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1 05:22:09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九不准”严把脱贫基础关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根基。扶贫对象瞄不准,不仅是对扶贫政策效益的影响,更是对真正需要扶助的贫困群众的不公正。

“我们村的贫困户是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评议推选出来的,现在县镇派来的干部又逐户进行了核实,他们在对我们工作提出肯定的同时,也对我们一些工作中出现的疏漏进行了纠正,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一点都不能马虎。”__县白龙塘镇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话,正是该县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的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成立核查领导小组,全县17个镇(街道办)、117个单位2000余名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奔赴全县132个贫困村,逐户对数据进行核查、比对、衔接,并采取走访村民代表、召开群众“碰头会”等方式现场核查,把握时间节点,倒排进度,建立月报制度,设立投诉举报电话。逐村对照“九不准”,对在集镇、县城或其它地建(购)商品房或现有住房装修豪华的、家用电器市场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在本村以外拥有商铺的等九大类贫困户,采取自愿退出或告知退出。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准确、真实,坚决把好精准脱贫第一关。截止目前,全县按程序识别贫困村132个,通过退出、保留、新增,最终确定在册贫困户25745户67935人,其中退出3204户8199人,新增3791户8421人。

“三个一”凝聚脱贫动力

“坚持‘三个一’工作机制……真正以严的标准、严的管理、严的措施保障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在近期脱贫攻坚促进会上,__县委书记演晓刚强调。他所说的“三个一”,指的是 该县为督促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建立的“一月一安排、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

一月一安排。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根据各镇(街道)、各部门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制定月责任清单,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对照责任清单,各镇(街道)、各部门明确自己“该干啥”、“怎么干”,便于各镇(街道)、各单位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推动措施。

一月一督查。县上组织专门力量形成若干个督查工作组,围绕责任清单内容,采取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座谈了解、电话随访等方式,对当前各镇(街道)、各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强化督办巡查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一月一通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根据督查工作组反馈的情况形成督查通报,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并对工作推进缓慢的镇(街道)、村(社区)和责任单位提出整改要求,跟踪督促解决。

“三个一“的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各镇、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抓好任务落实和情况反馈,达到工作均衡推进、效果良好。

“五步工作法”助推精准脱贫

“十二五”期间,__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步工作法”,即通过实施入户调查摸家底、一村一策定规划、一户一法抓帮扶、精准管理促规范、设施建设促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法,累计帮助5.51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比“十一五”末下降了16.2个百分点。

该县按照县、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实施意见要求和省级贫困标准,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三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经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调查核实,形成初选名单并张榜公示。根据贫困村的村情村貌、产业结构、贫困程度和调查摸底分析评判致贫原因,各级包扶干部座谈反复讨论,形成贫困村精准扶贫规划,理清帮扶思路。根据贫困户调查摸底情况,按致贫原因将贫困户分类建档,按贫困户贫困程度和能力大小,制定分年度脱贫计划与帮扶措施。实行贫困户挂牌管理,推行以贫困村入驻综合工作队、建立贫困户扶贫手册等为内容的“六牌六档一簿一手册”规范管理制度。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制约贫困户家庭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多渠道争取各方面项目和资金倾斜,逐步进行解决。

该县按照精准扶贫“五步工作法”,至2018年,要实现132个贫困村6.79万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2019年至2020年,在“五步工作法”指引下,将继续巩固提高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同步够格奔小康。

以产业扩张加快脱贫步伐

__县根据资源禀赋实际和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扶持骨干产业,以产业扩张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县在9个镇56个贫困村实施了产业化扶贫和贫困户产业直补项目;建成扶贫产业园区11个,培育产业示范户128户;帮助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4个,培训农户13068人次。

该县结合镇村实际,围绕主导产业确定脱贫项目。茶园、林果种植产业采取集中规划、连片实施、集中投劳办法,镇村负责调整土地、组织劳力、统一调苗与栽植,县级相关部门配套做好技术服务和督导检查;食用菌产业实行企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模式,引导企业投入,做大产业园区,带动贫困户增收;生猪、牛羊、家禽等养殖产业,由镇村与农户商定发展规模、实施方式和完成时限,监督指导个户实施,验收合格后,通过“一卡通”兑付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

该县还创新产业助贫模式,组织动员县域__家规模企业全面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共落实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1800余户5100余人。采取“产业拉动、组织联动、企业带动”等方式,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政府支持企业、企业带动帮扶贫困户的脱贫连动格局,实现企业和贫困农民互利双赢。同时,积极整合扶贫、人社、库区移民等培训资源,采取龙头企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现场培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省、州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相关政策,对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再次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大家参观学习了乡、乡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两个乡分别作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稍后,县扶贫移民局、县档案局还将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档案收集、管理进行培训讲解,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

(一)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脱贫攻坚档案收集工作是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的迫切要求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是实现扶贫对象精细化管理、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贫困户精准化扶持的基础,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号工程”,而建档立卡的工作成效能否不断巩固和深化,脱贫攻坚档案收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今天的培训会,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脱贫攻坚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

(二)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是全面真实记录我县脱贫攻坚历程的内在需求

精准扶贫是改善社会民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以坚定的决心、精准的措施、有力的保障、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建立与脱贫攻坚工作相适应的齐全完善、系统规范的脱贫攻坚档案,全面、真实地记录全县脱贫攻坚历程,更好服务的“大扶贫”战略行动和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把脱贫攻坚档案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摆在重要位置,与其他重点工作一同部署、重点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三)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是全面提升我县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机遇

脱贫攻坚档案收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这对大家的一次严峻考验,同时更是一次锻炼和提升。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严格执行流程,更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挖掘现有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和提高。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以脱贫攻坚档案收集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切实把全县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工作落实要到位

抓好脱贫攻坚档案收集归档工作,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要坚持从严从实标准,严格按照“三个有”要求,抓好任务落实。

(一)有方案。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和脱贫办的统一部署,结合各乡镇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将扶贫工作资料收集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计划及目标管理,落实工作经费,明确工作人员,配备必要设施设备。对归档范围、归档要求,要一条一条研究、一条一条梳理,逐一拿出任务书,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效果明确,使整个工作过程可操作、可检查、可衡量。

(二)有标准。扶贫档案收集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各乡镇要抓紧部署、认真落实。在时间上,要迅速行动,决不能等、靠、拖。在措施上,要真抓实干,用硬办法解决难问题。各乡镇尤其要抓好村一级的档案收集工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整合优势资源力量,帮助村做好收集工作。在质量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对乡镇、村级召开各类扶贫会议的会议记录、图片、视频、签到册以及贫困户初选、审核、公示等环节的各项证明材料,做到应收尽收、分类合理、齐全完整。县脱贫攻坚督查组,将对各乡镇、部门档案收集工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三)有监督。脱贫攻坚归档资料,要建立工作台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对工作进度及效果自行组织“回头看”,按照既定标准,不搞变通,不走捷径,对走过场、搞形式的一律推倒重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对接,快速解决,确保工作进度。各乡镇、各村都要分别建立完备的贫困户、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

三、责任分解要到位

同志们,说一千、道一万,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工作压实、压牢。要强化责任意识,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是此项工作的责任人,对脱贫攻坚档案归档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资料收集归档工作负直接责任。要将责任分解到每个乡镇、村干部等。县脱贫办、档案局要强化责任追究体系建设。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归档文件、资料、图片必须真实有效,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敷衍应付等问题,一旦发现将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在新的工作任务面前,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格局,有什么样的落实力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成果。我们要始终以对党、对贫困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档案留史、资政作用,切实服务好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好人民群众。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____县残联结合自身实际,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组织保障,强化媒体宣传,切实使本单位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出实效。

强化责任落实。盘县残联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作出部署安排,加强具体指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障工作力量,加强督促指导把关。一把手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不仅要管好干部、带好班子,还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

强化组织保障。盘县残联健全工作制度,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人抓、有人管。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摸清“口袋”党员、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努力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参加学习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要求。

强化媒介宣传。盘县残联针对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和微信易信等平台,开发制作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及时推送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注重运用各类媒体,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二】

____开发区深入推进“学系列讲话、学党规、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把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____工作指示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____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和县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开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理论读物的宣传教育,充分利中心组集中开展学习《》、《准则》和《条例》。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发区注重理论学习、注重理论宣讲、注重宣传舆论引导、注重提升队伍素质,即“四注重”推进学习教育。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以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规》为重点,充分利用好工委中心组、支部“”集中学习,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扎实领会重要讲话的内涵实质,推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自觉学习理论知识,自觉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是注重理论宣讲。开展理论宣讲活动,通过中学习组学习会和举办学习培训活动,深入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深入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深入宣讲各类惠民措施和政策、脱贫攻坚的系列措施。组织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到盘县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普古乡“三变”发源地等开展理论宣讲、上党课等活动。同时积极推进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推动政策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三是注重宣传舆论引导。围绕工委、管委工作中心,将____开发区建成新型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按照新区“三大产业”和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宣传重点,主动策划,积极创新,突出宣传重点,彰显特色。大力推介开发区“十二五”发展成果和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新区在全省的影响力;突出抓好能矿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抓好产城互动、结构调整、平台搭建三件大事,把“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纲贯穿宣传始终,集中展示十二五成就和十三五蓝图,唱响网上主旋律,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地网络舆论支持。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坚持一个统揽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引擎。2015年10月,叙永明确了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原则,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对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才,所有重心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合。2014年至2016年,全县已退出贫困村18个,减贫47023人。

抓实六条路径

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关键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脱贫保障能力。脱贫攻坚,首先要夯实基础。两年来,叙永围绕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全面加强路、网、水、电、卫生室、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省、县、乡道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农村通村通畅工程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叙古、宜叙高速建成通车。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实现所有贫困村4G网络、电视、宽带全覆盖。实施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启动1个大型水库,建设1个中型、3个小型水库、645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农电体制改革,消灭无电村、无电户、无电学校。实施卫生扶贫、文化扶贫行动,实现了行政村甲级卫生计生站全覆盖,22个贫困村文化室全面达标。

抓实产业扶贫,实现贫困群众长效增收。发展产业,是保障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关键。根据全县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划分四个区域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四大片区产业发展格局。南部高寒山区生态果蔬暨休闲养生产业带,已发展高山蔬菜3万亩,茶叶2万亩,启动分水罗汉林旅游集镇扶贫项目;赤水河流域特色经果产业带,引进龙头企业海升集团,规划建设5000亩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园,已建成1000亩高标准核心示范园;中部种植养殖产业带,已建成万只黑山羊养殖基地、东牛牧场;北部乡村旅游产业带,西溪乡村旅游项目、江门桃花坞实现开门迎客。四大产业带覆盖70个贫困村,带动3.9万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同时,实施菜篮子、果园子、钱袋子工程,全县所有预脱贫户均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实现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抓实健康扶贫,破解“因病致贫”顽疾。针对全县因病致贫占贫困户总数40.9%的实际,叙永围绕“查、管、助”三个环节,在成功开展全民预防保健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普遍“查”。确定常住人口为必须覆盖人群,以集中体检为主,上门体检为辅,确保免费体检全覆盖。提升服务能力,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预防保健阵地规范化建设,强化人才和经费保障,保证体检质量。分类“管”。“一人一档、一户一册、一村一本”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自主研发了健康叙永信息查询系统、全民预防保健信息监测分析系统,初步形成了横联医保、纵贯五级(县、乡、村、家庭、个人)的健康信息查询管理、健康状况“大数据”分析体系。同时,根据体检结果将人群分为一般人群、特殊人群、疾病人群,实现对所有人群分类健康管理。重点“助”。资助所有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创新建立医疗扶贫附加保险。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实现贫困人口县内就诊个人“零自付”。

通过系列措施,确保了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分类救治率100%、医疗救助面100%。以全民预防保健为特色的健康扶贫,受到广大贫困群众热烈欢迎和各级高度关注。叙永作为全国农村样板县,全民预防保健试点工作列入了国家卫计委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课题,作为案例写入了《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先后三次开展全民预防保健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

抓实集体经济培育,全面消除“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集体经济培育上,叙永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每个贫困村配套2万元集体经济启动资金,走“五型”经济发展路子,激发规模经营活力。目前,90个贫困村,16个村走入股分红型路子,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长效产业,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作为村集体股金,入股企业分红增加集体收入;35个村走劳务输出型路子,通过村资公司向施工单位出售建筑材料、提供劳务服务等增收;23个村走资产利用型路子,将闲置资产、集体房屋出租获得收益;21个村走创建发展型路子,通过能人领办或能人带动,创建发展项目实现增收,36个村走集体经营型路子,成立农机合作社,以合作社的部分收益作为集体收入。

