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1:12:22

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此文论述了农村初中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及发展的相关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表,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一定的教育和一定办学模式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基础服务,显然,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找到目前农村初中教育现有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因素,积极地探索与改进,交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真正提高办学效益,使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影响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原有的应试教育观念必须彻底改变

目前,我地区农村初中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比较突出:学校在办学方向上是为升学服务的,学校评价的重心也倾向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培养目标上,重智育,轻德、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使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整天背着“差生”的包袱,躲闪于教师和同学之间,久之,便开始逃学,甚至缀学;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升学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在培养途径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不容忽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可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所接触的内容是课堂上很难学到的,通过一系列活动才能使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在培养对象上.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只能得到以牺牲多数学生时问为代价,来换取个别学生单项发展的可悲教育效果。从农村目前情况来看,比较好的初中学校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只在2O左右,而8O左右的初中生进入社,两手空空,怎能做一名新型农民?产生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育本身的原因外,也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因素.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义务教育性质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不理解,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缺乏正确认识,也阻碍了农村初中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我们采取的对策是: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实行“分层辅导、逐步过渡、分流施教、短期培训”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各级行政领导和教师都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意义,抢占农村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做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学生升学两不误。

分层辅导:教师要掌握学习中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授课,关键是注重对优、中、差学生的辅导.重点抓“两端”。对优等生。上不封顶”,。吃饱吃好”;对“差等生要“保底”,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要求的最低标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开足开齐所规定的课程,使学生在苦学中寻找乐趣。布置作业、测验、期末检测等都要体现出层次,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100分),又有一般技能的题(20分)和拔高题(30分),让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考出满意的成绩,使学生心情舒畅,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逐步过渡:初中二年级学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牢牢把握。差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生理反应,对这一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降低标准,知识的坡度也减缓,适当增加课外活动和地方教材内容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尽量多地接触农村实际,把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是适合这部分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

分流施教:在初三开始分流。初三年段在开足开齐所有课程的基础上,一部分学生为升入上一级学校做准备,另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职业课内容,为学生成为农村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做准备。学校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增加农村专业知识课与实践操作误.主要是让学生从旧的农业意识中解脱出来.向新的农村科技意识转交。

短期培训:《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对2005年基础教育提出了“扩大初中后职业培训在校生的规模”,根据这一目标,学校可以动员不升学的毕业生留校半年或一年,办实用技术培训班,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业的发展是一种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学校协助当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信息化产业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向高层次发展。学校要下大力气对职业教师进行培训,以满足教学需要,使学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训基地。

二、目前,教师队伍的素质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求,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样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前教师队伍学科比例失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滞后,教师的基本功不硬,农村经济类型的专业教师少,能歌善舞的,会写能画的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是人事制度不健全,需要的教师进不来,骨干教师又无法留得住;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和提高。调整:对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要严格考核,搞好民主测评,通过多方面的考察,调整合格后应相对稳定。稳定的领导班子会对学校负责,按照长远规划和近期打算有步骤地工作,有利于办学效益的提高。对不合格的领导,应就地“卧倒”,不要东调西派殃及其他学校。针对教师专业比例失调,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随着人事制度改革,退、病休人员的编制应留给各学校所缺专业的教师(人事和教育部门可从已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中选拔),学校多余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下,自行消化。提高:主要是加强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1、培训要把师德放在首位

(1)在教师当中要树立师德典型,让典型教师做事迹报告,典型引路。教育和影响教师。(2)在教师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培训。如,教师可以搞师德知识竞赛、各类球赛、游戏,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对社会知识的学习。还可组织教师旅游,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陶冶情操、感悟哲理、理解人生。(3)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风”等来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领导班子以精诚团结、协调合作,廉洁奉公、率先垂范,依靠自身的学识、业绩、能力、品德等非权力因素影响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嫱训的关键是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进行培训很有实效。在教学研究中,让教师设计一份自己满意的、符合大纲要求的、能把握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案;上一节研究课,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教法和研究成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分层辅导的课程;选择一份听课笔记,检验自己对常规教学过程的要求、对教学改革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写一份比较有价值的教学工作报告或总结,交流教学研究或教育科研水平提高的经验。在教研中,注重开展备课、说课、讲课和评课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通过对优质课、观摩课、成果课的互听互评、领导点评,使每一位教师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其他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

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是教师的考核项目之一,直接影响教师的切身利益,自然对教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教师感到自己必须有一个过硬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否则就会“败下来”。

