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04 02:28:52

教师下企业汇报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1篇

近几年,随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实验项目的深入开展,我校开发了建筑装饰技能实训课程。学生在实训场地,分成若干组亲自动手完成内墙抹灰、瓷砖粘贴、壁纸铺贴、木地板安装等施工项目,取得了课程改革预期的效果,学生在各级实操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作为一名始终承担一线授课任务的教师,客观看待这些年的实训课程,发现有些问题日趋明显,亟待解决。本文主要着眼于授课教师实操技能的提高和对学生汇报总结环节的控制两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仅供类似实训课程教师参考。

二、专业课程教师要切身体会并掌握实操技能

很多教师上了多年的装饰技能实训课程,课堂实操演示实际都是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完成。这种校企结合的授课模式固然值得推荐,但并不意味着组织课堂教学的校内教师就不用学习并提高实操技术。

例如在内墙抹灰单元,有些女性教师先入为主的认为女性无需动手进行操作。然而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即使企业师傅指导的再到位,初次进行抹灰施工的学生几乎都会遇到水泥不断从墙上脱落的情况,多数学生认为是由于拌制砂浆过程中对水灰比控制不当。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刚刚接触抹灰工具,对手握铁抹子将砂浆涂抹在墙上时的力度掌握不好,造成粘结不牢固,只需要多次练习体会即可避免问题反复发生。此时,作为校内授课教师,如果没有亲自体会过抹灰工具的重量,没有独立进行过抹灰施工,没有感受过砂浆上墙的力度,那么对于学生这种常规问题就缺乏指导性, 无法给学生提出正确的建议。诸如此类隐藏于理论知识和普遍技术之下的微观细节,只有教师亲自动手切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其中技巧。

为改进此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均要求中职学校教师,特别是实训课程授课教师,应当具备“双师型”资格。故教师本人,无论职称高低,性别如何,都应主动到生产一线进修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只有真实当一回施工人员,才能向学生传授可靠可信的知识,名副其实的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其次,由于现实环境所限,很多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线实践,为了不耽误教学,又能提高实操技能,校内教师应当积极向课堂中的企业教师请教和学习,不要把学生的动手环节单纯抛给企业教师。

三、有效改进学生汇报总结环节,真正发挥其作用

装饰技能每个实训单元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进行体现的,任务一般按照各自特点分为若干环节,每个任务虽然不同,但是都是以汇报总结环节作为结束的。由于装饰技能课程本身特点,所以每个任务的核心工作都体现在施工过程和质量检测中,当核心工作结束后,学生通常就感觉该单元已经完成,知识已经掌握,并不重视汇报总结环节。事实上,无论是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改革后的新教学方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都应当进行汇报总结,为下一个学习单元做好准备。

这几年的装饰技能实训课程中,我都保留了学生的汇报总结ppt文档和演讲照片,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到以下一些反思。

第一,学生普遍将汇报总结这样的小组活动自行转化成个人活动,由小组中的某个人全程完成ppt文件制作并进行上台汇报演讲。通过和学生交流,他们认为ppt文档制作有一定难度,除了技术难度之外,学生还要将整个任务从最初明确任务到收集材料、施工及质检有机结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有重点有特点的总结,同时配以图片、文字解释等材料,最终呈现在ppt文件中,由汇报者有条理的进行演讲。整个过程是教师提前布置给全组组员的,初衷是通过该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回忆、复习并整理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于所有材料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实现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小组都将涉及ppt文件制作的核心问题和演讲工作,统统归到某个擅长电脑操作或善于表现的组员身上,或者完全成为组长一个人的苦差事。

第二,上台演讲的组员一般都是善于表现的学生,他们只想通过这个机会单纯的表现自己的口才或者胆量,并没有提前对文档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也没有和组员就整个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过全面讨论分析,无法达到演示目的,这也显示了中职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思维方式上的短板。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加强了对每个单元汇报总结环节的关注力度,不能只重实操,避免汇报总结阶段变成整个单元的“鸡肋”。

首先,向学生讲解ppt汇报的目的和软件本身区别于其他软件在演示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ppt文档制作时的关键技术点,解决制作中的基础性问题。其次,逐一帮助每个小组整理分析任务实施全过程的要点,每个组员都参与制作前期的讨论,做好记录,不但达到了复习知识的目的,同时又促进了组员之间的交流,激发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对每组制作的文档草稿进行提问和评价,引导组员思考可改进之处,使文档体现整组特点,表现出每个人在实施过程中的贡献,并引发学生对于不足之处的反思。最后,在ppt演讲过程中,鼓励组内学生进行轮换演讲,当众接受所有同学和老师的提问,检验任务完成效果,对学生进行客观打分,同时也鼓励组与组之间再次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随着课程的深入和推进,教师发现,只要坚持每个单元进行这样有效的汇报总结,学生慢慢将接受并适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了自信心。

四、总结

教学反思和改进是教师成长的阶梯,特别是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中,坚持用反思之心来看待每一次课堂和整体课程,才能在渐悟与顿悟中豁然开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教学改革之路还很长,教师要激励自己在这条路上带着批判的眼光和反思的睿智,不断提升教学的智慧灵感,从而体验到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和乐趣。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出纳项目教学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120-04

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企业迫切需要具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分析、解决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问题。财务分析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的核心能力,该课程强调会计及经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实践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财务分析人才的需要。

一、传统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少因材施教和针对性辅导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受学时所限,教师课上偏重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而对于知识的应用主要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各异,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内容有的学生全部理解、有的学生一知半解。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也没有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越来越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缺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

财务分析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学生对于陌生的行业领域一无所知,加之课前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没有自主学习的考核机制,大多数学生课前不会主动收集案例公司资料、了解案例公司行业背景,学生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灌输,参与案例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导致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冷清。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整个授课过程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积极性。