抓实易地扶贫搬迁,确保群众住上好房子。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叙永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宜聚则聚、适度集中、产业配套的原则,围绕“四大片区产业”规划布局,建成大集中安置示范点4个,中小集中安置点103个。在建房程序上,创新“五书四表三个一体系”模式(即签订搬迁申请书、搬迁承诺书、建房告知书、安全责任书、第三方建设服务协议书,出具建房审批表、资金到位情况表、质量安全检查表、住房竣工表,建立“统一运转”的指挥体系、“一包到底”的责任体系和“一票否决”的问责体系),确保人均面积不超25平米,确保不因建房新增负债,让群众及时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2016年,搬迁2582户10661人,超任务927户4038人。2017年,拟搬迁贫困人口20074人,年内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抓实群众宣传教育,培养感恩奋进意识。为切实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实现“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叙永通过开展“三大行动”,激发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开展“四个主题”宣教行动,通过一个宣传平台、一部公益宣传片、一部纪实片、一场乡村文艺汇演,广泛开展习惯教育、风气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四个主题”教育,让群众逐渐改变落后观念。开展“四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创建行动,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四好”示范村、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让“勤劳光荣”的意识根植人心,目前,已创建“四好”示范村省级9个、市级16个,评选星级文明户1127户。开展 “三深入三到位” 行动,帮扶干部与贫困户“面对面”真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2016年,在省级考核验收评估中,叙永县帮扶措施满意度测评达100%。

强化三大保障

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基础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五个一”精准帮扶责任体系,实行书记县长第一责任、县级领导挂联责任、乡镇党政主体责任、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直接责任、帮扶单位扶持责任和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六级责任体系”,36名县级干部每人挂联2-4个贫困村,90个县部门分别定点帮扶1个贫困村,并选派300名驻村工作组成员、90名第一书记和90名农技员驻村开展工作。精选57名优秀干部设立脱贫攻坚推进办,增加县扶贫移民局事业编制28名,行政编制6名;乡镇单设脱贫办公室,村设脱贫工作站。实施“脱贫攻坚百名干部选任计划”,预留10名正科级、40名副科级、60名股级干部岗位“悬帽”,结合乡镇换届,已提拔重用扶贫一线优秀干部119人。

强化机制保障。建立月交账机制,每月向乡镇、部门开出脱贫工作“任务清单”,限期交账。建立模拟国检机制,按国检标准对贫困村开展常态化模拟验收,定期研判、整改问题。建立季度考核机制,对每季度考核后三名的乡镇、村和帮扶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并纳入年终考核。建立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精准投向预脱贫村、贫困户。

强化纪律保障。坚持实行常态化巡回督查,实行“一旬一督查一通报”。建立督查考核追责“四个一律”制度,省市考核被扣分的单位,在综合目标考核中一律对应扣分;未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位,所有责任人一律免职;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履职不到位,对派出单位“一把手”一律同等追责;督查工作走过场的,对督查人员一律同等追责。2015年以来,先后对14名履职不到位的第一书记,进行全县通报,处理帮扶不力干部7人,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19人。

按照“建成乌蒙山精准脱贫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叙永到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小康。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承运全球,更承担责任

传递价值,更传播爱

我们纵横五湖四海

跋涉千山万水

用脚步连接爱的距离

让更多的人分享美好

我们付出真诚

追求专业和精准

尽己所能

让有限的资源

播撒到最需要的地方

――摘自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宣传片《让梦远航》

2015年11月,我曾有机会到湖南沅陵的几个村镇考察,在青山绿水中体验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感受了大山阻隔下的闭塞与贫困。沅陵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帮扶的贫困县之一,地处湘西,是一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但少数地区穷得“让人心痛”。中远海运集团从2010年3月起定点帮扶沅陵,连续7年,派驻了5批扶贫干部,实施了近40个项目,累计投资和帮助引进资金7 400万元,可以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令人欣慰的是,收获的成效非常明显。2015年走进沅陵县的时候,中远海运派驻的第五位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许荣模任期刚刚结束,他留下的痕迹无处不在:在借母溪村头,兴建的教学楼、敬老院、村部楼矗立,修建的风雨桥、巡山道、大马路纵横山间,扶持的农家乐、养殖业、旅游业刚刚起步,为沉寂的山村带来无穷的生机。

2017年4月,我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次是中远海运派驻的第六位扶贫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建良任满,新同志即将就任。时隔一年半,再看借母溪村,又是一番新景象,昔日山沟里懵懵懂懂学开农家乐的村民,现在俨然是小有成就的老板了,旺季的时候,每月最高收入6万元,“贫困”二字已经被他们甩得远远的。

两次湘西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精准扶贫”的意义。巧合的是,“精准扶贫”的概念正是于2013年11月考察湘西时首次提出的。2015年,总书记到贵州,又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使“精准”二字成为国家扶贫事业、广大扶贫工作者眼前的一盏灯、心中的一杆秤。我国的扶贫开发已经30年,帮助6亿多人实现了脱贫,对于推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全面脱贫来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举世公认。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有些地区的扶贫是粗放的,存在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对贫困原因、扶贫对象、扶贫机制、扶贫效果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出现偏差,从而削弱了对真正贫困者有效帮助的力量。总书记提出“精准”,其实就是为了纠正“偏差”,为了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治到根上。这不仅是一种对贫困群体关怀的温度,更是一种对扶贫工作充满刚性的力度。

精准,是一种求实的精神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导致了贫困状况的日益复杂化。

一是贫困分布存在差异化。城乡差异自然不必说,从地区角度,部级贫困县基本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地区。这些地区应该是扶贫工作重点关注的区域,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源侧重。

二是致贫因素存在多样化。具体到一个县、一个村,甚至一家一户等微观层面,导致贫困的因素更是千差万别。譬如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因病因残致贫、生育子女过多、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基层社会保障不到位,包括一些突发灾祸等等,都可能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三是脱贫诉求存在个性化。就这个问题,我们曾经作过一些走访和调研,很多贫困户的诉求和当地政府的需求不完全一致,他们对资金帮扶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烈,而是对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就业和创业、农产品销售渠道、技术培训等有更多的期待,而且,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尽相同。

针对以上这些特征性的事实,如何识别真贫?如何辨别差异?如何做到精准?关键依靠求实的精神。提出:“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总书记为什么反复强调一个“实”字?因为,精准就是以一种求实的精神,为真正的贫困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求实的精神体现在对责任的担当。求实的精神,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只有心中怀有一份责任,才能做到真心实意、真帮实扶、真抓实干,才能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中远海运集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分别于2002年、2006年、2010年起,定点支援洛隆县、云南永德县和湖南沅陵县、安化县,三省区共派出30批次54名扶贫干部投入扶贫,他们牢记嘱托、心怀责任,在当地树立了扶贫工作的楷模,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总结他们的经验,可以说真正靠的是与贫困地区人民“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为管好、用好集团的帮扶资金,每批挂职副县长一接班,就深入基层认真考察,传承前几批帮扶干部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做法,加强与干部群众沟通交流,与他们交朋友,以贫困村、贫困乡为单元,瞄准最贫困对象,进村入户实地调研,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功夫用在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缺补漏、认真分析上,把群众亟需解决的困难问题项目,编制上报、建档立卡,对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一清二楚、了然于胸。

求实的精神体现在对人民的感情。对群众有感情,扶贫才能有激情。打心眼里爱上扶贫工作,用一颗心来做好扶贫工作,正体现了对人民的感情。中远海运第八批干部徐步就是这样的扶贫干部。徐步同志于2013年7月31日进藏,挂职昌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洛隆县委副书记。工作三年来,不仅面临着艰苦的环境,还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他不怕山高路险、高寒缺氧,走遍了洛隆的四镇七乡,对中远海运前12年的所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他还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基层工作经验,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去年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由于难以割舍和洛隆县父老乡亲的情感,放弃集团的工作安排,主动向集团提出延期一届的请求。经过组织考察同意后,他至今依然奔忙在的热土上。

求实的精神体现在较真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就要用真心、动真格、见真效。没有较真的态度投入扶贫,作风敷衍马虎,哪怕纸面上的数字做得再漂亮,群众也绝不会满意。去年挂职湖南安化严家庄村的第一书记陶广昭说:“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掌握实情。”他根据精准扶贫要求,上任短短一个月,对该村72户贫困户和16户家境的确困难但未被纳入贫困户的家庭进行了逐户走访,特别是从住房、粮食供给、子女入学、病残情况以及家庭子女打工收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真实准确掌握了贫困家庭大量详实材料。他每天骑着二手的小电动车往返镇村,“五加二”“白加黑”早出晚归,赢得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称赞。走访结束后,他带领村干部结合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开展了针对性的帮扶。一个月后,他执笔起草了该村《脱贫发展规划》和《2016~2018年脱贫路线图、责任书》,并向全体村民进行了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在贫困户走访和民意调查中,陶广昭还查纠了一起低保平均发放的问题:一位老人的全年低保金只有30余元。经深入了解,得知是以前的村干部在确定低保对象时,因村民意见不一、难以权衡,最终采取了“撒胡椒面”的方式,将低保金领回后按户平均分配给老人所在村民小组40余户170多人。对此,陶广昭迅速召开村委会会议,严格根据低保户标准重新确定了低保对象,根治了低保金平均分配的顽疾。

精准扶贫,是检验干部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的重要平台,更是锤炼干部作风、考验实干精神的“大熔炉”,实现全面脱贫,期待求实的精神,从“实”开始,落在“实”处。

精准,是一套科学的体系

精准扶贫,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但却有复杂的体系。这从中央明确的几个关键点中可以看出其系统性。

“四个施策”: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种渠道”: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十项工程”: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另外还有“四大步骤”: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

以上是精准扶贫最基本的理论体系。从运行体系来说,从企业参与国家扶贫的角度来看,其实可以将精准扶贫理解为企业管理中的“精益管理”。

精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沃麦克、琼斯和鲁斯在《精益思想》中指出,所谓精益思想,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任何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如果把企业扶贫看作企业对贫困地区的投资,那精准扶贫的目标与精益思想是完全吻合的:精准扶贫就是要根据贫困群体的需求来定义企业扶贫资源体现的价值,按照价值流确定扶贫项目、扶贫措施,让需求拉动资源分配,让真正的贫困者享受到扶贫,而不是把扶贫资源“天女散花”、平均分配,或把资源用错了地方,体现不出最大的价值。

有研究认为,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扶贫对象有逐渐细分的趋势,也提出了相关战略和理念,但贫困地区受益的有一部分还是富户,原因就在于精细化机制和体系不到位。因此,对于精准扶贫思想的定位把握,不应只在操作层面上将其解读为具体的工作方式,更应将精准扶贫思想提升到扶贫管理的高度,融入到扶贫体制机制和运行体系中。

作为世界最大航运企业,中远海运是精益管理的长期践行者,曾经提倡全员学习克劳士比管理学院的理念“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把服务和产品做到“零缺陷”,对集团所属的近1200艘船舶,一直号召“把小事做成精品”,这其实正是一种对工作、对管理的“精准”要求。

按照精益思想,中远海运投身精准扶贫的运行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大体系:

构建以集约管理为方向的资源管控体系。将精益理念融入到企业扶贫工作组织架构设置中,融入到扶贫资源分配中,融入到扶贫干部的选拔任用中,按照质量和效率优先原则,科学组织各扶贫要素,对扶贫工作集中归口管理,提高协同效率,积极完善扶贫管理体制,建立市、县、镇、村各层次的扶贫队伍。目前,中远海运集团所属各单位的扶贫工作正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明确集团扶贫办为集团扶贫()的归口管理部门,集团扶贫()工作小组办公室也设在扶贫办,由扶贫办全面掌控集团及所属各单位对口帮扶工作,做到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全面推动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

除了扶贫办,中远海运集团曾于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发起并成立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是国内首批由中央企业发起成立的非公募慈善组织,至今为止,共募集资金约7.35亿元,运作和实施的慈善项目达350余项,累计捐资约5亿元,打造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远航”系列慈善品牌项目。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在集团扶贫()和对外捐赠管理体系中,不仅发挥资金平台的作用,是集团扶贫()工作的重要补充,为集团扶贫()工作做好增量。

集团组织部门负责扶贫干部的选派、培训和安排,高度重视挂职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管理的工作,对干部人选设置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具有管理岗位资历,并且要经集团总部考察和面试,确保选拔出业务素质好、协调管理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对扶贫事业有感情的干部,确保扶贫资金和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

构建以价值提升为方向的流程管控体系。实践精准扶贫思想的最重要的路径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流程的科学机制,用精益的思维来审视和改进扶贫工作流程,构建精细化流程体系,实施流程驱动型管理。将精益思想与扶贫工作规律和模式创新相结合,提升精准效果。

科学的流程大致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环节。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首要流程,要求防止目标偏移,保证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帮扶要求依照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以针对性办法扶持贫困群体;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和把控,根据扶贫进展及时调整;精准考核是保证“脱贫成效精准”的必要手段,及时对政策实施后的扶贫效果进行评估。最终形成在扶贫工作中的目标识别、贫困治理、动态管理、成效考核、成功脱贫、后续跟踪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在流程管控体系中,项目过程的跟踪、监督、控制和应急整改是关键。湖南沅陵扶贫干部许荣模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为了鼓励村民发展养蜂业,当地免费给村民发放蜂箱,事实上,老百姓高高兴兴把空木箱免费领回家,很多人并没有拿来养蜂,而是用于储存衣服、存放粮食。许荣模在深入调研后果断停止了这一做法,改为按照成本价每个蜂箱100元由蜂农自行购买,等产出蜂蜜后在蜂业公司统一收购环节,每斤给予8元钱的补贴。同样是补贴,体现的价值大相径庭。由此可以看出流程管控的必要性。