三、应加强初中考试制度改革

目前,一些地方的党政、社会各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仍把升学率看得过重,这些压力,导致领导和教师成天围着考试的指挥捧转,压得教师透不过气来,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学生要回家参加农村经济建设,片面的教育,使学生无论是思想准备上,还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上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考试制度有待于研究和改革。如果把农村升学考试制度放宽一些,考试权利下放一些,给学校一点升学自,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学校就会有精力对多数学生从音、体、美、劳等方面发展个性,重点是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相关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四、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太差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令人欣喜的是,北京诸如清华附中、浙江诸如绿城育华等学校已经在高考的夹缝中开始了搭建英才教育发展平台的探索之路。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还准备将高中无班级化管理试点扩大到11所学校,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是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一些家长认为我们的学生还不会选择和把握自己;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中国的国情是不管就乱,现在的中学生没有了传统管理可谓弊端多多;一些教育界的人士也在质疑“中国大地的应试教育模式短期内能够改变吗?如果不能,三年后无班级授课制的这批孩子何去何从?事实证明:(1)浙师大附中的一位家长透露:“从儿子去年进浙师大附中读高一就实行了走读。上次开家长会,老师介绍成绩比固定班级分数有很大提高。或许学生喜欢一种新鲜感的兴趣学习,与自觉性学提升有一定的关联吧。”(2)杭二中负责教学的赵老师说“:二中的方案,希望跟今后高考改革方案结合在一起,和浙江省课程改革相呼应。(3)我们也更应该相信我们的孩子。

二、思考:我们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教育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当前我国的教育热点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各类英才,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不论是从观念以及体制上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为了让我们的家长放心、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让我们的学校在管理上更加顺畅,笔者查阅了美国和芬兰等国家关于无班级授课制的大量资料,对他们不足和经验做了整理,从而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做出以下思考。

1.研究无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班级授课质的区别。

所谓“无班级授课制”,是一种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灌输型教学的模式,学校不再为学生分班级或分固定教室,不同学年入学的学生因选择同一门课而坐同一个教室,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的学段课程和适合自己的任课教师,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这种突出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虽说班级授课制下我们也提倡分层教学,但那是在同一个班级、同一段时间里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很多时候会使基础不好的学生跟不上、自尊心受伤,又会使学科资优生吃不饱,一节课要兼顾各个方面,其实是课堂的一种低效行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必修课的无班级授课制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可能他不爱好数学,但他是物理天才,又或是语言类天才……这样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自己喜欢的科目,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也才能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

2.研究无班级授课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无班级授课制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引者。教师的学习模式从传统的行为主义模式改变成动态的建构主义模式,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从而对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产生影响,最终改变教学方式。教师教育上应该以研究为导向,以围绕国家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为中心,具有自主开发和创造性等特点。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更新知识,浙江省教育厅各教育机构已经在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为教师提供终生培训。

3.研究无班级授课制下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班级的大事小事基本上是班主任一人掌控,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而在无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主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这对学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在无班级授课制下,我们学生的行为、教室和操场的秩序等,都将有志愿者协助老师监督,每门课也都有志愿者担任助教。我们也会培养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让他们以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增加对“无班级授课制”的了解,指导新生如何选课和制订学习计划、熟悉校园生活、结识新同学等。毕业时,学校会向担任过辅导员的学生颁发证明其工作经历的辅导员证书。芬兰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对新生帮助很大,工作针对性很强,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同时也使有机会担任学生辅导员的学生在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等诸多方面得到锻炼。另外,我们会重新组建我们的学生会,以前的学生会基本上是名存实亡,现在学生会是通过竞选产生,竞选的前提是要具备服务意识,而且要发表演说、和同学承诺,是实际上的学生领袖,可代表广大学生参加学校有关会议。学校通过上述多种形式,加强了学生与校方管理层的交流与沟通,达到了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目的。”4.研究无班级授课制下“模块”课程的设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个性全面健康发展、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探求知识、热爱和平的各类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我想我们应该在相应高中课程的设置上下足功夫,我认为高中阶段的课程可分为三类:(1)必修课,是每门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2)专业课程(或称之为二级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加深,也可以是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地方和学校也可以根据国家的指导性建议设立。(3)应用课程,是为学生提供一些专门的知识,它可以是对已经学过的科目进一步学习,也可以是其他科目,应用课程主要由学校自主设置,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开设。

5.研究无班级授课制下的教育管理。

当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确定之后,最为迫切的是相应的制度保障。实施“无班级授课制”以后,我们学校应该建立对学生的顾问制度、指导员制度等,实现宽松体会下的有效管理。学生顾问制度,学校应设有专业的学生顾问,其专职工作就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顾问对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情况应有着全面了解,其作用突出表现在学年初始,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容应对学段考试;毕业前指导学生如何圆满完成学业,并对未来择业或继续深造等提供咨询。学生顾问的工作还远不止于此,它还应该包括了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就任何学习中的问题或学校里日常小事约见学生顾问。指导员制度,新生入学伊始,无固定的班级,学生被分成20个人左右的不同管理小组,每组有指定的指导员。指导员有学校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校的行政和日常事务,组织每星期一次的例会,向学生传达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集体活动,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员行政上接受顾问的领导,具体执行学校及学生顾问对全校工作作出的计划和安排。

