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0:06:15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篇

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农业土地、水资源、农业信息、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及农业技术进步,其中,农业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又是最基本的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各地就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以克服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的缺陷。尽管全国各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已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尚未成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还具体时滞性;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则渠道狭窄,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过高的搜寻成本和信息费用,农户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或村集体内部进行土地流转,这使得土地流转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土地的分类及其标准的介绍,并对我国不同等级农业土地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以便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土地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作为重点,详细分析各个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边界。水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产量,水资源的匮乏还会改变农业土地的形态,使水田变成旱地,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与结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变得越来越严重。《农业经济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统计描述和经济分析。信息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总供给是否能与总需求相匹配、涉农交易能否顺利、涉农微观个体能否找到更有盈利潜力的产品、更合适的交易伙伴来获取盈利都取决于农业信息的掌握,《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市场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学》不只要介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还应该对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民分化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粮食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分化将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内容,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农业资本方面,应充分重视外国资本及农村金融的作用,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种子的培育、销售环节的控制力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缓解个体农户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将会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学》持续关注的问题,应列举具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个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一次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具体带来了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多少改变,可以用具体数据展示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学》应该进一步规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为实践发展指明方向。随着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专业户、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并将逐步由政府推动型向农民自发组织转变。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更多地应该依靠国内的实践及创新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学》应该用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介绍。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迅速兴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当务之急,各农业院校应该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机手和植保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专门的学科,以满足培养熟悉农村、农业的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会是未来农村及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需求、技术革新、农业政策等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农业生产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价格系形成机制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家干预将逐渐让位于市场供求决定。农产品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而农产品的定价权问题又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控制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农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农产品的定价权除了受到一国农产品生产或消费占该种农产品的世界生产或消费总量的份额的影响,还与该国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有关,一国生产或消费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与其对该种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匹配。《农业经济学》应该通过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布与地位来深入分析国际主要的农产品定价权的归属。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与争取更大定价权益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运销方面,《农业经济学》应该重点分析过路费、运销渠道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具体的数据说明过路费等交易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剖析运销渠道造成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2013年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检验。《农业经济学》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个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完善宏观管理找到突破口。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市场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粮食安全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丰富的内涵,耕地的保护、农业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粮食市场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农业经营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的流转,部分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党的“十”和“十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服务性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累积性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居住改善和婚嫁支出,将汽车作为婚嫁品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其性质,但是消费环境对农民消费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农民的服务性支出制约作用明显。《农业经济学》应持续关注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其他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农业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不仅体现在农业技术的进步方面,农业生产和农村组织形式的制度变革将是未来改造和建设的方向,具体内容体现在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组织形式中。农产品国际贸易遵循着一般国际贸易的理论,但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则却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产的特殊性而有别于一般商品,WTO也对农产品贸易的规则进行了特别的规范,并列举了一些例外条款。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口的快速增加,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进一步的显现。《农业经济学》应该更详尽地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各种结构,包括贸易的商品结构、国别结构、地区结构、主体结构等,以反映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农业与农村可持续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农业生产技术与效率问题。农业较其他产业对自然界更具依赖性,同时受自然界的影响也更直接,农业的这一特性使农业的可持续问题更加尖锐。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的加重,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恶化甚至匮乏,尤其体现在土地和水资源上。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除了城镇化的侵蚀、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外,农业生产本身的污染也值得重视。大量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学品的使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乃至大气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经济学》除了要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描述基础上分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所面临的常规困境与挑战及其主要因素以外,应该指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农业经济学》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对成功的范例进行深入地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关键变量,“三农”问题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三农”领域的传统热点问题和新动向、新趋势的研究和关注是《农业经济学》不可推卸的任务与使命,《农业经济学》教材应该及时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准确地反映“三农”领域的变革并持续关注其发展。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2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最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决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其中的某些结论,而要创造牲地思考,努力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用以指导自己探索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前人提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像有人所认为的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学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毕业论文。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上清华中学时,就去大学旁听梁启超讲课,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刊登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将稿费寄到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荫肠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位历史学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三四十岁的成人高校学生通过努力,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那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勇于思索,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3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1 2 3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1)(2)(3)