(四)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难以满足企业基本要求

财务分析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挖掘,不掌握数据处理工具就无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虽然财务分析课程普遍利用多媒体教学,但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对财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较少,多数教材没有介绍如何应用EXCEL 等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学生对基本的分析软件工具不熟悉,大量财务分析工作依靠手工完成,既影响财务分析的效率也不符合企业的基本需求。

(五)期末闭卷考试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不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财务分析考核以平时+期末为主,平时成绩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构成,期末成绩由闭卷卷面成绩构成,该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的训练,期末靠突击复习应付考试,这显然与学生财务分析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设计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财务分析人才,必须解决目前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先教后学”被动方式为“先学后教”主动方式,即采用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知识与能力有效融合”的转变。

(一)总体思路设计

传统学习过程包括课上信息传递和课后吸收内化,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是重构学生学习过程,包括课前完成任务实现信息传递、课上讨论互动实现吸收内化、课后修订完善实现拓展提升。首先,课程组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然后再将每个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子任务,分别实现各个单元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环节、课上环节和课后环节,课前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自主学习相关资源并完成指定任务,可以获得教师的在线辅导,实现信息传递;课上环节教师根据信息传递中反馈的信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环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互动不断完善任务,进一步深入拓展。

1.课前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首先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即基本理论单元、分析方法单元、财务报表分析单元、财务效率分析单元,然后再将每个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具有可执行性、易操作性以及便于评价的子任务。其次,围绕子任务收集、整理、制作相关学习资源(如微视频、课件、习题、测试等)并上传课程平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自主学习。然后,编制并下达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团队成员分工、自主学结、团队研讨学习的有关内容、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完成的分析任务以及自我评价等。教师下达任务时要求每个班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选择同一行业,班内的每个团队选择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这样有利于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对比分析。

(2)学生层面:按照5―6人组建团队,成绩优异的学生覆盖每个团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学生团队接受任务单,选定分析任务的企业,在团队负责人带领下首先学习相关资源,明确分析任务,其次对分析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然后通过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所选企业的分析任务,最终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

(3)交流互动:教师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下达分析任务,学生学习资源、完成分析任务。学生在学习资源、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在线平台得到教师的指导或学生的帮助,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课上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通过在线平台以及任务单信息反馈初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中存在的疑问,确定答疑解惑的重点,课上组织团队汇报、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以及任务的完成质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首先,课上组织各个团队汇报课前学习情况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其次,调动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提问或解答其疑问,然后,教师对汇报团队点评并组织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微视频中零散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梳理,使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地位,整体把握财务分析的概貌和脉络。

(2)学生层面:学生团队通过课前学习、讨论及完成任务,进一步明确有疑问的知识点,课上汇报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团队之间的讨论、相互答疑解决知识点中的疑惑,获得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学生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评价加强了过程性的考核,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财务分析考核方式。

(3)交流互动:课上通过答疑、汇报、评价三个环节实现交流互动。答疑包括团队间互动答疑和教师集中答疑,实现师生、生生多范围内的交流互动。汇报是基于团队内部讨论后进行的,团队成员先期已围绕任务开展了充分的内部交流。评价包括四方面评价,即学生个人自主评价、团队负责人评价、团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多主体的评价能够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3.课后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综合评定各团队上交的财务分析报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知识的辅导,如针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领者。

(2)学生层面:通过课上团队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解决的疑惑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完善财务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深入学习,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交流互动:教师进行成绩综合评定,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深入学习,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实践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为翻转的“先学后教”模式,课前通过下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课上通过学习成果汇报、相互答疑、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通过知识拓展延伸、撰写科研论文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下面以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课前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教师下达的任务单通常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成果展示、拓展提升等,如表1所示。

(二)课堂教学组织

1.引入案例,提出问题,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问题1:阅读教材资产负债表,你能获取ZXZ公司哪些信息?

问题2:你认为ZXZ公司2015年表现如何?为什么?

问题3:你如何帮助ZXZ公司管理者了解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个人任务实施汇报,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受篇幅所限,下列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省略)

任务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要求:(1)编制简易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2)分析资产的变动及原因;(3)分析权益的变动及原因;(4)资产变动合理吗?

任务2:区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任务要求:(1)该公司总资产发生怎样的变化?(2)该公司股东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3)请举例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他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有影响吗?

任务3: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案例分析。

任务要求:利用[任务2]资料分析当剔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后该公司资产、权益的变化情况。

教师围绕学习主题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后通过任务的实施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3.团队合作学习成果汇报,知识的吸收内化。

任务4: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5:团队成果展示汇报。

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团队自主学习情况(学习笔记、收集的资料、视频);任务完成情况(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结果);汇报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提问,或解答汇报团队提出的问题,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多主体评价,加大过程性考核。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事先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见上页表2。

任务6:完善成果,拓展提升。

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对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学生整理完善学习笔记及团队所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教师引导学生对如何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效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在任务单要求的时间内自定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完成课前任务,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教师个性化辅导,大大增强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课堂师生互动沉默的问题,课堂上通过个人任务的汇报、团队任务的展示,相互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前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建议,加大对自主学习过程的考核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对真实的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既熟练掌握EXCEL工具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X

参考文献:

[1]徐芳奕,梁毕明.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践困境之思考[J].商业会计,2015,(04).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作者简介: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 应用型 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5-0117-03

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企业迫切需要具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分析、解决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问题。财务分析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的核心能力,该课程强调会计及经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实践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财务分析人才的需要。

一、传统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少因材施教和针对性辅导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受学时所限,教师课上偏重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而对于知识的应用主要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各异,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内容有的学生全部理解、有的学生一知半解。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也没有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越来越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缺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

财务分析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学生对于陌生的行业领域一无所知,加之课前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没有自主学习的考核机制,大多数学生课前不会主动收集案例公司资料、了解案例公司行业背景,学生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灌输,参与案例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导致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冷清。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整个授课过程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积极性。