6.研究无班级授课制下相应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变革。

在无班级授课制下,我们应该有多层次的高中课程设置、全面的选课制、小班化的教学,高中学习应该实行弹性学制和学段制、高中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要结合,还应构建普职互通机制。在无班级授课制的班级里,已不再有成绩优异学生和成绩较差学生之分,学校也不应再把考试成绩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新的评价标准应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趋于多元化,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的表现也应被计入学分等,而且考试的形式也应随之变得多样化,如开卷考试、写论文考试、做实验考试等。无班级授课制充分体现了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充分注重了学生本有的差异性,充分实现了教育要素间的互动性。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特色多样化办学的道路上,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1.1强化论文过程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综合性、全面性的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高低进行反应,而学位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准高低进行衡量的重要载体与指标。而要想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保障,就要从源头环节进行强化,保证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监督严格性,并详细的进行评审与答辩。并且还要针对论文的开题、初检、答辩等多个不同环节建立起管理制度。促使论文的形成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管理,极大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哈工体育大学就是利用校外教授进行答辩外审的方式,来确认本专业的论文是否能够报送,在通过之后,还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委员会评审通过,最后再由学校的学术委员进行审批。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则是由校内外的教授来担任评委,利用预开题与预答辩的形式做好准备后,再执行正式答辩。除此之外,哈工体育大学对论文的检测标准,也严格要求在10%以内。只有真正的严格标准,才能够防止不端学术行为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树立好风气。

1.2强化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首先,对教学进行实践训练,哈工体育大学针对体育学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便是体育师资,那么教学的能力便成为了培养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想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保证实践能力持续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让研究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其明白教师这一角色的责任。经过学习后的第二阶段,就可以在引导下为本科学生进行5-7周左右的教学实践,但要保证以教学进度为前提来备课,通过教案为大纲来上课,研究生的教师则要对全过程加以指导,这一环节的成绩最终要记录学习档案之中;第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为4-6周的时间,通常在第三、第四学期展开。社会时间活动必须要写实践报告,并交予学院备案,记录学分;第三,实践竞赛。组织完成1-2项校内外的相关工作,学院教师担任裁判,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第四,每个研究生必须每学期参加讲座与学术报告,至少2次,在学生毕业之前,参加校内外体育部报告会的次数不低于2次,并提交相应的学术学习手册,由导师审查签字,记录学分。

2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问题

2.1.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哈工体育大学中的体育学教导教师多数是本科教师,多数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资格与能力参加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导致教师自身教学压力大,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中。而具备能力的教师则压力更大,不仅要负责课程,还要负责实践、论文等工作。

2.1.2招生持续性问题

哈工体育大学近几年呈现出的研究生招生分数较高,始终没有降低,并且与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形成的结果便是报告人数越来越少。

2.1.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

2.2针对体育教育改革所需采取的解决措施

2.2.1强化师资团

队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

2.2.2提高招生持续性

必须要针对师资力量团队进行扩充,并且采取评职考核的政策来鼓励教师,每年引进优秀的教师以及师资团队,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持续为体育学研究教育团队提供支持。

2.2.3科学设置

课程科目学科想要发展,首先学生源就必须要充足,所以,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问题,需要利用招生政策加以支持,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即便是区别对待也要以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情况下,来降低分数,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实现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实践两个字,那么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学科内容上,都应当要对实践的相关内容进行强化。同时,为了能够促使研究生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还可以开设一些附加性课程,例如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保健康复以及人文哲学与社会法学等,促使体育教育学的课程体系更加的合理、全面,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体育学研究生人才的全方位需求标准。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

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纵观我国5套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主干课程、选修课程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培养目标从体育教师培养的单一目标拓展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元目标,实现了“专才”培养模式向“通才”与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知识面的拓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自2008年起,公安部直属的两所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将停止招收本科生。全国其他公安院校,亦将逐步停招本科生。据此,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借鉴“美国模式”,淡化或暂停学历教育,培训将成为警校的主要职能。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公安院校首先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必要的文化理论课程,确保学员的文化水平达到相应的学历程度。同时,还要按照警察培训的要求,进行警务知识、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及体魄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而本科学制仅有四年,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使学员在学历教育和警察培训两方面都达到理想要求,显然十分困难。

随着形势发展,这种公安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现出诸多弊端。一方面,受师资力量等资源所限,其学历教育的水平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日渐明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相形见绌;另一方面,沿袭多年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死板教学方式,也使其警察培训工作与公安实践严重脱节,公安实务部门对毕业学员的认可度不断降低。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急剧增多,包括警察在内的诸多公务员岗位,也已为广大学子热衷报考、激烈竞争的理想职业。在此背景下,公安机关完全可以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所需的大量优秀人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安部着手启动公安教育体制改革,以利于公安机关广揽人才,优化队伍素质和结构,集中精力、强化职业培训工作。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来所积累的一些深层问题,如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性等,远非停招本科生一举能够解决。

二、教学脱离实践——当前公安教育存在的问题

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课程,从师资上来说,这些老师都是按照教育部的规格招进来的地方大学毕业的高校学生,他们根本没有公安实践,和实践严重脱节。在公安院校,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听讲的现象很多。

基于以上理由,导致现在公安院校的学生只能接受一些公安的皮毛。像实弹演练、汽车驾驶、擒拿格斗、查缉战术等实践性的训练基本走形式化或者根本没有,所以,进入公安队伍的公安院校学生也是要依靠岗前培训来学习实践中真正用得上的基本知识。

三、中美公安教育体制比较

1.警察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美国:美国的警察教育只由警察机关负责,各级警察机关自己开办学校或培训机构。

中国:警察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实行的是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领导。

2.警察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以培训为主,以补充知识为辅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计学历,也不授予学位,主要是为职前警察和在职警察提供必须的警察业务技能和知识。

中国:警察教育由普通教育和在职人民警察教育两部分组成,实行的是警察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3.教学内容之实践环节比较

美国:在教育内容筛选和课程设置上,把技术训练放在高于知识训练的地位,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

中国: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教育内容偏重于讲授,有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个别学科内容陈旧、流于空泛,技能训练和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4~6个月。

4.师资队伍建设比较

美国:挑选教师很严格,一般都招募警察机关中有大学文凭和五年警龄以上、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资深警官担任专业教师,这部分专业教师约占70%.其他公共课程主要聘请当地大学有真才实学、在学术上造诣深的相关教师兼职授课,这部分教师约占30%.