构建以效能提升为方向的目标管控体系。近期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这是对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关键是提升扶贫的效能。用精益的理念系统策划扶贫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就是要着眼于持续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能,开展系统性改善,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精益目标在提升效能方面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扶贫效能最大化。

中远海运以效能提升目标为导向,逐步探索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考核,借鉴集团提质增效工作相关模式,对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脱贫、精准管理、精准责任等分门别类制订了详细的标准,对扶贫干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通过数十年实践,使定点扶贫不断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

精准,是一项持续的行动

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必须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群体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

当前,绝大部分贫困群众在社会帮扶下,收入稳步增加,脱贫目标逐渐实现,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但也有少数地方对“精准扶贫”的思想认识有一些偏差,没有真正沉下心,注重短期脱贫,甚至搞“数据脱贫”,扶贫工作成果随着扶贫干部的任期截止“风过无痕”。要扎实做好“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体真正“摘帽”,让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关键在于“可持续”。

当前,扶贫攻坚战略任务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贫困山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外流现象,农村空巢化现象,是制约农村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二是国家支农惠农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落地,涉及农户贷款的信用、担保、抵押和贴息等扶持政策的实施困难重重,鼓励农民自主回乡创业的金融杠杆作用和典型示范效应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三是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在产业发展和帮扶建设中,思想观念因循守旧,“先富带动后富”尚有较大难度。要解决这些问题,打响、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扶贫攻坚战”,如期实现既定的贫困识别对象全部脱困目标,要努力做到三点:一是必须依托政府加大扶贫政策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广大农民切实转变观念,打开视野;二是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必须采取市场化手段积极配置社会资源,努力集合各方面社会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的投入;三是必须因地制宜地打造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的有利平台,合理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有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不发生反弹返贫的关键所在。

同时,要从可持续性的角度,从三个方面认真思考:

一是以“精”立标,打造新时期扶贫工作新标准。关键应在资源配置上建立标准。譬如,在扶贫资金上,要坚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扶贫资源上,坚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扶贫方式上,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扶贫手段上,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干部的选拔上,要任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身怀能力、心怀情感的干部,等等。

二是以“准”破局,探索新时期扶贫工作新路径。精准扶贫仅仅靠“输血”式的帮扶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要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就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本地区地理和环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自身实际,分类科学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增强贫困群众思想认识,改变传统“等靠要”思维,让贫困群众掌握技术能力,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这才是精准的扶贫工作新路径。

三是以“扶”开路,构建新时期扶贫工作新格局。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地方建设,共同构建扶贫工作的大格局。

根据可持续性原则,中远海运集团重点瞄准四大扶贫板块开展精准扶贫,概括起来就是:强基础、兴教育、壮产业、促就业。

一是基础设施。要致富,先修路,贫困地区的贫根几乎都是交通闭塞造成的。针对山区交通落后、出行难的现状,中远海运定点扶贫的各县村工作小组均把重点精力放在公路、桥梁、山道等建设工程中。譬如湖南沅陵,自2014年开始,先后启动了一批“村庄美化亮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五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亮化工程、“美丽乡村”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等。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五通”,特别是通村公路和巡护步道拉通,极大地改善了借母溪旅游通行条件,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教育扶贫。坚持“扶贫先扶智”,以教育扶贫和智力投资,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家庭真正摆脱贫困,增强自主造血功能,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譬如在洛隆,每年投入数百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附属设施,并设立了“中远海运-格桑美朵”助学基金。投入资金,组织县干部人才队伍到上海、重庆、昆明、成都等地学习培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新时期的创新思维。在云南临沧地区,持续开展“远航・追梦”项目,为众多学校配置教学用品和教学设施。在永德县多个学校,开设“中远海运希望班”,同时开展支教活动,已毕业的三届中远海运希望班学生本科上线率达到了100%。

三是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产业为基。中远海运在多个扶贫地区促使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有机结合,壮大产业扶贫。譬如在湖南沅陵,全额出资注册成立“湖南借母溪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并全权负责公司运营和资产管理,同时为有条件开办农家乐和发展种养殖产业的农户提供1~5万元的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具备了金融扶贫的功能。在湖南安化,扶贫干部杨惠兴利用安化“中国黑茶之乡”的品牌优势,以加快生态、休闲茶园基地建O为着力点,全力扶持当地茶产业快速发展,援建茶苗基地600余亩,支持贫困农户新建茶园1 200余亩,惠及农户达800余户,解决就业岗位1 500多个。

四是就业扶贫。培养一个产业工人,就能解决一个家庭的贫困问题,就业是贫困地区群众的根本出路。中远海运集团云南扶贫点积极发挥集团资源优势,2015年在云南组建了永海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加强与中海劳务合作有限公司、广州海运技工学校、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沟通协调,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促进临沧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产业化转型。目前公司向外劳务派遣人员达459人,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 754万元。

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期待,它号召的是科学严谨、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方法,传递的是一种温暖关切,一种公平正义。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摊经济;成本;收益;创新平台;城市管理

“地摊经济”是一种边缘经济,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流动性强,没有专门的组织管理,经营时间和经营地点由摊主自行掌握,经营方式灵活自由,经营门槛低,没有技术要求,资金成本也不高,容易上手。经营风险低,解决了一部分待业在家人员的就业问题,也发展了部分民营企业。

1地摊经济的背景

1.1兴起的原因

(1)政策支持。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2020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正在恢复消费活力,湖北宜昌、大冶尝试放开夜市地摊经济。截至2020年6月4日,已经有济南、南宁、郑州、南京、成都、合肥、厦门、长春等城市,以及上海、陕西、辽宁、江西、甘肃等省份先后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2)经济环境。受疫情的影响,国家停工停产,部分人员下岗失业,失去收入来源。地摊经济由于门槛低、技术要求低、经营风险小等特点,能够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地摊经济在这一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为失业人员提供生活保障。(3)文化需求。中国常常讲究人情社会,疫情期间两三个月的居家隔离,人们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地摊常见于露天广场,马路两边,虽然是一种低成本经济形式,但是给了一个邻里、周边居民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活跃市民生活,为城市添加烟火气和色彩。地摊经济,处在“稳就业”和“脱贫攻坚战”的十字路口上,既能稳就业,又能促脱贫,因此备受重视,脱颖而出。

1.2发展现状

“地摊热”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迎来了“急速降温”,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影响市容,阻碍交通。地摊流动性强的特点意味着往往选择在人流量大的路段、广场摆摊,很容易带来交通拥堵的隐患,随之而来的还有环境污染问题,容易引发市民不满,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地摊流动性带来的还有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产品溯源难,消费者维权难,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市民复产复工复学,生活步入正轨,客流量减少……地摊经济的弊端日益凸显,使得摆地摊回归理性。

2文献综述

2.1国内关于地摊经济的调研结果分析

2020年地摊经济在中国“爆火”,总理的一句话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活力,一时之间,全国各地掀起“地摊热”。当人们沉浸在重燃“人间烟火”的激情中时,地摊经济的问题日益浮现,对地摊经济进行调研,探究如何良性发展具有时代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地摊经济”为关键词在全网搜索学术论文,大多将“地摊经济”与“高校”“就业”“城市管理”以及“城市经济”相联系。“地摊经济”虽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活力,但是也给治安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通过对“地摊经济”发展历程回顾、分析利弊、提出解决方法并作出前景规划是国内关于地摊经济调研结果的主要呈现方式。随着话题热度的下降,“地摊经济”开始降温,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要与人们理性回归、地摊经济成本、政府政策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以探究“地摊经济”爆火的原因为主,对“地摊经济”热度下降方面的调研较少。

2.2“摊吧”调研结果分析

为了解大众对“地摊经济”的认识程度和立场态度,本文在“摊吧”平台研发之初便了线上问卷调查,共收集到350份反馈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如表1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对“摊吧”平台进行以下功能增设和改进:设置“摊上你了”板块,消费者可以在此给摊户投票,平台每周将会统计票数并展示排行榜,以此加强摊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既可以帮助优质摊户宣传推广,又可作为消费者的购物参考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即通过获取消费者的位置,根据逛摊时间,推送附近最便捷、适宜的地摊市场;为消费者提供维权渠道,提供法律援助。

3地摊经济的成本

3.1增加城市管理成本

我国的地摊经济仍然属于新型的经济形式,还未对地摊经济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方案,地摊经济的管理方式不成熟。由于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无牌经营、污染环境和影响市容等问题,在现行形式下一定会遭到城管人员的驱逐。城市每年招收城管的人数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管理成本的增加。城管和流动商贩之间的矛盾加剧,管制过程中发生的双方暴力冲突事件,导致城管和商贩受伤,政府不仅要为城管在执行任务时受工伤买单,还要为受伤摊贩提供安抚金。

3.2影响政府形象

现在,地摊经济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各地政府为了维持市容市貌,势必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制。城管和流动商贩之间的冲突不断而且逐步加剧,城管的暴力执法在新闻媒体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导致对城管产生不好的印象。城管隶属于政府部门,城管的暴力执法,会受到受伤摊贩及其家人的诉讼,政府形象受损,同时承受着社会舆论的压力。

4地摊经济的收益

4.1缓解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解决人口生计问题

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即使在后疫情时代,国家也不提倡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外出务工人员,因无法返回工作岗位而大批失业。地摊经济的兴起,有利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因疫情失业人员的经济和生活压力,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4.2激活经济活力,扩大内需

疫情席卷全球,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在疫情期间几乎无法发挥作用。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的兴起为我国激活经济活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有利于扩大内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因疫情而在外贸经济上的空缺。

4.3迎合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

我国虽然已经全面脱贫,但是城市中仍然存在拿低保的低收入家庭,家庭生活拮据,地摊经济的兴起不乏为这类群体提供了购买产品的地方。流动摊贩因经营成本较低,商品也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

4.4便捷用户生活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扩张也成为趋势。在大型城市中,购物中心一般都在城市中心,对于住在城市郊区的居民来说,购物十分不方便。流动摊贩因摆摊地点分散且多在居民区附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购物问题,便捷了居民的生活。

4.5丰富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

纵观全球,全世界都存在地摊经济形式。我国的地摊经济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周礼》记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表明西周就已经有相对固定的可以摆地摊的场所。地摊经济不仅是一种历史,还是一种“地摊文化”。管理和运用好地摊经济,不仅能够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还可以发展成为城市的特殊文化,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加以宣传,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

5发展前景

5.1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撑

5.1.1后疫情时代,国家重视地摊经济受疫情影响,当前全球经济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就业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许多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面临严重亏损,增加了就业困难。鉴于地摊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所以国家重视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的发展。5.1.2百姓发展地摊经济的意愿强烈疫情期间,众多百姓自发发展和壮大地摊经济,构成特色的城市风景线。地摊虽然小,但是关乎的是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穿住行用都可以在地摊经济中找到解决方案,流量价值非常大,有很强的发展动力和潜力。5.1.3地摊经济是互联网经济的再度进化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渗透到了地摊经济中,地摊经济的很多环节已经被互联网深度改变,摆地摊是下沉市场的活样本。互联网经济发展到深水区,越来越多的人聚焦在下沉市场,试图攫取流量,以地摊经济为切入点,找到最真实的样本。地摊经济普遍存在流动性强、安全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但通过对地摊经济规范化,治理“地摊经济”的乱象,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到的民生问题。

5.2乐观的发展潜力和可行的发展规划

对于地摊经济的未来规划,应制定更全面的法律法规,就如何规范管理地摊经济,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制定系统科学的规范管理方式,并调动各方力量合力打造良好的地摊经济生态环境。5.2.1地摊商户(1)禁止违法违规交易,如诈骗投机、哄抬物价、偷工减料、出售有损他人健康的食品、生产假冒伪劣、、出售反动荒诞的图画或音像制品。(2)按照税务机关依法上交规定税收。(3)拒绝、阻挠工商管理机关人员执法,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2.2政府部门(1)加快城市立法,承认地摊经济的合法性。现行法律下,地摊经济是一种违法经营行为,目前与个体经营有关的3部法规无一例外地规定,只有提供经营场所证明,才可以领取营业执照。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承认地摊经济的存在,赋予摊贩合法的经营身份,是解决城管纠纷的根本措施。(2)加强政府引导,促进经验交流。地方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对地摊市场进行专门调查研究,听取摊主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摆摊设点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其不盲目发展,同时鼓励摊主成立自治机构,选举机构代表,定期进行经验交流。

6地摊经济的规范化建议

6.1适度放开,引导发展

规划摊位区域,对于安全卫生、交通疏导问题做进一步的部署,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实行摊位卫生责任制,对权责进行细分。加大监管力度,奖罚并行,公开随机监管,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保证投诉渠道畅通,让居民维权有道,最后要保证政府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权责分明。对于相应的地摊类App,例如“摊吧”等,积极给予政策以及经济扶持,让新时代的产物遍地开花。统筹完善商户以及用户信息,切实保障双方的利益问题,做好备案登记,做到追根溯源。

6.2建立摊主、消费者、管理者三方沟通平台

积极利用大数据、信息云集等收集系统对用户喜好进行精准分析并推送给商家,更加个性化、定制化。App客户端也可以和厂家联动,为登记备案的商家提供原材料,进一步保证质量安全问题,但是也要做到招标透明,让用户和商户更加放心。同时也可以和导航软件进行合作,让消费者能够及时看到“附近的摊”,解决消费者“一摊难寻”的问题。创建商贩交流平台以及消费者平台,让商贩进行经验交流,并且商贩和消费者能够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的相应部门敦促尽快解决。

6.3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

可以根据每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以及城市特色,实现不同城市间的“连锁”App,统筹好公共空间,保留城市发展底色,主动倾听老百姓的摆摊需求,及时改进不当之处。

参考文献

[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不考核占道经营,给流动商贩一定空间[EB/OL].生活报,2020-05-30.

