的立项及实施第五条公司级项目的立项。1、每年11月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公司级项目的立项工作。2、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的计划安排,结合公司井发展规划及公司井安全、生产、经营、非煤产业等方面的需要,每年下达一次项目计划,实行立项管理。

3、公司属各单位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研究项目(课题),经各专业负责人审查后,向科技管理中心申报立项。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申报立项的项目(课题)汇总,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批,由公司行文下发到各单位。4、年度中,各单位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或管理创新项目,需要追加立项时,必须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科技管理中心方可受理。第六条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科技项目的立项。凡是申报公司级及以上立项的项目,分管专业副总必须组织承担单位课题人员对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和论证,填写《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计划项目立项建议书》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逐级申报立项。

第七条凡经公司及上级部门审定并行文下达的立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要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到措施、人员、资金、设备、仪器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管理中心人员要全过程跟踪监控,及时了解、掌握、督促、协调立项项目的实施,提出指导性建议,保证立项项目按期完成。第四章成果的申报和评审第八条科技管理中心对完成的项目及时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材料整理。凡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写出技术工作报告,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申报评审。第九条对所受理的项目成果,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牵头,汇同承担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成果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初评意见,为成果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提供依据。

第十条由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召集委员会成员,对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初评的项目成果,按照科技含量、技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综合评议,确定获奖成果及等级,并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定。第十一条凡申报集团公司级及以上评奖的成果,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及以上组织的鉴定或评议。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协助、指导成果完成单位,按照不同层次成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出具完备的鉴定或评议材料,提交组织鉴定或评议的部门。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鉴定(评议)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并负责项目成果的申报评奖工作。第十二条公司鼓励开展月度创新活动,对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完成的效益、效果突出的创新成果,由完成单位及时整理好评审材料,经专业副总审查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登记汇总,按季度进行评审。第五章科技人员的管理及评选第十三条对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业绩量化考核管理,具体如下:1、月度创新成果:每完成1项,记10分,经评审获奖后,加10分。2、公司级成果:每完成1项,记15分;通过集团公司评议的,再加15分。3、集团公司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集团公司特等奖的,记60分;获一等奖的,记40分;获二等奖的,记30分;获三等奖的,记20分。4、省部级(包含省局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80分;获二等奖的,记60分;获三等奖的,记40分。5、部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150分;获二等奖的,记100分;获三等奖的,记80分。6、论文:每发表1篇论文,部级——记30分;省级——记20分;地市级——记10分。7、专利:1项专利成果,记30分。8、对同一成果,属多人参与的,第一名记满分,第二名按第一名得分的90%记分,第三名按第二名得80%记分,依次类推递减记分。论文参照成果,按比成果多10%的幅度递减记分。9、本管理规定涉及成果级别包括: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公司年度成果,获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奖励成果;涉及成果范围包括:科技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本标准涉及论文为在国内外公开(含经省级批准有内部准印刊号的)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10、成果评定级别以证书、公示的文件为准。11、科技人员业绩的日常管理由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第十四条公司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每年评选出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在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评选,参照第十三条规定,以一个年度为期限,量化积分占70%,综合考察其它方面业绩占30%(由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投票评选)。第六章论文的管理规定第十五条公司鼓励广大职工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表科技论文,并定期进行评选,择优奖励。本管理规定仅限于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不包括政研论文或通讯报道等。第十六条论文级别的划分原则1、刊物级别界定刊物级别界定由公司评审委员会按照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发行面向范围大小等要素进行界定,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包括集团公司级)三级。由部级部门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定为部级期刊;由省级主办的刊物,包括省局、高等院校学报、煤科总院下属分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为省级期刊;由地市级主办的刊物,包括集团公司级及有内部准印刊号的期刊,定为地市级期刊。2、的级别参照以上刊物级别,按照《论文量化评审表》,由评委会进行综合审定。第十七条本公司在岗职工发表的科技或管理论文,由完成者本人持刊物原件及复印件,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建档,不登记不予受理评奖。第十八条符合评奖范围论文的基本条件:1、本公司在职职工撰写;2、内容必须与公司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相关联,经过审核后发表并已备案;3、论文内容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针对本专业工作所撰写;4、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刊物上或有内部准印证刊物上发表;5、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我公司改革发展的科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非煤产业等方面的论文,其它不列入奖励范围。