中国:专职老师,长期脱离公安工作的实践,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生动性,很难反映公安现实斗争的新情况和新经验。

四、我国公安教育改革应当正确对待美国警察教育模式

作为一个在西方法治较为成熟的国家,美国警察教育制度理所应当地值得世界各国警察机构与警察教育部门学习和借鉴。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应该作为我们将要开始的公安教育改革的关注点。

1.关于美国警察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适应性

美国警察教育培训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培训内容贴近警务实践,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美国警察机构相互独立,其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不统一,各培训机构自为战;甚至个别警察培训机构将“巫术”作为警察的培训内容。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注意的话,也是不够理性的。

2.关于警察学历教育的职能

如果仅仅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让公安院校不办学历教育,则仍然不能解决公安院校教育的问题。如果借鉴美国警察教育模式而革去公安院校的警察学历教育职能,不但会损害包括公安民警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感情,而且了会损害公安院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我国公安院校通过提供学历教育而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能够得到教育部门在办学理念与办学程序方面更专业的指导与监督;在这一点上,是我国公安院校教育的特色之一。

3.改革公安院校现行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模式——我国公安教育改革的关键,振兴公安院校教育

当前造成公安院校教育质量不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学内容与方式滞后于公安实践。二是公安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沿用军事化管理方式,造成公安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学风不振,在走上公安工作岗位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强。因此,当前公安院校教育改革近期目标应当是着力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4.加强公安教育的职业化——后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当前,社会、民众、政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期望日趋增多增高。公安队伍面对高发的犯罪态势和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公正期望和安全服务要求,只有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方能不辱使命。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能力、水平、素质的提高已远不是单单通过“自我修炼”即可实现的。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职业化素质,具备了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能力和意识,并身体力行之才能获取公众的信赖和尊重,也才能满足公众的安全和公正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按职业化要求进行改革,围绕职业化建设中涉及到的教育问题的内容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进行教育改革,着力培养人才的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意识和水平、能力,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公安职业人士。而只有在竞争中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公安工作的重任。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促进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和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公安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还不是很快,尤其是长期以来公安高等教育与公安工作脱节,公安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跟不上公安工作改革发展需要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是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1.1“为政尚武、武人”的“重武轻文”时期至

“既重文事、又重武备”的“文武兼备”时期,军事武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大约在五帝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私有制进一步发展,阶级分化日益加深,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社会的政治、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推动着教育的变革,使存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原始教育,逐渐从“母体”中分化出来,出现了萌芽形态的学校[2]。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3],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了社会的统治者,奴隶主阶级为了将本阶级的年青人培养成为社会的统治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教育训练,教育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便是这种社会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奴隶主既要镇压本部族奴隶的反抗,又需要不断的进行征伐、战争,军队起到绝对的作用,因此,夏朝时期呈现“为政尚武”“武人”的社会特征。为了满足奴隶主的需要,夏朝的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贵族子弟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征伐、战争中用到的“军事武艺”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商朝沿袭了夏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的教学增加了“思想政治”“礼乐”等内容,但军事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验证了“古代之士,皆武士”的社会结构[3]。奴隶主们为了检验学校教学的效果,时常进行军事武艺比赛及演习。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弓箭是战场的主要武器。《周易》说:“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非常重视射箭,希望贵族子弟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所以,西周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练兵习武,特别是射箭的习练。为了提高贵族子弟的射箭水平,周天子定期在辟雍举行祭祀大典,除了演习祭祀礼仪外,主要是进行射箭比赛,为国家选拔武士,大学生也必须参加,学生如射法不中程式,要得到相应的惩罚[3]。西周继承了夏商的学校制度,在文化教育上仍然是“学在官府”,呈现“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特征[4]。西周教育的主要标志是六艺教育,体现出西周时期既重视文事,又重武备的教育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的特点,诸子在教育人、培养人的方法上不同,但在学校体育教育与实践中的“文武兼备、文武兼能、文武俱行”等思想倾向则较为一致。礼中的射礼,乐中的武舞,再加上剑术、御术等,都是儒士健身习武的娱乐活动项目。根据《论语•宪问》记载:武士必有文备,儒士应有武备,这样“亦可以为成人矣”[4]。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中,射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孔子家语》引《乡射》曰:孔子“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焉”,反映孔子带领弟子参加射箭比赛的热烈场面[4]。墨子在教学中,也同样重视“射”的教育,据说,墨子弟子300余人,都是优秀的手工业者和能赴汤蹈火的武士[5]。3代时期,代表公有制的奴隶主控制生产资料,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力争培养本阶级子弟成为能争善战的武士,实行“学在官府、重武轻文”的教育方针。当代表私有制的地主阶级兴起时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学校除了教授军事武艺,文化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呈现“文武兼备”的学校教育思想。