[2]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什么才是摆地摊的正确方式[EB/OL].中新网,2020-06-04.

[3]王俊杰,黄立军,曾庆琪,等.地摊经济的社会效益及规范化——基于广州天河区的调研分析[J].现代商业,2011(15):77.

[4]林宙.金融危机下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刍议[J].现代商业,2009(35):283+282.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关于质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质量月”平台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在全社会弘扬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精神,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建设质量强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建设质量强国决胜全面小康

三、活动重点

(一)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策部署,深化质量提升行动,以质量提升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聚力推进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提升。积极主动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竞争力,通过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系统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围绕百姓关注的消费品、重点产品、民生服务领域等,推动质量提档升级。鼓励行业标杆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品牌培育,开展质量品牌精准扶贫活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开展云上“质量开放日”、质量云课堂,以线上培训、质量专家远程诊断等形式,加强科学质量管理方法交流互鉴,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二)加强质量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深入宣传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运用多种媒体、多种形式充分宣传和展示各行各业在抗疫情、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方面的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质量榜样,在全社会营造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氛围。通过制作质量宣传片、开展主题采访、在线访谈、开设专版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开展质量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讲好品牌故事,加强品牌宣传,组织开展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宣传、电梯安全宣传、消费品质量安全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曝光一批百姓关心关注的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违法案件,提升全社会质量和诚信意识。

(三)严格监管执法,着力净化市场环境。大力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强化生产到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效能,着力净化市场环境。深入推进“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针对百姓关切的“身边质量”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执法打假。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行动及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四)强化消费维权,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加大维权力度,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落实企业保护消费者的责任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向社会和消费者开展放心消费自我公开承诺,强化信用约束和信用惩戒。推动完善投诉平台,畅通线上线下消费维权渠道,充分发挥投诉举报热线和维权平台作用,积极解决消费纠纷。

(五)开展质量帮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作用,提供有效的质量技术支撑,着力帮助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渡过难关。深入开展“百千万质量强企工程”,加强质量教育培训,为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你点我讲”菜单式培训。组织专家采取进企业现场指导和远程诊断相结合的方式广泛为企业开展各类质量攻关与质量帮扶活动。推动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技术组织、认证机构加大便企利企综合服务,加强质量技术信息资源整合聚集和开放共享,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四、任务分工

(一)深入推进“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加大对防疫物资和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力度,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行动及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专项整治。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开展农贸市场等民生领域专项检查,捍卫“舌尖上的安全”,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组织开展“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开展12315市场监管热线和12315平台宣传,强化消费维权教育引导。加强广告监管执法工作。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监管,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抽查力度。持续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品牌观念和品牌管理知识,塑造我市企业质量品牌的形象,提升我市品牌的影响力。加强品牌培育,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品牌创建行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四)持续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拓展守信联合激励,强化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五)组建“科技服务宣讲团”,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和技术应用推广”活动,帮助科技企业加快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六)组织协会和质量专业机构开展质量标杆经验交流学习、企业员工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卓越绩效模式企业市场研学等系列质量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七)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弘扬诚信经营理念,优化消费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八)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生产、销售伪劣口罩等防护物资违法犯罪典型案件,以案释法加强社会警示教育。(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九)加强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监督抽查活动。(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十)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试点。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等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十一)加强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响亮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推介活动、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活动;开展以“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种业质量提升活动和以“聚力提质量,脱贫奔小康”为主题的农机质量提升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十二)开展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形式,定期失信行为信息记录。引导行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形成良好新风尚。(责任单位:市文旅局)

(十三)组织编写和年度《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促进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持续改进。组织实施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责任单位:市健委)

(十四)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组织国有企业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比武、QC小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普及质量知识,提升质量意识,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责任单位:市国资局)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等“六进”活动。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制作展板,悬挂“质量月”标语横幅,营造浓厚的质量月宣传氛围。(责任单位:园区、边合区、南岸新区,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严格遵守市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强化风险防控。鼓励充分利用互联网等资源,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提升社会参与度。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活动的规模、人数等,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二)高度重视,切实提升活动实效。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与促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达产、打通产业循环,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推动企业切实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竞争力,更好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挑战。着力解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达产方面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质量问题,让群众感受到“质量月”活动的成效。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8篇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多重困难矛盾相互交织、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异常繁重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县委“12345”工作思路,围绕“四县”工作目标,深化精准脱贫、旅游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建设“三大攻坚战”,构建“高、果、游、园”四大支点,战胜了“6·15”和“7·4”两次特大洪灾,全力推进扶贫、旅游、城镇化、交通、工业、农业等各项工作换档加速、上档进位,全县呈现经济稳中有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3亿元,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4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6.6%;财政收入3.55亿元,增长6.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亿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29.81亿元,增长2.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63元,增长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6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2元,增长8.4%。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准发力攻扶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把脱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精心实施“七个一批”脱贫行动,大力推进“工程”脱贫措施,着力在政策激励、机制创新、平台支撑和动态监管等方面狠下功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年6月和2017年1月圆满通过国务院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并得到自治区扶贫领导小组通报表扬;在全国民族自治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会、全区“一帮一联”工作暨乡村脱贫攻坚落实平台建设现场会和河池市脱贫摘帽百日攻坚现场会上,我县就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作了典型发言。截至2016年年底,全县有12592户贫困户主动申请脱贫,有9482户35815人通过县级审定,完成上级下达脱贫任务18838人的190.1%;11个预脱贫村、全县4894户18889人通过自治区核验,完成区级下达脱贫任务18838人的100.27%。

产业扶贫方面:制定出台了自治县贫困户“双认定”后新增稳定收入、帮扶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发展暨退桉还果、还药、还蔗在行动、光伏发电产业扶贫、贫困村农民合作社补助资金管理、2015年建档立卡退出户后续产业发展扶持等措施,不断增强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能力,确保贫困户脱贫后有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投入5306万元重点发展核桃、特色水果、桑蚕、糖蔗、林产加工、香猪、菜牛、中草药等扶贫特色产业,投入800万元发展光伏发电新型脱贫产业。截止目前,全县桑蚕面积达18.04万亩,蚕农养蚕总收入达11.17亿元;糖蔗面积5.1万亩,蔗农种蔗收入1.05亿元;香猪出栏36.5万头,菜牛出栏1.75万头;核桃面积15.38万亩,中草药面积1.2万亩;特色水果种植13.5万亩,其中红心香柚4.8万亩,并已成为我县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2.7%,光伏发电产业覆盖全县60个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方面:落实项目用地指标29.26公顷,完成投资5.84亿元,全县6个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建房2624套,已建成1400套;完成搬迁入住6287人,入住率57.49%。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整合扶贫资金3.92亿元实施脱贫村路、水、房、电、网络等基础设施项目,贫困村交通、饮水、住房、用电、网络、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全部达到“十一有”标准,其中,新建、升级屯级路312条,竣工298条,竣工率为95.5%;改造升级农村人畜饮水项目152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99户;升级改造片区电网2个;完成宽带网络项目建设61个村;东兴镇、龙岩乡遭受洪灾严重损毁的村级路全面修复并通车。资金保障方面:全县整合资金5.55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产业扶持项目建设;设立6000万元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向银行贷款6亿元用于扶贫产业发展;发放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11346户,金额5.78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859万元。扶贫协作方面:加强与深圳市福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投入帮扶资金990万元实施思源实验学校扩建工程。教育扶智方面:全年发放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金587.20万元,受助学生11718人次。社保兜底方面: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农村社保政策兜底3.68万人,重合率达92%;全县3200多名党员干部与1.8万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精准帮扶措施得到有效落地。生态补偿方面:管护生态公益林253.12万亩,落实生态补偿资金3600万元,争取获得730名生态护林员指标。医疗救助方面: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享受新农合缴费补助75.58万人次,补助金额1.7亿元。转移就业方面: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转移贫困人口就业1.42万人。

(二)综合施策稳增长,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全力以赴稳投资、稳工业、稳农业、稳消费、稳财政,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有进”态势。

促进投资上项目。相继筹建成立国司、农司和旅司,全县城乡发展、扶贫产业、旅游项目融资平台增至4家。加快推进市级层面重大项目20个,完成投资8.4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4%。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毛南家园)、环江至东江二级公路(金环大道)、环江三桥(思恩桥)等县庆重大项目。贵南高铁环江段征地拆迁进展顺利,预计投资0.8亿元的环江高铁站站房项目完成了协议签订。

加快转型稳工业。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北山矿业恢复生产。提质发展林产、茧丝绸等加工优势产业,林产加工总产值达11.3亿元;茧丝产量1600吨,同比增长18.5%;茧丝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20%;环江荣获“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新兴产业强势发展,木论思泉品牌饮用水销售成功打开区外市场,木论白丹生态饮用水企业投产试业;投资近11亿元的龙岩界子良风电场项目在2016年5月份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条件,有望今年开工。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城西农民工创业园被自治区列为全区14个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之一;连续3年获得自治区工业专项扶持资金共计1200万元。

培育特色强农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达239家,辐射带动4.17万农户;家庭农场发展达29家,推动环江香猪、环江菜牛等“五香”产业健康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明伦镇相尧村三乐屯成为广西首批3个创建“中国有机示范屯”试点之一,成功创建中国毛南·柚美环江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目前,全县建立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和乡级示范区23个,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面积分别达2.99万亩、2.71万亩和6.5万亩。示范区的创建带动全县种植核桃15.38万亩、水果13.5万亩,红心香柚和核桃逐步成为我县特色新兴产业。被誉为“柚中之冠”环江红心香柚成为最具市场潜力的特色水果,并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在央视“1号线上”评选活动中,荣膺2016年中国十大“最美收获地”。全面完成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连续15年实现占补平衡。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21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8.91%。

繁荣商贸聚财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2016年9月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订了电商合作协议。目前,阿里巴巴、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机构已进驻我县开展电商业务,本地特色农产品逐步实现电商销售,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充分利用各种节庆开展展销促销活动,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与超市、市场开展产销对接,撬动潜在消费。全年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9.81亿元,中央、自治区财政经济建设类专项投资4.2亿元,有效缓解资金支出压力。支出结构明显优化,81.65%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用于民生事业,“三公”经费零增长。金融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县各项存款余额87.77亿元,增长29.13%;各项贷款余额41.8亿元,增长23.71%。

(三)打牢基础创品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全力推进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积极打造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品牌。旅游基础设施攻坚战持续推进,通往景区7条三级道路已竣工2条,在建5条;英豪经大安至环江、华山至驯乐、都川至下南等3条二级公路前期工作正在推进。牛角寨瀑布群、文雅天坑群、环江喀斯特、瑞良龙仙岩、老野休闲度假山庄等景区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环江喀斯特生态旅游区被评为自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老野休闲度假山庄被评为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瑞良龙仙岩度假山庄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同时成功举办了“民族之花”相约世界自然遗产地服装服饰展示大赛、“壮族三月三”、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和环江首届桂台文创交流活动,以及广西环江第二届红心香柚节暨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产业扶贫电商直销大直播等系列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充分展示环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全年接待游客84.1万人次,同比增长16.49%;旅游总消费8.54亿元,同比增长26.94%。

(四)补齐短板强基础,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围绕“三靠拢、三融入”发展思路,结合30周年县庆筹备活动,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建设攻坚战和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城西新区控制性详规以及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采取申报项目资金和PPP模式运作,筹措6.89亿元实施民生、市政、城市综合体、交通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城区“三横六纵”路网建设,有序推进东兴镇、洛阳镇、驯乐苗族乡以及陈双村、南昌屯等全国全区名镇(乡)、名村、名屯建设;全县城镇化进程迈出新步伐,2016年成功入选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完成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洲灌区渠道工程77.6km,堰坝12处;华山工业区河段护岸工程和都川工业区河道整治工程竣工验收;完成26座水库除险加固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度饮水项目220处竣工使用,解决3.4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2016年度饮水工程142处,受益人口3.91万人。