最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决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其中的某些结论,而要创造牲地思考,努力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用以指导自己探索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前人提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像有人所认为的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学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毕业论文。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上清华中学时,就去大学旁听梁启超讲课,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刊登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将稿费寄到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荫肠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位历史学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三四十岁的成人高校学生通过努力,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那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勇于思索,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版权所有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版权所有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近几年来,我国的林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林业经济活动也异常活跃,从而使得林业经济问题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被政府以及公众所关注。而林业经济活动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落脚点,必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1]。然而在当代,林业经济管理学毕业生难以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慢慢演变成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学科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林业经济管理学界的重视,然而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动力因素,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对新时期林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进行探索,在本文中,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为以后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林业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林业最早产生于原始森林时期的采伐利用,在封建社会的末期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并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在发展之前林业只是以副业的形式存在于农村的发展中。资本主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使得森林采伐业得到了急速的发展,也使得林业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而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的政策也随之出现,也对林业中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林业经济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在森林工业资本家和林场主的利益竞争中产生的,而且对森林资源的调查以及经营业慢慢的出现,但在那时问题是与技术问题相并存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市场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从而出现了以木材交易为中心的《林业经济学》。在20世纪初期的我国,由于新学和西学东进的大范围兴起,在大学中逐渐出现了《林业经济学》与《林政学》,但在当时我国的林业发展并没有较大的进步,而且当时我国的社会发展并不稳定,因此学科中涉及中国林业方面的知识很少,但在二战之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促使的林业经济学的发展。

二、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我国林业正式得到发展是在解放后,在解放前,林业只不过是零星的管理,而且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探索是学习苏联的,在当时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带领下,中国的林业经济在受到了大幅度的林区发展的大力影响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的林业发展道路,而且一直对我国的林业发展带来的较大的影响。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正是在当时计划经济以及木材生产的前提下而衍生出来的一门学科。而我国的第一批本学科的教师则是在苏联林业经济学家的培养下出现的,这一批的教师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骨干[2]。而且为了适应当时的教学改革方针,选拔了一批年轻的教师去进行农业经济学科的学习,此后又集中到了东北林业学院中去参加培训与学习。之后我国出血量第一本林业经济管理教材,林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当时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道路是极为曲折的。而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林业经济被赋予了极大的活力,诸多省份均大力发展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培养更多的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也形成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自己的阵容,此后,大量的林业经济方面的教材以及相关文章出现,而且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且有了一定造诣的学术队伍,但由于理论的分散以及学术水平的大力限制,使得我国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且出版的教材仍然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如何更好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也已经走出了部门与行业的限制,具有了全面的发展,而且林业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第十二次世界林业大会上,确立了以“森林―生命之源”为主题对林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在本次的大会中提出了如何在新世纪的发展中保护大地的生命之源―森林,同时该如何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局面。在我国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在2003年,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这份文件的出台,不但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赋予了林业发展更为重要的任务,所以在当代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正确的把握林业以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任务。林业的出现是森林自然生产力与森林经济生产力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发展林业经济必须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3]。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下,采用生产性林业与资源性立业的经验为林业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基础,但森林作为自然可再生的物质实体必须要建立在森林资源良好生长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三大效益,促进三方的协调发展。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出现是课程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前由于教学改革撤销了林业经济专业而新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而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上,则在新的学科划分体制的基础上新建了林业经济管理作为二级学科,但这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该如何为各层次的教学提供服务,这是由于之前的优势是在经济方面,而现在被列入管理学中,相对来说管理学方面是相对较弱的,虽然进行了不断地探讨,但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在新时期下,对于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中各专业的教学服务问题,应当以林业经营管理学为主,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减少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这一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四、讨论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不但关系到能否为社会经济的而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同时也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决策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最终也会对我国新时期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的实现带来影响。所以在新时期的发展中,要做到正确的认识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性质,同时完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体系,把重点解决林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学科的主要任务,大力的推动定量分析方法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的使用,从而促进新时期下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双林,宋长义,吴友苗,等.加快林业学科建设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人才和科技支撑[J].中国林业教育,2010(01).