1.2“去武行文、废力尚德”的思想导致“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形成,学校武艺教育遭遇冷落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6]。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下令“严禁私学”,收缴天下兵器,民间禁武,并采取烧书的手段。在“焚书”的第二年,又进行了更为残暴的“坑儒”事件[4],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百家争鸣”的的社会风气也从此结束。秦王朝建立不久,农民起义了秦朝统治,建立了汉朝。汉初统治者总结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在教育方面与秦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允许开办私学,废除“挟书律”等措施,这个时期致使诸子百家之学开始复苏。但此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军事武艺也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据《左传•襄公九年》中记载:“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勤礼,小人尽力”[7]。这些记载阐述了君子与小人的贵贱之分及劳心与劳力的高下之分,先秦时期“文武兼备”的教育思想开始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怀南子•汜论训》中说:“今世之为武者,则非文也;为文者,则非武也。”故而文人儒士极力倡导“去武行文,废力尚德”[7],在儒家学士的大力提倡“去武、废力”的思想下,三代时期的“尚武、崇武的教育思想发生改变,学校体育教育中军事武艺的成分遭受冷落。据《礼记•王制》记载,“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之语[7]。可见当时儒家学士把技击、强力之事贬低到何种地步。到了东汉时期,社会中”重文轻武“思想越演越重,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代的学校教学中虽然也包含了“射、御”的内容,但教育内容中关于军事武技的成分明显减少。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长期处于分裂与战乱的时代,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总的趋势是官学时兴时废,教育事业的延续主要依靠私学、家学。魏晋时期受各种思潮的冲击日渐衰落,东汉时期传入国内的佛学,汇合儒、道的玄学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虽然在相关的文献中能够找到关于学校“礼射”的记载,但当时儒生的习射已非“兵射”,活动量小,健身价值不大。以致北周出现“自文武之途分,而千万世之儒,皆为妇人”的说法[5]。秦王朝建立,为了使自身的统治长久不衰,采取“焚书坑儒”、“民间禁武”的策略,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到了东汉时期允许兴办私学,重视文备,但文人儒士极力倡导“去武行文,废力尚德”,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到了南北朝“重文轻武”越演越烈,学校的军事武艺遭受到冷落。

1.3设“武举”、办“武学”,古代学校武术教育走向复兴,但“文武分途、以文抑武”的社会环境

没有改变到了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文教策略,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干,佛教和道教为两翼的文教策略,形成经学和专科性学校并存,官学与私学同在,唐朝设科举、武举,共同构建了隋唐时期的教育体系。在“文武分途”环境下,虽然在相关的文献记载中,仍能发现关于学校学习“礼射”的记载,但社会“重文轻武”的风气仍然存在。其实,经过南北朝时期多年的战争,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清楚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十分重视武备的发展。唐太宗明确指出,“士兵唯习弓马”是其正业[3]。在周长安2年(702),唐为了选拔武备人才,设立武举制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尚武地位。武举所考内容分为3类:第1类为射术与枪术;第2类是测试力量和体力;第3类测试身体和语言。测试项目为长垛、骑射、马枪、步射、翘关、负重、体貌和言语[3],考核内容多数与武备相关,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尚武的社会风气,对促进我国古代的武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到了宋朝时期,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策略,“兴文教、抑武事,文武分离,重文轻武”,致使文官地位骤然提升,武官地位迅速下降。随着割据势力的平息,读书士子得到重用,重文轻武方针更加明显,宋太祖选拔许多文官代替了武官,他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政”[8]。但经过60多年的和平时期之后,外地来犯,而边疆将领却不懂兵法阵战,缕缕败北。到宋朝天圣七年(1029年)“又置武举”,到了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设立武学,成立了专门“习武”的学校[7],提高了习武的地位。但由于武学教育中存在许多弊端,出现“众将子弟皆耻习弓马,求换文职”的情况。高宗赵构发现问题后,告诫大臣说:“文武一道也,今太学就绪,而武学几废,恐有遗才[7]。故兵部重新为武学设置了新制,从此武学形成制度,逐步完善,武学的学生定期参加武艺考试与比赛,将学生的成绩进行等级划分,学习武艺成为了另一种教育模式。虽然宋代后期重视武备的发展,但是在长达300多年的统治期间,一直采取“以文制武”的国策,抑制武将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设置武学和武举,大力培养军事武备人才,对后世武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没有设置武举,但是元时期的官学与私学较多的保留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比较注重骑射的训练。到了明朝时期,明太祖反对文武分离,追究文武全才,拒绝设置武举与武学。基于政治的需要实施了武官世袭制,为了防止武官素质的下降,因此对武官及子弟的教育非常重视。同时,明初规定,世官子弟仅仅是具有做官的一种资质,必须通过比试,合格者方可任职。这些措施既保证了武官世袭子弟的素质,又拉拢了武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后来,这种世袭的官职成了皇帝的赏赐物而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武举再次被提上日程。到明弘十七年(1504),“定三年一试,出榜赐宴”,提高了武举人的地位。初场试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阵营、地雷、火药、战车等,三场试兵法、天文、地理等内容[7]。明朝在武学的发展过程中,先建卫儒学、后建京卫武学,京卫武学的教学内容为: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军事理论和武艺,但由于受到“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影响,很多武官子弟改修习经书,引起了当朝人士的注意。最后在隆庆五年(1571年)于密云、遵化、永平三镇设立了新式武学,强调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的训练,以韬略、武艺、胆力和杂技(阴阳星历、火攻水战、阵图等)与军事有关的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了一大批武官人才[7]。清朝统治者继承了明朝重视武备的思想,清政府成立当年就下令举行武举,为国家招纳军事人才,在考试的内容方面呈现出“重外场、轻内场”的特点,纯以武艺取人。在武术教学方面,清朝没有像明朝那样成立专门从事武艺教育的学校,采用在官办学校中设武学教习,教授学生武备内容。在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的官方所办学校都特别重视武艺教育。由于清政府提倡文武兼备,习武者附读于各级儒学,学习骑射、《武经七书》、《百将传》等内容,每三年,省学政对武学生进行考试,成绩列一、二等者可参加武乡试[7]。虽然清政府很重视军事武艺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武备人才,但是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学校所教授的内容已经落后的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最终,在光绪27年(1901)武举停考,清政府的官学也逐渐改为新式学堂,兵操课取代了骑射课。国家在南北朝时期,经过多年战乱后,新的统治者意识到军事武艺的重要性。一方面重视“武学“的发展(唐建武举,宋、明设武学),为国家选拔武备人才,同时采用“文武分途、以文抑武”策略,抑制武备人才的社会地位,使整个社会的风气仍然“重文轻武”。到了清朝时期,虽然清政府更重视武艺的教育,特别是针对贵族子弟的军事武艺培养,但因为时展的变化,最终难改停止武艺教育的下场。