(五)优化环境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生态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绿化示范村屯、一般村屯分别达101个和1560个,新增绿化面积1724.4亩。强化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管理,开工建设水源、川山等8个乡镇农村垃圾处理中心项目,环江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洛阳镇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使用,城乡污水和垃圾综合治理明显改善,全县地表水质量达到Ⅲ类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深入开展城区交通整治,淘汰黄标车、取缔“三轮车”非法营运、规范出租车管理初显成效,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完成造林3133.3公顷,全县森林面积达339309.3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48%;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7.25亿元;建立林下经济示范项目8个,林下经济产值达5.7亿元。2016年,环江荣获“国家林下经济及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并成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六)深化改革拓空间,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全面推开“营改增”,免征税款2179万元,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435.62万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项,4项下放到乡镇实施,全县行政审批事项从2013年的829项减至258项,精减率66.88%。全面推进乡镇“四所合一”改革,全县12个乡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机构落实“六个有”运转。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办、置换“三证合一、一照一码”923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6.19万亩。通过竞争性申报,我县获1.47亿元实施全区第三期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工程。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县本级核减取消公务车96部。教育、科技、卫生、供销社等领域改革取得实效。出台招商引资系列配套政策,全县招商引资内资到位16.915亿元,同比增长19.04%;外资到位680万美元,同比增长70%。

(七)惠民利民增福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十项惠民实事基本完成,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教育事业:学前教育快速提质发展,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82.5%,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唯一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巩固率达92%;高中教育取得新突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2.8%,本科上线率达87%,综合实力排在全区同类学校前列。文化体育事业:城乡文化、广播、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完成1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无线发射台站、3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3个贫困村篮球场项目建设。凤腾山古墓群列入国家“十三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全县参合人数32.40万人,参合率99.96%。加快推进创建爱国卫生城工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89人,城镇失业率登记为2.88%。保障性住房新开工560套,基本建成719套,分配入住516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41万人,参保率99.47%。社会养老保险和大病重病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五保对象、孤儿、高龄老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八)强化管理保平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县城区“天网三期”工程。对全县12个乡(镇)145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752个网格进行管理,县城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加强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弘扬法治精神。持续开展“打四害治四乱”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扎实开展安保维稳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侦破刑事案件28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02人;受理查处各类治安案件422起,查处违法人员1097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保障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抓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全各类应急预案,落实防震减灾制度。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全县物价总体保持稳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九)廉洁履职提素质,领导能力不断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力推进法治、清廉政府建设,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75件,办结率100%。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政府议事规则、重大决策程序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化政务公开,网络问政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23106件,办结23225件(含上年结余),办结率99.8%;回复“网络问政”信函155条,回复率100%。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案件,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民族宗教、国防、外事、侨务、人防、消防、保密、统计、工商、税务、机关事务、粮食、供销、通信、检验检疫、气象、地震、地方志、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驻环江中直、区直、市直各单位支持地方发展和自身业绩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凝心聚力、锐意进取,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我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38万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环江中直、区直、市直各单位和驻环江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环江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得到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新的增长动能尚未培育形成;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社会管理水平不高,民生保障相比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个别部门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决不能回避,要以敢于面对、勇于担当的态度和责任,制定超常措施,发挥超强能力,努力在破除瓶颈、补齐短板上取得明显进展,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党的隆重召开之年和自治县成立30周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和推进“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早日实现脱贫摘帽、圆梦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筑牢我县发展基础,促进各项事业上水平,突破重点领域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正经历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开创新常态下环江改革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自治区第十一次、河池市第四次、自治县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自治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战略部署和市委开展“六大行动”推进年为抓手,按照我县“54321”长远发展思路,遵循“三年打基础,五年上水平,八年大发展”科学发展步骤,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而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财政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5%,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1%,节能减排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狠抓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精准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县委“4321”扶贫工作新思路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即扶贫工作要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等4个方面实现有机结合;处理好短期脱贫与长远发展、脱贫摘帽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借助外力帮扶与培育内生动力3种关系;抓住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2个重点;用好“互联网+”1个平台,力争实现2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223%;减贫人口8000户2.6万人以上,完成自治区下达减贫人口任务的144%以上。

抓好产业扶贫。按照特色产业短中长发展格局,继续抓好林产加工、蔗糖、桑茧、香猪、菜牛、核桃、水果、中草药等扶贫主导产业,实现扶贫产业对贫困户全覆盖,通过产业扶贫最终实现稳定脱贫。谋划好扶贫产业的整体规划,加快推进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大发展暨退桉还果、还药、还蔗在行动工作,以推进土地流转、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和万亩红心香柚产业园为重点,突出抓好“5321”脱贫产业工程,即流转土地5万亩,创建3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覆盖贫困户2万户以上,创建1个万亩连片红心香柚特色果业扶贫产业园。推广“空店”精准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方式,拓宽贫困村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策划脱贫攻坚项目,建立县、乡、村项目库,通过储备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主抓屯级公路建设、景区道路建设以及生态移民公共服务建设。其中屯级公路建设预计投资5.35亿元,新建桥梁13条,新建村级路3条,升级屯级硬化路502条,新建砂石路14条,新建“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屯级硬化路10条,新建三级路2条。建成10个贫困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98个行政村通宽带网络;解决1.96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保障1128户贫困人口安全用电。

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采取过硬得力的措施,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两个全部”目标,即“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2017年全部开工建设、2019年前全部建成入住。其中,今年完成项目投资13.53亿元,建设22个安置点,年内完成搬迁安置移民5371户22387人。强化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建设,同步建设创业园,引进企业吸纳就业,扶持群众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最终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

抓好金融扶贫工作。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缓解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支持发展扶贫产业,加快脱贫增收步伐。做好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贫困地区保险服务到村到户到人。

抓好脱贫攻坚机制落实。强化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深入开展定点扶贫,深化干部结对帮扶。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一户一册一卡”的填写发放工作。重视抓好脱贫攻坚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按照贫困县“九有一低于”、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贫困户“八有一超”脱贫摘帽核验标准,对各项指标涉及的文字、图片等佐证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和规范整理,进一步提高精准识别准确率、精准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经得起各方的考核评估。拓宽与深圳市福田区的扶贫协作,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联动。同时,统筹抓好旅游扶贫、生态补偿、医疗救助、转移就业、社保兜底等工作。

(二)狠抓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依托农林资源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工业转型提质平稳发展。

统筹推进园区建设。突出园区在工业发展中的基础和平台作用,完成园区机制体制改革,抓住贵南高铁和城西新区建设机遇,谋划创建“高铁经济带”,促进工业园区建设与高铁产业园区、城西新区的有效衔接。破解园区融资瓶颈,加快推进“一区六园”建设工作,年内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0.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工业增加值4.2亿元,实现税金0.8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绿色加工项目,力争新增入园项目4个,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12亿元以上。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推动有色金属、煤炭、林产加工、茧丝绸、制糖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抓住市场回暖机遇,推动新发公司、明桂公司2家有色金属企业投入生产,锌源公司一季度实现重组复产,确保有色金属业一季度经济总量增长50%以上,全年增量1亿元以上;加快推进煤炭行业机械化、信息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亿元。全力打造林产加工循环经济示范园,推动林产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加快森源、锦林木业年产各180万张生态板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彼得木业年产3万立方米地板基材、宏祥木业和友林木业年产3万立方米地板基材、佳禾木业年产3万方家具板(生态板)等3个“3万方”项目建设。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条主线,推进茧丝绸深加工发展计划,力争实现“2个10%”目标,即产量增加10%达1800吨,产值增长10%达6.5亿元;推进凯喜雅丝绸公司年产300吨稔线丝深加工项目,江缘茧丝绸新增10组自动缫丝机生产线技改项目。依托南糖集团技术、资金等优势推进糖蔗产业持续发展。

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扩大木论思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力争年内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万元以上;加快白丹年产50万吨饮用水项目建设进度,确保3条生产线年内投产。推进华能集团在驯乐、龙岩实施风电项目,加快20兆瓦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开发进度,推进环江理昂生物质发电项目各项建设工作。引进实力雄厚企业实施红心香柚深加工项目,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深入落实降成本41条措施,继续开展服务企业大行动,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扶,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强生产要素协调供应,促进企业正常开工、高效运行、增产增效。加快强优企业培育工作,全年增加亿元企业1家,全县亿元企业达7家以上,其中3亿元企业1家;积极培育发展小企业上档进规工作,年内实现新上规企业1家以上。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补齐发展短板。

深化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攻坚战。积极构建环江中部旅游圈,实施重点景区乡镇通二级路工程,加快推进5条旅游道路建设,争取早日实现景区之间快速通达。深入推进景区景点建设。扎实推进牛角寨瀑布群、文雅天坑群、环江喀斯特景区以及月亮山乡村旅游、老野休闲度假山庄、瑞良景区、江色峡谷、野猪沟等乡村旅游区及农家乐的公共服务设施等各项建设。同时推进星级宾馆、地下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县城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谋划旅游兴县新举措。加快建设旅游投资公司。加强旅游招商、旅游联盟、旅游宣传、旅游服务等工作,立足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标准做好综合规划。围绕旅游发展产业,精心设计包装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项目。深度开发“环江五香”食品,规划山地自行车游,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兴办花竹帽、铜鼓、茶叶等具有环江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工企业。新建旅游扶贫村3个,新增乡村旅游区1个、农家乐1家,乡村旅游消费增长20%。

深化实施城乡统筹建设攻坚战。健全城乡规划体系。修编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继续推进村镇建设、美丽乡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抓好给排水、燃气、环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加快改旧城、拓新区、建路网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县城提质扩容升级。重点推进一路一桥、三横六纵、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连接高铁站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继续抓好东兴镇、洛阳镇、驯乐苗族乡和陈双村、南昌屯等全国全区名镇(乡)、名村、名屯创建工作,力争城镇化率提高到40%以上。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发展,构建“大城管”新格局。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全面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加大“两违”整治力度。推进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实现城市主次道路保洁全覆盖。

深化实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推进贵南高铁环江段及环江站项目征地拆迁及项目建设工作;加快环江至东江二级公路、环江三桥、坡华至环江三级路改造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在计划工期内完工通车;统筹推进猫鼻岭至金环大道道路一期工程,英豪经大安至环江、华山至驯乐、都川至下南二级公路,水源至下南三级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配合做好国道G357环江至河池一级公路以及罗城四把经长美至环江二级公路开工建设。争取贵州荔波经环江至德胜高速公路项目纳入自治区高速公路路网规划。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力争完成投资1.35亿元开工建设下滩水库扩容、县城区防洪整治二期、驯乐防洪整治二期、下南波川排涝渠、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和面上一批水利项目,竣工节水灌溉、龙岩河道整治、下南乡应急供水和波川排涝渠等4个项目。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稳步提升防洪抗旱能力。

(四)狠抓县庆各项工作,促进环江跨越发展。

把县庆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努力把县庆活动举办成一次展示民族团结、展现民族发展、彰显民族和谐的盛会。建立健全工作管理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速推进城市综合体、体育馆、毛南剧院、花竹帽文化活动中心、城区主街道建筑物立面改造等县庆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扶持发展力度,不断改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坚持隆重、热烈、节俭、务实的县庆工作原则,精心组织县庆庆祝活动,在策划筹备和组织落实上下功夫,高水平、高质量做好庆祝大会、文艺汇演、成就展、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和慰问群众等各项活动。广泛开展对内、对外宣传,迅速掀起人人为县庆出力、个个为县庆尽责的全社会参与热潮。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接待服务水平,确保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喜迎县庆的到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重点抓好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保卫安全,为县庆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全面总结我县成立30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激励全县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继往开来,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新环江。

(五)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围绕世遗抓旅游,围绕脱贫抓扶贫,围绕高铁高速抓高铁高速经济带的打造和谋划,围绕“一区六园”抓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上新台阶。

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自治区、市级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思源实验学校、环高扩建等68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业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养生旅游、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符合新发展理念、事关转型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实现项目库内滚动项目保持在60个以上,总投资53亿元以上;年内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0项,年度完成计划投资15.2亿元。

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坚持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重大项目责任制,重点解决项目用地、审批、环评、资金等突出问题,同时加强督查推进,形成项目推进的强大合力。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等储备工作,为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各类项目建设。

(六)狠抓改革开放合作,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商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大财政资金投资效应,年内筹融资38亿元以上;巩固完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成果并开展相关改革配套项目工作;继续推进供销社改革;统筹推进城市执法体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科技、文化、教育、卫生、食品药品监管、收入分配制度等领域改革。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加强与周边县(市、区)共同建设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和“无障碍旅游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建设和园区建设,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促进特色产业的跨区域合作。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拓宽招商渠道,深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强化网络招商。加强招大引强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形成带动效应。鼓励和引导现有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兼并重组、增资扩股、强强联合等方式,引进优势资本。全面实施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年内争取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16亿元。

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加强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建设,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建设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场所,充分利用阿里巴巴的资源分步实施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同时与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企业开展电商合作,带动商贸物流业上档次、上水平。