[2]蒋海.对当前林业经济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沿的几点认识[J].林业经济,2011(6):57-60.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学思潮中国经济学

经济学在国际上作为一门显学的地位奠定至今已经有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经了曲折的道路。1901年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至今刚好100年。10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主流的话语系统经常在转换。在新中国,经济学主流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后到1978年以前,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到九十年代初,第三个阶段是九十年代初期以后。第一个阶段也即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以前,我国经济学主流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个阶段,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交替着控制着主流话语权,政治经济学仍然略胜一筹。第三阶段,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开始凸现,并且日益加强。本文着重对第二、三两个阶段也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基本潮流变迁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讨论。

一、近2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几大变化

综观这20多年来的经济学思潮变化,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西方经济学全面引进并且逐步占据主流话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批判的对象。我国经济学界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严格依据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当年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批评严厉地批判西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著作虽然基本上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但是在扉页上要打上“内部参阅、供批判用”的字样。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学界思想解放的进展非常迅速,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是消极的和否定性的。在改革开放后的最初的十余年时间里,国内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在介绍西方经济学内容后要加上批判性的评论。高鸿业先生为萨缪尔森《经济学》中文本所作的“译者序”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界对待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态度。[1]这种态度可以称之为“本质上否定,现象上肯定;全局上否定,个别方面肯定;理念上否定,工具上肯定”。尽管如此,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学界还是通过翻译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经济学著作,[2]同时,一大批年轻学者纷纷到西方经济学的大本营美国、英国留学深造。在海外,中国学者还成立了留美经济学会等日后影响逐渐加大的学术团体。

进入90年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价值判断的理念对于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高校的经济学课程设置越来越突出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西方经济学类的课程份量不断加重,从一个学期讲完的“概论”,到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两学期讲完。有些学校还开设了中级、高级西方经济学,加上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准西方经济学课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全面转向西方经济学。这种情况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中程度有所差异,但是趋势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经济学研究越来越要求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西方主流学术规范。以《经济研究》为代表的学术期刊纷纷在采稿内容和采稿的技术规范等方面开展向“国际学术规范”转型。进入90年代中期,《经济研究》所登载的论文的风格已经完全不同于10年前,可以说,《经济研究》在这10年中发生的变化是整个中国经济流变迁的集中体现。其他经济学专业刊物在变化上不一定能够跟上,但是毕竟都在变。公开发表的经济学论文的注释、引文和参考文献的变化也非常有规律。在改革开放以后到80年代中期以前,经济学论文的引文来源以马列经典著作、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的著作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在引文中,西方经济学文献的比重加大。目前在学术性文章的引文中,来自马列经典著作几乎绝迹。大多数引文都是欧美主流经济学的著名人物的论著。在1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人惊讶。

对于西方经济学大举占领中国经济学阵地的状况,许多老一辈经济学家表示了忧虑。陈岱孙[3]、高鸿业、张培刚先生这样一些早年在西方接受系统的主流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也提醒经济学界要防止出现对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的趋势。尽管如此,西方经济学从渗透到占据国内经济学的制高点的进程进行得十分迅速,呈现出无法阻挡的势头。

第二,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门类当中的影响全面衰弱

在高校经济类学科中,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的课程不断压缩。政治经济学从最初分为三部分(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社会主义)讲授,到后来归并成为一个学期讲完的概论;《资本论》从经济类专业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最后不少学校干脆从课程中将其去掉了。相反,西方经济学不仅在结构上改变了经济学中原来由政治经济学独霸的地位,甚至对于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的方法和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政治经济学日益成为“非马克思”的。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个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甚至在中学的经济常识课本中不断弱化。在高校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给予马克思《资本论》的经典原理越来越让位于某种“非驴非马”的政治经济学。可以说,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已经被割裂和支解。为了“提高”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力,在政治经济学中,“借用了”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这种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强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在国内某著名中年经济学家组织编写的发行记录良好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达到了极端。这名学者虽然因此而受到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口诛笔伐,但是整个经济学界的非政治经济学倾向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事实上,今天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就其讲授内容来说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老师在讲台上很不情愿地讲授“劳动价值论”、“剥削”、“剩余价值”、“相对人口过剩”和“贫困化”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范畴。但是却津津有味地介绍“边际效用”、“显示偏好”、生产要素的“报酬”和“一般均衡”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以至于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很是狼狈。