(四)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难以满足企业基本要求

财务分析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挖掘,不掌握数据处理工具就无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虽然财务分析课程普遍利用多媒体教学,但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对财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较少,多数教材没有介绍如何应用EXCEL 等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学生对基本的分析软件工具不熟悉,大量财务分析工作依靠手工完成,既影响财务分析的效率也不符合企业的基本需求。

(五)期末闭卷考试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不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财务分析考核以平时+期末为主,平时成绩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构成,期末成绩由闭卷卷面成绩构成,该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的训练,期末靠突击复习应付考试,这显然与学生财务分析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设计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财务分析人才,必须解决目前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先教后学”被动方式为“先学后教”主动方式,即采用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知识与能力有效融合”的转变。

(一)总体思路设计

传统学习过程包括课上信息传递和课后吸收内化,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是重构学生学习过程,包括课前完成任务实现信息传递、课上讨论互动实现吸收内化、课后修订完善实现拓展提升。首先,课程组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然后再将每个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子任务,分别实现各个单元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环节、课上环节和课后环节,课前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自主学习相关资源并完成指定任务,可以获得教师的在线辅导,实现信息传递;课上环节教师根据信息传递中反馈的信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环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互动不断完善任务,进一步深入拓展。

1.课前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首先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即基本理论单元、分析方法单元、财务报表分析单元、财务效率分析单元,然后再将每个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具有可执行性、易操作性以及便于评价的子任务。其次,围绕子任务收集、整理、制作相关学习资源(如微视频、课件、习题、测试等)并上传课程平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自主学习。然后,编制并下达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团队成员分工、自主学结、团队研讨学习的有关内容、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完成的分析任务以及自我评价等。教师下达任务时要求每个班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选择同一行业,班内的每个团队选择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这样有利于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对比分析。

(2)学生层面:按照5―6人组建团队,成绩优异的学生覆盖每个团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学生团队接受任务单,选定分析任务的企业,在团队负责人带领下首先学习相关资源,明确分析任务,其次对分析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然后通过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所选企业的分析任务,最终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

(3)交流互动:教师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下达分析任务,学生学习资源、完成分析任务。学生在学习资源、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在线平台得到教师的指导或学生的帮助,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课上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通过在线平台以及任务单信息反馈初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中存在的疑问,确定答疑解惑的重点,课上组织团队汇报、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以及任务的完成质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首先,课上组织各个团队汇报课前学习情况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其次,调动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提问或解答其疑问,然后,教师对汇报团队点评并组织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微视频中零散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梳理,使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地位,整体把握财务分析的概貌和脉络。

(2)学生层面:学生团队通过课前学习、讨论及完成任务,进一步明确有疑问的知识点,课上汇报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团队之间的讨论、相互答疑解决知识点中的疑惑,获得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学生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评价加强了过程性的考核,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财务分析考核方式。

(3)交流互动:课上通过答疑、汇报、评价三个环节实现交流互动。答疑包括团队间互动答疑和教师集中答疑,实现师生、生生多范围内的交流互动。汇报是基于团队内部讨论后进行的,团队成员先期已围绕任务开展了充分的内部交流。评价包括四方面评价,即学生个人自主评价、团队负责人评价、团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多主体的评价能够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3.课后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综合评定各团队上交的财务分析报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知识的辅导,如针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领者。

(2)学生层面:通过课上团队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解决的疑惑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完善财务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深入学习,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交流互动:教师进行成绩综合评定,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深入学习,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实践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为翻转的“先学后教”模式,课前通过下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课上通过学习成果汇报、相互答疑、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通过知识拓展延伸、撰写科研论文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下面以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课前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教师下达的任务单通常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成果展示、拓展提升等,。

(二)课堂教学组织

1.引入案例,提出问题,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问题1:阅读教材资产负债表,你能获取ZXZ公司哪些信息?

问题2:你认为ZXZ公司2015年表现如何?为什么?

问题3:你如何帮助ZXZ公司管理者了解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个人任务实施汇报,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受篇幅所限,下列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省略)

任务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要求:(1)编制简易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2)分析资产的变动及原因;(3)分析权益的变动及原因;(4)资产变动合理吗?

任务2:区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任务要求:(1)该公司总资产发生怎样的变化?(2)该公司股东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3)请举例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他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有影响吗?

任务3: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案例分析。

任务要求:利用[任务2]资料分析当剔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后该公司资产、权益的变化情况。

教师围绕学习主题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后通过任务的实施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3.团队合作学习成果汇报,知识的吸收内化。

任务4: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5:团队成果展示汇报。

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团队自主学习情况(学习笔记、收集的资料、视频);任务完成情况(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结果);汇报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提问,或解答汇报团队提出的问题,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多主体评价,加大过程性考核。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事先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见上页表2。

任务6:完善成果,拓展提升。

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对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学生整理完善学习笔记及团队所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教师引导学生对如何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效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在任务单要求的时间内自定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完成课前任务,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教师个性化辅导,大大增强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课堂师生互动沉默的问题,课堂上通过个人任务的汇报、团队任务的展示,相互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前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建议,加大对自主学习过程的考核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对真实的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既熟练掌握EXCEL工具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芳奕,梁毕明.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践困境之思考[J].商业会计,2015,(04).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作者简介: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改革 财务报告分析

一、财务报告分析的概念及作用

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计要想得以生存,就必须较之其他信息渠道传递更为相关、可靠、及时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信息。会计做账的程序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企业的管理活动虽然纷繁复杂但最终会清晰地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以上市公司为例,报表之前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等资料企业自己留底,一般不向外提供,属于企业的内部信息,而财务报表则是需要向外提供的,属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获得的信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从而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机构、供应商、社会公众和企业管理层(如图1),不同的使用者分析财报的目的不同,如投资者更关心其投资的风险、收益和企业的支付能力;债权人更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政府主要为了了解企业资产的营运活动和国家资源配置情况;供应商更加关心企业采购业务的支付能力;企业管理当局运用财务信息做管理决策,财务报告分析即利益相关者运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方便其做出经济决策。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014年提出管理会计是我国的短板,要在我国大力发展管理会计,培养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即把管理会计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如CEO及各级经理等)用于管理决策,而分析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向决策者提供这样的信息。因此,学生学好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也可以为以后成为一名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针对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理论教学法