(七)狠抓绿色经济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巩固发展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桑蚕、核桃、红心香柚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完成低产桑园改造面积1.8万亩以上,桑园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产茧量达2.5万吨以上;加快建设万亩“红心香柚”特色果业扶贫产业园;继续推进香猪、菜牛等五香产品产业规模化发展;完成核桃新种植1.2万亩及补植补造3万亩,打造自治区级核桃产业核心示范区;积极推广“科研+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培育中药材产业。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创建一批绿色蔬菜产业基地;依托“互联网+”平台,结合电子商务进乡进村建设,探索网络营销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社14家,新增家庭农场5家以上。扎实开展农普工作。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年内完成颁证率95%以上。加速土地有序流转,全县农村承包土地新增流转面积力争达5万亩,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提档升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在抓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规划编制、产业规模、园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示范区各项建设,把核心示范区建设成基础设施现代化、生产方式生态化、管理模式规范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田园风光艺术化,集农业生产、生态、生活、观光、休闲五位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年内巩固提升和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各1个,基本建成市级示范区1个、县级2个、乡级4个。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管护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深入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狠抓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强化环保监管和污染综合防治,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追究,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成果,启动宜居乡村系列活动,开展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三个专项活动,努力实现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做好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治理与防治工作,抓好重点旅游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推进大环江、小环江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加强全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和县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确保水源生态安全,严防生态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着力推进规划环评,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治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提升我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项建设。

(八)狠抓民生事业改善,巩固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

强化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完成教育教学指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2.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2%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推进校园“三化”建设,建好环江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完善各学校信息基础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打造示范样板;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及办学条件,确保今年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加快思源实验学校建设进度,确保今年春季学期小学部开学、秋季学期初中部开学,有效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办好环江高中80周年校庆活动,加快环江高中扩建工程建设,稳步发展高中教育,打造环江教育品牌。

充分提高就业收入水平。通过壮大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劳动力就业率,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通过大众创业,创建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00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500人。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缴费率(续保率)达85%以上,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立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推进环江县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健全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制度,防止脆弱人群、脱贫群众因灾因病返贫。

繁荣发展民族文体事业。全面推进“两馆一中心一公园”(毛南族体育馆、非遗展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江滨体育公园)建设;办好“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喀斯特文化旅游节”、毛南山乡同庆“三月三”、广场文化活动周等节庆活动;加强傩面舞、花竹帽、铜鼓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编制和打造“印象毛南”等民族体育音乐剧;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宣传推介,完成动漫宣传片《喀斯特神奇之旅》的制作和上映;积极申报“毛南族分龙节”等项目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大创新社会治理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抓好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加大司法改革力度,扩大“天网”工程覆盖面,重拳整治治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完善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和精细化解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维稳、安全生产等“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防、赴邕进京非正常上访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应急管理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建立完善县、乡、村(社区)宗教工作三级网络。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做好新一届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准备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大“双拥”共建力度,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做到思想上绝对忠诚、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坚定紧跟。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从严治政,加快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建设创新、法治、为民、清廉政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继续解放思想。加快转变思维方式,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通过放开市场、放开产权、放开政策,突破各种束缚障碍,加快环江发展步伐。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合理容错、及时纠错和正常免责机制,解决干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问题。

优化政府服务。持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加强阳光政府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推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继续推进网络问政常态化、规范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加强依法行政。贯彻落实自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责。

坚持勤政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简化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决策效率,提升办事速度,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强化作风建设。深化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查纠“”不放松,推进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规范办公用房的建设使用。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重点领域特别是对扶贫项目和资金以及环保政策等落实情况的监察审计,认真抓好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机制,抓好决策部署、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9篇

县长杨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用激情与担当、智慧与汗水、真诚与执着,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培植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江口发展新篇章。

过去五年是江口经济跨越发展、对外形象评价最高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江口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6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47.65亿元(2016年为预计值,下同),是2011年17.71亿元的2.7倍,年均增长14.6%。财政总收入4亿元,是2011年1.79亿元的2.23倍,年均增长21.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亿元,是2011年1.2亿元的1.7倍,年均增长15.8%;地方财政支出18.5亿元,是2011年9.6亿元的1.9倍,年均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7亿元,是2011年2.82亿元的2倍,年均增长15.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年均增长33.4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2.68亿元、53.6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5%、37.6%;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1年的13866元、3918元增加到25309元、7805元。2014年、2015年在全省10个生态重点县增比进位中均排第2位。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部级荣誉,获全省住房保障示范县、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县、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等省级荣誉称号。五年来,先后有十余位部级领导、百余位省部级领导、五百余批次省内外考察组到我县考察调研、观摩交流,给予多方支持和高度评价,江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快速提升。

过去五年是产业结构科学调整、转型升级提质最优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32.6∶26.5∶40.9调整为2016年的29.9∶27.2∶42.9。文化旅游龙头作用彰显。成功打造了梵净山、亚木沟、云舍3个4A级,寨沙侗寨、鱼粮农业公园2个3A级和佛教文化苑、提溪土司城等一批景区景点,建成生态植物园、栖溪酒店等一批宾馆酒店,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成功承办全市第一届旅发大会,连续4次成功协办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梵净山荣获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全国十大避暑名山等十大品牌,并成功入围国家5A级景区预备名单和世界自然遗产地预备名录;云舍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五大品牌。2016年接待游客6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3.6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7倍、3.8倍,年均分别增长21%、31.08%。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建成3个省级、3个市级、6个县级农业园区,实现乡乡有园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8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57个。大力发展以茶叶、精品果蔬为主的种植业和以萝卜猪、冷水鱼为主的养殖业,建成产业基地27万亩。全县存栏萝卜猪7.1万头,建成全省最大冷水鱼繁育基地,并被列为水产养殖重点县。闵孝镇提红村获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23.43亿元,年均增长16.2%。全省农业园区观摩会、春耕生产现场会、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畜牧水产现场会、贵茶第二届联盟大会等系列会议先后在我县召开,首次在省委农村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绿色工业健康稳步发展。凯德特色产业园区建成并被评为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引进屈臣氏、农夫山泉、大地矿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4亿元,是2011年的3.72倍,年均增长24.5%。建成农村电商县级运营服务中心及70家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被列为全国、全省电商扶贫试点县和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过去五年是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狠抓“五规融合、五线管控”,全力构建“老城提升、新区提速、县有新区、镇有新街、村有新寨”城乡发展体系,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城区规划面积拓展到24.25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达到8.1平方公里6.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3%。建成梵净山北路二期、北门大道、环城西路二期、小磨王隧道(右幅)、凯德特色产业园区路网等16条市政道路,道路里程达到43公里,“两环三纵五横”城市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完成了以江城国际、天域家园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19个房开项目,建成了城市规划展示馆、综合市场、体育中心、垃圾填埋场等市政基础设施,成功打造了北门河公园、城市亮化工程等一批城市景观,城市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乡村面貌展露新姿。太平、闵孝两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坝盘、德旺等集镇新区建设成效显著,8个乡镇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4个、农村集中建房点24个,完成金钟、镇江等13个村寨人居环境改造,成功申报黄岩、漆树坪等6个中国传统村落。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城市执法体系逐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逐步实现,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城区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和占道经营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四城同创”成效凸显,部级卫生县城创建通过技术评估。

过去五年是投资拉动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完善最快的五年。始终把投资作为改善发展条件、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3个,签约资金307.32亿元,到位资金269.58亿元。搭建融资平台公司7个,完成融资45亿元。发扬“八争”精神,累计向上争取资金46亿元。水利设施全面完善。实施农村安全人饮、病险水库整治、骨干水源等各类综合水利项目473个,改善新增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43万亩,解决11.38万人安全饮水;开工建设石宝岩、军屯水库,建成鱼粮水库并成功向县城供水,填补了我县无骨干水源工程的空白。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杭瑞、安江高速(江口段)和莲花大道等一批骨干路网,新增国省干道28公里,改扩建省道、县乡道、通村公路12、89、665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64公里。成功融入省城3小时经济圈,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路、94.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电讯设施全面提升。全面改造升级城乡电网,各类变电站达到11座,供电可靠性达99.69%。“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光纤宽带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行政村覆盖80%,移动电话网络实现村村通,4G网络实现县城、集镇、景区、交通主干道全覆盖。

过去五年是深化改革取得突破、开放发展活力最强的五年。坚持把抓改革、扩开放、促创新作为发展的永续动力,切实增强发展活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乡镇八项改革,行政资源得到优化;推行人才引进、公开招考、挂职锻炼、能上能下人才机制,干部活力得到增强;创新实施“旅游+”多产业融合的全域旅游模式和旅游扶贫方式,旅游资源、旅游业态、旅游产品实现由单一向多样转变。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进一步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带动了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偿使用机制,激发了农村土地市场活力。深化供销综合改革,组建社员股金服务社。探索开展“三权”抵押,逐步破解了群众融资难的问题。深入推进民生事业改革。统筹推进扶贫、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改革,教育“八个打破”初见成效,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入选全省20个优秀改革案例,《“减量提标·双线合一”精准扶贫改革路径》获全市改革创新奖第一名,易地扶贫搬迁“四定法”得到省委肯定。

过去五年是环境保护全面加强、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出台了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红线保护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划定了耕地红线、湿地红线和林业生态红线。公检法分别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建成县城二期、黑湾河、凯德、闵孝污水处理厂,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79.3%、86.3%,主要河流及县城、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实行全县商品材全面禁伐,全面落实绿色江口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营造林1.25万公顷,新增有林地面积1.16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9.46%。获批建国家湿地公园、太平河闵孝河特有鱼类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国碳汇城市创建通过评估验收。黄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完成科学考察。成功创建6个省级生态乡镇和8个省级生态村,省级生态县通过专家技术评估。

过去五年是社会事业和谐进步、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全县财政民生累计支出60.4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4倍,办好了广大群众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脱贫攻坚成效突出。五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31.67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开展旅游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率先实现全省首批整县“减贫摘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双线合一”成为全省全国样板,得到副总理的肯定批示。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1234”工作法,得到陈鸣明副省长的肯定批示,县政府残工委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易地扶贫搬迁“四定法”得到了孙志刚省长的高度认可。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省市精准扶贫现场会先后在我县观摩,并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教学质量“3223”教育赶超战略工程稳步实施,教育“581”布局调整工程基本完成,江口中学、县三中、县职校、县二完小、县实验幼儿园整体搬迁,县四中、县三完小、县第二幼儿园全面建成。教育“9+3”计划和“4+2”突破工程顺利通过省验收,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实现“班班通”全覆盖。江口中学成功申创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淮阳中学成功申创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验幼儿园成功申创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高考成绩大幅提升,中考及六年级检测成绩连续两年全市第一。社会保障全面提升。县医院和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荣获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县称号。城镇、农村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实现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1万人。“五大保险”全面推进,参保人数达到6.08万人。住房保障有序实施,建成保障性住房9140套,改造农村危房15986户。文化服务再上台阶。羌历年、瓦寨锣鼓、江口金钱杆、江口傩戏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被命名为省级“金钱杆艺术之乡”。云舍古建筑群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得到、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表彰。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文化馆。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平安江口”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五年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成功承办全省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示范工作现场会。法治建设有序推进,“六五”普法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积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两升一降”工作成效明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一批矛盾纠纷和积案成功化解,总量持续下降,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连续三年排全市前三位。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满意度持续向好,2013年、2014年连续排全市第一。

过去五年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最实的五年。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8件、政协委员提案291件,办理率、回复率100%。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精神,狠抓“”整治,狠刹不良歪风,严惩违规办酒行为,规范农村办酒取得新成效。严控“三公”经费,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建立权力运行“三单”,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规范政府工作流程,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建立扶贫资金、工程招投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调配等管理制度,推行项目廉政档案。组建10个乡镇民生监督组,开展民生项目专项监察。加大政府项目审计监督,工程项目结(决)算审计核减7200万元;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1.2亿元。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率先在全市全员推广无纸化办公应用,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武警消防、关心下一代、国防、双拥、统计调查、价格管理、人事编制、科协、工商联、残联、老龄、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保密、档案、气象、供销、邮政、保险、人民防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

回顾五年来的奋进历程,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把牢加快发展的前进方向。五年来,我们牢记发展第一要务,理清工作思路,加快结构调整,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才能牢牢掌握全局工作的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增强加快发展的澎湃活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冲破传统束缚,打破旧有常规,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了跨越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市场的手段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才能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破解一道又一道难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五年来,全县上下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每一件,干好每一天,成就每一年。实践证明,只有不断鼓劲加压、真抓实干,才能积聚更强的发展后劲,迈开更快的发展步伐,形成空前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激发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保障民生事业,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才能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构建和谐,夯实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五年来,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发展的社会基础不断夯实。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协调推动,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江部队、预备役、武警和消防官兵、人民警察,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仍然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较大、困难较多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不强、市场主体偏少、财政增收乏力,城乡基础仍需完善、城市品位有待提升、文化特色不够鲜明、全域旅游尚未成形,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全面小康压力仍然较大,少数干部主动作为不够、创新意识不够、服务意识不够、担当意识不够,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未来五年主要工作任务

未来五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放眼国家省市大势,我们只要抓住政策机遇,势必大有作为。国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贵州积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铜仁全力推进“两区一走廊”建设,将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开放发展空间,同时,将投入400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和旅游产业,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审视江口自身优势,我们只要把握有利条件,势必跨越赶超。近年来,江口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资源优势更加突出。我们已基本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爬坡过坎的发力期,只要全县上下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紧盯目标、抢抓机遇、做足长板、补齐短板、狠抓落实,江口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根据县十三届一次党代会精神,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市委战略部署,抢抓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机遇,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深入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促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大文化等融合发展,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典型代表的绿色发展新路,率先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未来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保持在13%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0%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5%、15%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8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现行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努力把江口打造成“铜仁会客厅、贵州后花园、中国最美县、世界名小城”。