1.4“军国民教育”与“国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近代学校武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尚武精神”的手段

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历程,也揭开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序幕,逐渐从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性国家转变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国家。由于中国的封建落后,在第2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迫使有志之士去寻找挽救民族危难的方法。洋务思潮由此开始,林则徐提出要“睁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9]。这些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体制等发展落后的中国,洋务思潮直接促进了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军事学堂引进了体育课,使中国产生了最初的体育概念。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思想,使中国重视体育的发展,但我国民族固有之武术并没有得到重视,在这个时期没有发现关于学校武术的相关记载。洋务运动认识到需要提高中国“制度”现代化,而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潮的倡导者意识到“人”的现代化更为重要,提出时代教育的特点应该通过“德教、智教、体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9]。梁启超猛烈抨击中国教育“重文轻武”的现状,极力宣扬中国古代的“武士道”精神,主张“尚武”以救国[10]。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洋兵式体操”引入学校教育,希望通过体操课强体魄、实精神,进行“武士道”精神的培养。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学校体育得到快速发展,但因中国的特殊时代背景,维新资产阶级虽有“尚武”之思想,但却希望通过西方的“兵式体操”来培养国人体魄与精神,所以,此时的学校体育课程主要以西方“兵式体操”为主。至于传统武术,本应该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极好内容,但当时却遭到歧视与排斥。因此,在这个时期内,虽学校的教育宗旨存“尚武”思想,但学校教学内容并不见武术踪影。辛亥革命胜利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里程碑。由此,在军国民教育思潮、民主与科学思潮及国粹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开始对近代体育发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求证,学校武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展,许多学校增设了武术(国术)教学内容。所谓军国民主义,就是“全民皆兵、寓兵于农”的思想,这种思想发展于清末,民国初期形成了高潮。所以,辛亥革命后,军国民思想继续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时,在20世纪初,国粹文化思潮兴起,一些爱国之士力求通过一场“古学复兴”运动,以再塑中华。体育界的典型代表是马良和蒋维乔。这两种思潮对近代学校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1911年《教育杂志》上,有人撰文提出:“中国之击剑、枪术、弓法、骑法为最佳之运动[10]。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必读》中指出:中国非人人有尚武精神,人人有当兵资格,绝无希望[9]。时任陆军第九协统的马良创编了《中华新武术》,认为中国新武术为“我国之国粹、我国之科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学校开设了武术课,聘请拳师,教授武艺,武术在学校得到推行。武术进入学校的趋势已经逐步成熟,1914年,徐一冰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中,主张将武术列为高等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体育正式课程内容[9]。1915年4月,北京体育研究社在“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委托北京教育会代表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认为中国武术进入近代学校课堂的条件已经成熟[11]。教育部采纳了该议案中的建议,同年,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9]。武术从此正式成为体育课的内容,各地师范学校相续开设武术教学内容。时至1924年,由北京体育研究社针对全国四十所大、中学校的武术活动调研可知:将武术列为正课的占52.5%[12];而到1940年后,由于社会动荡,抗日战争的爆发,学校武术教育在此期间受到严重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强调:体育的发展需要广泛地选用民间原有的体育形式,1952年武术被正式列为体育推广项目[11],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而得到继承与发展,但是由于国家政权刚刚稳定,百废待兴,学校武术教育在1949—1966年发展缓慢[13]。紧接着“”的发生,使学校武术教育遭遇严重地破坏,直到1977年体育院校恢复招生以后,学校武术教育才逐渐恢复,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3]。从1987年至2001年学校武术教育内容进行了多次地修改与完善[14],使学校武术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但目前学校武术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2古近代学校武术的变革给予目前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