以讲授法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教师向学生讲授基本的财务分析理论、方法、指标和技巧,这是一种单项信息传递的方式,这一系列的阐述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程管理当中来,学习后不能讲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二)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这种方法的应用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①课前导入案例,即由案例导出需要讲述的某个理论和观点;②讲授过程中为了说明某个知识点而用到的小案例,@种案例具备实用性和针对性,与某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注重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案例的进行通常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多设悬念,多启发,与学生良性互动;③单独开设的案例课程。这些案例通常篇幅较长,需要印成文稿提前发给学生阅读思考,并针对案例设置相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这种方法虽比传统教学法有所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当中去,但是所有的案例都是由老师提供,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学习,并没有全面系统地分析过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学生毕业后接触到的都是形形的企业,从事的是不同的会计岗位及相关工作,用到财务分析知识时未必和当时老师讲的案例相似。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采用以“理论+实践”教学法为主,多种方法并存的教学方式。目前也有个别院校采用了“理论+实践”教学方法,甚至有个别学者编制相关的书籍来阐述这种方法的应用,如王淑萍等。但是这种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运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目前没有学者做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笔者较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应用,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运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三、以“理论+实践”教学法为主,多种方法并存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理论+实践”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方式。“理论+实践”教学法,老师向学生讲解基本的财务理论,并把学生分成小组下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财报的分析工作,包括纸质版的电子表格填写作业和PPT版的课堂汇报作业。纸质版的填写作业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和综合分析,PPT版的课堂汇报作业可以选择把前面做过的纸质版作业做成PPT形式来汇报,也可以单独针对企业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和资本结构等进行的分析来汇报。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平均10个人为一组,组内再以5人为一组划分为A、B组,这两组学生分别下载同一行业的两家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财报进行对比分析,最好再与该行业的均值指标做对比。向学生提供能够下载上市公司财报的网站,如巨潮资讯网、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国泰安数据库等。把这门课的总成绩按照平时成绩40%、期中成绩10%、期末成绩占50%来设置,其中小组书面报告和小组演讲各占20%。这门课有32学时,课程分配计划如下表,理论环节由老师讲授相关的理论、方法、指标、技巧等,实践环节要么学生PPT汇报,要么案例讨论。

在分析企业财报之前要求学生查看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如果不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还要根据审计报告给出的审计意见查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原因。由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把学生分成小组来下载上市公司财报进行分析,为了防止某些学生搭便车,在做具体的工作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填写工作任务执行计划表,详细记录每位小组成员的分工任务。教师根据汇报内容的规范程度、难易程度、分工情况和现场表现来确定小组每个成员的成绩。由于这门课比较难,学期初向学生强调这门课的重要性及可以锻炼的相关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坚韧和辛勤工作才有回报。

四、采取“强制+自愿”相结合的方式

所谓“强制+自愿”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后强制小组成员完成一部分工作,剩余一部分采取自愿的方式。比如把学生分成了18个小组,第1次汇报工作强制要求前6个小组来做,后12个小组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参加本次课堂汇报工作,第2次汇报工作强制要求中间6个小组来做,其它12个小组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参加本次课堂汇报工作,第3次汇报工作强制要求后面6个小组来做,前面12个小组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参加本次课堂汇报工作。强制小组的学生如果没有做每位学生扣分,而自愿小组的学生没有参加此次汇报不扣分,参加此次汇报工作实施相应的加分制度,两周之前把作I布置下去,并由老师自己做相关的PPT汇报课件供学生参考,自愿小组的学生要想参加汇报工作要求一周之前向老师提出来。笔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方式,主要是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比较难,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财会知识,而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主动性不同,通常情况下一本的学生基础和学习主动性更好一些,三本和专科的学生基础和学习主动性要差一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强制+自愿”各自所占的比例。对于基础较好和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强制的比例,减少自愿的比例,对于基础较差和学习主动性较弱的学生,可以减少强制的比例,增加自愿的比例。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曾跟随导师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并为其担任助教,为学生讲授财务报表分析的部分课程,成为一名老师后又在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教授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对一本和三本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主动性的不同深有体会。由学生做PPT汇报时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只要教师精心准备、组织得当,学生密切配合,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起到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理论+实践”教学法,本课程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并存的方式,这里不再一一介绍。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在引入案例时应注重针对管理活动对报表数据的影响来组织教学内容,通过管理活动――财务数据变动――分析财务数据――改善管理活动这样一个螺旋式的过程。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关于这门课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欢迎广大学者批评指正,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

[2]王淑萍.财务报告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朱莲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和分析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NO.34.

[4]王,马春爱.《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期

[5]鲍辰璐.《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企业 2016年第9期.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5篇

[ 关键词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方法 考察法

一、前言

目前,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后,加大了实训的课时,强调工学结合,除了在校内增加实际操练的课时以外,还进行校企合作,一些做得好的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模仿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即学生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锻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还仅仅是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说参观学习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另外一种主要形式,回到学校后进行模拟训练。至于企业参观学习如何收到预期效果,据了解目前很少有学校去考虑,教师实施的时候也只是在完成教学计划,带学生出去走走看看就完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从参观考察中得到的收获就仅仅是感官上的认识,知道一些实际的设施设备,如果对刚入学的新生,对这个层面上的认识对以后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是大二或者大三学生,参观的时候仅仅是看看的话,那这个参观实施起来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在实施参观学习(即考察法)时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考察法