未来五年,我们将始终围绕绿色发展,推动江口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一)围绕绿色发展,突出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小康实现新跨越。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首要政治任务,确保贫困县出列、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努力把江口建成全省全国精准脱贫示范县。精准压实责任。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落实“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按照“军令状”、“作战图”要求,健全攻坚拔寨指挥体系和作战单元,把总攻动员令传导到每位干部,确保脱贫路上一人也不掉队。精准落实措施。切实将大扶贫和大生态结合起来,通过推进“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和“五个一批”脱贫措施,让环境美起来、让群众富起来。全县平均每个村投入资金1000万元以上用于农村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等,不断夯实脱贫致富基础。继续深化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积极开展“飞地脱贫”。精准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社会兜底、医疗脱贫和教育脱贫,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动态管理。完善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机制,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满意度,确保精准退出、稳定脱贫。健全贫困户动态管理机制,做到政策到户、脱贫到人、有进有出。

(二)围绕绿色发展,做优绿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依托江口生态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新型工业、高效农业和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发展,推动江口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迈上新台阶、五年实现新跨越。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按照“旅游统筹、全域推进”思路,立足江口旅游资源优势,将大旅游发展与大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深化旅游综合改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切实把旅游业打造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完善服务要素配套,扎实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力抓好特色工艺品、特色食品等旅游商品开发,大力推进鱼粮溪大峡谷景区开发和梵净山佛教文化园、梵净山西线、“一廊两组团”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创建国家5A级景区1个以上、4A级景区3个以上、3A级景区4个以上,以及特色旅游乡镇2个以上、特色旅游乡村3个以上、部级旅游度假区1个。确保到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2021年实现全县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井喷式增长。

加快高效农业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农旅结合的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新路,做大做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发展,做大县级农业园区基地规模,增加市级农业园区产出总量,提升省级农业园区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以生态茶、冷水鱼、萝卜猪、中药材等为主导的精品产业,打响“梵净山”特色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努力建成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一产年均增长6%以上,建成精品水果示范县、名优茶生产县、生态畜牧重点县和中国鲟鱼基地县。

加快新型工业发展。围绕“一园两翼”工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具有江口特色的新型绿色工业发展体系,推动江口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转变。做强凯德特色产业园区,着力发展新型材料、旅游商品、健康医药、绿色加工、生产服务、电子商务等绿色生态产业,大力提升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品质,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推动园区提档升级。依托紫袍玉和大理石等特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动怒溪、德旺片区石材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优质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做足水文章,形成产业链。围绕渝怀铁路、境内高速、铜江城市快速干道等交通“动脉”,做足县内物流产业文章,建成“东西相连、南北互通”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基地,实现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快进快出”。同时,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不断壮大小微企业和民营实体经济,实现二产年均增长13%以上。

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抢抓省市推进“大数据”发展战略机遇,依托“云上贵州”,建设公共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围绕“互联网+”业态发展模式,大力实施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商务、智慧城市等建设,通过大数据集聚、分析、处理,实现各类业态信息高效集散利用、安全共享并助力发展,到2021年建成全省大数据综合应用示范县。加强与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企业合作,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建成1个电子商务示范园、2个电子商务示范镇、1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将江口打造成国家电商扶贫示范县。

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山、水、林、气等生态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医、养、健、管、游、食等大健康全产业链条,把大健康产业培育成江口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合办或兴办养老机构,培育居家老人老年护理、家政服务、签约医疗等业态。加快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推动生态文化体验、避暑度假、休闲观光等业态快速发展,形成具有江口特色的养生旅游产品。加快发展健康药食材产业,以藤茶、道地中药材、民间中草药为突破口,推进全产业链开发,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开发药膳、药酒、药茶、保健品等系列大健康产品。加快推进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建设,大力构建生态疗养、度假休闲、健康饮食、健康服务、保健养生、山地户外运动等大健康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生态养生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把江口建成大健康产业示范县。

(三)围绕绿色发展,建造绿色家园,推动美丽城乡实现新跨越。坚持走城镇园林化发展道路,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到2021年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56%以上。

打造城乡宜居环境。依托梵净山的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和文化内涵,以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持把生态元素融入城市规划中,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中,推进城市建筑绿色化。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和多规合一工作,加快老城区改造和凯德新城区建设步伐,完善城市路网和配套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智慧县城、海绵县城、低碳县城建设,把江口县城建成梵净山旅游集散地、综合服务区、宜居宜游的绿色城市家园。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要求,打造一批体现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绿色示范小镇。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为重点,建成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织密立体交通网。以“县域通高铁、乡乡高速路、村村柏油路、组组硬化路、寨寨连户路”为目标,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等对外通道建设,建成渝怀铁路二线,争取贵襄高铁过境江口,完成江口至大龙高速公路、江口至铜仁快速干道建设,实现江口与铜仁凤凰机场、沪昆高铁快捷连接。加大通村通组道路互联互通建设力度,全面解决农村交通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城市公交站场、县城客车换乘站和县城公交车管理中心,基本实现县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城乡公交全覆盖。织密水利设施网。加快构建以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四大河流为重点,以水库、山塘为支撑的水资源网,完成白沙、军屯、石宝岩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启动车坝河大型水库建设,实现乡乡有骨干水源工程。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合理水资源配置,加强水环境保护。全面巩固提升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切实构建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织密信息能源网。加大县城骨干网络优化、城乡网络全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信息基础建设,到2021年实现4G网络、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光纤宽带“村村通”。通过优化主网、做强配网、升级农网,强化电网运维能力,逐步形成多电源互倒互供的网架格局,到2021年全县供电可靠率达到99.85%。加快推进以天然气为支撑的新能源利用,实现乡乡通燃气。

(四)围绕绿色发展,构筑绿色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实现新跨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绿山净水。深入实施绿色江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六绿”工程建设,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完成营造林21万亩、退耕还林13万亩、通道绿化1万亩,实现森林覆盖率75%以上,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和黄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力抓好太平河、闵孝河等重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江口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让大地常绿、碧水长清。推进环境整治。加快城乡污水、垃圾处理和环境质量监测等环保设施及配套建设,实现城乡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在100%、危险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获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严控废气排放,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永续利用的绿色财富。健全长效机制。抓住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契机,积极争取上级生态补偿。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项目环保审批,决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机关。弘扬生态文化,引导低碳生活。

(五)围绕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互动创新实现新跨越。以开明开放的视野和眼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抢占先机,力争更多工作成为省、市乃至全国的风向标和样板点。全面深化改革。围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大力简政放权,全面推行网上审批,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积极探索经营性临时用地有偿使用,继续深化资源配置、土地出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主体、市场体系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三变促三金”改革,积极探索“飞地脱贫”新模式。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推动创业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管理改革,增进人民福祉。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中浦院、姑苏区等帮扶单位联络合作,积极融入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开放城市和成渝贵、长株潭中心城市发展,努力把江口建成对外开放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县。围绕扩投资、增融资、引外资、撬民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落户江口。注重科技创新。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强化理念创新、路径创新、合作创新,努力实现赶超跨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创新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六)围绕绿色发展,夯实民生保障,推动社会和谐实现新跨越。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目的,突出抓好教育、就业、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切实推动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强化教育优先。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新建幼儿园4所、小学2所。筹建江口县职业培训中心、梵净山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内涵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民族教育,支持社会办学,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到2021年,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100%。强化文体惠民。加大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力度,合理利用佛教文化,通过引进一批文化企业、开发一批文化产品、保护一批文化古迹、提升和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实施一批文体项目、建成一批文体基地,积极培育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体市场体系。加快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到2021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卫生健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改善乡镇(街道)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强化医疗卫生人才保障,提高医疗水平。完成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建成2-3个高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强化社会保障。完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做好雁归人士、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搬迁移民等群体就业创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新增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1.49万户以上。推进医养结合,建成一批养老服务中心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建立健全民政服务体系,确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乡镇敬老院覆盖率达100%,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

三、2017年政府重点工作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重要的一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1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2.8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数分别增长2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战贫困,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深入实施“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大会战,确保贫困县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一是强化政策扶贫。贯彻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推进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新农合、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政策无缝对接。加快推进“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用好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力量,确保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责任全覆盖。二是强化产业扶贫。围绕有效脱贫目标,创新产业扶贫工作机制,采取“企业+农户”运作模式,将全县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有机联结起来,动员贫困户以土地、林地、扶贫资金、贷款资金等有效资产入股参与经营,获得土地流转、劳务服务、产业经营、政府贴息等收入。大力发展养殖业、生态茶、果蔬、中药材等支柱产业,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三是强化精准脱贫。依托脱贫信息平台,做到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管理精准、退出机制精准、干部选派精准、考核评价精准、督促检查精准、扶贫成效精准。突出抓好“两有户、两困户、两无户、两因户、两缺户”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坚定不移强基础,夯实绿色发展新支撑。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编报省市重大工程项目26个,争取国家和省资金10亿元以上,完成融资30亿元以上,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以上。一是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白沙中型水库骨干水源工程及麻冲水库烟草援建水源工程。全力推进军屯、石宝岩水库大坝建设进度,确保达到度汛高程。全面加强水土流失、河道整治及农村人饮提升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km2以上,完成太平河、闵孝河河道疏浚,新建防洪堤10公里以上,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000亩以上,全面解决贫困片区群众生活用水困难。二是完善交通网络体系。积极配合建设渝怀铁路二线工程。加快推进江大高速公路建设。启动碧江至江口城市快速主干道、环梵净山旅游公路提级改造和303省道水毁修复工程。加快实施怒溪至太平、红石至寨抱、盐井河至张屯县乡道提级改造。大力推进通村通组、大自然村寨公路建设。加快智慧交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革,完善城乡客运公套设施。三是全力保障能源通讯。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确保全县综合供电可靠率达到99.7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5%。全面完成遵义诗乡至铜仁碧江(江口境)500kV输变电工程和云舍110kV变电站建设并投入运营。推进天然气等新能源利用,实现县城内重点小区通天然气。加快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清数字电视转换1200户,建成通讯光缆800公里、4G基站260个,实现村村通宽带。

(三)坚定不移抓产业,抢占绿色发展新高地。坚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和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确保三次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第一,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围绕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打造景区为重点,以乡村旅游为补充,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旅游+”业态融合为拓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太平旅游风情小镇、“四大天王寨、十八罗汉村”(江口境)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梵净谷”大健康产业园、鱼粮溪大峡谷景区、云舍景区提升工程、太平河景观步道和自行车道等旅游项目建设。二是优化旅游发展机制。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完成旅游局局改委,建立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机制,全面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着力推动旅游与农林、文体、教育、医养等行业深度融合。创新旅游扶贫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乡村旅游从节点到面上的扩展。三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工作,以梵净山景区为试点,提升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旅游交通功能,加强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构建以游客集散中心为龙头,旅游度假村、汽车营地、精品酒店、农家宾馆为支撑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2家3星级以上酒店、3家以上精品客栈。四是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旅游博览会,办好“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梵净山导游大赛、梵净山户外旅游节等活动,提升江口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旅游推广联盟,开拓客源市场,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确保全年接待游客8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亿元以上。

第二,着力做优高效农业。一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继续加快茶叶、精品果蔬和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增茶园0.5万亩、精品果蔬14万亩、中药材1万亩。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建成10万头生猪代养扩繁场,发展生猪代养户100户以上。扩大特种水产养殖规模,新增特种水产养殖面500亩以上,产量达到5000吨以上。二是做强现代农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园区产业基地发展,提升农业园区装备水平、科技水平、产业化水平。加快“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进程,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在巩固提升闵孝、黑岩、骆象等省级园区的基础上,把太平市级休闲农业园区、坝盘镇挂扣精品果蔬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农业园区,确保全县省级园区达到5个。三是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0个以上。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四是提升质量监管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成功创建“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确保无公害产地认证6.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以上。

第三,着力做特新型工业。一是夯实工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亿元以上,完成产业项目投资3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亿元以上、招大引强优势企业3家以上。用足“贵园信贷通”、“支农再贷款”、“雁归工程”等扶持政策,为企业融资2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3200个以上。二是优化工业发展服务。继续深入开展工业“百千万”工程和“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双服务活动,落实县级领导、县直部门负责人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帮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推进屈臣氏、大地矿业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农副产品、旅游商品、新型能源等项目发展壮大。全年新开工项目5个以上,竣工投产5个以上,新增入规企业4户以上,新增产值1.2亿元以上。三是加快电商产业发展。建成100个农村电商扶贫综合服务站并正式运营,培育网商100家以上、网货供应商5家以上,打造特色产品4款以上。积极推进上行、下行融合发展,年内实现交易额3亿元以上。完善孵化中心、培育中心、运营中心,推进仓储、物流、快递等服务行业集聚发展,确保快递物流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7家以上。