不管在“重武轻文”的奴隶社会,还是在“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的封建社会,以及武术作为“强种保国”重要手段的近代社会,学校武术的兴衰与当时国家的需求、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社会“重武轻文”时,武术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社会“重文轻武”时,学校武术的发展受到明显的阻碍。当经过多年的混战之后,统治者意识到“只有文教,不重武教”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上策,但同时也担心,社会武备过盛,容易动摇自身的统治地位,进而采用“文武分途、以文抑武”的策路。到了近代社会,西方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国家置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武术又变为“强种保国”的重要手段,在近代学校教育中得到重视。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种种因素,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很不尽人意。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出现“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怪现象[15]。基于此,国内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思路,针对学校武术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应用”的新思路[16-18],使武术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的完善,增加了学校武术的魅力。但时至今日,学校武术发展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逐渐沦为学校体育的边缘项目,新一轮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以史为鉴,分析古近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学校武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国家的需要。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当前的国家、社会需要学校武术做什么,需要学校武术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武术的哪些价值与功能,这些因素往往是决定学校武术发展兴衰的关键。

2.1我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提高学生素质、强健学生体魄的能力

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是中小学生耐力素质、柔韧、速度和力量素质等出现20a的连续下降(除个别年龄段外)[19],给我国青少年体质提出了严重的警示。早在2008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釆取切实措施尽快扭转,这个问题刻不容缓[19]。党的十八报告再次强调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凸显国家对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高度关注,所以,学校武术的教育改革必须突出武术强健身心的价值。武术内容丰富,技术体系庞大,在武术进学校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进行教育化选择与改造。从强健体魄的落脚点出发,提炼武术的核心技能,针对目前的学校武术教育内容进行合理改革。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是反映身体素质的基本指标,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能否提高青少年这5个方面的身体素质,突出学校武术教育强健身体的功能。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大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国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学校武术只有立足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求,突出学校武术教育强健体魄的价值,才能提高学校武术的竞争力。强健身体是任何体育项目的特性,任何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健身的价值,但不同的项目健身效果不一样,即使同一个运动项目,选择不同的锻炼内容、不同的练习方式,健身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武术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价值众所周知,但练习不同的武术内容,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绝非相同。在新一轮武术教育改革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武术教育内容,凸显武术教育的健身价值,其是学校武术发展的根基,是学校武术发展的立脚点。

2.2国家亟需加强学生道德礼仪规范,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礼仪道德的能力

中西文化冲突与碰撞中,中国传统礼仪规范离我们渐行渐远,与闻名中外的“礼仪之邦”不相符。多年来,学校、家长一直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关注点,淡漠了学生的礼仪道德培养,致使中小学生礼仪教育出现严重的缺失[21、22]。虽然该问题引起了国家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2月颁布)[23],《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于2011年初颁布),并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23]。学校也尝试着开设礼仪教育、道德教育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灌输,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21],学生根本不能把礼仪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与习惯。而武术强调“拳以德立、以德服人”,具有重视习武者的道德礼仪的传统,是培养青少年礼仪道德规范的有效载体。只是在目前的武术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武术教育在提高学生道德礼仪方面的作用。因此,此次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学校武术教育的健身价值,更应该重视学校武术道德礼仪培养的作用。加强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应该从武术教育的多方面渗透。1)制定相应道德礼仪规范进行引导。学校武术教育中,一个“抱拳礼”是不能全面体现出习武者重道德、懂规矩的特征。需要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吸收更多的营养,从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出发,重新制定武术教育的礼仪规范(包括抱拳礼)。例如,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的礼仪规范,甚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要求,包括着装、举止、言谈等规范都可以列入武术礼仪规范教育之中。2)营造良好的武术道德礼仪规范教育氛围。学生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而且并不稳定,具有很强的“附和性”和“从众性”,所以环境对学生礼仪规范的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24]。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学校的橱窗、板报、广播加大武术重道德礼仪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武术道德礼仪教育氛围,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3)编写学校武术教育的礼仪规范范本。通过编写的武术道德礼仪教育要求,明确习武道德、礼仪行为,使学生的礼仪规范与教学、训练等武术活动挂钩,引导学校、教师及运动员对武术道德礼仪规范教育的重视,形成引导与监督并重,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效应;4)加强学校武术教育师资及相关工作者的礼仪道德修养。因为,武术教师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对学生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礼仪习惯的内化。