1.考察法的定义和特点

考察法,俗称参观,是为考察作计划准备,确定考察目标。现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为了响应“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训时,把企业带到企业去参观的现象就越来越多,但调查统计,80%的学生认为参观的目的性不强,在参观过程中学不到东西,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教师没有明确考察法的实施方法,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其实,考察法有一个特点,就是准备时间比较长,这点在实施中往往被忽视,而如果这个特点被忽视,那么我们实施起来就容易背离考察法实施的意义。这个准备的时间包括教师要做的准备和学生要作的准备。下面会进行具体的解释。

2.考察法的实施

准备阶段:在进行考察之前,教师要明确考察考察对象,这要求教师事先和企业做好沟通和安排工作,还要做好学生到企业时的组织工作,然后提前通知学生考察的对象,即将要去哪个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企业的性质是什么,提出要求要学生事先了解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企业业务、合作伙伴等,这是有针对性考察所要做的必要准备,让学生对即将进行考察的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只有做好了这个准备才能确保考察的目的性。另外,学生在准备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疑问,交代学生把这些疑问记录下来,并尽可能在进行考察过程中得到解决,也可以和其他小组进行信息交流,那自然而然的达到了考察的目的。

任务分配阶段:教师应当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而且各个小组应当有不同的考察目的。因为考察时可能要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大,如果不按小组进行,那么考察时学生对各自的责任不明确,而教师分组的目的就是让各个小组明确自己在考察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具体任务怎么完成,则由小组组长分配具体任务,各成员分工协作。考察的任务由教师分配给学生,学生在准备资料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需要和在准备阶段碰到的疑问,扩大考察的目的。

教师辅助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实施考察前应当如何去着手准备,这些引导性的问题一般包括:

①我们想了解什么?至于想了解什么,就是教师分给各个小组的任务,各小组的任务应当不一样,而所有小组的任务汇总起来就是每次考察所要获取的一整套完整的信息;

②我们如何去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这里就涉及到学生获取信息或者说是完成任务的方法手段是什么,比如是用问卷的方式还是用采访的方式等;

③我们如何记录这些信息?这里就涉及到学生小组内容如何分工的问题,即各个同学分别要做什么;

④我们如何汇报这些信息?这是要告诉学生在考察结束之后要做些什么,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总结和汇报,一般汇报主要是对比所获取的信息和预期获取的信息情况,完成了哪些任务,哪些没有完成,哪些又是超额完成等,这些汇报的内容和方法都要事先告诉学生,以达到汇报的预期效果,

学生汇报阶段:学生考察结束后,各小组根据自己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汇总,以演示文稿的方式形成报告。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小组获取了哪些信息,和预期计划相比哪些信息没有获取到、哪些信息又是超额获取的,没有获取到预期信息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次考察应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形成报告后,集中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考察后的汇报,等于是让各个小组交换信息,通过信息共享最终达到考察的目的,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各个小组只了解和掌握本组获得的信息。

三、总结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6篇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法 高职 建筑装饰制图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众所周知,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的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专业教学法中众多种的常见一种,在国内也日趋成为一种普遍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提前设计的扮演类型、角色,让学生尝试着承担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工作任务(角色),并实施完成这项任务(角色)。下文是笔者进行“《建筑装饰制图》学习情境2 印象不同装饰项目整套图纸的成果交底”的教学阐述,请批评指正。

1 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安排和重难点,是运用好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依据

(1)依据改革论证后的教材内容,确定要达成以下三个目标。知识目标:能准确分辨出学习情境1所要求完成成果的正确性;能力目标:能运用实物投影仪按步骤顺利完成学习情境1所要求完成成果交底;情感目标:能让学生学习主动、愉快,有紧张感、成就和愉。(2)内容安排。在规定课时内,学生主体自主、教师主导辅助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完成学习情境1所要求完成成果的交底,并完成自评、教师评。(3)确定重、难点。重点难点:课内,参与汇报的每个小组都能按角色扮演法教学顺序、较熟练地操作实物投影仪设备较顺利地完成各自的成果交底。

2 确定教学策略,是运用好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基础

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应模拟招投标的成果交底现场及其工作过程展开校内教学,在4课时内,在教师不讲授任何知识、不演示任何技能的前提下,以教师设计的扮演类型、角色等来引导学生和教师进行不同角色扮演,完成成果交底和答辩。

3 教师课前花很长时间准备工作任务,是运用好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保障

依据上述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教师课前要设计出适合学生且易操作的扮演类型、角色分配等。(1)扮演类型。教师是招、投标的主持人,兼评标专家。(2)角色分配。随机抽取班内全部小组的一半,每个小组都要扮演设计师进行汇报。(3)教学环境。要选定供汇报成果的实物投影仪的教室,使教学更直观。(4)学习方式。确定“2人小组合作式+组间对立式学习”的学习方式,小组内2人采用合作式,共同完成角色任务。

4 教师进入模拟教室检查课前各项准备、解释工作任务(20 min),是运用好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关键

(1)课前检查学生的出勤,成果的准备,查明未到学生去向,教师帮助学生按教学要求完成各项准备。(2)说明分组。教师请同桌就坐的每2名学生组成1个学习小组,组内自选组长。(3)描述工作岗位(角色)。汇报的设计师岗位(角色):按成果交底要求,扮演设计师的学生要使用实物投影仪将要汇报的成果展示给评委,要求汇报者礼貌、谦逊、仪表端庄、在语音语速上适中;扮演招标方和专家岗位(角色):在规定时间内,在设计师扮演者汇报过程中,该岗位(角色)扮演者不允许随意打断或发问,教师也不要随意打断,都要仔细聆听和观察,记录其优、缺点和错误点,以便答问时间段进行发问,除非设计师扮演者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或者是角色扮演出现严重偏差,汇报结束方可发问和评价。(4)描述扮演情境。模拟招投标方案成果交底现场,按抽签先后顺序,逐一上台汇报,