作为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的《资本论》在整个80年代都是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到了90年代,只有很少几所学校的老师还在继续讲授《资本论》。[4]

应该说,老一辈政治经济学们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学术观点,提醒人们要注意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和阶级性,并且千方百计地寻求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出路,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至今没有拿出一个办法来对抗西方经济学范畴和分析工具等的渗透。政治经济学的衰落是一个直到目前还无法抗拒和扭转的事实。[5]

第三,各类应用经济学特别是部门经济学发生了重组

80年代,是一个经济学混战的年代。一方面,政治经济学占据了主要的学术阵地,但是它对于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力又越来越弱,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开始传入中国,但是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在若干应用经济学领域,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所采用的方法论是极为混乱的,不伦不类的。为了弥补传统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需要之间难以弥补的鸿沟,一些资深的学者甚至不断地提出新的经济学门类。名目繁多的经济学应运而生。这些经济学分支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础非常混乱,有基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也有基于西方经济学的,而绝大多数是没有合理的逻辑基础的,充其量只是对于某一个具体领域的经济活动加以皮相的描述而已。随着政治经济学地位下降和西方经济学影响力的上升,各个应用经济学统一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和分析手段的进程也在加快,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全面整顿和改造五花八门的应用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甚嚣尘上的经济学泡沫开始退去,应用经济学出现了明显的规范化和统一化的趋势。虽然直到今天,还不能说所有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都已经统一到实证经济学,但是很显然,以前那种让人眼花缭乱,不辨南北的经济学的繁枝蔓叶开始受到相当有力的修整。

第四,制度经济学异军突起

今天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经济学期刊或者专著,都会看到制度分析的痕迹。制度经济学特别是科斯意义上的新制度经济学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现实问题的“法宝”。科斯取得了马克思当年才有的“经济学教父”的地位,他的文章的引证率在中国无疑是全球最高的。中国经济学凸现出制度分析的主线,既反映的转型阶段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这一代活跃的经济学家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乃至世界观。以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为代表,中国的制度经济学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每年一度的中国制度经济学理论研讨会和若干期新制度经济学培训班吸引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力。中国学者进入国际经济学界的门坎除了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就数制度经济学最低。所以在国际制度经济学大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经济学家的身影[6]。这些打入国际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经济学家都还非常年轻,正处在学术生命的高峰期。所以,有理由断言,他们对于本国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所有这些变化,归根到底,一是经济学的“问题”从书本上的教条走向现实,二是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日益科学化、实证化。也就是,科学范式在中国的经济学界的推广和科学理念的普及。在整个20年左右的时间里,如果说前10年的变化主要是经济学面对的问题领域在发生变化,那么后10年则主要是经济学自身的方法论基础和分析基础的变化。我认为,后一个变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对于国内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几个基本认识

对于国内目前经济学走向的这样几个方面的趋势应该如何认识。目前是见仁见智,有全般否定的,也有全般肯定的意见。我的基本判断是:

第一,经济学的西方化趋势将会继续加强。

这既因为经济学是一个极符合科学的形式标准的最有竞争力的科学假说,又因为西方经济学所渗透的理念恰好是市场化的社会的最行得通的理念。所以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支持会使得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阵地的占领,无论是范围还是程度都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只要看一看,今天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待西方新古典经济学推崇心理,就可以推测未来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格局,毫无疑问,现在正在学习经济学的这一代年轻人的观念和选择将会进一步巩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地位。