(四)坚定不移美城乡,搭建绿色发展新平台。一是抓好县城区建设。加快凯德、兴隆、镇江片区发展。推进锦江华府二期、武陵兴城二期、天元国际旅游度假中心等房开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旧城棚户区改造首期工程,继续抓好太平河沿岸景观项目,启动沙子坳降坡工程和江口县会议中心建设,完成行政中心路网、楠木路北段、江南路、兴隆路和园区6号、12号路等市政道路工程,确保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8亿元以上、城建投资2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48%以上。二是推动精细化管理。继续巩固部级卫生县城和“四城同创”成果,全力推进“整脏治乱”工作,美化净化城市人居环境。切实转变城市管理方式,加快构建“大城管”格局,建立健全综合执法体系,努力抓好城管队伍建设,推进城管执法人性化、法制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太平示范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功能,确保全面完成太平示范小城镇建设任务。以中心村和传统村落为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6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及农村集中建房、小康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五)坚定不移抓生态,形成绿色发展新优势。全力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底线,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培育成为新的发展优势。一是加快推进全域绿化。围绕“六绿”工程,全力推进全域绿化,对县城及县城周边进行精美绿化、美化,对太平示范小城镇进行彩化,把江口县城打造成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推进杭瑞高速、莲花大道沿线,太平河、闵孝河沿岸,凯德周屯、双江窍湾、太平寨抱和云舍等旅游村寨的绿化美化,把江口打造成绿树成荫、清静优雅,适合人们徒步、漫游的理想之地。二是加快推进环境治理。完成黑湾河污水处理修复工程,全面启动6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确保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开工建设城乡垃圾处理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城镇全覆盖,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以上。扎实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万亩以上。三是加快推进示范创建。配合完成铜仁市部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积极申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四是加快推进制度建设。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规定,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全面完成生态保护、水资源、耕地三条红线划定,制定守护红线的具体措施,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定重点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六)坚定不移推改革,激活绿色发展新引擎。一是深化关键环节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财税、商事改革,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完善公共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成县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加快推进引银入江,确保江口贵农村镇银行开业营运。深化农村改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扎实开展农村“三金”“三权”“三变”改革。加快完善村级集体经济保障、扶持政策,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环境监察省级直管和县环保局市级直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权威统一的环境行政执法体制。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平台。深化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大连民族大学、苏州姑苏区对口帮扶合作。积极谋划与松桃、印江在梵净山生态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跨区域产业合作,共同做大生态养生、生态农产品等市场和区域品牌,形成合作共赢局面。深化与省内贵阳、遵义及省外“长株潭”、长三角、株三角等区域在茶产业、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借助外部力量和经验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发展新动力。三是加强商贸投资合作。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中核建集团、和润集团、金博集团、香港屈臣氏等企业已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0个,签约资金1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

(七)坚定不移保民生,强化绿色发展新保障。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八个打破”和“3223”教育赶超战略工程,巩固“581”教育布局调整成果。大力实施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推进幼儿教育集团化办园,加大幼师招聘力度,全面提高幼儿保教水平。巩固“新两基”成果,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继续实施改薄计划,完成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等重点教育项目建设,完善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建设及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工程。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和人才引进工作。深入开展“4+2”特色教育,积极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绿色示范校园。大力推广校园足球,积极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二是加快文体广电事业发展。抢抓国家大文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和实施一批重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项目,加大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力度。高端策划举办“梵净山国际登山节”、“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积极创建梵净山生态体育公园,继续推进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全面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络全覆盖,建设“扶贫攻坚+多彩贵州广电云”大数据中心。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确保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加快推进中医院搬迁项目建设。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康复诊疗、远程医疗和标准化预防门诊全覆盖,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乡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完成民生福利园建设。深入推进“五大保险”,确保参保率达到9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以上。四是稳步推进平安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防范和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狠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杜绝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规范依法逐级走访和网上行为,探索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积案多元化解体制机制,按照“三到位一打击”要求维护正常秩序,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八)坚定不移转作风,优化绿色发展新环境。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转变作风,努力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一是严格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继续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工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政府法律服务体系。认真落实执法责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大力支持法院和检察院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二是严格高效行政。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情况和为群众办实事情况作为评价政府诚信程度的重要内容,坚决落实好承诺事项,着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度。加强政府服务效能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强力推进网上行政审批,促进政府工作高效快速运转。三是严格廉洁行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突出问题反弹。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与监察,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积极推进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把更多财力用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我们在完成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还将抓好十件民生实事:(1)完成省市下达的脱贫攻坚任务,确保贫困县和40个贫困村出列,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830户3363人;(2)实施通村通组公路全覆盖工程,完成通村通组路硬化400公里和大自然村寨硬化200公里以上;(3)实施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革,开通县城至太平、闵孝、民和、坝盘、桃映5条新能源公交线路;(4)实现全县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在城区免费乘坐公交车;(5)新建县城生态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600个;(6)全面完成小磨王隧道(左幅)工程建设并通车;(7)完成江中生态防洪堤、坝盘镇张屯防洪堤、闵孝镇提红防洪堤和德旺防洪堤建设;(8)开工建设民和、官和、德旺、坝盘、桃映、怒溪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年内完成仪器设备安装调试;(9)实现全县宽带服务村村通、自然村寨4G网络全覆盖;(10)建成云舍至太平风情小镇湿地公园旅游步道、自行车道。

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10篇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扶贫开发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历程,肯定成绩,增强信心,明确在新起点,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抓好扶贫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刚才,xx主任就今年x下半年的扶贫开发及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地安排。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增强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们以扶贫开发为农村工作总抓手,以主导产业建设为中心,以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民居改造为突破口,探索出了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模式,把扶贫攻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政府抓工作,农民得实惠。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扶贫攻坚、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搬迁等各类资金x亿元,建扶贫重点村x个,完成扶贫搬迁x户x人,建设陕南徽派民居x户,普通旧改x户,新建产业园x万亩,解决x万人的温饱问题,把贫困人口从xx年的x万人减少到了x万人,有x个村已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占总村数的x%,龙头、普济等新村成为全省的“亮点”和样板,并被确定为部级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区。2、探索新路子,工作得认可。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既按中省市的有关要求,又结合本县实际,把农民增收放在首位,把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点,用足用活政策,整合有限资源,把紧缺的资金实行捆绑,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路子,先后被确定为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县,xx年又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x个整体推进县之一,在xx年xx省农村工作会上,县委书记向全省做了经验交流。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超前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我们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开创精神;更得益于我们上下一心,横向联动的密切协作。但客观地讲,无论是扶贫开发、还是新农村建设,我们只是开了个头,与上级的要求、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任务非常艰巨。一是从县情来看:我县是边远山区贫困县,属非国贫县,加之远离大都市、交通大动脉的带动,而且我县还有x万贫困人口,他们仍然生活在条件十分艰苦的边远山区,通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加之我县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部分群众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疾病等冲击,不少人又会返贫。二是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党的十七大指出,到xx年要基本消除贫困现象,这对扶贫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委、省政府也把扶贫开发作为民生工程之一。同时,前几年我们的成功做法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认可,周边省市和本省兄弟县纷纷到我县参观学习,这为我们在座的各位赢得了荣誉,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其他兄弟县市回去后也不断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并建成了一批亮点工程,如果我们不清醒地认识到且不采取过硬的举措,我们将很快被其他地区超过。三是从现代农业的高度来看,我县地处秦巴腹地,扶贫工作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的总抓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长期不懈地抓好这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全县既定的奋斗目标,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用新思维,新举措,一手抓特困村扶贫攻坚,一手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今年下年,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继续抓好x个特困村扶贫攻坚工作;启动x个扶贫重点村建设;抓好平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全力抓好x个新启动的新农村建设和5个续建新农村的巩固提高。

(一)突出产业建设,培育增收来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扶贫开发的基本任务。扶贫开发必须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关键环节,加大对特困村组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采取市场引导、政府扶助、激励发展的综合扶贫措施,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思路,扶持贫困农户不断培育促进收入持续增长、极具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要通过今年的努力,使我县的x个特困村及今年启动、续建的重点村、新农村的当家产业基本形成,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二)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条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证。我县农村x个特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不少地方饮水、用电、出行等基本需要难以满足,这是制约经济发展、形成贫困顽疾、导致返贫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新农村、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文明新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扶贫攻坚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内容。要用好用活中央支农政策、扶贫政策,捆绑各类资金,整村推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大突破。对x个特困村,要继续坚持“四个一”的工作机制,按照原规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今年的努力,完成总任务的x%以上。对今年县上新启动的8个新农村和x个重点村,要做到居住环境美化亮化、农田综合治理、通村道路、供水工程、电力通讯和沼气入户等建设整体规划,协调配套。

要以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进度,力争在5月中旬前,全面完成太平河上片农业综合开发任务,x月初启动建设太平河下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办、交通部门,要抓住国家实施“通达”、“畅通”等工程机遇,相互配合,加快新农村、特困村和重点村的公路建设,促进通乡镇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水泥化目标的早日实现。林业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和扶贫重点村建设,加大“三化一片林”项目的争取,做好通村道路、庭院的绿化,形成主干道、通村道绿树成荫,房前屋后果树飘香的优美景象。县级各联乡包村、包抓新农村建设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带头履行职能,全力支持新农村和特困村、重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研究一些优惠扶持政策,特别是计划、城建、国土等部门,要围绕村庄改造、新村建设、土地复垦和用地指标置换等研究一些具体办法。对涉及到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等方面的收费,能免的尽量免,能减的尽量减。要认真落实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快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要加强农村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和文体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三)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我们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导致的发展能力差。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我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特别是长期居住在高寒边远山村的农民,大部分都是年老、体弱、智低、力差的人口,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科技文化知识欠缺、民主法制意识淡薄,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与此同时,全县每年大约有x多初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新生劳动力,其中不少是贫困家庭子女。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像其父辈一样循环贫困下去。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突出位置,既要抓好现有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又要注重新生劳动力的竞争性技能培训,使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实现转移脱贫。同时,要教育农民克服对扶贫攻坚投入、新农村建设投入的依赖,让广大农民自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更多地依靠农民自己的创造性、能动性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

(四)突出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控制,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整村推进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放眼长远、科学规划、立足当前、扎实推进。一是抓好规划。科学规划是扶贫开发和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规划新农村建设,要结合各村现实基础,统筹考虑建设内容,明确总体目标和标准,并根据总体规划,针对各户制定详细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真正做到村有蓝图、户有详规,年有方案。在规划建设中,要以实现“八个一”为基本标准。即:新农村有一个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一项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一个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一个通畅便捷的入户道路网络、一套安全方便的饮水设施、一套基本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型经济组织、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围绕这个标准,做好项目规划,确保“八个有”目标。即新农村有稳定的增收项目、有美观适用的住房、有增收致富的技能、有安全便利的自来水、有厨厕圈沼标准化设施、有就学就医的基本条件、有可靠的养老保障、有文明和谐的生活习俗。

二是要加强规划管理。农办、城建等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监管力度,并进行依法、有效地控制、指导。尽快建立健全“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对扶贫攻坚村、扶贫重点村和新农村的建设用地,要实行国土、乡镇政府、农办三家会审,避免不按规划设计乱占滥建,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保护生态。三是要确立领导和部门抓点示范的工作机制。对xx坪、xx等x个特困村的扶贫攻坚工作,除个别包抓领导因工作变动予以调整外,其他包抓领导和包建部门不变;对新启动的新农村和扶贫重点村,县上已经确定了责任单位和包抓领导,并明确了奖扶政策和包抓工作目标任务,特别是今年继续实行由x个部门包建x户徽派建筑任务,希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尽快与包建村、包建户见面,及早商定建设任务并组织实施,确保不欠帐、见成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要把这三项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督办内容,按照“事不过三”的要求,实行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四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好的机制是扎实推进工作的有效动力,今后,对扶贫重点村、新农村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建设,要大力推行竞争机制,要把我们有限的投入投到那些乡镇领导积极性高,群众参与意识强,实施外部环境好的地方,确保项目的扎实开展。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一要切实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把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政和部门工作的中心任务,始终不忘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好“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实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时刻将特困村扶贫攻坚、重点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想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精力到位,协调到位,责任到位,重大疑难问题处理到位。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做到重要工作现场办公,疑难问题具体指导,关键时刻一线指挥。农办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结合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数量、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水平、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效益、新农村建设成效为核心指标的目标考核体系,有效促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到位落实。

二要加强协作配合。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不是扶贫部门一家的事,没有其他部门的全力配合是搞不好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服从服务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积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在项目安排、产业扶贫、税收优惠、信贷扶贫等方面给予特困村、重点村、新农村更大的支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安排,整合各种支农项目扶贫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从实现农村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密切配合,同心同德,努力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心系群众、关注贫困,最实际、最有力的行动,必须实行严格的全程督查,确保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收到实效。今年,要由县委督察室、政府督办室牵头,县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农办等单位配合组成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联合督导组。督促检查的重点是:是否按规划组织实施,质量是否达到标准,优惠政策是否落实,补助资金是否到位,有无转移、挤占、挪用、贪污扶贫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现象。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坚决纠正。对建设投入力度大、任务完成好、成效明显的乡镇和包建部门,要从项目和资金规模上给予奖励;对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或因工作不力,没有完成扶贫开发任务的乡镇及包建部门,要追究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并取消单位年终综合考评受奖资格。

上一篇:脱贫攻坚落实情况汇报范文 下一篇: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汇报范文