4 min汇报,2 min答问,交替1 min,教师监督开始和结束时间,师生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答辩环节无需发问的,下一小组上台汇报,等所有小组汇报完毕,学生和教师集中进行评价。最后,大家再对照预先设计好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交互和教师

评价。

5 师、生共同实施工作任务(3课时

10 min),是运用好角色扮演教学法的重点

(1)实施前下发给每个学生小组组间互评表1份,并强调严肃课堂纪律。(5 min)(2)教师和学生按上述各自的任务实施教与学(125 min)①准备(学生)(5 min)。在教师详细讲解实施方案后,学生熟悉学习目标和整体教学过程,了解工作任务 (参与角色)、角色扮演要求与目标以及工作的手段等。当遇不明白地方应及时请教师解释清楚,以免影响角色的扮演。②计划(学生)(5 min)。组内进行工作任务(角色)分配;明确所承担的角色和角色扮演目标的内容;确定行动、过程和目标实现途径。③执行(学生+教师)(70 min)。a.学生:扮演汇报设计师的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任务和质量要求进行具体实施,并进行必要决策,解决汇报时突发事件;扮演评标专家的学生记录汇报者事件、行动和结果。b.教师:执行扮演的主持人和招标专家,对扮演设计师的汇报者进行时间、事件和过程控制,在其汇报过程中,记录汇报者的事件、行动和结果,以便在发问时间内进行发问。同时,完成表2(教师给汇报者打分表)的打分;课程结束前,评价本次课是否达到预期或出现非预期的结果;课后,按表3(教学效果总评价表)进行最终成果评价,以备总项目结束后进行总成绩的

核算。

6 教学反思,是运用好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迁移

这是一种“先学、练,后交、评,再教、总”的新的职教课堂教学。“在这个有限的4课时内,使学生“手、脑、眼”相互结合了训练了多遍,课堂学习氛围浓厚了,达成了既定目标,教学效果显著。但是,这种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企业实践并参与过项目招、投标多次甚至做过评标专家,知晓工作过程及每个工作过程所需知识与能力要求;又必须熟知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教师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编剧、导演、主演:能在课前编制好上课脚本甚至细化到每句话该如何表达(即台词),而督学;能在课内有序组织教与学,有能力解决突发问题,而导学;能在课内把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扮演好,感染学生,而促学;否则,无论哪一个环节有状况,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总之,职校专业教师肩负重任,任重而

道远。

参考文献

[1] 希尔德斯海姆.南下萨克森手工业同业工会.职业培训中心的教材.教材版本.2008.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7篇

关键词:商检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124-02

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专项技能训练后,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在校内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综合实训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有助于教学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商检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掌握商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各项技能,进而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即可胜任食品加工企业和化妆品企业的检验工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商检技术专业人才,开展综合实训,模拟工厂环境下进行的食品企业检验项目,可以达到进一步掌握和深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在工厂的应用,熟悉企业规范检验流程和标准的目标。

综合实训的教学原则

为了提高综合实训教学质量,充分体现综合实训教学的实践性、系统性、职业性、开放性和针对性,保证学生的技能达到实习岗位的最低要求,综合实训教学应符合以下原则。

实践过程系统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去实践,并且这样的实践只是针对某一门课的某一部分内容去训练。而综合实训可以把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各门课程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合到一起。

训练内容项目化 选择市场常规性的饼干、调味品、酒类、罐头等多种食品的检验为实训项目,以检验指标为主线,以仪器使用和数据处理为重点,在检验过程中接受全面的技能训练,进而使学生体会工作岗位的内涵。

实训评价多样化 综合实训教学的评价标准要与行业评价标准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技术能力的程度。在评价内容上,采用课程内容与检验项目相关联的考评体系,实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实训过程评价与学生汇报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最终给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训成绩。

实训过程连续化 商检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安排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期末,这两个学期正是商检技术专业学生学专业课的时间。在完成了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后,立刻进行这样的实训,可以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同时可为第五学期的顶岗实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合实训的具体实施

综合实训指导方案的制定 根据综合实训的教学原则,制定出综合实训的指导方案,简述如下:(1)以小组为单位。现代食品或化妆品企业中一般有专门的化验室或检验部门,他们都是靠一个团队来完成实训,因此,本次实训采用小组为单位,与企业中的检验部门中的团队相似。(2)实行组长责任制。食品或化妆品企业,一般实行检验部长负责制。组长相当于企业中的检验部长,规定组长和组员的责任。如组长负责编制工作计划,对小组工作任务进行分工,检查指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进度和工作结果,对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进行审核,最后进行实训汇报和总结。组员则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编制工作计划,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协助组长完成最后实训汇报和总结,配合其他小组成员完成小组工作任务。(3)制定考核方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训项目方案、学生的平时考勤、卫生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实训过程、学生实训结束后的汇报及总结等五方面的内容。

实训前准备 首先进行实习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明白综合实训的重要性,清楚地了解综合实训的主要流程和内容,并将每班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实训过程。之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组学生选择不同的检验产品,根据检验的产品查找相应的产品标准,根据出厂检验要求设计检验项目,根据检验项目查找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检验标准并制定检验方案。同时,查找相应的卫生标准,作为实训结果的判断依据。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指导教师应对其提出的问题做详尽的解答。教师对其实训方案进行审核,并及时将审核意见反馈给学生,经反复修改,确定实训项目方案。

实训过程 根据实训前制定的实训项目方案,学生开始进行实训项目的检验工作。首先,购买实训所需要的样品(食品);然后,根据实训项目和检验标准,找出检验方法。根据检验方法列出所需的实验仪器及试剂清单,并计算各种检验项目所需的试剂、溶液的用量,在食品分析检验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分析实验室准备实施项目检验。在实施实验实训的过程中,实验员负责对学生平时考勤、卫生监督和检查,及时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记录在实训结束后给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卫生情况评价。指导教师负责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审查实验项目的设计,检查原始的实验数据及其处理情况,同时,指导学生填写检验报告。其次,实训结束后,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实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结果,学生制作PPT并就实训过程做出汇报,指导教师在听取汇报后,根据学生汇报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或质疑,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指导教师在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对学生汇报过程中的错误内容予以纠正,对整个实训过程及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指出。最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训方案完成实验项目、实验记录、检验报告及汇报过程中教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实结。