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学的西方化带来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既有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学科学前进的积极作用,但是又有导致中国经济学界在长时间内被殖民的消极作用。我们不能否认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存在的消解一切信仰和集体价值的内在功能,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无疑是强大无比的,但是把这种分析的理念和工具无限制地推向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会损害社会科学的多样性,损害基于这种多样性的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能力。

第二,西方经济学将日益关注中国本土的研究资源

经济学家将力图在西方化和本土化之间寻求一种均衡。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就在于它必须解决一般的逻辑结构和多样性的现实之间的联系。从孔德开始的所谓社会科学一般化和科学化进程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对多样化的现实和价值问题的忽视,社会科学的功能变得日益片面化。中国经济学家在最近的若干年里已经开始反省经济学一般化和中国现实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及其学术含义。已经有一些文献在探讨科学化、西方化的经济学与中国本土资源的衔接问题,这种探索无论开始阶段表现得多么稚拙,都是可贵的。[7]毕竟在中国,西方经济学对于传统经济学的殖民已接近完成,下一步是如何被更多的人接受并融入到中国社会的深层的问题。如果不研究西方化与本土资源的关系,一味强调一端都会引发激烈的观念冲突。

正如一切走向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都面临着西化和本土化的矛盾一样。经济学中本土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西方化要求理性化、形式化、实证化,本土化则要求规范化、伦理化和感性化。这种冲突在解放前的中国知识界就已经发生,经济学中强调理论推理和强调社会调查的这两派之间的争论时有发生。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统天下之后,争鸣消失了,所谓本土化和西方化之间的争论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争论。最后的胜利属于辨证地协调了理论教条和实际经验之间的矛盾的人。即及其那些追随者。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思想这样一种新的理论体系。目前在与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界,本土化的代表人物,是以费孝通为领袖的社会学研究团队。而西方化的学者则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这个研究团队当中,缺乏公认的领袖人物。前者注重对中国国情的调查,后者注重经济学自身科学性的彻底。但是各自又有毛病,前者除了积累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在构建理论体系方面比较薄弱,有些类似于经济学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制度学派经济学,后者则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教条对中国社会的微观问题进行强行解释,失之于牵强,反而带有强烈的意气用事。虽然有沟通的尝试,但是彼此的隔膜目前没有消解。

第三,政治经济学将通过制度研究寻求复兴的可能

毫无疑问,政治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化只能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长此以往将死路一条。因此,不仅西方经济学,而且政治经济学的重建也必须从处理好经济学的西方化和本土化之间关系的角度入手才能有所进展。但是与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不同,政治经济学将更多地从社会学、政治学当中获取研究资源。也许将来会形成如下的学术格局: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开始运用特有的概念框架研究制度问题,体现出一种制度研究的取向;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则较多地运用政治的、社会学的概念框架研究资源配置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将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切入同样的经济学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角逐将会继续。马克思经济学将会对制度研究的领域据理力争。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不能全部归诸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成果。对于制度问题的研究,马克思是最为系统、深刻的。虽然所使用的概念系统和分析工具晦涩难懂,影响了马克思理论在青年人当中的传播,但是他的体系的完整性和内部一致的逻辑则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科斯学派的一些重要成员虽然不曾直接从马克思那里获得启示,但是所做的工作又是马克思学派早就在做的。甚至像交易费用这样的重要概念,也隐约可以发现马克思纯粹流通费用理论的影子。至于产权分析更是马克思研究的特长。当然这种比较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是难以说清的。毕竟两个学派所使用的方法论、分析工具,概念范畴等等都存有天壤之别。简单的类比往往容易出现误导。然而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的确是这样一个问题,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就已经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制度分析,而同样的工作,西方经济学界将近落后了100年。可是,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又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向其他领域的渗透力也是非常之强。这种学术优势的转移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是分析工具滞后,还是优秀学者的注意力从马克思主义转移到了西方经济学导致的智力流失。这需要引起深思。