2.3国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突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厚重的民族文化,但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的文化大量传入中国,对我国民族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近年来,虽然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作为提高国际影响力及体现综合国力的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长期处在闲置、浪费的状态[25],同时,其它国家(美国、韩国等)的文化的强势传播,也严重制约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殖民[25],曾经的文化强国在逐渐的衰落。所以,国家加快了文化建设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民族精神建设[26];十又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8],当下是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时代,是“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时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6-27],国家需要汉字、武术、中国画、京剧、中医、中国美食等有效载体来传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让优秀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重放光彩。从古至今,武术伴随着我国时代的变革而发展,深受我国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所以,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必须凸显“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功能。据我国人口第6次数据普查,中国5~19岁的人口具有2亿多[28],他们大多集中在中小学,推动了学校武术文化教育,就等于推动了学校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培养。虽然学生学习武术技术本身就可以了解民族文化,但武术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功能远没有凸显,武术技术更应该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武术进校园过程中,从教材的创编、师资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等等方面都必须渗透着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在教学、训练、竞赛、校园活动等过程中传播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武术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

3结语

在历史的发展与变革中,学校武术教育深深受到当时国家导向、社会环境的影响,从三代时期的“为政尚武”“武人”到秦汉以后“重文轻武、文弱之风”盛行;从唐宋“设武举、办武学”到近代提倡“尚武精神”的清末民初时期,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紧跟着社会的需求、国家的需要,或者说,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社会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当今的中华民族,经济发展迅速,但文化建设滞后,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同时青少年的道德礼仪教育也亟需加强,所以,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必须突出这3个方面的功能,以此推动学校武术教育的兴盛。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7篇

1.技工教育社会地位低

一直以来,技工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很难平起平坐。一方面,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面临着天壤之别的社会环境,如大学生可考公务员、可当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城市户籍等等。而这些对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来说则很困难。技能人才不被制度尊重,职业院校出现招不到生、招不满人的现象。教育改革应该使技工教育得到真正的尊重。如学术类和技能类两种高考模式,可以打破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界线,形成技工教育与学术教育一体的格局,使得“两类模式”之间的学历有同样的含金量,那么就可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成长通道,提供等同的选择机会。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总觉得学技术的孩子就低人一等。更甚者,从事技工教育的工作者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院校或技工院校。如果高考模式能够给学技术的孩子们机会,那以后学术能力强的孩子是文状元,技术能力强的孩子就是当代的武状元。”简而言之,无论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都应享受到同等待遇。

2.技工教育基础能力弱

近年来,国家对示范性技工学校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技工学校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普遍存在设施设备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紧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相比于学历教育,技工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要投入实训设备、机器和大量的耗材,因此需要更多的“真金白银”。学生要取得高技能等级证书,需要不断练习。仅靠黑板、粉笔的理论教学,没有一流的设备,是难以培养出高端的技能人才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大对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和教材建设、实训设备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资金的扶持力度,提高技工学校的办学水平。

3.技工教育待遇不平等

在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教育部门管辖的职业院校,另一类则是属于人社系统管辖的技工院校。技工院校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其招生层次主要包括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再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职工等。学生毕业后颁发人社部门印制的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和初、中、高级或技师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型企业,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文件中,第十六项制定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政策中提到“对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参照大专毕业生待遇确定”“积极探索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但现实情况是,技工院校毕业生既不能享受到普通学历教育毕业生的待遇,也很难参加普通教育的升学考试,公务员招聘考试仍然规定学历要求,没有将技工院校毕业生纳入招考范围,职业资格证书无法等同于学历证书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说得直白一些,这相当于“选择一种教育模式就决定了一种身份”。作为社会一员,毕业生参加工作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只因个人价值体现在不同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就差别甚远,这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很不公平,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所以,虽然两类院校都以培养适应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职能,但是技工院校的社会认可程度比职业院校更低,更容易被大家所忽视。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被称为大专生,而技校学生毕业后则被称为工人。社会上有些人不把技工教育当正规教育,存在着鄙视技工教育的观念,加之在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收入都比较低,这导致学生和家长还是不愿报读技工院校,虽然在技工院校能学到真本事真技能。因此,教育改革不仅要改革高考模式,还应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若能将分属教育和人社两个部门的两类院校统一管理,划入统招范围,就能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减少分开管理带来的弊端和不公平,提高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尊重度、认可度,避免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价值体现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制约,造成地位不同、待遇不同。

二、结语

技工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艰巨的工作,改革成效的显现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改革职业教育势必涉及多个部门,这就要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改革的合力;还要牢固确立技工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8篇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2001.10.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9篇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2001.10.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直以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由于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习上的挫折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进取心。为了求职的需要,有部分学生自愿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迫于外界某种压力,如父母的强烈要求,而不得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还有一些学生,是家长为避免其在社会上出乱子,把孩子送到学校让老师管着,学习知识则放在次要的位置。因此,学生中潜在的被动学习因素偏多。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降低门槛”的方式进校的,这种做法使原本综合素质就不高的生源中又出现了新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生,这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课堂变得活泼有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教师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爱业敬业的精神搞好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当以博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讲授出现不同的效果,有的学科学生很感兴趣,有的则非常厌烦。这除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诸多事实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凡师生情感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学科就不感兴趣。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自然就下降。对于“学困生”,教师更应该注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挖掘其学习潜能,可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平时对他们多加以关心和帮助,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当他们意识到老师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时,就会信赖和亲近老师,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学习激情与动力,有助于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加强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各种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尽可能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择业的可能性,进行专门化的岗位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就业上岗能力。教学应当提倡“一个文凭、多个证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同时具备专业大类必需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安海生 单位:章丘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水产养殖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