实训后结果评价 实训成绩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实训项目方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训项目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给出该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0%。(2)学生的平时考勤、卫生监督和检查。实验员根据试训过程中对每组学生的考勤和卫生保持情况的记录,给出该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0%。(3)学生的实训过程评价。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仪器的操作是否标准、实验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否正确、实验报告的填写是否规范给出该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的50%。(4)学生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实训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该部分的分数,占总成绩的15%。(5)实训总结。指导教师根据实结给出该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

经过此次实训,学生基本上能够系统地将这学期的专业课程系统地整合在一起,能够完成在模拟工厂环境下进行的食品企业对产品的检验,进一步掌握和深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在工厂项目检验中的应用,熟悉企业规范检验流程和标准检验结果报告的书写。此外,综合实训对学生的团结协作、职业操守、应用写作等多方面素质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吕振凯,毕万新,熊丽华.对高职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3):74-75.

[2]胡晓波,张一鸣,王艳芳.食品机械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

[3]陈爱群.综合实训课程与高职教学改革[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3):l5-17.

[4]雍丽英.机电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21-22.

作者简介: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

“行动导向”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本人对教学方案进行了如下设计。

(1)模块设计。在方案设计之前,我们首先深入企业,进行了会计岗位工作分析,全面了解就业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项目设计的针对性。通过企业调研,最终将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并联的教学模块来安排课程的内容,即:出纳岗位核算、往来结算岗位核算、财产物资岗位核算、职工薪酬岗位核算、投资和融资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总账报表岗位核算,同时将相关的税务核算穿插到各模块中。

(2)情境设计。在情境设计上,基本思路是以我们会计专业深度合作的企业为背景,根据其提供的企业真实业务进行挑选整理,以选择岗位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为主线,以项目的操练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中,以能力目标的培养为主线,同时实现知识目标和素质拓展目标。

(3)角色设计。在角色设计中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财务部,每个财务部4个财务人员,分别担任业务员、出纳、记账会计和主管的角色,并按照任务定期轮换。学生按照获得的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操作,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4)项目设计。在教学项目的设计上,采用双线并行(即 A、B 项目)的方式开展,课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 A 线项目,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 B 线项目。

在A 线项目中, 以我校会计专业深度合作的工业企业为主体,选取了企业岗位核算的典型业务,在不同的岗位模块下设置了不同的并行项目,为了便于项目的组织实施,在每一个项目下又设置若干个串联任务和子任务,这些任务和子任务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串联起来的,A线项目的核算标准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而B线项目选取了不同类型的企业,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比较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的差别,B线项目的核算标准主要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过程的实施具体分为下面几个环节:

(1)任务布置。在每次课结束前,教师提前布置下次课的任务(A 线项目的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或到企业收集所需要的资料,经过小组集体讨论,进行会计操作,制作汇报材料;与此同时,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协助学生进行会计处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成果汇报。每次课开始前,要求学生将汇报材料上交,教师首先了解各组学生的操作情况,根据各组特点组织几组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及汇报工作,各个小组阐述任务完成的过程以及依据的理论,其他小组对其进行提问和评价。

(3)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4)修改完善。 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完善自己的会计处理。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归纳总结。进行项目操作的总结,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小组和小组成员各自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方法。

(6)下次任务布置。布置课外完成项目(B 线项目)和下一次课的A线任务。

三、考核方案的改革设计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过程性考核(80%)和终结性考核(20%)两种方式。在过程考核中,包括(70%)A项目成绩和(30%)B项目成绩,同时根据各项目的大小,给出相应的分值比例。其中A线项目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成果的汇报,问题的回答,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正确性、规范性以及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素质考核,考核形式由30%的组内、组外成绩以及70%的教师评定成绩组成;B线项目主要根据学生提交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成果,由教师评分得到。终结性考核的成绩核定将通过期末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通过近一年的项目化行动导向教学实践,我发现这些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课堂学习和企业实务的零距离,学生不仅对知识掌握得效果更好,而且自主学习能力确实获得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改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训练。

参考文献:

[1]梁建民.财务会计实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文艺,陆敏.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实效课堂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主”的结合,这已为教育界人士普遍接受,可是教与学又是一对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们是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的呢?下面是我市一位德育教师在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时的授课环节。

该教师的上课环节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铺垫(7分钟),教师以讲授和问答法回顾了企业的概念,新授了“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第二模块学生主体活动阶段(20分钟),学生汇报完成上节课教师布置的研究性作业的成果:共有17名学生(占班级学生人数的40%)分成观察组、调查组、访谈组和问题解答组,对学校食堂及其经营的小卖部的经营现状、经营中的问题分析、经营者和员工对经济效益的认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建议分别进行了小组合作式的汇报。第三模块是知识建构(18分钟),教师结合学生的活动讲授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在这一模块中,教师采用了启发式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三种主要教法。

从此课的整体效果来看,教师的教学语言幽默流畅、富于激情,学生的学习成绩汇报交流,声音响亮、神情自然、内容详实,教学内容寓德于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德育课,来听课的教师给这节课打出了九十分以上的高分。在他们的评课意见中,不少教师提到了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而据笔者的课堂观察,这节课的亮点和不足恰恰都集中在课堂中对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处理。

一方面,这节课整体上突出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使知识回归到生活,理论联系了实际,有效地将学生的认知通过运用和情感、态度、观念交织成了一个整体。