第四,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对于经济科学的发展

前面所讲的本土化与形式化之间的关系虽然包含了这里的问题,但是我感到还是有必要把经济科学视野里的中国这个问题单独加以审视。对于形式化的西方经济学来说,中国有什么?对于经济学在21世纪的发展来说,中国意味着什么。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对于过渡经济学或转型经济学给予了高度重视,乃是因为,这些人意识到,中国的渐进式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模式是当今世界中央集权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到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转换的典范,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这个体制转型问题需要经济学多个领域的参与,特别是需要新制度经济学的参与。的确,从世界历史的范围看,没有一个国家发生过像中国20多年来所发生的体制变革、结构转换和政策调整。这个过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研究资源,足够中国经济学家吃上很长时间。问题不在于中国的经济本身是否值得研究,而在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工具能否给予这种研究以足够的支持。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建立“中国经济学”,这样的主张所基于的背景正是中国发生的这些现象的独特性。他们认为,由于中国的问题的特殊性,所以目前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不能满足需要。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坚持,中国的问题运用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可以很好地处理,因此,要通过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来研究中国特殊经济现象的想法是不必要的。我认为,这种意见分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当中国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时,经济学理论的统一也就随之完成。转型经济问题也就只有史学研究的价值,所以,不可能为了研究一个国家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去建立一门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旧制度学派作为“理论”的失败本质上也是不承认社会科学至少有学习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当我们把保尔.芒图笔下的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图景与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工业化的图景作一仔细对比,就不得不承认历史发展的具有较为一致的内在逻辑。中国经济问题的特殊性,不应当被夸大到一般性之上,因此,中国经济学的特殊性也就不应该凌驾于现代经济学一般理论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和今后都不可能建立起一门与现代经济学有明晰边界的所谓“中国经济学”。西方体系内部各个国家在现代化的某些阶段虽然也出生了特殊理论的诉求,但是这种诉求很快就消失了,最后在各个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学理论无一例外的都是现代经济学。日本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就是一个既有说服力的案例。总之,本土资源当然也会有发展现代经济学的成份,但是更多的仍然是补充和验证现代经济学。那种要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呼声,或者基于某种朴素的国家意识,或者是因为急于进行理论创新的焦虑,但是更多的还是对于现代经济学科学价值的无知。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把大量资源集中在那种不会结果的创新活动,还不如老老实实去补西方经济学的课。惟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严格的科学范式内对中国的问题进行审视,这样也才有可能找到引发新问题并进行理论创新的支点。

最后,经济学的开放将不可避免。迄今为止,经济学表现出极强的自保护性和封闭性,这样的特性一方面使得它得以免受学术批判的损害,但是因为远离现实而失去了公众,成为少数人的智力体操。这种状况在中国将会发生变化,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不允许这样自在自卫的学术清流有发展的基础,学以致用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来是反对分析和学术分工的,经济学如果画地为牢,将无以在中国立脚。所以,无论如何,经济学向现实的开放以及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美】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二、三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1993年。

3、【波】O.兰格:“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载《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9年第1辑,总第55辑。

4、蒋自强、张旭昆:《三次革命与三次综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罗卫东、蒋自强:《兰格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载《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994年第8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1994年第8期摘转。

6、【美】斯蒂格勒:《经济学与说教者》,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7、张问敏等编:《中国经济大论战》(1、2、3、4、5),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2000年版。

8、许彬、罗卫东:“论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改革与发展”,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F11),199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美】丹尼尔.贝尔、欧文.克里斯托尔:“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中译本),上册,“译者序”。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

[2]比较重要的有当时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作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济学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中华外国经济学学说研究会编的《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17辑)、上海三联书店的《当代经济学译库》。

[3]陈岱孙先生1994年在《高校理论战线》上发表文章指出经济学界切不可从盲目排斥西方经济学转向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他告诫年轻一代的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是建立在并不现实的假定之上的。把基于不现实假定的理论作为真理来全般接受,会带来危险。

[4]卫兴华承认《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界遇到严重挑战。他担心如果就这样自发地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将会在全国高校退出讲台。(参见卫兴华发表于《高校理论战线》1997年第5期的文章)

[5]许彬、罗卫东:“论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改革与发展”,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6]如茅于轼、张军、周其仁、盛洪、汪丁丁等人。

上一篇:农业技术员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工程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