第十九条凡涉及我公司科研成果项目或经济技术指标的论文,必须对关键技术或数据保密,在发表前,必须得到审核批准,方可对外发表。技术方面的论文由相关专业的副总审核把关,管理方面的论文审核由副总经济师把关。经审核后同意对外发表的论文,审核者签字,作者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否则,不列入奖励范围,并追究相关责任。审核者对论文涉及的数据、事项等企业秘密把关负责。第二十条凡发表的与公司相关的论文,出现内容不实,泄露企业核心技术秘密,对公司造成形象损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论文作者承担具体责任,并联带追究审核者的责任。由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审核后处理。第二十一条对在公开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并获奖的论文,根据其会议级别、论文质量、获奖等级等因素,确定奖励数额。第二十二条对同一类内容的论文,只奖励第一个发表的作者,其他发表的人员,不再重复奖励。第二十三条对窃取别人成果作为自己论文材料发表的人员,不予奖励;对单纯以追求论文奖励为手段的人员,不予奖励。其识别界定由评审委员会负责。第二十四条对发表的论文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受理、审核、初评,对初评合格的论文,每季度向公司评审委员会提交一次。由科技、管理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对优秀论文按相应级别的标准进行奖励,年末在公司科技大会上发文通报表彰。经管理委员会评审确认,不属实的论文,不予奖励。第七章创新项目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属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或招聘制),具体落实到人,明确一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必须从事项目相关专业的研究,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应直接从事研究工作,在成果材料中,研究人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名。第二十六条对列入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完成后,在运行1~3个月的基础上,写出成果评议材料及报告交科技管理中心,科技管理中心负责上报有关部门,申请组织评议或验收。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完成并运行一个月以上后,将成果材料报到科技管理中心,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第二十七条公司创新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提出申请,并附有关成果鉴定(评议、验收)证书、经济效益证明、成果研究报告、工业性试验报告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八条对获公司奖励成果实行公示制度。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公司初评获奖成果的具体内容,在公司局域网和“科技橱窗专栏”内公示7天,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第二十九条申报上级奖励的成果,必须通过上级或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评议或验收。凡是有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得申报奖励。第八章管理现代化和QC成果管理的规定第三十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提高管理现代化和QC质量管理的思想意识,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有条件的单位、部门都要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

第三十一条管理现代化成果管理规定1、选题原则管理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管理进步与技术进步相结合;改革与创新相结合。2、选题范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现代化管理方法探索创新性研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研究等。3、立项管理每年12月份,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立项,各单位填写企业管理现代化课题立项表,报科技管理中心。4、申报奖励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完成后,将材料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由公司推选优秀的成果申报集团公司奖励。公司级评选在年末进行,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质量管理(QC)成果管理规定1、QC小组注册登记每年一次。在每年的2月份,由各单位提出申请,报科技管理中心进行审核、注册。小组活动课题的登记,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就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2、QC小组成果申报实行逐级申报制。首先参加本公司成果评审,对获得优秀成果奖的成果,由科技管理中心统一向上逐级申报奖励。3、公司每年组织一次QC成果,并对年度QC成果进行评选奖励,评选办法参照集团公司相关文件。对不注册的QC小组或没有小组活动原始记录的成果不予评奖。第九章奖励规定第三十三条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公司上届科技工作,部署下届的科技规划,并对优秀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十四条公司每年评选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对月度创新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奖励。第三十五条奖励范围1、新研制开发的优秀科技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2、在本公司首次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先进科技成果(包括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3、在本公司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物业、非煤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4、群众性的岗位小窍门、绝活等优秀成果。5、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创新成果。6、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优秀技术或管理论文。7、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成果。第三十六条奖励等级及标准1、公司科技成果设

一、

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5%;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主要完成人员分别取前7、6、5位人员。2、公司现代化管理成果设

一、

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0%;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3、公司QC成果设优秀奖、先进奖、鼓励奖三个级别,分别对应奖励*元、*元、*元;4、公司月度创新成果,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其技术水平高低和所创效益的大小确定等级,每项给予100~1000元奖励。5、公司设立效益奖项。对为本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奖,奖励标准按本年成果转化所创净效益的1~5%。所创经济效益必须要附计算基础,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定并签字,经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执行。6、对优化设计方案,产生明显效益的设计,经公司科技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公司按创效益的1~3%对有关设计人员给予奖励。7、优秀科技或管理论文的评选设立

一、

二、三等奖,比例分别占所评选论文的10%、15%、35%。评选时,由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的级别、内容质量、文字多少等方面的情况,按《论文量化评审表》所定标准量化评定;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与外单位合作的论文按一半奖励。8、对公司评出的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分别给予每月*元的科技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三年及三年以上年度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9、公司鼓励广大员工岗位成才,对在地市级及以上级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得部级、省部级、地市级荣誉称号的个人,分别按照本人上年度实发工资总额的2倍、1倍、0.5倍给予一次性奖励,同一荣誉称号,以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1)个人年度实发工资总额以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定证明为准。(2)本条款中,地市级不包括集团公司级,受奖人员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以下的所有员工。10、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级奖励的成果的完成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见附表)第三十七条所有科技奖励要按贡献大小分配,杜绝平均分配现象;同一获奖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完成的,奖金发到第一完成单位,由其负责分配;同一成果获得多项表彰奖励时,按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第三十八条获奖成果的受奖人员以项目策划和具体研究人员为主,按贡献大小排序。项目主要受奖人员是指提出项目思路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直接参与和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第十章考核规定第三十九条采掘设计、通防、机电、运输等专业,每年至少提出1项系统优化项目,填写好《系统优化项目任务书》后,报集团公司对口专业一份,交科技管理中心1份。否则,对分管副总罚款200元,并对专业通报批评。第四十条实行专业目标量化考核,全公司每年要保证完成集团公司级以上获奖成果10项,其中确保省部级获奖成果4项。指标分解为:采掘专业3项,通防安全专业2项,机电运输专业3项,管理经营1项,非煤产业1项。每少一项罚专业分管副总200元。每年各管理部室必须至少有2项公司级管理成果,部室主要负责人至少完成2篇论文,副总牵头完成至少2项公司级以上管理成果,副公司级领导至少完成1项集团公司级以上成果,否则,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

上一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监督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