从整节课师生的教学活动来看(如图1),第一模块以教师的主导活动为主完成了新知的铺垫工作,为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打下基础;第二模块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主,在这一模块,我们又看到了师生在课前的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任务,动员组织指导学生分组去完成任务,这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地去调查研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又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性学习,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这一模块的设计让学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第三模块又以教师的主导活动为主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建构,因此,实现了小组合作和班级授课组合,实现了课前实践调研和课堂教学的组合,实现了师生教学和生生教学的组合,实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结合;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整个教学流程演绎了从知识铺垫到主体活动到知识建构有机相融的过程,这使课堂实效有了保证。

但另一方面,在部分教学模块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了明显的主辅之分,有些环节甚至被人为割裂,导致了教育契机的丧失,学生有实效的主体学习被中断,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归到了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学习成果的模仿代替学习过程的生成,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模块,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问答法复习了旧知(企业内涵),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和讲解法导出了新知(利润和经济效益);但教师没有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或已有经验,而是直接通过读书法导出了两个新概念,并且对“利润”和“经济效益”只是进行了概念的解读。在这一环节,学生看书、听课,从理论到理论,达到的效果最多是听懂了,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对知识没有进行主动地建构和内化。但由于这一模块时间短,如果在第二模块教师能将主导和主体相融,这节课的实效性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课堂教学的第二模块,课堂走向了以学生为主体忽视教师主导的另一个极端。在这一模块中,教师只是充当了一个报幕员的角色,安排四个小组先后上台交流各自课前的研究性成果,模块结束后教师用了三分钟时间对四组同学的汇报进行了表扬。在这一模块中,17名学生先后成了课堂的主体,而其他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同学调研的结果,从积极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模块看成是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同学自己调研的结论更容易让人信服和接受,但是从消极意义上说,这一阶段是以部分学生的主体性代替了全体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呈现研究结果的质量显然要比经过专门师范训练的教师低。

而这一切,究其根本在于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在每组学生汇报之前,教师就应该明确地布置其他学生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复述学生汇报的核心内容,质疑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补充学生汇报中的不足等等。在汇报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倾听者,更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教育契机的把握者,这样就决定了每组汇报后教师必须检测其余同学的学习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启发,导出学生的实效学习过程,这样才是把部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变成了全体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才把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知识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铺垫,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德育课的实效性才有了切实的保障和提高。

而如果在第二模块中能有机地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融,那么课堂的教学就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流程,以知识建构和升华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第三模块就可以省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点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质疑、总结、提炼和引导会水到渠成地为学生所认知、内化和建构。而由于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又回到感性,将理论的学习和学生实践研究结果融成了一个整体,符合认知规律,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效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更使学生的有效学习持续地发生,使课堂的实效性落到了实处和高处。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属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和成长的时空,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是一节好课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坚持两者相融时,我们必须要坚持“道(导)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的“启发式”原则;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全面性”原则;要坚持知识为基础,运用知识解决“三贴近”问题为载体,达成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知识、运用、情感、态度、观念相融合”的课堂目标定位原则。只有这样,德育课堂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师生共同成长,达成教与学的目标。

教师下企业汇报范文第10篇

动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1.增强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项目引导教学法以项目的完成为目标,立足于社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深入社会展开调查,分析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劣,并且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全程都不参与。这改善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改为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期间,学生需要具备各种能力,如市场营销、采访等,不仅仅是动画设计那么简单,其跨学科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改善。

2.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为毕业打下基础项目的立足点在于社会和市场,这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学生将深入社会探索动画设计给当今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什么,学习动画究竟有什么意义,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这些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甚至教师也似懂非懂。项目引导教学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切,无疑是要求学生向社会需求看齐,提早为毕业做准备。

二、项目引导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教师分配并指导项目任务

教师在分配项目任务时,首先要慎重选取项目,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配项目,考虑学生的有利条件进行项目的实施。如要考察某地影视公司的动画设计情况,最好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当地的学生,这样更方便。除此之外,项目的设计要根据动画行业的技能与目标设定,要时刻把握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如“Flas设计”就是一个大的项目,适宜安排在期末进行,也算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小的知识点也在项目的考查范围内,不仅能锻炼学生接触社会,也能使其巩固知识并有所创新。教师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对于如何开展项目进行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方向。

2.启动小组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项目引导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教师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到8个人,分别实施不同的项目。分组应该按照项目的便利条件来分,如地域、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的方面等,总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分组之后,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汇报员、调查员、记录员。汇报员将本组的成果汇报给教师、同学,记录员将调研的信息记录下来,调查员是进行实地考察的学生,每位学生各司其职。在实际教学中,每位组员都应该去企业考察,并且一同思考讨论,找出创新点,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项目引导教学的目标。

3.制订计划,实施项目

计划要靠学生讨论得来。如在“调查某影视公司的新产品Flas设计”这个项目中,学生要了解Flas设计中的知识点,如动画设计的原理、思路、制作要点和ActionScript脚本语言编程等,从而学习公司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点和特色,并善于发现不足,找到创新之处。计划应包括联系企业、确定采访时间、讨论动画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等。接着便是实施项目,应将重点放在讨论动画设计与提出设计方案上,因为这体现着教学内容与思维能力。学生应严格按照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4.汇报项目成果,认真反馈

在项目完成后,每组的汇报员应将结果汇报给教师和同学,说明本组的计划、思路,实际执行的步骤、遇到的困难,以及本组设计方案的创新点。各小组应该认真听取别组的汇报,并且做好记录,以备借鉴。教师听取完所有学生的汇报之后,应该分别予以点评,对于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奖励,并且要求各组将改正后的方案重新整理一份交上来。教师需要对改正后的方案仔细批阅,因为最后一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能力锻炼落到实处。认真反馈过后,教师布置下一轮项目。项目引导教学法每学期不宜进行太多,以2~3次为宜。经过项目引导教学法,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点有了系统的了解,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能力与跨学科能力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也有了明显改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能力,也就符合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上一篇:新教师工作汇报范文 下一篇:教师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